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徽工業大學怎麼樣
我09年畢業了,安工大還不錯!學風很好,現在新校區建的很漂亮!不過你記著,每個大學都有很多學生後悔當初報考了正在上的大學!很多的!
建議你要是想在安徽學工科的,合工大、安工大就是最好的!每年分數線說明問題!
『貳』 沈陽工業大學19級應用化學專業在哪個校區求
我就是工大的,應用化學專業是二本,在遼陽校區,是很不錯的專業,就業也很好就業,每年很多化工類企業去學校招聘,國企私企都有,也有中石油中石化去招聘,只不過招的人少,要學生成績很突出,其他企業實力還不錯,能考上建議就讀。
『叄』 安徽工業大學怎樣
跟多數211/985高校就不要比了,不是一個檔次的,師資、資金支持等各方面差距很大;
我是安徽人,對安徽情況較熟悉,安工大的鋼鐵冶金、金屬材料、會計學、化學工藝這幾方面的學科實力B+,在同類院校中確實算很不錯了,別的專業還是算了吧
安徽工業大學省級重點學科:
冶金工程(A類,以下為B類)
材料加工工程
鋼鐵冶金
化學工藝
會計學
數量經濟學
機械設計及理論
材料學
熱能工程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應用化學
環境工程
樓上朋友說「在安徽,除了中科大就是安工大」,這話確實很幽默,合工大全國排名65位,安徽大學全國排名96,安徽工業大學全國排名249;省內比安工大強的還有安徽醫科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安徽工業大學至今好像連博士點都沒有的
『肆』 安徽工業大學是幾本院校
目前根據教育部公開信息規定,已經沒有明確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安徽工業大學是一所理工類院校,有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商務英語專業,停招光源與照明等專業,建校60年。
安徽省重點建設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鋼鐵治金、治金工程(省級重大建設項目)、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化學工藝、應用化學、環境工程、熱能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會計學、數量經濟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5月,學校有教職工2089人,其中正高級職稱230人、副高級職稱50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18人,博士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4.9%。
學科設置
截至2020年10月,學校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19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9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22個;安徽省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安徽省重點學科12個。
『伍』 合肥工業大學與宣城校區校區的專業一樣嗎
不一樣。
合肥工業大學有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宣城校區共4個校區。
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簡稱「合肥校區」;宣城校區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區。
合肥工業大學設有機械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思想政治教育、機械電子工程、礦床學、岩石學、礦物學、食品科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工程力學、構造地質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建築設計及其理論、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結構工程、應用化學等專業。
宣城校區有機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計算機與信息系、電氣與自動化系、能源化工系、城市建設工程系、生態環境系、物流管理系、經濟與貿易系、文法系、英語系、食品科學系等12個系。
(5)安工大應用化學在哪個校區擴展閱讀:
校區分布:
1、屯溪路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屯溪路校區,地處合肥市繁華路段,根據2018年11月綜合信息顯示,校區由屯溪路、馬鞍山路、九華山路、寧國路環繞,校區佔地面積1250畝。
2、翡翠湖校區
2001年4月,合肥工業大學新校區開始建設,校長陳心昭命名新校區為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翡翠湖校區佔地面積1500畝,位於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南部。
3、六安路校區
六安路校區為原安徽工學院校址,安徽工學院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並,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原址恢復安徽工學院。1997年1月重新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並,組建成新的合肥工業大學,成為合肥工業大學六安路校區,也稱北校區。
4、宣城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位於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薰化路301號,2011年,經教育部批准,合肥工業大學、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2012年,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首屆招生,宣城校區與合肥校區按兩個代碼。
『陸』 安徽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機構設置
化學工程系
化學工程系主任: 張代林
副主任:沈正金
