A. 哪些防曬霜屬於物理防曬哪些是化學哪些是混合的有綜合歸類嗎
防曬品按成分分為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
物理防曬用的是反光粒子在皮膚上形成防護牆,目前的成分一般都是二氧化鈦和氧化鋅。
化學防曬就是用化學物質與細胞結合,達到吸收某部分波長的紫外線效果。
兩者方法完全不同,各有其特點。
物理防曬用的粒子不需要吸收,對皮膚的負擔會比較小,但缺點也很明顯,粒子比較大,在皮膚上顯得泛白,很油膩,現在的做工雖然比以前細很多,但自然價格不菲,適合容易過敏的人。
比如:雅漾的全面防曬霜、自然防曬霜;理膚泉也有幾款是物理的,也有混合的。具體名字記不住了。
化學防曬需要吸收,所以要在塗抹20分鍾後才能發揮作用,一般透明清爽,但有些人對某成分過敏的可能性大。因為很多物質對紫外線的吸收的波長范圍不夠廣,一般要幾種化學物質共同作用,才能吸收掉大多數傷害皮膚的紫外線。
單純的化學防曬霜應該不多
市面上的產品80%以上是物理和化學防曬共同作用,過敏性皮膚專用的產品,才有可能是純物理防曬。
比如我現在用的露得清清爽無油防曬霜就是混合型,有濾光環,也含氧化鋅
B. 什麼是化學性防曬霜
化學性防曬霜: 主要吸收使皮膚產生紅斑的中波紫外線,部分也可吸收使皮膚變黑的長波紫外線,從而防止皮膚曬紅或出現黑斑-----化學吸收 有效成分為有機化合物,通常為芳香族化合物,如氨基苯甲酸酯及其衍生物、水楊酸酯及衍生物、肉桂酸酯、樟腦類衍生物等。
C. 防曬劑有哪些
化妝品所應用的防曬劑有如下特點:
1、,對皮膚無刺激、不產生過敏反應,不影響皮膚代謝。
2、不易揮發,遇汗水、油脂不會分解。
3、吸收或反射紫外線時不會發生任何化學變化,且功能較持久。
4、不易被皮膚吸收。
化妝品中常見的防曬劑有以下兩種:
1、紫外線散射劑(物理防曬)。對紫外線有散射作用,覆蓋在皮膚上,可以減少紫外線對人體皮膚的輻射。包括:白色無機粉末、鈦白粉、滑石粉、陶土粉、氧化鋅等。粉狀散射物質的折射率越高,散射能力越強,粉體顆粒越小,散射能力越強。
2、紫外線吸收劑。對紫外線有吸收作用,減少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它可分為化學合成紫外線吸收劑和天然紫外線吸收劑兩種。化學合成紫外線吸收劑為具有共軛體系的有機化合物,其品種有對氨基苯甲酸及其酯類、水楊酸酯類、對甲氧基肉桂酸酯、二苯甲酮等。防曬化妝品中防曬劑一般多是採用防曬劑的復配以提高防曬效果,如用對氨基苯甲酸及其酯類與水楊酸酯類復配等等。天然紫外線吸收劑是從天然生物中提取而得到,其品種有天然海藻萃取物、甲殼素、人發水解物、沙棘、蘆薈等,維生素E、A也具有良好的紫外線吸收性能
D. 防曬霜主要成分有哪些她的防曬原理是什麼
引言 : 在夏季生活中讓許多人離不開的就是防曬霜了,防曬霜不僅可以起到我們皮膚與紫外線中間的一種屏障,同時還能防止我們曬黑曬傷。不過防曬霜為什麼能起到防曬的效果呢?它的防曬原理是什麼?防曬霜裡面主要有哪些成分呢?
