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里的沉澱是怎麼生成d

化學里的沉澱是怎麼生成d

發布時間:2022-05-29 19:24:17

『壹』 初中化學中有哪些離子結合生成沉澱、氣體或水

復分解反應的發生是有條件的,生成物里必須有沉澱、氣體或水生成
三者有其一就可以反應,
如:H2SO4 十BaCl2 == BaSO4 ↓ 十 2HCl 能反應,因為生成沉澱是難電離的物質,是反應物的離子濃度減少,反應就能發生。
如果是:BaCI2 十2NaOH=2NaCI 十Ba(OH)2反應不能發生,因為沒有生成難電離的水、氣體或沉澱,反應前後離子的濃度沒有變化,所以沒反應。
2、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是復分解反應中的一種,叫中和反應,看一下方程式;
HCl 十 NaOH == NaCl 十H2O
反應生成了難電離的水,水是H 十和OH-根離子生成的,這兩種離子反應後不存在,都生成了水,然而,CI-和Na 反應後仍然存在,沒有變化,所以,中和反應實質上只是酸中的氫離子和鹼中的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水

離子共存的實質
溶液中的化學反應,實質就是離子之間的相互反應,即各離子相互反應生成了沉澱、氣體或水等難電離的物質。因此,要想使溶液中的各離子能共存,就必須各離子相互之間不發生反應,即不生成沉澱、氣體或水。
二、常見題型舉例
1、不加任何限制的離子共存:
例(1) 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於同一溶液中的是(A)
A、K 十 Cl- NO3- Ca2 十 B、Ag十 Ba2 十 Cl- NO3-
C、H 十 Na 十OH- SO42- D、H十 CO32- Na 十 Cl-
例(2) 下列不能在同一種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B)
A、H Cl- NO3- Ba2 B、Na Cu2 OH- NO3-
C、Fe3 K Cl- SO42- D、NH4 CO32- Na Cl-
2、加有限制條件的離子共存:
(1) 溶液顏色(透明)的限制
例(3)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於同一無色透明溶液中的是(D)
A、Cu2 十 SO42- NO3- K 十B、Na 十 Ba2十 SO42- NO3-
C、Fe3 十 K 十 Cl- SO42- D、Mg2 十 SO42- Na 十Cl-
(2) 溶液酸性與鹼性的限制
例(4) 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於PH=0的溶液中的是(D)
A、Na SO42- CO32- K B、Ca2 Ba2 SO42- OH-
C、 Fe3 Na OH- SO42- D、Mg2 NO3- K SO42-
(3) 多種條件的限制
例(5) 能共存於PH=13且溶液顏色為無色透明的溶液的離子組是(D)
A、H 十 Cl- NO3- Ba2 十 B、Na 十 Cu2 十 Cl- NO3-
C、Fe3 十 K 十 Cl- SO42- D、Ba2 十 NO3- Na 十 Cl-
3、結合實驗現象推斷並檢驗離子(或物質)的存在
例(6) 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發現有少量金屬析出,過濾,往得到的金屬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發現金屬部分溶解,並有氣泡產生,由此推斷(C)
A、金屬是Fe、Cu ,濾液中有Cu2十 、Fe2十
B、金屬是Cu ,濾液中有Fe2 十
C、金屬是Fe、Cu ,濾液中有Fe2 十
D、金屬是Cu ,濾液中有Cu2 廠、Fe2 十
例(7) 有一固體混合物,可能由Na2CO3、CuCl2、Na2SO4、CuSO4、NaCl、AgNO3 等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鑒別它們做了如下實驗:
(1) 將固體混合物溶於水,攪拌得無色溶液;
(2) 在此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3) 過濾,然後向白色沉澱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澱最後完全消失,由此可以推知:固體混合物中肯定有 Na2CO3 ;
肯定沒有 Na2SO4、CuSO4、AgNO3、CuCl2 ;
可能有 NaCl 。

