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學,二甲醚是一種重要的清潔燃料,有多種合成方法
網路上有
具體是底下這樣的
復制粘貼過來的,輕噴つ﹏⊂
~~~~~~~~~~~~~~~~~~~~~~~~~~~~~~~~~~~~~~~~~~~~~~~~~~~~~~~~~~~~~~~~~~~~~~~~
二甲醚的生產方法有一步法和二步法。一步法是指由原料氣一次合成二甲醚,二步法是由合成氣合成甲醇,然後再脫水製取二甲醚。
甲醚生產線一步法
該法是由天然氣轉化或煤氣化生成合成氣後,合成氣進入合成反應器內,在反應器內同時完成甲醇合成與甲醇脫水兩個反應過程和變換反應,產物為甲醇與二甲醚的混合物,混合物經蒸餾裝置分離得二甲醚,未反應的甲醇返回合成反應器。
一步法多採用雙功能催化劑,該催化劑一般由2類催化劑物理混合而成,其中一類為合成甲醇催化劑,如Cu-Zn-Al(O)基催化劑,BASFS3-85和ICI-512等;另一類為甲醇脫水催化劑,如氧化鋁、多孔SiO2-Al2O3、Y型分子篩、ZSM-5分子篩、絲光沸石等。
二步法
該法是分兩步進行的,即先由合成氣合成甲醇,甲醇在固體催化劑下脫水制二甲醚。國內外多採用含γ-Al2O3/SiO2製成的ZSM-5分子篩作為脫水催化劑。反應溫度控制在280~340℃,壓力為0.5-0.8MPa。甲醇的單程轉化率在70-85%之間,二甲醚的選擇性大於98%。
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沒有甲醇合成的中間過程,與兩步法相比,其工藝流程簡單、設備少、投資小、操作費用低,從而使二甲醚生產成本得到降低,經濟效益得到提高。因此,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是國內外開發的熱點。國外開發的有代表性的一步法工藝有:丹麥Topsφe工藝、美國Air Procts工藝和日本NKK工藝。
二步法合成二甲醚是國內外二甲醚生產的主要工藝,該法以精甲醇為原料,脫水反應副產物少,二甲醚純度達99.9%,工藝成熟,裝置適應性廣,後處理簡單,可直接建在甲醇生產廠,也可建在其它公用設施好的非甲醇生產廠。但該法要經過甲醇合成、甲醇精餾、甲醇脫水和二甲醚精餾等工藝,流程較長,因而設備投資較大。但國外公布的大型二甲醚建設項目絕大多數採用兩步法工藝技術,說明兩步法有較強的綜合競爭力。
國外技術
(1)Topsφe工藝
Topsφe的合成氣一步法工藝是專門針對天然氣原料開發的一項新技術。該工藝造氣部分選用的是自熱式轉化器(ATR)。自熱式轉化器由加有耐火襯里的高壓反應器、燃燒室和催化劑床層三部分組成。
二甲醚合成採用內置級間冷卻的多級絕熱反應器以獲得高的CO和CO2轉化率。催化劑用甲醇合成和脫水制二甲醚的混合雙功能催化劑。
二甲醚的合成採用球形反應器,單套產能可達到7200噸/天二甲醚。Topsφe工藝選擇的操作條件為4.2MPa和240~290℃。
該工藝還未建商業裝置。1995年,Topsφe在丹麥哥本哈根建了一套50kg/d的中試裝置,用於對工藝性能進行測試。
(2)Air procts的液相二甲醚(LPDMETM)新工藝
在美國能源部的資助下,作為潔凈煤和替代燃料技術開發計劃的一部分,Air procts公司開發成功了液相二甲醚新工藝,簡記作LPDMETM。
LPDMETM工藝的主要優勢是放棄了傳統的氣相固定床反應器而使用了漿液鼓泡塔
甲醚
反應器。催化劑顆粒呈細粉狀,用惰性礦物油與其形成漿液。高壓合成氣原料從塔底噴入、鼓泡,固體催化劑顆粒與氣體進料達到充分混合。使用礦物油使混合更充分、等溫操作、易於溫度控制。
二甲醚合成反應器採用內置式冷卻管取熱,同時生產蒸汽。漿相反應器催化劑裝卸容易,無須停工進行。而且,由於是等溫操作,反應器不存在熱點問題,催化劑失活速率大大降低了。
典型的反應器操作參數為:壓力2.76~10.34MPa,推薦5.17MPa;溫度200~350℃,推薦250℃。催化劑量為礦物油質量的5%~60%,最好在5%~25%之間。該工藝用富CO的煤基合成氣比天然氣合成氣更具優勢。但以天然氣為原料也可獲得較高收率。 Air procts公司已在15噸/天的中試工廠對該工藝進行了測試,結果令人滿意,但還沒有建設商業化規模的大型裝置。
(3)日本NKK公司的液相一步法新工藝
除Air procts公司外,日本NKK公司也開發了用漿相反應器由合成氣一步合成二甲醚的新工藝。
原料可選用天然氣、煤、LPG等。工藝的第一步首先是造氣,合成氣經冷卻、壓縮到5~7MPa,進入CO2吸收塔脫除CO2。脫碳後的原料合成氣用活性炭吸附塔脫除硫化物後換熱至200℃進入反應器底部。合成氣在反應器內的催化劑與礦物油組成的淤漿中鼓泡,生成二甲醚、甲醇和CO2。出反應器產物冷卻、分餾,將其分割為二甲醚、甲醇和水。未反應的合成氣循環回反應器。經分餾,從塔頂可得到高度純凈的二甲醚產品(95%~99%),從塔底則可得到甲醇、二甲醚和水組成的粗產品。採用NKK技術已在新潟建成1萬噸/年合成氣一步法生產二甲醚的半工業化裝置。
