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怎麼看出玉手鐲用化學泡出來的

怎麼看出玉手鐲用化學泡出來的

發布時間:2022-05-30 16:12:43

① 經過化學物質浸泡過的玉石怎樣辨別

辨別經過化學物質浸泡過的玉石的方法:
1.用開水浸泡幾分鍾 如果開水泡了幾分鍾後水裡有顏色化開來了,而且翡翠有顏色的部位產生強烈退色現象,則肯定說明是染色處理過的,是C貨。
如果開水泡後水裡有膠狀體漂浮著,或者用丁烷氣體打火機燒後翡翠的表面有粘糊糊的現象並且伴有異常的焦糊味,那肯定是填充處理過的B貨了,如果二者現象都有,那就是B+C貨的了。

2.用丁烷氣體打火機燒烤(勿用易產生油煙容易熏黑物品的天然氣,人工煤氣和蠟燭,火柴和汽油打火機等之類的火)燒沒有處理過的純天然的翡翠,一般是燒的時間最好不宜超過10秒鍾,(如果時間太長也會容易破壞翡翠的晶體結構,其內部晶體會產生氧化現象,顏色也會變黑)。形成翡翠的天然晶體礦物是耐高溫的,燒後即使上面有了黑印子,你用乾擦布把黑印子擦一下,也立即就恢復原來的光彩而沒有絲毫變化,而填充了環氧樹脂類聚合物的翡翠就會在燒烤過程中有油煙冒出,表面會有被燒焦了的粘糊糊的環氧樹脂類聚合物黑色膠狀物體滲出,用這種鑒定辦法可以基本上鑒定出是B貨的翡翠。

3.用鋒利的刀子刮刮這個翡翠的表面 如果是處理過的翡翠,那這個翡翠的表面肯定有東西能被鋒利的刀子刮下來的。因為人工處理或者染色的都是用環氧樹脂膠來加工處理的。環氧樹脂膠處理主要是對翡翠表層處理,無法完全滲透到翡翠的內部的。天然的翡翠表面硬度比一般的鋼刀還硬,如果是處理過的,那麼這個翡翠表面就充滿了大量的樹脂膠,就沒有天然的翡翠那樣硬,用鋒利的鋼刀是可以刮下表面被處理的部分的。也就是說如果能從翡翠表面上刮下一些宵粒那就證明這個翡翠是B貨的。

4.如何鑒定用熗色法染色的翡翠 把熗色翡翠放入硝酸或硫酸內,幾小時後綠色退掉。將熗色翡翠放在70~80℃的鐵器上,幾小時後綠色也會退掉。利用這兩個特點可用來區別熗色翡翠和天然翡翠。

② 怎樣判斷玉手鐲是否用葯水泡過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潔凈度:A貨翡翠成品在接近表面的地方,使用手持10倍放大鏡觀察,常可看見一些黑色的小點或斑塊。另外,在強陽光或手電筒透射下也常會看到像水倒在紙上留下的褐色痕跡。而B貨翡翠經過強酸漂白,基本上達到完美潔凈。

光感:B貨翡翠在透射光下觀察,整件翡翠由於疊加了一層乳白色的填充物,所以一眼看去光感模糊呆板,而且常會見到一些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蠟狀團塊。

光澤:翡翠是眾多玉石品種光澤最好的。把琢磨好的翡翠放在距眼睛0.03m處觀察,A貨翡翠表面呈強玻璃光澤,而且反光點十分聚集,邊界清晰不擴散。

透明度:由於填充物質折光率與翡翠折光率存在差異,漂白後充填聚合物的B貨翡翠雖然透明度較好,但將B貨翡翠放入水中就會發現,透明度的視覺效果要比在空氣中差。整件翡翠透明度均一,顯示出一種布滿微透明的乳白色蠟狀物。而A貨翡翠放進水中透明度比空氣中見到的相對清澈。

表面結構:用20倍手持放大鏡觀察,B貨翡翠表面均勻展布龜裂狀坑紋。這是由於翡翠晶體與填充物質之間,各自膨脹收縮系數差異所造成的現象。

手感:凡A貨翡翠成品,用手觸摸都有涼感,如果用拇指反復順摸10次以上會有沾上水的濕感,而B貨翡翠手摸溫滑,就好像摸玻璃或不銹鋼器皿一樣,沒有那種天然翡翠的溫涼感覺。使用這種方法要注意體溫、室溫和氣候,以免造成錯覺。另外,拋光後的成品翡翠當用指甲順刮時,A貨表面光滑如陶瓷,而B貨則帶有沙感。