『貳』 初中化學的沉澱有哪些溶於哪些酸有無氣體生成

Cu(OH)2 藍色沉澱
Fe(OH)3 紅褐色沉澱
AgCl BaSO4 不溶於HNO3的白色沉澱
CaCO3 BaCO3 Mg(OH)2 溶於HNO3的白色沉澱

CaCO3 BaCO3 溶於HNO3的有氣體產生

正2價Cu的溶液是藍色,形成的常見溶液是 硫酸銅溶液CuSO4

正2價Fe的溶液是淺綠色,形成的常見溶液是 硫酸亞鐵溶液FeSO4、氯化亞鐵溶液FeCl2。

正3價Fe的溶液是黃色,形成的常見溶液是 氯化鐵溶液FeCl3

高錳酸鉀是紫色的.
下面的內容是網上搜集的初中化學學習的一些知識點,雖然不全面,但也難能可貴.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二者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Al203。

3.自然界中最輕的氣體是氫氣,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氣體是氫氣,最理想的能源是氫氣,它的三大優點是來豐富、燃燒熱值高、產物是水無污染。

4.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CH4)

5.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能產生白霧的酸是濃鹽酸,因為它有揮發性,揮發出來的氯化氫(CHl)氣體遇到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為鹽酸小液滴,所以產生白霧。實驗室製取二氧 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而不用濃鹽酸,就是因為濃鹽酸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混入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氣體不純。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方程式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工業上除鐵銹常用的酸是稀鹽酸、稀硫酸;除鐵銹的試驗現象為鐵銹消失,溶液變黃,其反應方程式為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工業上再進行電鍍之前,常把金屬製品放在酸中浸泡一會兒,其目的是除去金屬表面的金屬氧化物;但浸泡時間不宜過長,其原因是金屬氧化物溶解後,酸溶液會繼續與金屬發生反應,使金屬製品被腐蝕。

7.工業上常見的重要的鹼氫氧化鈉(NaOH)、氫氧化鈣Ca(OH)2,他們暴露在空氣中會吸收空氣中的CO2爾變質,其變質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 CaCO3 ↓+ H2O 。在實驗室中除去或吸收CO2最好選用氫氧化鈉溶液,其原因是氫氧化鈉易溶於水,而氫氧化鈣微溶於水,得到的石灰水濃度小,吸收的二氧化碳不徹底。實驗室檢驗CO2必須用澄清石灰水,因為能產生明顯的可是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產生白色沉澱)。農業 上改良酸性土壤的鹼是熟石灰Ca(OH)2.

8.在空氣中不能燃燒而在氧氣中能燃燒的金屬是鐵,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3Fe + 2O2 點燃 Fe3O4;其反應的現象為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做燃燒實驗在瓶底要方少量的沙或水,其原因是防止生成物熔化後落入瓶底而炸裂。

9.實驗室常見的指示劑有兩種: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

(1).酸溶液能試紫色石蕊變紅,使無色酚酞不變色。

(2).鹼溶液能夠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

10.在元素的學習中,有兩個取決於:

(1).元素的種類取決於核電荷數(即核內電子數);如:氯原子和氯離子都屬於氯元素是因為它們的和電荷數(即核內電子數)相同;氯元素和氧元素是兩種不同的元素是因為他們的和電荷數(即核內電子數)不同。

(2).元素的性質取決於最外層電子數。如:最外層電子數是8個(氫是2個)是一種相對穩定結構,其化學性質就相對穩定;最外層電子數若<4個,在化學反應中 一般容易失去電子,形成帶正電的陽離子;最外層電子數若>4個,在化學反應中一般容易得到電子,形成帶負電的陰離子。

11.在原子結構的學習中,有兩個等式必須記住:

(1).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12.探究氣體的實驗室製取要從以下兩個反面進行:

(1).選擇氣體發生裝置必須考慮的兩個問題是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

若反應物為固-液、反映條件為常溫時,應選擇不加熱裝置。如: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用石灰是和稀鹽酸制CO2就選用這種裝置。

(2).選擇氣體收集裝置必須考慮的兩個問題是氣體的密度和水溶性。

如:收集氧氣可選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理由是氧氣不易溶於水、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理由是CO2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且能溶於水生成碳酸。