國內技術
我國二十世紀90年代前後開始氣相甲醇法(兩步法)生產二甲醚工藝技術及催化劑的開發,很快建立起了工業生產裝置。隨著二甲醚建設熱潮的興起,我國兩步法二甲醚工藝技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工藝技術已接近或達到國外先進水平。
山東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臨沂魯明化工有限公司)開發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液相法復合酸脫水催化生產二甲醚工藝,已經建成了5000噸/年生產裝置,經一年多的生產實踐證明,該技術成熟可靠。該公司的第二套3萬噸/年裝置也將投產。
山東久泰二甲醚工藝技術已經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鑒定,被認定為已達國際水平。特別是液相法復合酸脫水催化劑的研製和冷凝分離技術,針對性地克服了一步法合成和氣相脫水中提純成本高、投資大的缺點,使反應和脫水能夠連續進行,減少了設備腐蝕和設備投資,總回收率達到99.5%以上,產品純度不小於99.9%,生產成本也較氣相法有較大的降低。
2003年8月由瀘天化與日本東洋工程公司合作開發的兩步法二甲醚萬噸級生產裝置試車成功。該裝置工藝流程合理,操作條件優化,具有產品純度高、物耗低、能耗低的特點,在工藝水平、產品質量和設備硬體自動化操作等方面均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我國在合成氣一步法制二甲醚方面的技術開發也很積極,而且一些科研院所和大學都取得了較大進展。
蘭化研究院、蘭化化肥廠與蘭州化物所共同開展了合成氣法制二甲醚的5mL小試研究,重點進行工藝過程研究、催化劑制備及其活性、壽命的考察。試驗取得良好結果:CO轉化率>85%;選擇性>99%。兩次長周期(500h、1000h)試驗表明:研製的催化劑在工業原料合成氣中有良好的穩定性;二甲醚對有機物的選擇性>97%;CO轉化率>75%;二甲醚產品純度>99.5%;二甲醚總收率為98.45%。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採用復合催化劑體系對合成氣直接制二甲醚進行了系統研究,篩選出SD219-Ⅰ、SD219-Ⅱ及SD219-Ⅲ型催化劑,均表現出較佳的催化性能,CO轉化率達到90%,生成的二甲醚在含氧有機物中的選擇性接近100%。
甲醚生產線
清華大學也進行了一步法二甲醚研究,在漿態床反應器上,採用LP+Al2O3雙功能催化劑,在260-290℃,4-6MPa的條件下,CO單程轉化率達到55%~65%,二甲醚的選擇性為90-94%。
國內的浙江大學、山西煤化所、西南化工研究院、華東理工大學等單位也都致力於合成氣一步法制二甲醚的研究工作。
杭州大學採用自製的二甲醚催化劑,利用合成氨廠現有的半水煤氣,在一定反應溫度、壓力和空速下一步氣相合成二甲醚。CO單程轉化率達到60%~83%,選擇性達95%。該技術現巳在湖北田力公司建成了年產1500噸二甲醚的工業化裝置。該裝置既可生產醇醚燃料,又可生產99.9%以上的高純二甲醚,CO轉化率70%-80%。這是國內第一套直接由合成氣一步法生產高純二甲醚的工業化生產裝置。
對於兩步法二甲醚工藝技術,無論是氣相法還是液相法,國內技術均已經達到先進、成熟可靠的水平,完全有條件建設大型生產裝置。
由國內開發的合成氣一步氣相法制二甲醚技術基本成熟,並已建成千噸級裝置。但對於建設大型二甲醚裝置,國內技術尚需實踐驗證。
Ⅱ 化學合成方法有幾種
1分液,用於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 2過濾,分離固體和液體 3升華,分離熔點相差大的固體物質(如分離碘和其他固體的常用方法) 4,萃取,一種溶劑從溶液中提取,
Ⅲ 合成燃料都有哪些
國內外關於合成燃料有許多報導。但幾乎都沒有?人工業化,究其原因不外乎成本高和熱值低,很難與天然石油競爭。「高熱值合成液體燃料」原料來源充足,熱值更高。
一、具體配方:(重量份計)
馬骨油: 80-90
文冠果: 10-20
柴油: 2-4
丙酮: 0:14-0:16
2:6-二叔丁基對甲酚:0:04 -0:06
二茂鐵: 0:01—0:03
甲醇: 100-120
二、具體工藝:
將馬骨油。文冠果油、柴油、兩酮、2:6-二叔丁基對甲酚、二茂鐵共6種放人反應釜內,干35℃~42℃下反應半小時,然後加人甲醇,混合均勻而成。
三、實例:
例1,在一個帶有攪拌的300升反應器內,加人馬骨油80單位重量,文冠果油20單位重量,柴油2單位重量,兩=酮0:14單位重量,2:6-二叔丁基對甲酚0:04單位重量。二茂鐵0:01單位重量,在38±2℃下反應半小時成棕黃色粘稠液,再加甲醇100單位重量,攪拌混合均勻而成,測得熱值為12500卡/單位重量。