熒光性:使用紫外熒光驗鈔機也可以進行A、B貨識別。在沒有其它光源干撓的環境下,將翡翠放入紫外熒光驗證鈔機器內,B貨翡翠會發生均勻的藍白色成綠白色熒光,這是由B貨翡翠內部填充物所造成的。而A貨翡翠會見到熒光燈管所反射出的深藍紫色光線。但有些A貨翡翠含有少量帶熒光性的礦物元素(長石),在熒光下也會發出條帶狀或點狀藍白色熒光。這可與B貨翡翠熒光均勻分布區別開。

B貨翡翠與A貨翡翠肉眼的快速區別要點在於:B貨翡翠潔凈,見不到紅褐色鐵質痕跡;成品表面均勻展布龜裂紋且帶有「黃氣」;注入翡翠內部的「膠」,使翡翠的光澤變暗,用手電筒光透視或放進水中透明、清晰度降低,均一。使成品的整體展示出一種乳白色的蠟狀外貌。在紫外熒光下發出強弱不等的藍白色或綠白色熒光。

肉眼鑒別翡翠A、B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A、B貨兩種特徵現象共同出現的狀況。這時應先抱以懷疑的態度,耐心、謹慎地再進行反復細致的觀察。爭議較大時,最好還是交由專業人員,通過各種儀器設備進行全面檢測,以科學的數據分析作出准確判斷。切忌抓住一兩個特徵便莽下結論,這樣很容易使自己產生錯誤判斷。要確保買到的翡翠保證A貨,消費者除了多掌握正確的鑒別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在購買時切實了解商家的信譽程度,要求商家出示規范的銷售憑據或質量保證單。以便日後一但發現上當受騙,可憑單據索賠,或向有關監督機構進行投訴,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③ 買了兩個玉髄手鐲,看網上寫的玉鐲有的經過化學處理有放射性還有毒,我想知道怎樣判斷買的玉髄手鐲有沒

玉器的化學處理,分為兩種:一種是翡翠的強酸侵泡,然後再注膠,浸色。一種是和田玉皮色的化學染色。

酸洗之後的翡翠,會用大量清水洗凈,注入的膠水和顏色,會隨著膠體一起凝固成型,所以目前經過化學處理的翡翠 做成成品之後,其實它的性質還算比較穩定的,不會由於一般佩戴而傷害皮膚。但話又說回來,明知化學處理過還戴著,心理上的陰影還是有的,潛在的危害隨著歲月的累積,誰也說不清,所以個人建議如果你確實想帶你不妨浸在蘇打水裡數天後再戴,清理掉大部分殘留酸值,對皮不會有害

至於染色後的和田,確實會有損傷皮膚的情況,我有位朋友佩戴一周後就出現皮膚紅斑的情況,取下來,然後搽葯,很快痊癒。這類直接染料染色的皮,直接接觸皮膚,的確有很明顯的危害。

④ 怎麼辨別注膠的玉鐲

注膠翡翠的鑒別方法 怎麼判斷手鐲被注膠了

說到翡翠的造假,現在市面上是很多的,其中染色、注膠都是常見的造假方法。如今,很多非天然翡翠的處理,不僅僅會注膠,還同時染色,或者注入有色膠水,以提升翡翠的種水色。所以,為了防止大家買到假的翡翠,今天就和大家說說注膠翡翠的鑒別方法。



什麼是注膠的翡翠

注膠在珠寶玉石圈並不少見,也是最常用的翡翠B貨、C貨加工工藝之一。經強酸沖洗過的翡翠由於結構疏鬆,會以注膠的方式來填充裂隙,後續再進行加工。隨著工藝的提升,經過拋光的注膠翡翠,看起來與天然A貨翡翠差別並不大,頗具迷惑性。

注膠翡翠的鑒別方法

顏色

由於翡翠結構被破壞,內在原有的光學性質也發生了改變,所以「B貨翡翠的顏色分布無層次感。雖然這種方法處理的翡翠的綠色仍為原生色,但經過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變白,綠色分布較浮,原來顏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壞了,看起來很不自然。



