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機化學實驗防護用的口罩和手套用什麼的最好最好把牌子和材料說一下。口罩和面罩哪個比較好。
口罩用JIESNOW五層活性碳口罩,活性碳口罩中有很強的吸附性能,能在它的表面上吸附氣體、液體或膠態固體;對於氣體、液體,吸附物質的質量可接近於活性炭本身的質量。其吸附作用具有選擇性,非極性物質比極性物質更易於吸附。
㈡ 只要是液體化學品都需要佩戴活性炭口罩嗎
防護用品的佩戴主要是和工作場所有關系,在車間的相關標准裡面有規定,工作場所相關粉塵,或者某些毒性物質的含量,如果場所達不到標准(這種情況很可能直接關門。。。)或者勉強達到標准(這種情況企業處於員工安全性考慮,會要求佩戴對應的防護用品。),再者就是有些有毒物的人體致毒有累積等因素的,必須佩戴對應的防護用品。。。
至於你說的拉伸油,使用時候會在車間中增加VOC(揮發性有機物),而這些有機揮發物通過呼吸進入肺部會引發很嚴重的後果,有機物會附著在肺部結構上,有的進入血液,有的進入人體後很難排除,會對血液和肝腎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做有機合成實驗的童鞋都很清楚這些。
佩戴活性炭口罩主要是用於吸附空氣中的有機物質。減少或者避免傷害。
㈢ kn95 gb2626一2006口罩能防化學品 甲苯 二甲苯 乙苯這些嗎
不能。
只能防顆粒物(粉塵、PM2.5等),不能防這些有機氣體。
都不如用活性炭口罩。
㈣ 醫用口罩組成
主要由三層無紡布組成。內層是普通無紡布;外層是做了防水處理的無紡布,主要用於隔絕患者噴出的液體;中間的過濾層用的是經過駐極處理的聚丙烯熔噴無紡布;最後生產完畢後要經過環氧乙烷消毒並靜置7天揮發毒性,經過密封包裝,裝箱運走。
醫用口罩的核心材料,就是駐極處理之後的聚丙烯熔噴無紡布。請務必記住這兩個關鍵詞,因為這是過濾新冠病毒氣溶膠的關鍵。
1、原材料:聚丙烯(PP)顆粒
我就不去講原油是如何在煉廠變成聚丙烯的了;大家只要知道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的煉化工廠
聚丙烯多少錢呢?目前的期貨價格是7000元/噸。一輛大貨車大概能拉30噸(還記得壓塌無錫國道的那輛百噸鋼卷車不?),所以通過物流提一車聚丙烯,成本大概是20萬左右。
2、聚丙烯纖維生產
就像紡織需要植物纖維一樣,無紡布的生產同樣需要纖維料。聚丙烯顆粒是拿來融化塑形的,而高熔指聚丙烯纖維料,才是生產口罩的核心原料,就是下圖這種一條條的聚丙烯纖維
2019年國內聚丙烯纖維的產量約為170萬噸,其中能用於口罩的高熔聚丙烯纖維約為95萬噸。生產單位就有我們中石化的鎮海煉化、上海賽科、荊門石化、海南煉化、茂名石化、石家莊煉化、廣州石化等等
這次為了應對疫情,中石化部分煉廠已經開始調整生產計劃,將於2月開始不斷增產高熔指聚乙烯纖維料,獨山子石化也隨時待命等待調整。所以這部分主要是庫存不足,產能上來以後,PP纖維的原材料供應絕對充足,只要路不斷就行。
無紡布的生產商需要從經銷商或者化工廠那裡采購聚丙烯纖維作為原材料,所以物流的道路是不能斷的!如果無紡布生產商的城市封路,就意味著原材料的供應被切斷了,那還怎麼生產?
聚丙烯纖維多少錢呢?阿里巴巴上查到的零售價是10000元/噸,數量級不會差。有各大央企在,聚丙烯纖維不會缺貨,價格也不會飛漲的,大家可以放心。
3、熔噴無紡布生產
熔噴法(Melt Blowing)屬於聚合物擠壓法非織造工藝,是1954年美國海軍為了收集核試驗產生的放射性微粒研製的超細過濾效果的過濾材料,然後1965年前後,埃克森、3M等公司製造了第一代熔噴非織造設備。
工藝原理就是用高速熱空氣對模頭噴絲孔擠出的聚合物熔體細流進行牽伸,由此形成超細纖維並凝聚在凝網簾或滾筒上,依靠自身粘合成為非織造布,
熔噴材料是靠自身纖維熱熔而成,厚度更厚熔噴法生產的無紡布,纖維的隨機和隔層交叉排列,形成了熔噴材料多彎曲通道結構,這樣顆粒物(新冠病毒氣溶膠)才會與纖維產生碰撞而被滯留。
畫重點:醫用口罩的過濾機制是布朗擴散、截留、慣性碰撞、重力沉降和靜電吸附。前四種都是物理因素,就是熔噴法生產的無紡布自然具有的特性,過濾性約為35%;這是達不到醫用口罩要求的,我們需要對材料進行駐極處理,讓纖維帶上電荷,用靜電捕獲新冠病毒所在的氣溶膠。
4、駐極處理
靜電吸附就是通過荷電纖維的庫侖力實現對新冠病毒飛沫(氣溶膠)的捕獲。原理就是讓過濾材料表面更開闊,對微粒的捕獲能力能搶,而電荷密度增加,對顆粒的吸附和極化效應更強,所以,過濾層的熔噴無紡布過濾材料,必須要經過駐極處理,才能在不改變呼吸阻力的前提下,實現95%的過濾性,才能有效防病毒。
口罩要在到達阻隔效果的同時保證舒適通氣性,醫用口罩吸氣阻力一般不超過343.2帕斯卡(Pa),民用口罩吸氣阻力小於135帕斯卡(Pa)。