例2,除配方變為馬骨油90單位重量,文冠果油10單位重量,柴油4單位重量,丙酮0:16單位重量,2:6-二叔丁基甲酚0:06單位重量,二茂鐵為0:03單位重量和甲醇為120單位重量外,其餘條件不變,製得的淺黃色粘稠液,測得其熱值為11500卡/單位重量?
實施方案如下:它是將馬骨油、文冠果油、2.6-二叔丁基對甲酚、丙酮、柴油和二茂鐵在35℃—42℃下加熱半小時進行反應成混合液,然後加人甲醇,攪拌混合均勻而成。2:6-二叔丁基對甲酸是作溶劑使各種組分能互溶,而二茂鐵的加人是促進合成燃料能充分燃燒,提高熱值。單獨的馬骨油或文冠果油或柴油本身雖是燃料,但單獨的熱值都高,但將這些油與丙酮,2:6-二叔丁基對甲酚混合反應後在35℃~42℃下加熱半小時後,反應混合液成擦黃色粘稠液,再加甲醇後測得的熱高達11500—12500
卡/單位重量,至於此棕黃色粘稠燃料產品的反應機理,現在還處在進一步探討之中?
該技術優點是原料來源豐富,熱值高次是設備簡便、常壓反應,易於控制,很適合於工業化生產。
Ⅳ 人工光合成化學燃料有哪些用途和方法
新浪新聞 更多精彩
打開
「人工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與水合成液體燃料丙烷
新浪科技 06月20日 09:08
一項模擬天然光合作用的技術未來或可用於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為引擎提供動力。
一項模擬天然光合作用的技術未來或可用於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為引擎提供動力。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利用陽光,光合作用可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能量,這一過程對植物而言至關重要,而一項模擬天然光合作用的技術未來或可用於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為引擎提供動力,科學家近日首次在實驗室中對這一過程進行了復制和改造,成功合成了液體燃料丙烷。丙烷能量密度很高,可以為引擎提供動力。
液體燃料相比氣體燃料有許多優勢,如易於運輸、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大等等,若能進行大規模生產,這一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吸收大氣中過剩的二氧化碳,並利用陽光合成高能化學物質,為汽車和飛機提供動力。
綠色植物進行天然光合作用時,會利用陽光的光能、土壤中的水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合成富含能量的葡萄糖,葉綠素在這一反應過程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使葉片呈現綠色的「染料」也是它,此外,葉綠素還會吸收陽光,而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復制光合作用時,用來吸收光能的並不是葉綠素,而是一種金屬。光能能夠促進二氧化碳和水之間化學反應的電子與質子轉化。
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復制光合作用時,用來吸收光能的並不是葉綠素,而是一種金屬。光能能夠促進二氧化碳和水之間化學反應的電子與質子轉化。
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復制光合作用時,用來吸收光能的並不是葉綠素,而是一種金屬。光能能夠促進二氧化碳和水之間化學反應的電子與質子轉化。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金納米粒子在人工光合作用中也能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該粒子表面可以與二氧化碳發生相互作用,並且吸收光能的效率很高,不僅如此,由於金本身並不活躍,在使用多次之後,也不會像其它金屬一樣分解或降解。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普拉山特•賈因博士表示:「液體燃料是一種理想的燃料,相比氣體燃料,它們運輸起來更容易、更安全、也更經濟,由於它們由長鏈分子構成,含有更多化學鍵,因此能量密度更高。」
有幾種方法可以將碳氫化合物中儲存的能量轉化為燃料,但賈因博士指出,傳統的燃燒方法(「燃燒」二氧化碳)反而會產生更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為燃料電池供能,產生電流和電壓。全世界有多家實驗室正在研究如何提高『碳氫化合物—電能』的轉化效率。」
