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如何觀察化學實驗現象

如何觀察化學實驗現象

發布時間:2022-05-30 18:27:49

Ⅰ 怎樣觀察化學實驗

天津市薊縣擂鼓台中學 劉春霞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技能,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並且可以為學生理解化學概念和理論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化學實驗中奇妙的現象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觀察時,有部分學生只是看「熱鬧」,覺得「好玩」,而忽視了實驗的目的。俄國生理學家巴莆洛夫也曾說過:「應當先學會觀察,不學會觀察,你就永遠當不了科學家。」因此學會正確的觀察實驗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從四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明確實驗目的,觀察和思考相結合 在化學實驗課上,教師設置的每個化學實驗(如演示實驗、分組實驗、趣味實驗等)都有實驗目的。只有明確實驗目的,才能積極的思考,有效的觀察,提高學習效率。如必修1的「噴泉實驗」,現象是:導管內液面迅速上升,燒瓶內出現非常美麗的紅色噴泉。觀察實驗前,學生應該明確這個實驗是驗證「氨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這時教師應及時提出思考問題: 通過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探究,從而得出:氨氣極易溶於水的物理性質和氨水顯鹼性的化學性質。 二、協調多種感官,觀察更全面 提到觀察化學實驗,許多學生都認為,「觀察」就是單純的用眼睛去看。其實,化學實驗的「觀察」不能只局限於用眼睛看。在化學實驗過程中,觀察實驗,應包括:用眼睛去看,看物質的顏色是否變化、是否有沉澱生成、是否發出強光;用鼻子去聞,生成的氣體是否有異味;用耳朵去聽,在實驗過程中是否能聽到伴隨的聲音;用手去觸摸,觸摸後感覺到是熱的還是冷的(即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等。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如果我們能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去感知、觀察實驗中出現的現象,才能對物質的性質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和記憶。 三、全面、有序進行觀察實驗 首先要注意觀察:①反應物的物理性質(如反應物的顏色、狀態、氣味、溶解性等);②反應條件(如是否需要高溫、加熱、通電等);③反應裝置(反應要用到哪些化學儀器如試管、燒杯、酒精燈等);④觀察實驗的操作方法 (如組裝實驗裝置順序、添加葯品順序等);⑤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給試管中的液體或固體加熱要注意什麼、使用膠頭滴管要注意什麼等);⑥觀察反應過程中的主要現象(如是否有顏色變化、是否有氣體生成、是否有沉澱析出、是否有發光、放熱的現象等);⑦實驗完畢,觀察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新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溶解性等;⑧還要觀察儀器拆分順序(如實驗室製取氧氣或者乙烯,儀器要從右到左,從上至下拆分);⑨儀器洗滌、整理等。 四、正確記錄實驗現象 正確記錄實驗現象有兩層含義: (1)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觀察到什麼就應記錄什麼,中學實驗大多數是驗證性實驗,每個實驗都已經有明確的實驗結果,但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時仍會遇到與教材敘述不相符的結結論,這時切不可讓學生照抄教材有關內容,或是湊合實驗數據,或填寫不真實的實驗結果;而應該要求學生如實記錄,並認真分析實驗異常現象的原因,找出問題所在。需要說明的是往往新的發現或許從中產生。 (2)要掌握正確的記錄方法。有的學生在記錄實驗現象時往往用預先知道的結論來代替觀察的現象,如將加熱碳酸氫銨的現象記為「有水、氨氣和二氧化碳生成」,這是錯誤的,混淆了「現象」與「結論」的區別;正確的實驗現象描述應是「白色固體逐漸消失,試管壁上有水珠出現,同時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和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過:「你播種行為,就會收獲習慣;你播種習慣,就會收獲性格;你播種性格,就會收獲命運。」化學實驗教學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為前提,只有學生正確觀察實驗,才有可能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

Ⅱ 化學實驗時觀察實驗現象的程序

當然是先從比較明顯的實驗現象開始了 ,視覺、聽覺 比如沉澱、氣體、溶液顏色變化、燃燒劇烈程度、爆鳴聲、茲茲聲、煙、再來就是嗅覺、觸覺,氣味、溫度等。再下來就是加入指示劑啊,假如化學試劑 如能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等等