化學工程系是安徽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主幹系,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科積淀,本系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該專業前身為焦化專業,設立於1977年,為我校最早成立的專業之一。1985年專業拓寬為煤化工專業,1994年進一步拓寬為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在三十多年的專業建設中,逐步形成了明確的、相對穩定的科研方向和辦學特色。1996年以來,本專業共承擔和完成了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9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與寶鋼、馬鋼、攀鋼、濟鋼、萊鋼、新鋼、沙鋼等國家大型企業產學研合作科研項目300餘項,完成合同金額2400餘萬元。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12項,國家發明專利15項,發表論文300餘篇。由本專業姚昭章教授主編的《煉焦學》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並進行了三次修訂,成為全國煉焦專業方向的經典教材。有8位教師參加了《中國冶金網路全書》(煉焦化工卷)的編寫,其中主編1人,分支主編 3人。還參與制定、修訂了《中國煤炭分類》、《焦炭光學組織測定方法》等國家標准。圍繞煤焦化方向,本專業教師近幾年又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著作,如《煉焦新工藝與技術》、《煤焦油分離與精製》、《焦爐加熱調節與節能》等。由於本專業教師高水平科研工作的開展和豐富科研成果的取得使學科水平躋身於國內先進行列,配煤煉焦技術、煤潔凈利用基礎應用,煉焦工藝節能減排等研究方向的綜合實力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化學工程系現有教師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8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7人、碩士學位7人。本系擁有化學工藝與化學工程碩士點;化學工藝學科為安徽省重點學科,本系的煤的潔凈轉化與綜合利用實驗室為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全系保持著團結協作、氛圍寬松、師資結構合理的學術環境,擁有一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和一個校級科技創新團隊。
本專業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重創新、能力強、特色鮮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著眼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及可持續性發展能力的培養,連續幾屆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取得優異成績,共獲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本專業已培養學生2000餘名,畢業生深受全國各大鋼鐵企業的歡迎,絕大多數已在全國各大鋼鐵企業的煤焦化公司成為技術骨幹,相當部分的畢業生已經成為企業的主要領導。培養的畢業生深受企業歡迎,近幾年來本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達到96%以上。
應用化學系
應用化學系主任: 王知彩
副主任: 伊廷鋒
應用化學專業是安徽省重點學科,安徽工業大學特色專業。前身工業分析專業始於1979年,1996年精細化工專業開始招生,2002年在兩專業基礎上整合形成了應用化學專業,是安徽工業大學成立較早的本科專業之一。本專業主要培養應用化學專業本科生和應用化學與分析化學兩個專業碩士研究生。師資力量雄厚,在職教師18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學位13人。
本專業一直堅持「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強化實踐、突出能力、面向應用、注重創新,體現素質教育和個性化教育」的教育理念,經過多年的改革與建設逐步形成了特色和優勢明顯的人才培養模式。主持並完成了多項省部級和一批校級教改課題,取得了豐碩的教改成果,形成了精細化學品、工業分析和電化學三個特色鮮明的專業方向,組建了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教學團隊,建設了物理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等精品課程。
圍繞精密拋光、功能配合物等新材料研製,天然產物、煤衍生物等復雜物質的分離與分析,新型固體酸、高效煤催化助燃劑等綠色催化劑制備與應用,高效鋰電池電極材料和環保化學鍍以及含氮雜環類葯物中間體合成與構效關系等領域研究,形成了具有一定優勢和特色的功能材料、現代分離與分析技術、應用催化、應用電化學和葯物中間體合成等五個學科方向,擁有1支校級科研創新團隊。本學科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並承擔大量省部級和產學研科研課題研究,年均研究經費200餘萬元,年均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SCI和EI收錄論文近40餘篇。
本專業已培養畢業生一千多名,廣泛分布於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以及冶金、化工等工業企業,數百名優秀畢業生已經成長為博士生導師、教授、高級工程師和高級管理幹部,並以其扎實的理論基礎、強的科研實踐能力以及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受到了用人單位廣泛贊譽。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主任: 古緒鵬
副主任: 楊建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成立於2002年並於當年開始招生,本系專職教師十名,教授1名、副教授6名、講師3名,具有博士學位或博士在讀的7名,其中有來自於新加坡南陽理工學院博士後、一名老師為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問學者。兩名教師分別獲得安徽省高等學校教壇新秀和安徽工業大學教壇新秀稱號,本專業設置高分子材料成型與加工和高聚物合成與改性兩個研究方向。教師開展科學研究主要側重於:水性樹脂的合成與應用開發研究;金屬、橡膠及電子產品塑料表面用干膜潤滑劑研究與開發。導電聚合物微/納結構及其復合材料,新型功能纖維材料;新型功能塗料與膠黏劑開發及鋼鐵表面處理和防腐塗層的研究;高聚物的成型與加工。
實驗中心