13.有兩個白色沉澱不溶於稀硝酸,他們是:AgCl、BaSO4。

14.化學上把物質的變化分為兩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是判斷下列變化各屬於哪一類:火葯爆炸(化學變化) 輪胎爆炸(物理變化) 石蠟燃燒(化學變化) 玻璃破碎(物理變化) 鋼鐵生銹(化學變化) 汽油揮發(物理變化) 動物呼吸(化學變化) 水蒸發、水沸騰、水結冰、冰雪熔化(物理變化) 食物變質(化學變化)

15.化學上把物質的性質分為兩類: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物理性質是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揮發性等。

(2).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如: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穩定性等。

16.構成物質的三種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例子。他們之間的關系是:

構成 得失電子

分子-----原子------離子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學反應微觀的實質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

17.當今世界三的化石(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其中比較清潔的燃料是天然氣,他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

18.燃燒必備的三個條件是可然物、氧氣、著火點。根據燃燒的條件導出滅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絕氧氣、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要促進燃燒,通常採用的方法有增大氧氣的濃度、增達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19.初中化學中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H2)、一氧化碳(CO)、甲烷(CH4),他們與空氣或氧氣混合後點燃可能發生爆炸,因此,在點燃這些可燃氣體之前必須檢驗純度。他們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2H2+O2=2H2O 2CO+O2=2CO2 CH4+2O2=CO2+2H2o;鑒別這三中氣體的方法是觀察燃燒產物。

20.工業上的三大強酸是指鹽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其中有揮發性的是濃鹽酸、濃硝酸;

不揮發酸是硫酸。濃硫酸有吸水性,在實驗室里常用做乾燥劑。人的胃液中含有極稀的鹽酸,可以幫助消化,;當胃酸過多時,可以吃一些含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的葯物,其作用是中和過量的胃酸;中和胃酸的化學方程式為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2HCl+Mg(OH)2=MgCl2+2H2O

21.實驗室常用乾燥劑有三種:濃硫酸(H2SO4)、生石灰(CaO)、固體燒鹼(NaOH)。因為他們都有吸水性,常用於除去氣體中的水分,得到乾燥的氣體。但乾燥CO2時決不能用固體燒鹼(NaOH),因為固體燒鹼(NaOH)能與CO2反應,會使二氧化碳和水中和同時被除去。CO2+2NaOH=Na2CO3+H2O

22.實驗室收集氣體的方法有三種: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

(1).凡是不易溶或難溶於水的氣體,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如收集氫氣、氧氣。

(2).凡是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如收集二氧化碳、氧氣。

(3).凡是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都可以用想下排空氣法收集;如收集氫氣、甲烷。

23.初中要記住以下三個重要的試驗順序;

(1).稀釋濃硫酸的順序是酸入水。

(2).配製溶液的步驟是計算、稱量、溶解;所用到的主要儀器有天平、量筒、燒杯、玻璃棒、滴管、葯匙。

(3).粗鹽提純的步驟是溶解、過濾、蒸發;每步都用到的儀器是玻璃棒。

24.初中化學種所學的物質燃燒所產生的火焰有三種。

(1).發出淡藍色火焰的是 氫氣燃燒和硫在空氣中燃燒。

(2).發出藍紫色火焰的是 硫在氧氣中燃燒

(3).發出藍色火焰的是 一氧化碳燃燒和甲烷燃燒

25.復分解反應發生的必要條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澱、氣體、水,三者必居其一,否則反應不能發生。同時,鹼跟鹽、鹽跟鹽反應是還要求:反應物必須都可溶,,生成物之一是沉澱。

26.初中化學必須記住三種溶液的顏色:

正2價Cu的溶液是藍色,形成的常見溶液是 硫酸銅溶液CuSO4

正2價Fe的溶液是淺綠色,形成的常見溶液是 硫酸亞鐵溶液FeSO4、氯化亞鐵溶液FeCl2。

正3價Fe的溶液是黃色,形成的常見溶液是 氯化鐵溶液FeCl3

27.污染空氣的三種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

他們主要來自於化石燃料的燃燒(燃煤、汽車尾氣等)。

防止空氣污染的主要措施有:(1)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2)開發使用清潔能源、(3)改造汽車發動機的燃燒方式、(4)植樹造林等。