目前的人工光合作用效率還遠遠比不上植物,科學家們承認,他們還需要進一步調整使用的催化劑,以提高化學反應效率,實現了這一點之後,他們才會開始考慮將該反應過程商業化,賈因博士補充道:「到了那時,我們才能開始考慮如何擴大反應規模,這會是項艱難的工作,並且不同於任何非傳統的能量技術,這一技術還有許多經濟問題有待解決。」(葉子)
Ⅳ 在化學當中,有機合成是怎麼樣的,有機合成路線設計的一般程序是什麼
在化學當中,有機合成是從較簡單的化合物或單質經化學反應合成有機物的過程。有時也包括從復雜原料降解為較簡單化合物的過程。
合成路線的設計方法,一般有兩種方法:"兩頭湊法"(類比分析法)「直推法」和「逆推法」
1.正推法:從確定的某種原料分子開始,逐步經過碳鏈的連接和官能團的安裝來完成。首先要比較 原料分子和目標化合物分子在結構上的異同,包括官能團和 碳骨架兩個方面的異同;然後,設計由原料分子轉向目標化合物的合成路線。其思維程序為「原料→中間產物→產品」
2. 逆推法:採取從產物逆推 ,設計合理的合成路線的方法。在逆推過程中,需要逆向尋找能順利合成目標化合物的中間有機化合物,直至選出合適的起始原料。其思維程序為「產品→中間產物→原料」。
"逆推法"一般程序是:
(1)首先確定所要合成的有機物屬於何類型,以及題中所給定的條件與所要合成的有機物之間的關系。
(2)以題中要求的最終產物為起點,考慮這一有機物如何從另一有機物甲經過一步反應而製得。如果甲不是所給的已知原料,再進一步考慮甲又是如何從另一有機物乙經一步反應而製得,一直推導到題目中所給定的原料為終點,同時結合題中給定的信息。
(3)在合成某一產物時,可能會產生多種不同的方法和途徑,應當在兼顧原料省、產率高的前提下選擇最合理、最簡單的方法和途徑。
類比分析法:其思維程序為「比較題目所給知識原型→找出原料與合成物質的 內在聯系→確定中間產物→產品」。
望採納~! 謝謝!
Ⅵ 什麼是合成燃料
合成燃料也就是化學能,是把數種含能體能源通過化學變化合成的新燃料。合成燃料有許多種,有的是把煤、油頁岩或瀝青砂轉變為合成石油或汽油。另一種是甲烷,從污水和淤泥中產生;酒精可以從特別栽培的作物和垃圾里提煉出來。製造合成燃料的技術出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最先從煤里提煉燃料從事戰爭。許多能源專家認為,為了在短期內獲得效益,加工煤可產生出來的合成燃料是最有前途的。
Ⅶ 甲醇燃料的配方或加工方法
1.工業上合成甲醇幾乎全部採用一氧化碳加壓催化加氫的方法,工藝過程包括造氣、合成凈化、甲醇合成和粗甲醇精餾等工序;(粗甲醇的凈化過程包括精餾和化學處理。化學處理主要用鹼破壞在精餾過程中難以分離的雜質,並調節pH;精餾主要是脫除易揮發組分如二甲醚,以及難揮發組分職乙醇、高碳醇和水。粗餾後的純度一般都可達到98%以上。)
2.將工業甲醇用精餾的方法將含水量降到0.01%以下。再用次碘酸鈉處理,可除去其中的丙酮。經精餾得純品甲醇;
3.一般均以工業甲醇為原料,經常壓蒸餾除去水分,控制塔頂64~65℃,過濾除去不溶物即可;
4.還可從木材幹餾時得到的焦木酸分出;
5.甲醇的制備主要採用精餾工藝。以工業甲醇為原料,經精餾、超凈過濾、超凈分裝,得高純甲醇產品。
Ⅷ 化學燃料問題
化石燃料,亦稱礦石燃料,是一種碳氫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化石燃料所包含的天然資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化石燃料的運用能使大規模工業發展和替代水車, 並且木材或泥煤燃燒加熱。(西班牙語Combustible Fósil)
當發電的時候,在燃燒化石燃料的過程中會產生能量,從而推動渦輪機產生動力。舊式的發電機會使用蒸汽作為燃料推動渦輪機。現時,很多發電站都會直接使用燃氣渦輪引擎的。
在踏入全球現代化的步伐20世紀至21世紀中,化石燃料潛在著能源短缺的危機,特別是從石油提煉出來的汽油,是引致全球石油危機的一個原因。現時,全球正趨向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這可以幫助增加全球的能源所需。
人類不斷地燃燒化石燃料是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來源之一,是加快全球變暖的因素之一。此外,生物燃料中的二氧化碳成份是來自大氣層,因此發展生物燃料可以減少在大氣層上的二氧化碳,從而減低溫室效應。
