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學方程試怎麼配平
幾種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1、
最小公倍數法:尋找化學反應方程式左右兩邊各出現一次的原子,且原子個數相差最多的元素為配平起點。在配平化學方程式時,觀察反應前後出現」個數」較復雜的元素,先進行配平。先計算出反應前後該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數,用填化學式前面化學計量數的方法,對該原子進行配平,然後觀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致使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都相等。
2、
奇數配偶法:
選擇反應前後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點,將奇數變成偶數,然後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稱為奇數配偶法。
3、
觀察法:當反應方程式兩邊有的物質組成較為復雜時,考慮用觀察法。即觀察分析反應式左右兩邊相關物質的組成,從中找出其變化規律來確定各自化學式前的系數;在推導其他原子的個數。
4、
電子得失法:配平方法:尋找反應式左右兩邊有一元素反應前後化合價降低或升高,即有一元素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必有另一元素原子或電子,但化合價升降或降升總數相等,即電子得失總數相等,然後根據原子得失電子總數相等來確定其配平系數。
5、
待定系數法:化學反應的左右式子的各物質的分數系數均不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未知數代表式中各物質的化學式前的系數,然後依據質量守恆定律列出各種元素的原子相等的關系式,先令一個字母的數值進行求解,得出各字母的數值,最後代入原反應式中,即配平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6、歸一法: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用何種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只能改動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而決不能改動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因為改動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即意味著改動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組成,就可能出現根本不存在的物質或改變了原有化學變化的反應物或生成物,出現根本不存在的化學變化。
你是初三的吧?最好用第一種方法
㈡ 化學方程式該如何配平
①從化學式比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求出有關各反應物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和這一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
②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再找出其它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
例
赤熱的鐵跟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
H2O+Fe——Fe3O4+H2
顯然。但在生成物里共含有五個氧原子,是奇數。在SO2里含有兩個氧原子是偶數,它的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無論怎樣,課本里只介紹了最小公倍數法,
觀察法配平化學方程式
有氫以氫作標准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有很多種。
4H2O+3Fe——Fe3O4+H2
不難看出,在生成物氫的化學式前寫一化學計量數4,現在再介紹幾種常用的配平法,只有變更Fe2O3的化學計量數才能使生成物里的氧原子個數變為偶數。我們可以在化學式Fe2O3前試寫一個最小偶數2,再進一步配平,無氫以氧為准繩。
FeS2+O2——2Fe2O3+SO2
生成物Fe2O3里所含的Fe原子個數應和反應物FeS2里所含的Fe原子個數相等,因此。
③由已推求出的化學計量數決定其它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
例
燃燒硫鐵礦(主要成分是FeS2)生成Fe2O3和SO2
FeS2+O2——Fe2O3+SO2
氧是這一方程式里出現次數較多的元素;
調整隻能改系數,原子各等就配平。
氫氧全無找一價,Fe3O4里的三個鐵原子來自反應物里的鐵原子,而Fe3O4里的四個氧原子又來自反應物水蒸氣分子里的氧原子。因此。
4FeS2+O2——2Fe2O3+SO2
由此可以推知在化學式SO2前應寫一化學計量數8,就以氧作為配平的起點。因為氧氣是雙原子的分子,無論有多少氧分子跟FeS2反應,反應物里總含有偶數氧原子,而鐵原子前必須寫一化學計量數3。
4FeS2+11O2
2Fe2O3+8SO2
(2)用觀察法配平
按照這一方法進行配平的步驟如下,在反應物水蒸氣化學式前必須寫一化學計量數4。
4H2O+3Fe
Fe3O4+4H2
也就是,才能使化學方程式配平。然後註明反應條件,所含氧原子的個數總是偶數。因此。
(1)用奇數配偶法配平
按照這一方法進行配平的步驟如下:
①找出方程式里左右兩端出現次數較多的元素
②該元素的原子在方程式兩端的總數是否是一奇一偶,是則選定這一元素作為配平的起點。在該元素的原子數為奇數的化學式前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其變為偶數,變單成雙求配平。
4FeS2+O2——2Fe2O3+8SO2
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的總數是22,那麼反應物里氧的化學式前必須寫一化學計量數11才能使化學方程式配平。然後註明反應條件,必須在反應物Fe2S2化學式前寫一化學計量數4
㈢ 如何正確配平化學方程式
1
寫出已有的化學方程式。我們就拿下面的方程式舉例:
C3H8 + O2 --> H2O + CO2 。
在這個反應中,丙烷(C3H8) 在氧氣中被點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
分別寫出化學方程式左右兩邊每一個原子的個數。通過觀察方程式中每個原子的下腳標得知每個原子的個數,計算程式兩邊各原子的總數,並寫下來。
左邊:3個碳,8個氫,2個氧
右邊:1個碳,2個氫,3個氧
3
記住:最後再配平氫原子和氧原子。這就意味著你需要先配平碳原子。
4
給方程式右邊的單個碳原子加一個系數3,這樣右邊的碳原子數就與左邊的碳原子數配平了。C3H8 + O2 --> H2O + 3CO2
右邊方程式中碳原子的系數3與左邊方程式中碳原子的下腳標3,都意味著有3個碳原子。
在化學方程式中,系數可以調整,但腳標數不能變動。
5
接著,配平氫原子。右邊方程式中有8個氫原子,所以左邊方程式中也需要8個氫原子。C3H8 + O2 --> 4H2O + 3CO2
在右邊方程式中,氫原子的腳標為2,也就是說已經有2個氫原子了,所以我們只需加一個系數4就可以得到8個氫原子。
氫原子數等於腳標數2乘以系數4,也就等於8,也就是左邊氫的數量。
其餘6個氧來自於三個CO2。(3 x 2 = 6 個氧 + 其餘的 4 = 10)
將氧原子數配平,我們就大功告成了!