綜上所述,我們要了解到防曬霜並不是塗上就有效,而是需要達到一定的量才能發揮效應。像化學防曬霜對於我們的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同時它的效果不太持久,需要隔段時間補擦,同時SPF指數越高,紫外線防護的時間就會越長。由此可見物理防曬是要好於化學防曬的,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使用的都是化學防曬。
E. 什麼是物理防曬,什麼是化學防曬
目前處於炎炎夏日的時候,防曬的重要性相信不用我多說了,而且現在大家都已經基本普及了防曬護膚工作。這里說到防曬,就涉及到我們經常聽到的物理防曬還有化學防曬,那麼既然有兩個名稱,自然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是有一定區別的。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下兩者的區別。
現在大家都了解到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兩者的區別了吧,那麼以後就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防曬方法了,希望大家都能讓皮膚不受陽光影響,白白亮亮的。
F. 防曬霜中有哪些化學成分 順便對每種物質說明一下
防曬霜是通過無機或有機活性成分起防曬作用的。
無機防曬成分通常是氧化鋅、氧化鈦等無機物,它們可以反射和散射紫外線輻射;有機防曬成分通常是OMC(octyl
methoxycinnamate
)、羥苯並唑(oxybenzone),它們可以吸收紫外線輻射,把輻射能量轉化成熱能。許多防曬霜同時保護皮膚不受到兩種紫外線(UVA,UVB)的傷害。UVA和UVB對皮膚會造成不同的傷害。除了美容問題外,紫外線還會造成更多的問題,最嚴重的就是皮膚癌!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通過對光的反射和吸收兩種機制起作用。一般無機物是反射作用,有機物是吸收作用。最常見的紫外線化學吸收物質是PABA(對氨基苯甲酸,para-aminobenzoic
acid),PABA吸收UVB。如果您的皮膚敏感,應該謹慎使用含有PABA的防曬劑,因為PABA容易導致敏感肌膚發紅和過敏。其它的吸收紫外線的有機物還有:
肉桂酸(Cinnamates),吸收UVB;
苯甲酮類(Benzophenones),吸收UVA;
臨氨基苯甲酸或脂(Anthranilates),同時吸收UVA和UVB。
根據波長的不同,紫外線分成三種:
UVA:這是波長最長的一種紫外線,不被大氣層頂端的臭氧層吸收,可以穿透皮膚表層,比UVB更能深入皮膚;
UVB:導致皮膚日光灼傷,大部分UVB被臭氧層吸收;
UVC:UVC會被大氣層幾乎完全吸收,只有極少的情況會上我們碰上。
G. 化學防曬劑常用的有哪些成分請分別列舉一下,以及它們的特性。
防曬劑有很多種,找了這些,你看看吧。
1.Octinoxate
中文名曰:桂皮酸鹽,也叫甲氧基肉桂酸辛酯、4-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基酯、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Octinoxate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最廣泛使用的紫外線UVB防曬劑,屬於油性化學防曬劑,可以吸收UVB 290~320波段,對皮膚的刺激性小,但在動物試驗中觀察到其對雌激素有所影響,濃度限量10%。
2.Parsol 1789
中文名曰:帕索 1789,也叫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醯基甲烷。
Parsol 1789是一種主要的紫外線UVA防曬劑,屬於化學防曬劑,可以吸收UVA 320~400波段,可以阻隔一些UVA-I,但對於UVA-II效果微弱,因此常與Benzophenone-3(二苯加酮-3)混合使用,易引發過敏等皮膚不適。此外,Parsol 1789的主要缺點是光穩定性不高,經過紫外線的照射後會漸漸被分解而失去防曬效果,特別是跟某些防曬成分如Octinoxate放在一起,會更加不穩定更易被光分解。
3.Ensulizole
Ensulizole是一種紫外線UVB防曬劑,也能吸收很小部分的UVA波段,屬於水溶性化學防曬劑,缺點是曝露於陽光下會產生自由基,從而損傷皮膚DNA,嚴重時有致癌的可能。