膠結物

由於充填物與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別較大,在原生的裂隙處呈較明顯的凹溝,充填物明顯低於兩邊,許多綹裂組成了縱橫交錯的誓溝渠」。較大的「溝渠」中可見膠結物或殘留氣泡。加工技術較好的漂白加充填處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給識別增加了難度。

光澤變化

翡翠經強酸鹼浸泡處理後,結構疏鬆,沒充填之前表面見溶蝕凹坑,使之產生漫反射,光澤變弱。加人樹脂或塑料等有機充填物後,翡翠常有樹脂光澤、蠟狀光澤或者是玻璃光澤與樹脂光澤、蠟狀光澤混合。

在選購翡翠的時候,決不能粗心大意,還是要自己辨別。如果您沒有把握判斷翡翠是否天然,進行必要的檢測,以防買到假的翡翠。

⑤ 請問如何區別玉石(玉手鐲)是化學葯劑泡製的,還是天然的

您好
手鐲如果是化學葯劑做出來的,首先硬度低,
真品玉手鐲是可以劃動玻璃的,而人工品硬度達不到此
另外真品手鐲光澤度好,顏色自然,長久也不會有變化
人工品光澤黯淡,顏色懸浮,時間一長會有褪色現象
希望回答可以幫助您

⑥ 怎樣判斷玉手鐲有沒有添加化學品

看光澤,看結構,看顏色。純天然的翡翠都是玻璃光澤的,如果光澤暗啞就不對了。純天然翡翠顏色是生長在肉里邊的,如果顏色看起來的輕飄飄且泛黃,這也說明是染色上去的。純天然的翡翠結構清晰,表面光滑,造假是表面是坑坑窪窪的,而且結構非常模糊。

⑦ 幫我看看這個玉手鐲有沒經過化學葯水浸泡過

玉鐲子上有塊兒白絮,戴時間久了也不會散開的。玉鐲子上面有白絮,那麼可以斷定這塊玉是翡翠了。翡翠是經億萬年地質作用形成的礦石,形成之後其性質是非常穩定的,在自然的條件下是不會發生任何的變化的。翡翠中的白絮也叫白棉,是其形成過程中的雜質,通常被認為是翡翠瑕疵的一種。平常的正常佩戴,無論時間多久,裡面的白絮都是不會有變化的,更不會散開或變少或消失。

⑧ 怎麼區別用葯水泡過的玉石

區別用葯水泡過的玉石首先可以辨別味道,用葯水酸洗過的手鐲有很重的刺鼻葯味。
另外,經過葯水酸洗把玉石里的雜物洗出去,然後往裡面注膠,這種玉石或者手鐲重量輕,並且顏色統一,沒有翠點,非常容易辨別:
1、反光表面可見酸蝕網紋(像網一樣密密麻麻的小凹坑)高倍放大鏡下會呈現蜘蛛網一樣的線條。
2、一般泡過後會質地疏鬆,手感略輕,聲音也是變動暗啞些。
3、如果酸蝕後再充膠,那麼就會膠質感(光澤由玻璃光澤(A貨)到油脂光澤(B貨)過渡。

鑒別真假玉:
可靠的辨別方法是:看、聽、測試。
看,主要看晶體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較強,油脂光澤;
聽,真玉聲音清脆,反之聲音悶啞;
測試,真玉從玻璃上劃過,玻璃上留下劃痕,而玉石本身則絲毫無損。
常見的假玉有塑膠、著色玻璃、雲石(大理石)、電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製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鑒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膠的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一般還容易辨認。
通過顏色也容易區別。只要拿到燈光或陽光下檢查,就會看見玻璃裡面有不少氣泡。
比較難辨的是電色假玉,這旨經過電鍍,給劣質玉鍍上一層美麗的翠綠色外表,很容易誤以為是真玉。這時就需要仔細觀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綠中帶藍的小裂紋,就是假玉。因為電鍍時會留下裂紋,行家稱為「蜘蛛爪」。也有人說,將電色假玉放置熱油中,電鍍色就會消退,還其本來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鑒定方法很簡單,即它們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僅2.8。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即可辨別真假。
玉石的鑒別最好還是拿到專家那裡看,專家可以憑借光澤度、蒼蠅翅、橘皮效益等翠性判斷,不太懂的可以憑借證書判斷。