Ⅲ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觀察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在化學知識中,許多知識如化學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質等,都是通過化學實驗而獲得的。因此,在化學學習中必須學會對實驗進行正確的觀察,並在觀察的基礎上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從而掌握化學知識。那麼,如何正確觀察實驗、在實驗觀察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呢?
首先,應明確實驗目的,確定實驗觀察的重點。
設置課本實驗的目的在與實現某一學習目的,實驗目的決定了實驗觀察的重點。只有明確重點觀察的內容,抓住本質的現象,才能有效地觀察,有效地學習。如在初中化學〈序言〉課的實驗,所設置的幾個實驗都是為學生順利理解和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而設置的。因此,觀察的重點應放在反應前後物質是否發生質的變化,從而確定變化屬於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如鎂帶的燃燒實驗,觀察的重點是鎂在燃燒後的產物的性質和鎂帶有何本質的不同,確定反應是否新物質生成,從而判斷該反應是否屬於化學變化。而不能僅僅注意實驗過程中的「發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這一非本質的現象。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實驗的目的——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實質。
其次,明確觀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進行實驗的觀察。
對於實驗,特別是一些過於復雜的實驗,往往存在多個實驗觀察的要素,實驗過程中必須全面、有序地進行觀察,才能實現實驗教學的目的,從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學知識。
那麼,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觀察化學實驗呢?第一階段(實驗前),觀察要素為反應物的物理性質(如反應的顏色、狀態、氣味等);反應條件(如是否加熱、通電等);反應裝置(用什麼作反應器具、裝置有何特點等);操作順序(如何組裝實驗裝置、添加葯品先後順序如何等);其他(如葯品的用量、實驗注意事項等)。第二階段(實驗中),觀察要素反應過程中的主要現象(如是否有顏色變化、是否有氣體生成、是否有沉澱析出、是否發光、放熱等)。第三階段(實驗後),觀察要素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新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溶解性等;儀器拆分順序;儀器整理等。
隨著實驗的深入和知識水平的提高,越來越要求學生能夠深入全面地進行實驗的觀察,全面掌握化學知識。如果不能全面地進行實驗的觀察,往往會因為觀察的片面性而導致種種問題,如無法獲得全面的知識。更為嚴重的是在實驗具體操作過程中,可能回導致失敗或危險,如加熱固體葯品時,試管口為向下傾斜,導致試管破裂;用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如果不遵循實驗前先通氫氣一段時間後再後加熱、實驗後先撤酒精燈一段時間後再撤氫氣的順序,必然導致實驗失敗和危險(爆炸)等。
第三、協調多種感覺器官。
實驗現象的觀察,往往不僅僅依靠眼睛觀察來完成。在很多實驗中,還需要藉助手、鼻等感官。如第一章關於硫燃燒的實驗中,除用眼觀察之外,還需藉助鼻聞(二氧化硫的氣味)、用手摸(摸集氣瓶感覺熱現象)等。只要這樣,才能全面獲得感性的材料。
此外,實驗現象的觀察過程中,還要克服下列不良習慣:
1、只注意強烈刺激作用的現象,而忽視其他現象;
2、由於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忽略了稍縱即逝的現象;
3、只注意觀察實驗過程中的現象,而忽略對實驗操作順序、裝置特點的觀察;
4、只觀察不思考等。

Ⅳ 怎樣觀察和描述化學實驗現象

為做好化學實驗,首先應當學會觀察實驗現象。要通過實驗觀察認識千變萬化的物質世界,了解化學變化規律,幫助我們形成化學概念。當然,要用正確的方法去觀察實驗,如初次進行鎂帶的燃燒實驗時,往往會被燃燒時產生的「奪目光輝」「耀眼的白光」所吸引,這雖然也是應該注意的,但更為關鍵的是要仔細觀察反應產物——白色固體,正是這一結果反映出鎂帶燃燒這一變化的本質。要透過現象抓住變化的實質——生成了其他物質,所以,所發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 在描述所觀察的現象時,切記不要將現象與結論混淆起來,也不能先下結論再描述現象。例如,「給混有少量二氧化錳的氯酸鉀加熱時,看到有氧氣氣泡冒出……,」這就是結論與現象混淆不清。應當改成「給……時,看到導氣管口(用排水法集氣)有氣泡冒出……」,「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火星變成了火苗……」然後通過對現象的分析、思考再做出應有的結論:「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發生分解,生成了氧氣。」其步驟為:觀察實驗-→描述實驗現象-→思考-→分析歸納-→結論。延伸閱讀:化學實驗觀察和描述本文轉載地址:|更多