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所用的燃料幾乎都是化石燃料,即石油、天然氣和煤。自然界經歷幾百萬年逐漸形成的化石燃料,可能在幾百年內全部被人類耗盡。據觀察、研究表明,今天在地下已沒有煤和石油在形成。石油也叫原油,它是黃色到黑色的可燃性粘稠液體,常跟天然氣共存,是很復雜的混合物。石油的性質因產地不同而不同,密度、粘度和凝固點的差別很大,例如,凝固點有的高達30℃,有的低到-66℃。熱值從43.7~46.2MJ/kg。石油中各組分的沸點差別也很大,從25℃~500℃以上。石油里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氫,分別佔83~87%和11~14%。此外還含有少量的硫(0.06~8%)、氮(0.02~1.7%)、氧(0.08~1.8%)以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銅)等。天然氣從廣義上講,指埋藏在地層中自然形成的氣體的總稱。但通常所指的天然氣只指貯藏在地層較深部的可燃性氣體(氣態的化石燃料)和跟石油共存的氣體(常稱油田伴生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還含有不同數量的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等低碳烷烴以及二氧化碳、氮氣、氫氣、硫化物等非烴類物質。有的氣田中還含有氦氣。甲烷含量高的天然氣叫干氣,兩個或兩個以上碳原子烷烴含量較高的天然氣稱為濕氣。我國四川自貢盛產天然氣。煤也叫煤炭,它是埋藏在地下的固態可燃性礦物。煤是一種混合物,沒有單一的分子結構,經過科學家長期研究,已經有煤結構的普通型式介紹。煤的結構里有大量的碳原子環,一些環相互稠合,另一些環鍵合成長鏈。比較常見的有W.H.懷澤的煙煤結構模型,但都還沒有能揭示煤的實質結構。煤中有機質元素主要是碳,其次是氫,還有氧、氮和硫等元素。
太陽能一般指太陽光的輻射能量。在太陽內部進行的由「氫」聚變成「氦」的原子核反應,不停地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並不斷向宇宙空間輻射能量,這種能量就是太陽能。太陽內部的這種核聚變反應可以維持幾十億至上百億年的時間。太陽向宇宙空間發射的輻射功率為380000000000000000000000kW的輻射值,其中20億分之一到達地球大氣層。到達地球大氣層的太陽能,30%被大氣層反射,23%被大氣層吸收,其餘的到達地球表面,其功率為800000億kW,也就是說太陽每秒鍾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當於燃燒500萬噸煤釋放的熱量。廣義上的太陽能是地球上許多能量的來源,如風能,化學能,水的勢能等等。狹義的太陽能則限於太陽輻射能的光熱、光電和光化學的直接轉換。
人類對太陽能的利用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知道利用鋼制四面鏡聚焦太陽光來點火;利用太陽能來乾燥農副產品。發展到現代,太陽能的利用已日益廣泛,它包括太陽能的光熱利用,太陽能的光電利用和太陽能的光化學利用等。太陽能的利用有被動式利用(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太陽能發電一種新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使用太陽電池,通過光電轉換把太陽光中包含的能量轉化為電能,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利用太陽光的熱量加熱水,並利用熱水發電,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現在,太陽能的利用還不很普及,利用太陽能發電還存在成本高、轉換效率低的問題,但是太陽電池在為人造衛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應用。
優點:�
1)普遍:太陽光普照大地,無論陸地或海洋,無論高山或島嶼,都處處皆有,可直接開發和利用,且勿須開采和運輸。�
2)無害:開發利用太陽能不會污染環境,它是最清潔的能源之一,在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的今天,這一點是極其寶貴的。�
3)巨大:每年到達地球表面上的太陽輻射能約相當於130萬億t標煤,其總量屬現今世界上可以開發的最大能源。�
4)長久:根據目前太陽產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氫的貯量足夠維持上百億年,而地球的壽命也約為幾十億年,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說太陽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缺點:�
1)分散性: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的總量盡管很大,但是能流密度很低。平均說來,北回歸線附近,夏季在天氣較為晴朗的情況下,正午時太陽輻射的輻照度最大,在垂直於太陽光方向1m�2面積上接收到的太陽能平均有1000W左右;若按全年日夜平均,則只有200W左右。而在冬季大致只有一半,陰天一般只有1/5左右,這樣的能流密度是很低的。因此,在利用太陽能時,想要得到一定的轉換功率,往往需要面積相當大的一套收集和轉換設備,造價較高。�
2)不穩定性:由於受到晝夜、季節、地理緯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條件的限制以及晴、陰、雲、雨等隨機因素的影響,所以,到達某一地面的太陽輻照度既是間斷的又是極不穩定的,這給太陽能的大規模應用增加了難度。為了使太陽能成為連續、穩定的能源,從而最終成為能夠與常規能源相競爭的替代能源,就必須很好地解決蓄能問題,即把晴朗白天的太陽輻射能盡量貯存起來以供夜間或陰雨天使用,但目前蓄能也是太陽能利用中較為薄弱的環節之一。�
3)效率低和成本高:目前太陽能利用的發展水平,有些方面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技術上也是成熟的。但有的太陽能利用裝置,因為效率偏低,成本較高,總的來說,經濟性還不能與常規能源相競爭。在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內,太陽能利用的進一步發展,主要受到經濟性的制約。
Ⅸ 獲取氫氣能源目前的有哪幾種途徑不是做化學題的是寫論文的
人造氫氣生產方法⒈ 工業氫氣生產方法: ⑴由煤和水生產氫氣(生產設備煤氣發生設備,變壓吸附設備)
將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炭層:C+H2O(g)=高溫=CO+H2(水煤氣),再低溫分離
⑵由裂化石油氣生產(生產設備裂化設備,變壓吸附設備,脫碳設備)
CH4=高溫催化=C+2H2
⑶電解水生產(生產設備電解槽設備)
⑷工業廢氣。
⒉民用氫氣生產方法:
⑴氨分解(生產設備汽化爐,分解爐,變壓吸附設備)
⑵由活潑金屬與酸(生產設備不銹鋼或玻璃容器設備)
(3)強鹼與鋁或硅(生產設備充氫氣球機設備)一般生產氫氣球都用此方法。
Si+2NaOH+H2O=加熱=Na2SiO3+2H2↑
(4)甲醇裂解(生產設備導熱油爐,甲醇汽化裂解設備,變壓吸附裝置)一般用氫氣量較大化工廠均用此方法。
CH3OH=高溫催化=2H2↑+CO↑,低溫分離
⒊試驗室氫氣生產方法:
硫酸與鋅粒(生產設備啟普發生器)
4.其他
(1)由重水電解。
(2)由液氫低溫精鎦。
製取氫氣的新方法
1.用氧化亞銅作催化劑並用紫外線照射從水中製取氫氣。
2.用新型的鉬的化合物做催化劑從水中製取氫氣。
3.用光催化劑反應和超聲波照射把水完全分解的方法。
4.陶瓷跟水反應製取氫氣。
5.生物質快速裂解油製取氫氣。
6.從微生物中提取的酶制氫氣。
7.用細菌製取氫氣。
8.用綠藻生產氫氣。
9.有機廢水發酵法生物制氫氣。
10.利用太陽能從生物質和水中製取氫氣。
利用太陽能從生物質和水中製取氫氣是最佳的製取氫氣的方法。理由是太陽能能量巨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清潔、無污染、不需要開采、運輸。怎樣製取氫氣的成本就大大降低。
11.用二氧化鈦作催化劑,在激光的照射下,讓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
12.硼和水在高溫下反應製取氫氣,化學方程式為2B+6H20=====高溫=====2B(OH)3+3H2↑
【希望以上資料對你有幫助。】
Ⅹ 請教大師甲醇人工合成柴油配方和技術
柴油車:柴油車屬於壓燃式,所以柴油車不要勾兌或燒甲醇,會出現撞缸或動力小。
只要是電噴汽油車都可以改智能雙燃料控制(3~12缸都可以)!或燒天然氣車都可以燒甲醇!甲醇汽車迎來發展春天,必須專業改裝!
甲醇汽車改裝,甲醇燃料市面上99%都是簡易改裝,車燒甲醇不是加個所謂的控制器就是甲醇汽車改裝,要不車廠早就自己加上了。甲醇如果簡單的勾兌就可以使用,那3桶油早就做了。
必須專業改裝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要不必定失敗。
SHANJIE山捷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6種智能轉換控制;9種匹配調試;10種智能控制模式,根據不同車型狀況可選擇】:油費省1半(根據當地運輸情況)比燒氣安全、動力好、續航能力強、便捷!
甲醇汽車燃料行業領導者——GCM新能源
我們讓您全面了解,不做事後悔事!解決車燒甲醇所有問題!
(甲醇導電水性,傳統機構油泵、液位器、過濾器等部件不適合)
與我們合作保證你發展無後顧之憂!單、雙油箱各種改裝方案滿足不同客戶需要!