⑨ 怎麼看玉鐲子有沒有經過酸洗

酸洗的翡翠鐲子可以通過看顏色、掂重量、聽聲音、比折射率以及用放大鏡,這五種方式可以看出來。酸洗的翡翠鐲子一般多是種水比較差的翡翠,將種水不怎麼好、顏色也不怎麼好的翡翠放在酸鹼性的溶液中,浸泡至內部的結構疏鬆為止,然後注入膠體,屬於人工處理的翡翠鐲子,使翡翠失去了保值升值潛力,要懂得看酸洗的翡翠鐲子。

彭子華
珠寶行業鑒定師
向我咨詢
1/ 看顏色
經過酸洗的翡翠鐲子,有經驗的人可以直接用肉眼觀察出來,其表面的顏色與光澤都非常不自然。
2/ 掂重量
經過酸洗的翡翠鐲子,內部的結構會變得疏鬆,用手掂一掂的話,會有飄的感覺,沒有「壓手」的感覺。
3/ 聽聲音
天然翡翠鐲子的聲音是清脆悅耳的,酸洗的翡翠鐲子比較沉悶,這個方法對鑒別翡翠手鐲來說,非常有用。
4/ 比折射率
酸洗過的翡翠折射率也比天然翡翠的要低。
5/ 用放大鏡
藉助放大鏡觀察,可以看到酸洗的翡翠鐲子表面有密布的酸洗紋,非常明顯,而天然的翡翠表面則是有桔皮效應。

⑩ 如何鑒別翡翠是否用強酸泡過

首先強酸強鹼溶液擁有腐蝕性,而翡翠在泡過這些強酸強鹼溶液之後,表面會坑坑窪窪的,結構變得疏鬆,表面出現人稱做「溶蝕坑」,而光照上去產生漫反射,看上去沒有天然翡翠拋光之後的那種玻璃光澤。泡酸翡翠在泡酸之後要充膠,所以通常呈現一種樹脂似得光澤,或是玻璃光澤和樹脂光澤混雜在一起。

(10)怎麼看出玉手鐲用化學泡出來的擴展閱讀:

翡翠鑒別方法:

翡翠的光澤

翡翠呈玻璃光澤,反光面猶如玻璃般明亮、銳利,反光點集中,不發散。透明度高,玻璃光澤強的翡翠是深受人們歡迎的上等翡翠品種。B、C貨翡翠光澤不強,類似油脂一樣的光澤,不如A貨明亮。

翡翠的硬度

翡翠的硬度比較高,可輕易的劃破玻璃,韌性也很高,輕易不會斷裂。人工處理後的翡翠硬度會有所下降,不如A貨翡翠硬度高。

翡翠的翠性

翠性也稱「蒼蠅翅膀」,是翡翠的鑒定方法之一,當組成翡翠的顆粒粗大時,特別明顯。若組成翡翠的顆粒很細小時少見「翠性」,如:老坑玻璃種翡翠,肉眼難見「翠性」。人工處理後翡翠無「蒼蠅翅」可見。

翡翠的白棉

白棉是指翡翠內部斑塊狀、條帶狀、絲狀、波紋狀的半透明、微透明的白色物質。雖然白棉的存在或多或少影響翡翠的美觀,但是它也翡翠的鑒定方法之一,翡翠的 白棉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天然的性質。若是大家見到純凈的沒有一點雜質的翡翠,價格又比較低的話肯定是經過人工處理的了,就要謹慎。

翡翠的色根

色根是翡翠的鑒定中判斷翡翠綠色真偽的一個標志,在一件全綠翡翠飾品上,見一點或一細條略深一些的綠,略深一些的綠色漸變過渡到相對而言較淺的綠色時,稱色根。但高檔特級翡翠,綠非常均勻,沒有深淺之分,是沒有色根的,根多了還影響它的質量及價格,當然,特級翡翠的價格一般都是相當昂貴的。天然翡翠顏色有色根,顏色有形,分布不均勻,染色翡翠顏色發散,無形,有浮感,呈絲網狀分布於表層。

閱讀全文

與怎麼看出玉手鐲用化學泡出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