Ⅳ 觀察化學實驗應注意哪些問題

一、防止看了熱鬧,丟了門道 初學化學的同學覺得化學實驗很神秘,有些同學甚至把做實驗看成是耍魔術,很好玩。由於他們只注意看「熱鬧」,而沒有明確的觀察目的,這樣就難以抓住關鍵的實驗現象,丟掉了「門道」,其結果就難以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 二、不能只盯一點,要全面觀察 一些同學在觀察化學實驗時,只注意明顯突出的現象,而忽略那些不太顯著的現象。如觀察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時.只看到有「火星四射」,而看不到有「黑色固體產生」。另外,觀察不僅是用眼看,還包括用耳聽、用鼻聞、用手摸。例如,在觀察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通過鼻聞,可了解產生的氣味的氣味;用手摸集氣瓶壁,可感覺到反應有熱量放出。這些都是用眼所觀察不到的。 可見,只有「全神貫注」.才能全面觀察到實驗的現象。 三、不能馬馬虎虎,要細心比較 觀察實驗不能只觀察一個大概,特別是對相似的實驗,更應細心比較。如硫既能在空氣中燃燒,也能在氧氣中燃燒,在觀察這兩個實驗時,就應特別細心,否則,牼湍岩怨鄄斕攪蛟誑掌�杏朐諮跗�腥忌盞幕鷓嬗小拔⑷醯牡�渡�睜與「明亮的藍紫色」之區別,從而得不出硫在氧氣中燃燒更旺的結論。 四、不能只觀察不思考 五、弄清概念,防止張冠李戴 有些化學實驗的概念容易混淆,若沒有搞清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描述實驗現象時就易出現張冠李戴的錯誤。如「光」與「火焰」、「煙」與「霧」、「渾濁」與「沉澱」、「溶解」與「熔化」等概念極易混淆,只有注意了它們的區別,才能正確描述這類實驗現象。 六、要防止用結論代替現象進行描述 現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徵,而結論是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得出的事物的本質特徵,二者有聯系、但不能相互代替,如鎂條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之一是「有白色粉末產生」,而不能描述為「有氧化鎂產生」。否則.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Ⅵ 如何」准確描述」化學實驗現象

如何准確地描述化學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的觀察主要是指用眼看、鼻聞、耳聽、手感等方式得到的實驗現象。描述並記憶實驗現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如果能找到實驗現象存在的規律,則可化難為易。下面把觀察化學實驗現象的基本方法探索如下:
一、可以根據時間段把觀察分為三個階段:
變化前、變化中、變化後。
二、可以把觀察內容分三類:
①形態:包括物質的狀態(氣、液、固)、溶解、沉澱的析出、氣泡、氣味等。
②外觀:包括物質的顏色、煙、霧、渾濁等。
③能量:包括物質變化中發生的光、電、熱、聲、爆(炸)等。
三、可以根據反應條件的不同也將化學實驗分成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物質燃燒實驗;第二種是加熱固體物質實驗;第三種是在溶液中進行的化學實驗。
這三類實驗的現象存在的規律:
1.物質燃燒實驗都有三個明顯的現象
①放出大量的熱;
②生成了一種或幾種不同於反應物(指物質的色、態、味)的產物;
③固體直接燃燒則發出一定顏色和強度的光;氣體或固、液體轉變成氣體再燃燒則發出一定顏色和強度的火焰.(描述物質的燃燒現象,一般:一光、二熱、三生成。)
例如,鋁條燃燒的現象是:①發出耀眼的白光;②放出大量的熱;③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再如,硫磺燃燒(在氧氣中)的現象是:①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的火焰(硫磺受熱先熔化再汽化最後才燃燒);②放出大量的熱;③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2.加熱固體物質的實驗現象主要包括物質的狀態、顏色、質量變化及產物中是否有水和氣體產生。
例如,加熱碳酸氫銨的現象:①有一股刺激性的氣味產生;②試管壁上有水珠生成;③有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④試管內的白色固體逐漸消失。
3.在溶液中進行的化學反應,實驗現象主要包括反應物(固態)的質量和顏色變化及溶液中是否有沉澱(包括沉澱顏色)和氣泡產生。
例如,在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現象是有藍色沉澱產生。
四、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的注意事項:
1.要注重對本質現象的觀察。本質現象就是以揭示事物本質特徵的現象。如鋁帶在空氣中燃燒時「生成白色固體」是本質現象,因為由此現象可正確理解化學變化這個概念,而發出「耀眼的白光」則是非本質現象。因此,觀察實驗現象要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和主要的觀察對象。
2.要正確描述實驗現象。
①不能以結論代替現象。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而不能用結論「生成四氧化三鐵」代替「生成黑色固體」。
②要明確「光」和「火焰」、「煙」和「霧」等的區別,不能相互替代
3.要用科學的化學術語,不能口語化。