【推薦雙油箱】:(可智能轉換控制【具有智能控制甲醇、汽油雙模式及10種模式滿足任何汽車智能模式】或手動轉換控制)【避免改雙軌出現,噴油嘴噴射角度不好、噴油嘴質量差滲漏已壞傷車,避免其他改裝必須停車前轉換到汽油;隨時啟動片刻及能轉換到所用燃料】,全年可純燒甲醇、GCM100、雙油箱雙油路【推薦新增大油箱裝甲醇;也可後裝小油箱裝汽油,原車大油箱裝甲醇,不佔用空間改裝不明顯】。
【單油箱】:無需增加油箱【避免出現改裝車輛問題:雙模式、雙泵控制計程車的黃金搭檔】10種智能模式選擇可滿足任何車輛及使用甲醇、甲醇汽油、汽油及多種手動模式,無明顯改裝車輛,推薦雙泵雙供油保障(鼠籠式變頻燃油泵與原車泵保障油路無憂)根據溫度是純燒甲醇、甲醇汽油、M85、M70、M50。
控制器:液晶屏顯示、可顯示液位、溫度模式等數據;處理器:鋁壓鑄外殼;電磁閥(德國GSR代工廠產)不銹鋼鑄造,密封材料耐醇
耐油;新增油箱(油箱、液位器為專利產品)容積20~75升可選可安裝任何車輛含轎車、MPV商務車、SUV越野車。新增油箱與原車供
油系統互換工作又可獨立工作,雙燃料甲醇、汽油獨立分裝,可完全使用純甲醇、或GCM100比改氣安全、動力好、使用成本低、燃料
加註方便無憂。市面所謂的改甲醇簡單的加個控制器、冷啟動罐,存在材料劣質、控制簡單、安全隱患大、故障多、燃燒不好損車、改
裝發動機等問題!使用甲醇必須安裝鼠籠式變頻油泵、非接觸式磁感應液位器、專用燃料過濾器等要不很多小問題成為大問題成為後患。
車燒甲醇常見問題:
不是壞噴油嘴:而是堵塞,傳統清洗,及超聲波清洗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詳細了解請登錄
不是壞油表:而是傳統液位器,不適合甲醇特性,燒壞,或液位滑動電阻被導電氧化或隔離。【用磁感應非接觸式液位器就可避免】車燒甲醇常見故障,壞油泵,傳統油泵、所謂的陶瓷泵、甲醇泵、普通的無刷泵不能徹底解決油泵導線接觸燃料導電氧化問題,甲醇導電性與汽油不同,同時部分車輛出現壞油表(其實是壞油箱內有位滑動觸點);壞噴油嘴,其實是堵塞,傳統清洗根本不能解決問題,需要特殊清洗修復。原車的噴油嘴最好,不要給用戶輕易更換。很多維修工作人員工作不規范細致,拆噴油軌時,(噴軌拆卸一定要把油軌周圍沙土清理干凈避免掉落氣缸內造成拉缸!車燒甲醇很多問題是認為問題,以及找不到問題所在,不能根本性解決,汽車調試適應甲醇後,故障率比燒汽油還少。純燒甲醇或燒M100低溫不易啟動,或部分車輛啟動難問題!改裝一定要用智能雙燃料
1、解決發動機燃燒純甲醇或GCM100時在20℃以下啟動時不易啟動,啟動後運行不穩定、動力慢慢變小問題、越來越不節省等問題。
2、解決發動機燃燒甲醇、汽油需要兩種燃料供給轉換問題,能智能、手動轉換燃料,智能、手動控制供給,根據汽車發動運行狀態、需
求智能控制、轉換,充分使用不同燃料,達到最佳效果。實現雙燃料全面解決最佳方案,具有汽油(-20度到20度控制)和甲醇(約20度到60
度)雙控制模式;比用油電混合車(購、保、維修)成本低,環保。新能源——中醇醇油(甲醇)可全年使用,不受季節溫度變化影響。
3、解決簡易改裝雙油路,需停車前需提前轉換問題,不能避免氣阻問題!汽油油箱可不用使用純汽油,用GCM85燃料、更省更方便!