Tinosorb S
3.中文名曰:雙-乙基己基苯酚甲氨基苯嗪。
Tinosorb S是一種新型的廣譜防曬劑,能同時吸收UVA和UVB,屬於油溶性化學防曬劑,已經獲得歐盟的批准。Tinosorb S是商品名,由ciba公司注冊,目前關於Tinosorb S的研究還不夠充分,證實的是其具備光穩定性、不具備雌激素活性。
4.4-MBC
中文名曰:4-甲基亞苄亞基樟腦。
4-MBC是主要防禦紫外線UVB的防曬劑,屬於化學防曬劑,中國、澳大利亞、日本允許防曬霜中添加使用,但美國FDA不批准使用,歐洲研究認為4-MBC對甲狀腺有毒性,會干擾人體激素,要求用量不得超過4%。
5.PEG-25 PABA
中文名曰:PEG-25對氨基苯甲酸。
PEG-25 PABA屬於化學防曬劑,但會被皮膚吸收,所以防滲透安全度有待商榷,在澳大利亞和日本被批准在防曬霜中使用,但美國FDA不批准使用,要求用量不得超過10%。
6.Isopentyl trimethoxycinnamate trisiloxane
中文名曰:異戊醇三甲氧基肉桂酸酯三硅氧烷。
Isopentyl trimethoxycinnamate trisiloxane是被歐盟批准使用的防曬劑,也能當作柔潤劑使用,但美國FDA不批准使用。
7.Ethylhexyl Triazone
中文名曰:乙基己基三嗪酮。
Ethylhexyl Triazone是一種紫外線UVA防曬劑,屬於化學防曬劑,在歐盟、澳大利亞、日本允許使用在防曬霜中,用量不得超過5%,但美國FDA還未批准使用,因為有研究表明長期使用Ethylhexyl Triazone會對水環境造成影響。Uvinul T 150是BASF公司的生產原料產品名稱。
8.BP3
中文名曰:二苯酮-3。
BP3是個危險指數較高的防曬劑,屬於化學防曬劑,可吸收UVB及部分UVA波段,濃度在5%以下時只能提供些微的防曬效果。矛盾的是,BP3可能誘發光過敏,且會被皮膚大量吸收,實驗中90名6~8歲女童的尿液檢測中有86名發現該物質,歐盟允許使用,要求用量不得超過6%。
9.Octocrylene
中文名曰:奧克立林,也叫歐托奎雷、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異辛酯。
Octocrylene是較為新型的防曬成分,屬於油溶性化學防曬劑,可吸收紫外線中波段在250~360的UVA和UVB,在防曬霜中經常搭配其他防曬劑一起使用,能達到較高的SPF防曬指數,不過Octocrylene暴露在陽光下會釋放出氧自由基。
10.Padimate-O
中文名曰:對氨基苯甲酸,也叫戊烷基二甲對胺基苯甲酸。
Padimate-O是一種紫外線UVB防曬劑,屬於化學防曬劑,是曾經非常廣泛使用的防曬劑PABA的衍生物,當初因為PABA過敏率偏高,才研發Padimate-O,可是後來實踐數據證實Padimate-O的危險指數也很高,較容易引起皮膚敏感,會釋放自由基,損害皮膚DNA,並且有雌激素活性,還可能會釋放出致癌的亞硝胺類,選購防曬霜的時候要盡量避免這個成分。
11.Polyacrylamidomethyl benzylidene camphor
中文名曰:聚丙烯醯胺甲基亞苄基樟腦。
Polyacrylamidomethyl benzylidene camphor在澳大利亞被批准在防曬霜中使用,但美國FDA不批准使用,要求用量不得超過6%。
12.Glyceryl PABA
中文名曰:甘油對氨基苯甲酸酯,也叫PABA甘油基己酯。
Glyceryl PABA是一種紫外線UVB防曬劑,屬於化學防曬劑,也是傳統防曬劑PABA的衍生物,一般單獨使用濃度為3%,與別的防曬劑組合使用濃度則為2~3%,被歐盟批准使用在防曬霜中,但美國FDA不批准使用,因為中等濃度即對皮膚有刺激性,所以用量不得超過3%。
12.Uvinul A Plus
中文名曰:二乙基氨基羥基苯甲醯苯甲酸己酯。
Uvinul A Plus是一種紫外線UVA防曬劑,屬於化學防曬劑,在澳大利亞被批准在防曬霜中使用,但美國FDA不批准使用,要求用量不得超過10%。
13.Camphor benzalkonium methosulfate
中文名曰:樟腦苯扎銨甲基硫酸鹽。
Camphor benzalkonium methosulfate在澳大利亞和日本被批准在防曬霜中使用,但美國FDA不批准使用,要求用量不得超過6%。
14.BP5
中文名曰:二苯酮-5
BP5是一種化學防曬劑,歐盟允許使用,但已經被明確證實該化合物對人體皮膚有毒性和刺激性,所以防曬霜成分表中看到BP5要特別留意。
15.Titanium Dioxide
中文名曰:二氧化鈦。