駐極處理能夠大幅提高過濾效率,不改變呼吸阻力,而且駐極電壓越高,材料過濾效率越高。一般需要駐極電壓在30Kv-60kv,駐極時間要在20秒以上。
最後生產出來的醫用高熔指熔噴無紡布原料,大概是這個樣子的,20000元/噸
㈤ 口罩和化學的知識關聯
口罩主要起作用部分是無紡布。無紡布是碳材料,它可以吸附空氣中的小顆粒,而病毒和細菌都依附在小顆粒表面,無紡布通過吸附小顆粒來阻值病毒的侵入。
其中涉及的化學知識是無紡布的製作。碳材料分很多種類,這種吸附類的碳材料利用碳化和摻雜等手法來製作。
㈥ 口罩原材料有哪些
2層口罩:無紡布、鼻樑筋、耳掛。3層口罩:無紡布、鼻樑筋、耳掛、濾紙。活性炭口罩:無紡布、鼻樑筋、耳掛、濾紙、活性炭過濾紙。
對於好的防護口罩的濾料,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在面具與使用者面部密合良好的情況下過濾效率高,二是呼吸阻力小,三是使用者感覺舒適。防塵類口罩濾料的材質有多種,包括普通織物、動物毛、無紡布等。在國標上非常流行的是一種活性炭氈材料。
紗布口罩的結構與人面部的密合性很差,許多對我們危害極大的細小微粒都會通過口罩與面部的縫隙進入呼吸道到肺部,它的濾料一般多是一些機械織物,這種濾料要達到高的阻塵效率,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厚度,而增加厚度的負面作用就是讓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很大,感覺不舒適。
而經過靜電處理的無紡布不僅可以阻擋大粉塵顆粒,而且附在其表面的靜電荷可以通過靜電引力將細小粉塵吸附住,達到很高的阻塵效率。而濾料的厚度卻很薄,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呼吸阻力,並感到舒適,從而達到了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好的濾料的三個必要條件。
有了好的濾料,配合科學設計的面具結構,就構成了一個高效優質的口罩了。
㈦ 口罩的化學原理
口罩的化學原理是利用了「過濾」的原理。化學中把可溶性物質與難溶性物質分離開來就要用過濾,所用儀器和用品有:鐵架台、燒杯、玻璃棒、漏斗、濾紙。
㈧ n95口罩被譽為高科技產品,它都用了什麼材料
N95是一個標準的名稱,只要符合該標準的口罩就可以稱之為“N95口罩”,並沒有限定專門的材料,不過一般使用的是聚丙烯無紡布專用料。
這種材料具有重量輕、防潮、透氣、無毒、抗菌,而且它是超細靜電纖維布,含有肺炎病毒的飛沫靠近熔噴無紡布後,會被靜電吸附在無紡布表面,無法透過。由於它具有這樣的特性,在製作口罩的時候,自然就被選用了。我們在佩戴N95口罩的時候,也能藉助這些材料防護病菌的侵襲。
當然,它也有缺點:不能跟其他的布料一樣水洗。折頁導致了口罩如果想要通過水洗再使用的話,是會破壞它的表面結構,導致口罩沒有原先的防護效果。
最後,原本由咳嗽、打噴嚏噴出的帶有細菌的懸浮顆粒、液體、水汽等物質,就被N95口罩給過濾了……最終起到了防護的作用。
當然,這些材料製成的口罩是一次性的,無法重復使用。但是在特殊時刻,實在沒有辦法,也只能將就使用了,畢竟無防護會更加危險。
㈨ 做口罩的材料有哪些
口罩根據種類不同,製作材料不同,具體如下:
1、2層口罩:無紡布、鼻樑筋、耳掛。
2、3層口罩:無紡布、鼻樑筋、耳掛、濾紙。
3、活性炭口罩:無紡布、鼻樑筋、耳掛、濾紙、活性炭過濾紙。
對於好的防護口罩的濾料,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在面具與使用者面部密合良好的情況下過濾效率高;
二是呼吸阻力小;
三是使用者感覺舒適。防塵類口罩濾料的材質有多種,包括普通織物、動物毛、無紡布等。在國標上非常流行的是一種活性炭氈材料。
禁止事項
1、不要拉到下巴、掛在胳膊上
有的人戴口罩時會把口罩拉到下巴處,露出口、鼻。這樣不僅使口、鼻失去了保護,還會污染口罩內層,將口罩重新戴好時,會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有的人摘下口罩後,會把口罩套在胳膊上,這樣也不可取。肢體活動時,口罩可能接觸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口罩里層也容易沾染灰塵和細菌,重新佩戴時更容易被感染。
2、不要碰到口罩外側
口罩可以阻擋飛沫,如果用手接觸口罩外側,手可能會被口罩外側污染。若再用不幹凈的手觸摸鼻子和眼睛,病毒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人體。摘口罩時應通過掛繩取下,懸空丟棄,盡量避免口罩接觸身體的任何部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