4、控制系統集成化、模塊化、超原車標准設計、生產,故障率低、運行穩定、可靠性好;核心部件全部為進口產品、定製、專用配件。
5、控制系統帶運行、狀態、燃料使用等顯示,運行、狀況、數據一目瞭然,讓您明明白白使用。
6、控制系統在汽車發動機燃料轉換、安裝不破壞原發動機結構,避免改雙軌帶來噴油嘴易壞、易堵、動力不好、後期不節省、壞油泵、
等故障率高問題。可用於任何電噴汽車車加裝第二套燃油系統。油箱標准帶有進氣、熱膨脹排氣、防翻車燃料泄露等保護。
油管軟:(耐甲醇、乙醇、汽油、柴油)可經受車廠、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可提供質檢報告的耐壓30公斤耐溫范圍從零下25度到
油管硬:(耐甲醇、乙醇、汽油、柴油)可經受車廠、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標準的耐壓20公斤耐溫范圍從零下40度到120度
高溫線:(除控制器用)其他線束耐溫200度,可經受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超原車技術要求50%繼電器:世界知名品牌材質銀點。高溫膠帶:發動機用超原車技術要求(為什麼不選擇市場配件,汽車裝配廠所用原車件,嚴禁供應商流通到市場,市場配件價格與裝配廠質量要求價格差多倍多者幾10倍,如油泵原廠上千元一個,配件幾十元;噴油嘴市場根本賣不到真品,所以有行家寧願選擇國外拆車件不用市場配件;如球龍套計程車用,便宜10多元只能用幾個月,好60幾元可以使用2年;現在客戶要求高,工時費高,所以要用就選用高品質產品)放心、省心、安心
我們的優勢:GCM中醇.新能源&醇油、SHANJIE山捷、山東.平捷屬公司注冊商標。為SHANJIE山捷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 在汽
車燃料、控制系統、轉換、控制、元器件、工藝、安裝、外觀造型等擁有商標、專利、等多達20多項知識產權保護。專業團隊、專利
保護、優質品質; 創品牌戰略、造精品產品!統一形象宣傳;統一管理服務;統一產品供應。因為燃料勾兌也可以使用!請用戶全面了解後再使用;詳細請登錄公司網站了解:
石油能源危機:全世界、包括中國都在大力開發、支持新能源,尤其是汽車在中國日益增長,原油需求增長遠大於國內生產增長,進口依賴達到60%以上;中國大部分石油、天然氣需要進口,石油只夠人類使用40幾年,天然氣不過60幾年;電瓶汽車的存、方電已經制熱製冷瓶頸很難突破;所以甲醇成了最好最佳替代品。
汽油:汽油是產品、商品名、而不是單一的化學成分,其成分復雜有100-200種化學成分組成;
天然氣:屬高壓壓縮氣體,危險性比汽油大,汽車使用必需加裝高壓氣罐,氣體泄漏檢測難等,50度以下需用汽油,氣進入氣缸前需加熱、燃燒溫度高、吸熱少、動力小、產生油膩多,對發動機傷害大,麵包車燒氣3-4萬需大修,計程車縮短30-50%壽命;尤其開空調或上坡路很多車動力不能滿足;氣體運輸、存儲不便!
甲醇:甲醇主要來自煤炭、天然氣轉換成甲醇便於存儲、運輸,及可再生植物等,煤炭夠人類使用200年以上,中國典型的富煤貧油國,所以發展甲醇替代傳統燃料趨勢所在。甲醇閃點高13左右;純甲醇因為高壓有氧燃燒,燃燒充分替代汽油的比例是1.5~1.7左右,所以車燒甲醇需加裝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還可以讓汽車同時燒汽油;純燒甲醇根據汽車壓縮不同,壓縮比低、點火弱的車輛在25度左右啟動開始困難,熱車後正常,壓縮比高、點火強車輛可以在17-18度以上正常啟動;汽車設計從零下20度到零上20度有1.8倍到0倍的放大,燒甲醇需甲醇模式。甲醇比汽油清潔環保。甲醇吸熱是汽油的3倍,所以甲醇對車輛的熱磨損更小,產生油膩更少,積碳少等優點;所以車燒甲醇比燒汽油對車還保護切不宜高溫,所以F1方程式車都燒含有甲醇燃料; 甲醇沸點不到70度,所以燒甲醇一定要解決氣阻問題,改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解決此問題,全面改裝解決所有你們所聽到的片面問題!
中醇醇油:GCM100是純甲醇的改性燃料,比純甲醇點燃性好、燃燒更充分、動力性強等優點!
GCM85是純甲醇改性並添加了專用添加劑,根據不同地區車型可在零下10度左右正常啟動,比勾兌汽油經濟性好、冷啟動性好、動力好、又保護發動機磨損、部件的保護!GCM85不是簡單的讓車輛低溫能啟動!
甲醇(水性導電能力強,汽油導電差。車燒甲醇必須用耐水油泵、液位器!甲醇避免被酸性、腐蝕性液體污染(罐車只做水清洗,不做蒸灌處理)。
傳統油泵:普通油泵無論是進口車還是國產車,油泵都為直流有刷泵,碳刷及導線接觸甲醇通電後氧化嚴重(甲醇導電性與汽油不同),原車泵相對會好一點(原車泵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後換泵有一星期不到就壞泵現象。
鼠籠式變頻無刷燃油泵:鼠籠式結構,避免碳刷、導線接觸燃料氧化損壞,鼠籠式電機啟動性好、動力好、穩定性好耐免維護;變頻器功率大,產熱少,適合汽車環境,保障油泵可靠運行,變頻器壽命可超過汽車使用年限。滿足各種車輛壓力、流量、耐疲勞性好,啟動性好,防堵轉能力強。
傳統液位器:普通油位器為汽油設計滑動觸點,甲醇導電性與汽油不同,滑動觸點電阻通電氧化後阻值不準,浮子適合甲醇等,壞的是傳統油位器,而不是油表。(中、高檔車相對液位滑動觸點材質好耐用)
非接觸式磁感應液位器:磁感應式無觸點接觸燃料,避免傳統液位器易壞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