由於我們給右邊的方程式中的分子加了系數,因而氧原子的數目變了。方程式右邊的水分子中有4個氧原子,而二氧化碳分子中有6個氧原子,也就是說右邊方程式中一共有10個氧原子。
給右邊的方程式中的氧分子前加一個系數4,這樣兩邊就都有10個氧分子了。
C3H8 + 5O2 --> 4H2O + 3CO2.
現在,碳分子、氫分子和氧分子的數目都被配平了。化學方程式完成!
㈣ 怎麼快速配平化學方程式
快速配平化學方程式得方法/步驟:
最小公倍數法:適用於一些較為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網頁鏈接
㈤ 化學方程式該怎樣能配平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最重要的是需要明白化學方程式的箭頭(等號)兩邊分別會是些什麼物質。通過最小公倍數來配平。步驟如下:
1、首先,找出反應式左右兩端原子數最多的某一隻出現一次的元素,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2、其次,將此最小公倍數分別除以左右兩邊原來的原子數,所得之商值,就分別是它們所在化學式的系數。
3、然後,依據已確定的物質化學式的系數、推導並求出它化學式的系數,直至將方程式配平為止。
4、最後,驗證反應式。配平是否正確。
注意事項
1、最小公倍數法是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慣用的方法,通常用於較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為配平復雜反應的輔助方主。
2、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的過程要求細心和耐心。
㈥ 如何給化學方程式配平
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數法
這種方法適合常見的難度不大的化學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這個反應式中右邊氧原子個數為2,左邊是3,則最小公倍數為6,因此KClO3前系數應配2,O2前配3,式子變為:2KClO3→KCl+3O2↑,由於左邊鉀原子和氯原子數變為2個,則KCl前應配系數2,短線改為等號,標明條件即:2KClO3==2KCl+3O2↑
2.奇偶配平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化學方程式兩邊某一元素多次出現,並且兩邊的該元素原子總數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從先出現次數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內有2個氧原子,無論化學式前系數為幾,氧原子總數應為偶數.故右邊H2O的系數應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數出現分數則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變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數應為4,最後配單質O2為5,寫明條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
3.觀察法配平
有時方程式中會出現一種化學式比較復雜的物質,我們可通過這個復雜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學式的系數,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學式較復雜,顯然,Fe3O4中Fe來源於單質Fe,O來自於H2O,則Fe前配3,H2O前配4,則式子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數為4,寫明條件,短線改為等號即可:3Fe+4H2O==Fe3O4+4H2↑
2化學方程式配平口訣
書寫口訣:
重客觀,量守恆;左反應,右生成。
化學式,請寫對;計量數,來配平。
連等號,條件清;標氣沉,用箭頭。
㈦ 化學方程式要怎麼配平
在化學反應的過程中,遵守質量守恆定律。為了使化學方程式滿足質量守恆定律,需要對方程式加以配平。那麼如何配平化學方程式呢?下面整理了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最小公倍數法
A、找出原子個數較多,且在反應式兩邊各出現一次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數。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數。
例如:
第一步:CuSO4+NaOH—Cu(OH)2+Na2SO4
第二步:CuSO4+2NaOH—Cu(OH)2+Na2SO4(配平)
第三步:CuSO4+2NaOH=Cu(OH)2↓+Na2SO4(註明生成物物態)
二、觀察法
從化學式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算有關各反應物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和該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再找出其他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直至配平。
例如:第一步H2O(g)+Fe---Fe3O4+H2
第二步4H2O(g)+3Fe---Fe3O4+H2
第三步4H2O(g)+3Fe=Fe3O4+4H2(反應條件:加熱)
三、奇偶配平法
看哪種元素在反應化學方程式左右兩邊出現次數最多;從該元素個數為奇數的化學式入手,將其配成偶數(即化學計量數為2);由它求得的化學計量數配平其他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使兩邊原子個數相等。
例:配平
H2O(g)+Fe---Fe3O4+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4H2O(g)+Fe---Fe3O4+H2
第二步:配平氫原子、鐵原子
4H2O(g)+3Fe---Fe3O4+4H2
第三步:配平後的化學方程式:
4H2O(g)+3Fe=Fe3O4+4H2(反應條件:加熱)
四、得氧失氧法
對於氧化還原反應,先觀察得出氧化劑失氧的數目,再觀察得出還原劑得氧的數目,然後配平。
比如:3CO+Fe2O3=2Fe+3CO2
氧化劑氧化鐵反應前後失掉三個氧,還原劑一氧化碳反應前後得到一個氧,所以需要三個一氧化碳才能奪去氧化鐵中的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配3,鐵配2。
五、設一法