28.污染水源的三個主要原因是:(1)工業三廢的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化肥、農葯的不合理使用。

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1)工業三廢先治理後排放(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合理使用化肥、農葯。

29.目前世界三大環境問題是:酸雨、溫室效應、臭氧空洞。

導致這三大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媒的燃燒、化石燃料的過渡燃燒、氟鹵烴的過渡排放。

防止的有效措施有使用脫硫煤、減少含碳燃料的燃燒、尋找新型製冷劑。

30.初中化學中的七個常見沉澱是:

a)氯化銀 AgCl

b)硫酸鋇 BaSO4

a、b是白色沉澱,即不溶於水也不容於酸。

c)碳酸鋇 BaCO3

d)碳酸鈣 CaCO3

c、d是白色沉澱,不溶於水,但溶於酸產生氣泡。

e)氫氧化鎂 Mg(OH)2

f)氫氧化銅 Cu(OH)2

g)氫氧化鐵 Fe(OH)3

e、f、g不溶於水,但溶於酸而無氣泡。

31.鹽的溶解性各異,其中有四中常見難溶鹽必須記住:AgCl、BaSO4、CaCO3、BaCO3。

32.四種離子的檢驗必須牢記:

(1).NH4 取樣少量加入熟石灰研磨產生刺激性氣味證明含有NH4。

(2).CO3 取樣,加稀鹽酸,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SO2 取樣,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澱,再加入稀硝酸沉澱不消失。

(4).Cl 取樣,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澱,再加入稀硝酸沉澱不消失。

33.分子和原子都有四個基本性質,分別是:

(1)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斷運動(2)分子和原子之間都有間隔(3)分子和原子質量校、體積小(4)同種分子和原子性質相同,不同中分子和原子性質不相同

34.初中化學重要概念,物質分類概念。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質不同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

(3).離子: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4).元素: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即和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5).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價做單質。

(6).化合物:有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化合物。

(7).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叫做氧元素。

(8).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9).鹼:電離是生成的陰離子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鹼。

(10).鹽:由金屬離子合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叫做鹽。

35.質量守恆定律:

1)在化學反應前後,一定不變的是元素的種類;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一定改變的是物質的種類、分子的種類。可能改變的是分子的數目。

2)元素守恆:推元素種類、算元素質量、定量推算物質的化學式。

3)原子守恆:推求物質的化學式。

36.氧氣、二氧化碳的性質、用途、實驗室製法:

1)氧氣的主要化學性質:供給呼吸、支持燃燒。

2)CO2的主要化學性質: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H2O=H2CO3

3)製取氣體的重要反應:

制CO2 H2CO3=CO2+H2O(反應條件是高溫,還是加熱,我忘了,高人指點。)

制O2 2H2O2=2H2O+O2(反應條件(催化劑)是MnO2,畫向上箭頭)

『叄』 化學里什麼物質和什麼物質反應會生成沉澱

這有很多,比如硫酸和氯化鋇、鹽酸和硝酸銀。。。。。
生成沉澱是指產物中有不易溶於水的物質,這就需要記憶溶解表

『肆』 化學里,哪些物質互相反應生成沉澱

復分解反應有些會產生沉澱.
我有個口訣,老師教的,很適用:
溶鹼有五位:K+,Na+,NH4+,Ba2+,Ca2+
(就是後面跟OH-的,例:KOH)
硝酸鹽溶無影蹤
(就是後面有NO3-的都是可以溶解的。如:AgNO3)
鹽酸鹽除AgCl
(就是說除了AgCl
其它Cl-
的都是可以溶解的,如:FeCl3)
硫酸鹽除BaSO4
(就是除了BaSO4
其它SO4
2-
的都是溶解的,如:K2SO4)
K+,Na+,NH4+
鹽水中溶
(就是後面跟CO3
2-
和PO4
3-
的。如:Na2CO3)
看那種復分解反應滿足上面的不,如果可以產生沉澱,就可以反應。
如:
Na2CO3與CaCl2溶液混合,由於復分解反應會造成Ca2+和CO3
2-產生沉澱,CaCO3。這就是復分解反應,就產生沉澱。
BaCl2與Na2SO4溶液混合,由於復分解反應造成Ba2+和SO4
2-產生BaSO4沉澱,復分解反應就可以產生,就產生沉澱.