Ⅶ 化學實驗要觀察什麼

1/6
防止看了熱鬧,丟了門道初學化學的同學覺得化學實驗很神秘,有些同學甚至把做實驗看成是耍魔術,很好玩。由於他們只注意看「熱鬧」,而沒有明確的觀察目的,這樣就難以抓住關鍵的實驗現象,丟掉了「門道」,其結果就難以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 防止看了熱鬧,丟了門道初學化學的同學覺得化學實驗很神秘,有些同學甚至把做實驗看成是耍魔術,很好玩。由於他們只注意看「熱鬧」,而沒有明確的觀察目的,這樣就難以抓住關鍵的實驗現象,丟掉了「門道」,其結果就難以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
2/6
不能只盯一點,要全面觀察一些同學在觀察化學實驗時,只注意明顯突出的現象,而忽略那些不太顯著的現象。如觀察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時.只看到有「火星四射」,而看不到有「黑色固體產生」。另外,觀察不僅是用眼看,還包括用耳聽、用鼻聞、用手摸。例如,在觀察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通過鼻聞,可了解產生的氣味的氣味;用手摸集氣瓶壁,可感覺到反應有熱量放出。這些都是用眼所觀察不到的。可見,只有「全神貫注」.才能全面觀察到實驗的現象。
3/6
不能馬馬虎虎,要細心比較觀察實驗不能只觀察一個大概,特別是對相似的實驗,更應細心比較。如硫既能在空氣中燃燒,也能在氧氣中燃燒,在觀察這兩個實驗時,就應特別細心,否則,得不出硫在氧氣中燃燒更旺的結論。
4/6
不能只觀察不思考觀察化學實驗,不只是動動眼睛和其它感官就行了,還要開動腦筋去分析和判斷。如在觀察實驗室制氧氣的實驗時,只有同時思考「為什麼實驗前應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試管口為何要略向下傾斜?」「實驗結束時,為何要先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後熄滅酒精燈?」等問題,才能達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5/6
弄清概念,防止張冠李戴有些化學實驗的概念容易混淆,若沒有搞清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描述實驗現象時就易出現張冠李戴的錯誤。如「光」與「火焰」、「煙」與「霧」、「渾濁」與「沉澱」、「溶解」與「熔化」等概念極易混淆,只有注意了它們的區別,才能正確描述這類實驗現象。
6/6
要防止用結論代替現象進行描述現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徵,而結論是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得出的事物的本質特徵,二者有聯系、但不能相互代替,如鎂條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之一是「有白色粉末產生」,而不能描述為「有氧化鎂產生」。否則.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要防止用結論代替現象進行描述現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徵,而結論是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得出的事物的本質特徵,二者有聯系、但不能相互代替,如鎂條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之一是「有白色粉末產生」,而不能描述為「有氧化鎂產生」。否則.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Ⅷ 如何觀察化學實驗

在做實驗時,用你所有的感官,只要是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感覺到的都是現象,比如,物質的顏色變化,發光發熱,生成沉澱,生成氣體等等,就是觀察這些現象.
另外在做實驗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關注物質的性質比如物質的顏色 狀態 氣味 等
(2)關注物質的變化.發生的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3)關注物質變化的過程及現象.

Ⅸ 如何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

(1)要注重對本質現象的觀察。本質現象就是以提示事物本質特徵的現象。如鋁帶在空氣中燃燒時「生成白色團體」是本質現象,因為由此現象可正確理解化學變化這個概念,而發出「耀眼的白光」則是非本質現象。因此,觀察實驗現象要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和主要的觀察對象。
(2)要正確描述實驗現象。①不能以結論代替現象。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而不能用結論「生成四氧化三鐵」代替「生成黑色固體」。②要明確「光」和「火焰」、「煙」和「霧」等的區別,不能相互替代。

Ⅹ 化學實驗中觀察物質的變化一般分為哪三個階段

觀察實驗現象主要是指用眼看、鼻聞、耳聽、手感等方式得到實驗的現象.描述並記憶實驗現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如果能找到實驗現象存在的規律,則可化難為易。我們把觀察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探索如下:

一、可以根據時間段把觀察分為三個階段:變化前、變化中、變化後。

二、可以把觀察內容分三類

①形態:包括物質的狀態(氣、液、固)、溶解、沉澱的析出、氣泡、氣味等。

②外觀:包括物質的顏色、煙、霧、渾濁等。

③能量:包括物質變化中發生的光、電、熱、聲、爆(炸)等。

閱讀全文

與如何觀察化學實驗現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