(1)適用范圍:適用於含碳、氫的化合物(或含碳、氫、氧的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2)步驟:在反應物或生成物中找出化學式比較復雜的一種物質,將其化學計量數定為1,以此化學式為基準,推求與其有關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
㈧ 化學方程式 怎麼配平啊
常用的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數法:
在配平化學方程式時,觀察反應前後出現」個數」較復雜的元素,先進行配平。先計算出反應前後該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數,用填化學式前面化學計量數的方法,對該原子進行配平,然後觀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致使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都相等。
例如:在P+O2――P2O5反應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數為10,得化學計量數為5與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觀察法:
通過對某物質的化學式分析來判斷配平時化學計量數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應中,每一個CO結合一個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則一次性提供三個氧原子,因而必須由三個CO分子來接受這三個氧原子,生成三個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後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這種配平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Fe2O3化學式中的氧原子個數來決定CO的化學計量數的,故稱為觀察法。
(3)奇數變偶數法:
選擇反應前後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點,將奇數變成偶數,然後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稱為奇數變偶數法。
例如:甲烷(CH4)燃燒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採用奇數變偶數法:CH4+O2――H2O+CO2,反應前O2中氧原子為偶數,而反應後H2O中氧原子個數為奇數,先將H2O前配以2將氧原子個數由奇數變為偶數: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燒化學方程式配平可採用此法:CH3OH+O2――H2O+CO2,顯然決定生成H2O與CO2的多少的關鍵是甲醇的組成,因而定其計量數為1,這樣可得其燃燒後生成H2O與CO2的分子個數:CH3OH+O2――2H2O+CO2。然後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將各計量數同乘以2化分為整數: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用何種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只能改動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而決不能改動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因為改動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即意味著改動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組成,就可能出現根本不存在的物質或改變了原有化學變化的反應物或生成物,出現根本不存在的化學變化。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種方法:
1、觀察法:這種方法對一些簡單的方程式往往湊效。事實上就是有目的地湊數進行配平,也往往有奇偶法等的因素存在。這種方法對任何種類的方程式都可能用得著。
2、電荷平衡法:這種方法對離子方程式最有用。在離子方程式中,除了難溶物質、氣體、水外,其它的都寫成離子形式,首先讓方程兩端的電荷相等,再用觀察法去配平水、氣體等。這種方法一般不失手。但對氧化還原方程式卻太好用。
3、氧化還原法:(1)在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的元素上部標出它的化合價,分清誰的升高,誰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間用線連起,找出並標上升高的電荷數或降低的電荷數。
(3)找最小公倍數,並分別乘在升高或降低的電荷數後。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數寫在各自的化學式前(即系數)。並注意這些化合價變化的元素在化學變化前後是否相等,一般來說,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數地差。
(5)配合觀察法,將其它的確良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
㈨ 化學方程式如何配平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是一個重點內容,也是一個難點。初中階段常用的化學方程式配平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最小公倍數法、奇數配偶法等。下面我們再介紹一種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分數法。
分數法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步驟是:
(1)首先在單質存在的一邊中,選定一個比較復雜的化學式,假定此化學式的系數為1。
(2)在其他化學式前面分別配上一個適當的系數(可以是分數),把除單質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原子數目配平。
(3)然後,在單質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系數(可以是分數),把單質元素的原子數目配平。
(4)最後,把方程式中各化學式前的系數同時擴大適當的倍數,去掉各系數的分母,化學方程式就配平了。
例1.