『伍』 化學 物質發生反應生成沉澱的條件是什麼呢

這和沉澱溶解平衡有關,對於每一種沉澱而言,都有自已的溶度積(K)(在一定溫度下,不論各種離子的濃度如何變化,其濃度以計量系數為冪的乘積為一常數),而在難電解質溶液中,我們把其離子濃度以計量數為冪的乘積稱為離子積(Q)。EG:Q(Mg(OH)2)=C(Mg2+)乘以C(OH-)的平方

當Q=K時 ,為飽和溶液,達到平衡狀態。
當Q<K時,為不飽和溶液,無沉澱析出。
當Q>K時,為過飽和溶液,有沉澱析出,直至飽和為止,就是你所說的生成了沉澱。

『陸』 初中化學生成沉澱的化學方程式

如果是告訴你所有沉澱的化學式的話那會有很多 我可以告訴你不容物質的規律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不容物質的規律:
酸(初中學到的):均溶解
鹼:除KOH、Ca(OH)2、NaOH、Ba(OH)2外均不溶
鹽:大多數溶的: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溶
鹽酸鹽——AgCl不溶
硫酸鹽——BaSO4不溶、Ag2SO4和CaSO4微溶
大多數不溶的:碳酸鹽和磷酸鹽(其中陽離子是K、Na、NH4的能溶)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
反應物應符合:
酸和活潑金屬反應 —— 酸要是強酸
酸和鹼反應 —— 至少一種能溶
酸和鹽反應 —— 除碳酸鹽可不溶,其餘必須溶
酸和鹼反應 —— 均溶
鹽和鹽反應 —— 均溶
生成物應符合:
生成物中必須有以下物質之一 —— 沉澱 氣體 水

希望對你有幫助 ,其實用我們老師的話來說,方程式並不是用來死記的,要理解性記憶 否則即使當時背上了過一段時間也會忘掉,倒不如背上規律去理解新的自己寫出方程式。
以上呢是我們老師教我們的,我相信只要能背上,就可以很好的學習化學方程式!
我可是打了很久的哦!另外如果真的需要方程式的話我這里也有:
有沉澱的————————
CuSO4+2NaOH=Cu(OH)2↓+Na2SO4 藍色沉澱生成、上部為澄清溶液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應用CO2檢驗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澱、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硝酸 檢驗Cl—的原理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硝酸 檢驗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硝酸 檢驗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硝酸 檢驗SO42—的原理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黃色褪去、有紅褐色沉澱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澱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藍色褪去、有藍色沉澱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塊狀固體變為粉末、 生石灰制備石灰漿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澱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澱生成 工業制燒鹼、實驗室制少量燒鹼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澱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澱生成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於稀硝酸的沉澱(其他氯化物類似反應) 應用於檢驗溶液中的氯離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於稀硝酸的沉澱(其他硫酸鹽類似反應) 應用於檢驗硫酸根離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澱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澱生成
有氣泡生成的————————————
2H2O2 +MnO2====2H2O+O2↑ 實驗室制氧氣,現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氣泡
C+O2點燃====CO2 現象:生成能夠讓純凈的石灰水渾濁的氣體
Ca(HCO3) △====CaCO3↓+CO2↑+H2O 現象:生成白色的沉澱,同時有能使純凈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 現象:固體由綠色逐漸變成黑色,同時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CaCO3高溫====CaO+CO2↑ 現象: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
Fe3O4+4CO高溫====3Fe+4CO2 現象:固體由黑色變成黑色(鐵的粉末是黑色的),同時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FeO+CO高溫===Fe+CO2 現象:固體由黑色逐漸變成黑色(鐵的粉末是黑色的),同時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Fe2O3+3CO)高溫====2Fe+3CO2 現象:固體由紅色逐漸變成黑色(鐵的粉末是黑色的),同時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CuO+CO△====Cu+CO2 現象: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同時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希望採納 !(*^__^*) 嘻嘻……

