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學方程式怎麼算
對於一些常見的很容易配平。但一些數字比較大比較偏的,怎麼配?如下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在化學方程式各化學式的前面配上適當的系數,使式子左、右兩邊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總數相等。這個過程叫做化學方程式配平。
配平的化學方程式符合質量守恆定律,正確表現反應物和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為化學計算提供准確的關系式、關系量。配平方法有多種:
(1)觀察法觀察反應物及生成物的化學式,找出比較復雜的一種,推求其它化學式的系數。如:
Fe2(SO4)3+NaOH—Fe(OH)3+Na2SO4
Fe2(SO4)3
所含原子數最多、最復雜,其中三個SO4
進入Na2SO4,每個Na2SO4含有一個SO4,所以Na2SO4
系數為3;2
個鐵原子Fe
需進入2
個Fe(OH)3,所以Fe(OH)3
系數為2,這樣就得到:
Fe2(SO4)3+NaOH—2Fe(OH)3+3Na2SO4
接下去確定NaOH
的系數,2Fe(OH)3
中有6
個OH,3Na2SO4
中有6
個Na,所以在NaOH
前填上系數6,得到:
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最後把「—」改成「=」,標明Fe(OH)3↓。
(2)單數變雙數法如:
C2H2+O2—CO2+H2O
首先找出左、右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並且一邊為單數,另一邊為雙數的原子—氧原子。由於氧分子是雙原子分子O2,生成物里氧原子總數必然是雙數,所以H2O
的系數應該是2(系數應該是最簡正整數比),如下式中①所示:
C2H2+O2—CO2+2H2O
①
由於2H2O
中氫原子個數是C2H2
的2
倍,所以C2H2
系數為2,如下式中②所示:
2C2H2+O2—CO2+2H2O
②
①
又由於2C2H2
中碳原子個數為CO2
的4
倍,所以CO2
系數為4,如下式中③所示:
2C2H2+O2—4CO2+2H2O
②
③
①
最後配單質O2
的系數,由於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總數為10,所以反應物O2的系數是5,如下式中④所示:
2C2H2+5O2—4CO2+2H2O
②
④
③
①
核算式子兩邊,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總數已經相等,把反應條件,等號、狀態符號↑填齊,化學方程式已配平。
(3)求最小公倍數法例如:
KClO3—KCl+O2
式中K、Cl、O
各出現一次,只有氧原子數兩邊不等,左邊3
個,右邊2
個,所以應從氧原子入手來開始配平。由於3
和2
的最小公倍數是6,6
與KClO3中氧原子個數3
之比為2,所以KClO3
系數應為2。又由於6
跟O2
的氧原子個數2
之比為3,所以O2
系數應為3。配平後的化學方程式為:
2KClO3
=2KCl+3O2↑
⑵ 化學方程式怎麼計算
知識點1: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一般步驟:
(1)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
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理論基礎是質量守恆定律,計算時依據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2)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一般步驟:
例題:3克鎂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鎂?
解:設可生成氧化鎂的質量為X (1)設未知數…………設
2Mg + O2 == MgO (2)寫出化學方程式……方
48 80 (3)寫出有關物質的式量、
3g X 已知量和未知量……關
48/80=3g/x (4)列比例式,求解……比
x=(80x3g)/48 ………………………算
=5g (5)簡明地寫出答案……答
答:3克鎂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可生成氧化鎂5克。
(3)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應該注意的事項
①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准確列出有關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比;
②列式時,各物質的質量單位必須統一,對應關系要正確;
③反應物、生成物都必須是純凈物,如果是混合物,應該將不純物的質量按題意轉化為純凈物的質量;
④解題的過程要完整,規范
⑤設未知數是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帶單位。
⑶ 化學中化學方程式的幾種計算方法