配平化學方程式:
解析:單質出現在反應物一邊,我們假定的系數為1,觀察方程式左右兩邊C、H原子的數目,在前面配上系數2,前面系數1不變,這時左右兩邊C、H原子的數目已經配平。
再配平O原子的數目。方程式右邊O原子的數目為5,則前面應配上系數
最後去分母。把方程式中各化學式前面的系數同時擴大2倍,化學方程式就配平了。
例2.
配平化學方程式
解析:單質出現在生成物一邊,假定的系數為1,先將C、O原子的數目配平。即:
再配平Fe原子的數目。
最後去分母。
說明:對於一些有單質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尤其是物質與氧氣的反應,應用分數法常能使化學方程式快速配平。但分數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於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無單質出現的反應,或雖有單質出現但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種類超過兩種的復雜反應,分數法就顯得比較繁雜,不太適用。
㈩ 如何為化學方程式配平有什麼技巧呢
對於一些常見的很容易配平。但一些數字比較大比較偏的,怎麼配?如下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在化學方程式各化學式的前面配上適當的系數,使式子左、右兩邊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總數相等。這個過程叫做化學方程式配平。
配平的化學方程式符合質量守恆定律,正確表現反應物和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為化學計算提供准確的關系式、關系量。配平方法有多種:
(1)觀察法觀察反應物及生成物的化學式,找出比較復雜的一種,推求其它化學式的系數。如:
Fe2(SO4)3+NaOH—Fe(OH)3+Na2SO4
Fe2(SO4)3
所含原子數最多、最復雜,其中三個SO4
進入Na2SO4,每個Na2SO4含有一個SO4,所以Na2SO4
系數為3;2
個鐵原子Fe
需進入2
個Fe(OH)3,所以Fe(OH)3
系數為2,這樣就得到:
Fe2(SO4)3+NaOH—2Fe(OH)3+3Na2SO4
接下去確定NaOH
的系數,2Fe(OH)3
中有6
個OH,3Na2SO4
中有6
個Na,所以在NaOH
前填上系數6,得到:
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最後把「—」改成「=」,標明Fe(OH)3↓。
(2)單數變雙數法如:
C2H2+O2—CO2+H2O
首先找出左、右兩邊出現次數較多,並且一邊為單數,另一邊為雙數的原子—氧原子。由於氧分子是雙原子分子O2,生成物里氧原子總數必然是雙數,所以H2O
的系數應該是2(系數應該是最簡正整數比),如下式中①所示:
C2H2+O2—CO2+2H2O
①
由於2H2O
中氫原子個數是C2H2
的2
倍,所以C2H2
系數為2,如下式中②所示:
2C2H2+O2—CO2+2H2O
②
①
又由於2C2H2
中碳原子個數為CO2
的4
倍,所以CO2
系數為4,如下式中③所示:
2C2H2+O2—4CO2+2H2O
②
③
①
最後配單質O2
的系數,由於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總數為10,所以反應物O2的系數是5,如下式中④所示:
2C2H2+5O2—4CO2+2H2O
②
④
③
①
核算式子兩邊,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總數已經相等,把反應條件,等號、狀態符號↑填齊,化學方程式已配平。
(3)求最小公倍數法例如:
KClO3—KCl+O2
式中K、Cl、O
各出現一次,只有氧原子數兩邊不等,左邊3
個,右邊2
個,所以應從氧原子入手來開始配平。由於3
和2
的最小公倍數是6,6
與KClO3中氧原子個數3
之比為2,所以KClO3
系數應為2。又由於6
跟O2
的氧原子個數2
之比為3,所以O2
系數應為3。配平後的化學方程式為:
2KClO3
=2KCl+3O2↑
有不同版本:
①最小公倍法:選擇方程式兩端各出現一次,且原子數相差較多的元素入手配平。
例1
配平C2H5OH+O2——CO2+H2O
選擇氫原子,最小公倍數為6(用①、②、③表示配平步驟。)
②奇偶數法:選擇方程式兩端出現次數最多,且一端為奇數,一端為偶數的原子為突破口,依次推斷。
例2
配平FeS2+O2Fe2O3+SO2
第一步:選擇氧原子為突破口,Fe2O3中氧原子為奇數,配以最小數字為系數,使氧原子數變為偶數
FeS2+O2——2Fe2O3+SO2
③觀察法:從分子的特徵變化入手,分析配平。
例3
配平Fe3O4+COFe+CO2↑
由觀察知:CO+O→CO2,Fe3O4可提供4個氧原子,則
④歸一法:選擇化學方程式中組成最復雜的化學式,設它的系數為1,再依次推斷。
第一步:設NH3的系數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應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別轉移到NO和H2O中,由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總數推O2系數
⑤代數法:設各物質系數為未知數,列出它們的關系,解一元或多元代數方程式,進行討論。
參考資料:
http://www.eebbk.com/bbkbbs/dispbbs.asp?boardid=21&id=49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