『柒』 化學沉澱

應該是NO2或Cl2
NO2溶於水形成HNO3,3NO2+H2O=2HNO3+NO
HNO3具有強氧化性,把SO2溶於水後形成的H2SO3氧化成H2SO4,H2SO4和BaCl2反應生成BaSO4沉澱

總反應式:
NO2+SO2+BaCl2+H2O=BaSO4+2HCl+NO

Cl2也行
Cl2也有強氧化性
SO2+Cl2+2H2O=H2SO4+2HCl
生成的H2SO4會和BaCl2反應產生BaSO4沉澱

如果通CO2,就算產生了BaCO3,BaCO3還會和HCl生成BaCl2

CO2+BaCl2+H2O=BaCO3+2HCl
因為這個反應違反了強酸制弱酸

『捌』 所有生成沉澱的化學反應

呵呵,很多的;例如:
CuSO4+2NaOH=Cu(OH)2↓+Na2SO4 藍色沉澱生成、上部為澄清溶液 質量守恆定律實驗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應用CO2檢驗和石灰漿粉刷牆壁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澱、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水垢形成.鍾乳石的形成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硝酸 檢驗Cl—的原理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硝酸 檢驗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硝酸 檢驗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硝酸 檢驗SO42—的原理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黃色褪去、有紅褐色沉澱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澱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藍色褪去、有藍色沉澱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塊狀固體變為粉末、 生石灰制備石灰漿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澱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澱生成 工業制燒鹼、實驗室制少量燒鹼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澱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澱生成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於稀硝酸的沉澱(其他氯化物類似反應) 應用於檢驗溶液中的氯離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於稀硝酸的沉澱(其他硫酸鹽類似反應) 應用於檢驗硫酸根離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澱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澱生成。【夠了嗎?】

『玖』 可以舉出生活中有哪些化學變化會產生沉澱嗎

1、暖壺里的水垢是碳酸鈣沉積造成的;

2、鐵鍋里的鐵銹是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沉積;

3、廁所馬桶里的污垢是碳酸鈣;

4、紙張或木材等物質的燃燒,都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5、鐵生銹生成了鐵銹。

化學變化過程中總伴隨著物理變化。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通常有發光、放熱、也有吸熱現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論,分子間發生化學變化是通過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發生反應的分子需滿足兩個條件:

1、具有足夠的能量;

2、正確的取向。

因為反應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壘,所以須具有較高的能量來克服分子能壘。兩個相碰撞的分子須有正確的取向才能發生舊鍵斷裂。

(9)化學里的沉澱是怎麼生成d擴展閱讀:

若從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的角度看,可分為離子反應和非離子反應。離子反應的本質是某些離子濃度發生改變。

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及數量進行劃分,可以把化學變化分為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

氧化反應:還原劑(反應物)→失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離→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

還原反應:氧化劑(反應物)→得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向→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

化學變化常伴有光、熱、氣體、沉澱產生或顏色氣味改變等表現現象發生,可以參照這些現象來判斷有無化學反應發生。但要注意跟物理變化的區別。

物理變化也常伴有發光(電燈)、放熱(摩擦)、放出氣體(啟開汽水瓶蓋)、顏色變化(氧氣變成液氧)、產生沉澱物(明礬凈水)等,只是沒有新物質生成,這是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

『拾』 可以生成沉澱的化學變化有哪些

石灰水與CO2反應:Ca(OH)2 + CO2 ==== CaCO3 ↓+ H2O
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氫氧化鈉與氯化鐵: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氫氧化鈉與氯化鎂: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氫氧化鈉與氯化銅: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硫酸鈉和氯化鋇: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閱讀全文

與化學里的沉澱是怎麼生成d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