為適應新世紀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共享,1998年末安徽工業大學將化學實驗教學課程從教研室分離開來,相應實驗室合並重組,成立了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分設無機化學實驗室、有機化學實驗室、分析化學實驗室、物理化學實驗室和化工原理實驗室。該實驗中心分本部和東校區兩個部分,建築面積10900平方米,使用面積5600平方米。在功能上除了原來的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各專業課程實驗室外,還增加了高分子材料實驗室學生創新實驗室,以達到開放實驗室的要求。截止2004年6月,擁有儀器設備511.9萬元,957台件。其中有紅外光譜、 紫外光譜、原子吸收光譜、氣相色譜、顯微圖象分析等5萬元以上的大型精密儀器12台件,保證了本科學生各層次實驗課程的需要。 中心實行校、院兩級管理體制,設主任1人,副主任2人,中心管理實行主任負責制,實驗課教學為主講教師責任制。中心現共開設實驗課11門,每年為三個院系的3500多名學生開設實驗課。實驗中心現有專職人員17人,其中高級工程師(含高級實驗師)10人,工程師(含實驗師)5人,助理工程師1人,高級技工1人。2000年以來完成實驗技術開發項目6 項,承擔或參與科研課題20餘項,發表科研論文30餘篇。
『柒』 安徽工業大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這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教學培養目標:
1. 掌握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化工裝置工藝與設備設計方法,掌握化工過程模擬優化方法;
3.具有對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對於化工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化學工程學的理論前沿,了解新工藝、新技術與新設備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7. 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主幹學科: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主要偏重於工藝研究方面。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大學物理, 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和一門必選的專業方向課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化學與化工基礎實驗、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計算機應用及上機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計算機應用要求較高等,一般安排40周。
主要專業實驗:化工熱力學、化工傳遞過程、化學反應工程、化工過程系統工程、工業催化和應用化學等。
修業年限:四年。
軍訓期間要考一個英語分級考試,通過者過直接學習《大學英語2》,不過者要從《大學英語1》開始學(也就是要學四個學期,通過了只要學三個學期)至於考試內容跟高考是不一樣的,所以通過的人不是很多,那就要看你的英語功底了
『捌』 安徽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化學生物學四個本科專業;化學工藝、應用化學,分析化學三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授權點。擁有化學工藝、應用化學兩個安徽省重點學科。「煤資源轉化與潔凈利用」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掛靠在本學院。近幾年來與華東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院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900餘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68人,工程碩士40餘人。學院由化學工程系,應用化學系,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實驗管理中心和學院辦公室等機構組成,全院教職工70人,其中專任教師44人,教授12人,副高職稱35人(含高級實驗師),具有博士學位24人,另有在讀博士7人。現有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人,安徽省「十五」優秀人才學科拔尖人才1人,安徽工業大學教學名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4人,另有外聘教授5人。
『玖』 安徽工業大學 研究生住宿條件怎麼樣
學院宿舍還可以。
學生入住實行公寓化管理,寢室格局統一為標準的4-6人間。每棟樓都有單獨的生活老師,負責學生日常的衛生督察和安全隱患排除等,確保同學們有一個干凈舒適、安全的休息空間。
宿舍不僅是新的,還有空調,熱水,獨衛,洗衣機,無線哦!標配六人間,有空調、電扇、獨立衛生間、無線網路,還是很不錯的。宿舍環境很好,現在給新生提供了優質的宿舍。
學科設置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會計(MPACC)、法律、工程、金融、應用統計、翻譯。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建築與土木工程、動力工程、工業工程、物流工程、項目管理、工業設計工程、環境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化學工程、材料工程、冶金工程、法律(法學)、法律(非法學)等。
安徽省世界一流建設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
安徽省重點學科:材料加工工程、鋼鐵冶金、化學工藝、會計學、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數量經濟學、機械設計及理論、材料學、熱能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應用化學、環境工程。
『拾』 我今年被安師大的應用化學專業錄走了,不知道安師大的應用化學怎麼樣。
化學專業是安師大的王牌專業之一了,每年考研基本都中科大南大的較多,就業還行。
英語課可以旁聽,對外漢語在新區,可以去聽啊,輔修不可以,安師大沒有此項政策。
考研隨便你考什麼專業的,只要有那實力就可以!加油啊!
應用化學在老校區,環境很好依山傍水!食品專業在新區,不是一個校區。
老校區主要是理綜學院(物化生三個學院加音樂學院)
新校區在弋江區,不算遠,到市區最多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