Titanium Dioxide是一種常見的物理防曬劑,通過反射散射的方式阻隔紫外線UVB和部分UVA,當達到超過5%的高濃度時才能完全阻隔紫外線UVA。Titanium Dioxide是物理性粉體防曬劑,幾乎不會被皮膚吸收,所以安全度高,缺點是它也屬於色料范疇,要達到較好防曬效果時必須高濃度添加,所以塗抹在皮膚上會發白,加上其高吸油吸水的特性,容易造成皮膚乾燥脫皮。
16.Homosalate
中文名曰:甲基水楊醇,也叫胡莫柳酯、甲氧基肉桂酸異辛酯。
Homosalate是一種紫外線UVB防曬劑,屬於化學防曬劑,可以吸收UVB295~315波段,但有研究表明Homosalate對激素有微弱影響,會產生有毒代謝產物,要求用量不得超過10%。
17.BP4
中文名曰:二苯酮-4。
BP4是一種紫外線UVB防曬劑,屬於水溶性化學防曬劑,歐盟允許使用,對皮膚和眼睛都有一定的刺激性,雖然本身不會被皮膚滲透吸收,但會提升皮膚對防曬霜中其他化學物質的吸收。
18.Cinoxate
中文名曰:西諾沙酯,也叫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
Cinoxate是一種紫外線UVB防曬劑,屬於化學防曬劑,使用面還不夠廣泛,相關的研究報告也不算多。
19.Isopropyl methoxycinnamate
中文名曰:甲氧基肉桂酸異戊酯。
Isopropyl methoxycinnamate是一種紫外線UVB防曬劑,屬於化學防曬劑,歐盟已經批准使用,但日本禁止把Isopropyl methoxycinnamate與一些特定成分一起使用,限制了其普及度。
20.Neo Heliopan AP
中文名曰:苯基二苯並咪唑四磺酸酯二鈉,也叫2,2』-雙-(1,4-亞苯基)苯丙咪唑-4,6-二磺酸的二鈉鹽。
Neo Heliopan AP是一種紫外線UVA防曬劑,屬於化學防曬劑,澳大利亞允許使用,要求用量不得超過10%。
H. 你知道防曬霜主要成分有哪些嗎
夏天已經到了,想要在夏天不被曬黑、曬傷、延緩皮膚老化,塗防曬霜是最基本的護膚方法。防曬霜中主要含有哪些成分?不同的膚質分別適合哪種防曬霜?本篇文章小編就為大家介紹防曬霜中的主要成分,及防曬霜的類型,幫助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霜,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般來說,由於二氧化鈦和氧化鋅顆粒的特性,物理防曬產品的質地偏厚重且易泛白,相反的,化學防曬產品的質地則通常比較輕薄。對於油性肌膚來說,質地清爽的化學防曬是護理的首選,而乾性肌膚可根據肌膚狀態或季節自行調整產品的使用以獲得最大的舒適感。由於化學防曬成分通常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炎症在發期的痘痘肌以及敏感肌膚建議選擇純物理性防曬,如果防曬產品中配合添加了甘草酸二鉀,洋甘菊或母菊類舒緩成分,在保養效果上會更理想。
I. 防曬霜里含有什麼化學成分
防曬霜是通過無機或有機活性成分起防曬作用的。
無機防曬成分通常是氧化鋅、氧化鈦等無機物,它們可以反射和散射紫外線輻射;有機防曬成分通常是OMC(octyl
methoxycinnamate
)、羥苯並唑(oxybenzone),它們可以吸收紫外線輻射,把輻射能量轉化成熱能。許多防曬霜同時保護皮膚不受到兩種紫外線(UVA,UVB)的傷害。UVA和UVB對皮膚會造成不同的傷害。除了美容問題外,紫外線還會造成更多的問題,最嚴重的就是皮膚癌!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通過對光的反射和吸收兩種機制起作用。一般無機物是反射作用,有機物是吸收作用。最常見的紫外線化學吸收物質是PABA(對氨基苯甲酸,para-aminobenzoic
acid),PABA吸收UVB。如果您的皮膚敏感,應該謹慎使用含有PABA的防曬劑,因為PABA容易導致敏感肌膚發紅和過敏。其它的吸收紫外線的有機物還有:
肉桂酸(Cinnamates),吸收UVB;
苯甲酮類(Benzophenones),吸收UVA;
臨氨基苯甲酸或脂(Anthranilates),同時吸收UVA和UVB。
根據波長的不同,紫外線分成三種:
UVA:這是波長最長的一種紫外線,不被大氣層頂端的臭氧層吸收,可以穿透皮膚表層,比UVB更能深入皮膚;
UVB:導致皮膚日光灼傷,大部分UVB被臭氧層吸收;
UVC:UVC會被大氣層幾乎完全吸收,只有極少的情況會上我們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