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學如何判斷元素是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
(一)先說,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還是分子構成的,或者是離子構成的?
(下面沒有註明的,默認為只考慮初中階段的學習).
(1) 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內部是由化學鍵連接構成的一個巨大的整體,沒有很小的重復單元(可以認為單一的一個原子是最小重復單元).
常見的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有:金屬,稀有氣體,某些固態非金屬如C,Si ,以後判斷一種物質是不是由原子直接構成,最直觀的辦法是看能不能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單個元素符號直接表示該種物質,能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的就是原子直接構成的,反之,則不是.就是說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並且化學式沒有下標數字,只有元素符號.(這里要提到P和S,這兩種不是原子直接構成的,因為它們都是有最很小重復單元的,P真正的化學式是P4,P4是P的最小重復單元,就是說P單質是由無數個P4分子構成的餓,所以P是分子構成的.初中簡寫了,還有S真正的化學式是S2,S4,S8,等)
(只限初中,到高中有SiO2,它雖不是單質,並且有數字下標,但它還是原子直接構成的,與它內部結構有關,SIO2的結構是SI和O原子交替以共價單鍵連接並向空中無限制發展的網狀結構,不存在分子,沒有最小重復單元.在這里就不解釋了,高中會學)
(2)分子構成的物質:內部有最小的重復單元,最小重復單元是分子,物質是由無數個這些相同的最小重復單元通過分子間作用力構成的,這中分子間力很小,就是說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並不是一個很牢固的整體.
⑵ 如何判斷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強弱以及如何判斷原子半徑的大小
1、由單質的氧化性判斷,一般情況下,氧化性越強,對應非金屬性越強。
2、由單質和酸或者和水的反應程度來看,反應越劇烈,非金屬性越強。(比如F2
Cl2
Br2
和H2O的反應劇烈程度依次減弱
非金屬依次減弱)
3、由對應氫化物的穩定性判斷。氫化物越穩定,非金屬性越強,
4、由和氫氣化合的難易程度判斷。化合反應越容易,非金屬性越強。
5、由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來判斷,酸性越強,非金屬越強;
6、由對應最低價陰離子的還原性判斷,還原性越強,對應非金屬性越弱;
7、由置換反應判斷!非金屬強的強制弱!
⑶ 怎樣判斷化學的金屬性、非金屬性,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酸性、鹼性、還有原子半徑
金屬性的比較方法不少,重要的有:
1)與水或酸反應的劇烈(難易)程度
2)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鹼性強弱
3)相互置換
非金屬性的比較方法也不少,重要的有:、
1)與H2化合物難易程度,氫化物的穩定性
2)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
3)相互置換
穩定性、酸性、鹼性
1)同周期向右:氫化物的穩定性遞增,酸性增強,鹼性減弱
2)同主族向下:氫化物的穩定性減弱,酸性減弱,鹼性增強
原子半徑:
1)同周期從左到右,依次減小
2)同主族從上到下,依次增大
3)同種元素的陰離子大於其原子半徑,而陽離子小於其原子半徑
4)電子層結構相同的微粒,核電荷越大,半徑越小
⑷ 怎麼判斷元素它是分子還是原子
一般來說,稀有氣體與金屬單質是有原子組成的,或者寫他的化學式,如果化學式是原子的符號那麼他就是有原子組成的,比如Fe,但是像氧氣O2這樣的,下方有數字的是分子
⑸ 化學的金屬性怎麼判斷
元素所對應的原子越易失電子,則金屬性越強。因此就同一行元素來說,從左向右金屬性降低非金屬性上升,硅等半導體恰是過度點(最外層4個電子)
⑹ 怎樣看原子結構示意圖區分是否是金屬元素。
根據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的特點進行判斷,金屬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小於4個,在化學反應中金屬元素的原子易失電子。
只有幾種非金屬最外層不超過4個的:氫原子最外層1個電子,氦原子最外層2個電子,硼原子最外層3個電子,碳和硅原子最外層4個電子。
非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多於4,容易得到電子,化學性質不穩定。
(6)化學怎麼判斷金屬元素原子擴展閱讀
原子結構示意圖的規律
1、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目是2n²。
2、最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
3、次外層電子數目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目不超過32個。 核外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然後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電子層里。
不管是什麼原子,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數,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整個原子呈電中性(即不顯電性)。
原子結構示意圖不僅可以表示中性原子,還能表示帶電的原子—一離子(包括陽離子和陰離子)核外電子排布的情況。原子結構示意圖不能區別同一元素的多種同位素(因其不能表示中子數)。
⑺ 怎麼判斷初三常見化學式中的原子和分子,但別給我扯遠了,我急需判別,絕對會給很高懸賞,謝謝
只有單質才有這種,化合物不存在。最簡單的判斷是:
單質中:若只有元素符號而右下角沒有數字即表示該物質的是由原子構成的。
如果元素符號右下角有數字,(數字是指大於1的整數)表示該物質是分子構成的。
例如:Fe Ne是由原子構成的
C60 N2分子構成的
⑻ 怎麼判斷金屬非金屬。、
現在人們已經發現了109種
元素
,按照這些元素的
原子結構
和
性質
,把它們分為
金屬
和
非金屬
兩大類。金屬與非金屬的不同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l)從原子結構來看,
金屬元素
的原子
最外層電子數
較少,一般小於4;而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較多,一般大於4。
(2)從化學性質來看,在
化學反應
中金屬元素的原子易失
電子
,表現出
還原性
,常做
還原劑
。非金屬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表現出
氧化性
,常做
氧化劑
。
(3)從物理性質來看,金屬與非金屬有著較多的
差別
,主要是:
①一般說來
金屬單質
具有
金屬光澤
,大多數金屬為銀白色;非金屬單質一般不具有金屬光澤,顏色也是多種多樣。
②金屬除汞在
常溫
時為
液態
外,其他金屬單質常溫時都呈固態;非金屬單質在常溫時多為
氣態
,也有的呈液態或固態。
③一般說來,金屬的
密度
較大,熔點較高;而非金屬的密度較小,熔點較低。
④金屬大都具有
延展性
,能夠傳熱、導電;而非金屬沒有延展性,不能夠傳熱、導電。
必須明確上述各點不同,都是「一般情況」或「大多數情況」,而不是絕對的。實際上金屬與非金屬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它們的性質也不是截然分開的。有些非金屬具有一些金屬的性質,如
石墨
是非金屬,但具有
灰黑色
的金屬光澤,是電的良
導體
,在化學反應中可做還原劑;又如硅是非金屬,但也具有金屬光澤,硅既不是導體也不是
絕緣體
,而是
半導體
。也有某些金屬具有一些非金屬的性質,如銻雖然是金屬,但它的性質非常脆,灰銻的熔點低、易揮發等,這些都屬於非金屬的性質。
⑼ 化學的如何判斷是分子原子元素,比如給出一個化學符號怎樣判斷是什麼,又或者給出一個化學符號
原子一般化學符號只有一個大寫字母或者一個大寫字母一個小寫字母
在字母右下角標有數字的一定是分子,含有多個大寫字母的也是分子
元素符號和原子符號相同,如果在字母前面有數字就只能表示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