1.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據化學變化前後物質的量發生的變化,找出所謂「理論差量」。這個差量可以是質量、氣體物質的體積、壓強、物質的量、反應過程中熱量的變化等。該差量的大小與參與反應的物質有關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藉助於這種比例關系,解決一定量變的計算題。解此類題的關鍵是根據題意確定「理論差量」,再根據題目提供的「實際差量」,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 2.守恆法 在化學中有許多守恆關系,如質量守恆、電子轉移守恆、電荷守恆、化合價代數和守恆等。 (1)質量守恆 ①宏觀表現:變化前後質量守恆。 ②微觀表現:變化前後同種元素的原子個數守恆。 (2)電子轉移守恆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得電子總數(或化合價降低總數)等於還原劑失電子總數(或化合價升高總數)。 (3)電荷守恆 ①在電解質溶液中,陰離子所帶總負電荷數與陽離子所帶總正電荷數必須相等。 ②在離子方程式中,反應物所帶電荷總數與生成物所帶電荷總數必須相等且電性相同 (4)化合價代數和守恆 任一化學式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一定等於零。藉此可確定化學式。 運用守恆法解題既可避免書寫繁瑣的化學方程式,提高解題的速度,又可避免在紛紜復雜的解題背景中尋找關系式,提高解題的准確度。 3.關系式(量)法 化學計算的依據是物質之間量的比例關系,這種比例關系通常可從化學方程式或化學式中而得。但對復雜的問題,如已知物與待求物之間是靠很多個反應來聯系的,這時就需直接確定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即「關系式」。其實從廣義而言,很多的化學計算都需要關系式的。只是對於多步反應的計算其「關系式」更是重要與實用。 「關系式」有多種,常見的有:質量或質量分數關系,物質的量或粒子數關系式,氣體體積的關系式等。 確定已知與未知之間的關系式的一般方法: △ (1)根據化學方程式確定關系式:先寫出化學方程式,然後再根據需要從方程式中提練出某些關系。如: MnO2+4HCl(濃)====MnCl2+Cl2↑+2H2O,可得如下關系:4HCl~Cl2 (2)根據守恆原理確定關系式 如:2Na~H2
參考資料:ke..com
⑷ 化學方程式怎麼計算初中的
第一行,化學方程式
第二行,在對應的化學式下面寫上相對分子質量(要乘以化學計量數)
第三行,對應相對分子質量的下面寫上已知量,比如說什麼物質幾克
然後,相對分子質量比上已知量,把未知量設為x,列出比例式
比如: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0g x
100\10g=44\x
x=4.4g
答……
⑸ 怎麼計算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通常就是根據方程式中所列出物質的分子量以及方程式中該物質前面的系數進行列式。
按照比例相等的原則就可以根據反應物的量來計算出生成物的量了。
⑹ 如何計算化學方程式
了解化學反應實質,物質是有分子組成,分子是有原子組成,化學變化是分子層面的,原子是不變的,比如H2O,H20是水分子、H(氫)就是原子。化學反應是打破原有分子,重組新分子。
化學守恆說的就是反應前後原子的個數不變。這也化學配平的原理。反應式前面有幾個原子,後面也必須有幾個原子。
配平以前一定要確定的就是分子式是正確的。比如高錳酸鉀KMnO4 這個分子裡面是有1個K(鉀) 1個Mn(錳)4個O(氧)。這個一定要保證正確,不然後面配平也是會錯誤的。
上面這個反應式可以利用的技巧,就是K前後都出現在一個分子裡面,前面是KMnO4,後面是K2MnO4,通過前面我說的前後原子不變,反應式前面一定得有2個K才可以保證前後鉀原子不變。
配平鉀原子以後就可以著手其他原子,由於化學式前面變成了2倍的高錳酸鉀,所以錳變成兩個,氧變成8個,將化學式後面的數字合並 正好符合。這樣就配平了。
遇到其他的反應式也可以這樣,先確定分子式是否正確,然後找一個最好下手的原子先配平(一般選變化最小的那個原子),然後在計算其他原子。
⑺ 化學方程式計算步驟
化學方程式計算是我們學習化學時常見的題型,根據不同的化學公式以及化學反應來計算化學題型。那麼做這類題時要如何進行呢?解題的常見步驟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可以一起來學習一下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一般方法步驟。
1.設:根據題意設出未知量。
【答題細則】設未知數時不帶單位。
2.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題細則】①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② 注意反應條件、氣體和沉澱符號的標注。
3.找: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關系。
【答題細則】① 正確計算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② 已知量為純凈物的質量且要帶單位;③ 當有兩個已知量時,應將不足的那個量代入計算;④ 遇到有多步反應時,用關系式法更快捷。
4.列:列出比例式。
【答題細則】等式兩邊化學意義應相同。
5.求:求出未知數。
【答題細則】計算結果要帶單位。
6.答:簡明地寫出答案。
上述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的注意事項可簡記為:化學方程式要配平,需將純量代方程;量的單位可直接用,上下單位應相同。
了解了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下來我們就可以嘗試進行解題了。解題的方法有很多種,找到最適合自己,自己用著最方便的方法是最合適的。當然化學計算中有很多有難度的題型。簡單的解題步驟並不能滿足所有題型的解答,這個還需要認真對待。
⑻ 化學方程式怎麼算啊
用相對原子(分子)質量計算各物質的質量比必須算上前面的計量數
P的相對原子質量=31;O的相對原子質量=16
4P + 5O2 = 2P2O5
4*31 5*16*2 2*(31*2+16*5)
=124 =160 =284
各物質的質量比 124:160:284=31:4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