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個人防護用品有哪些
1為了保護頭部不受到傷害,保護人的頭部不受傷害或降低頭部傷害的程度。頭部防護用品有安全帽、礦工安全帽、電焊安全帽。
2、面部防護
預防煙霧、塵粒、金屬火花和飛屑、熱、電磁輻射、激光、化學飛濺等傷害面部的個人防護用品稱為面部防護用品。根據防護功能,可分為防化學面屏、電焊面罩、防輻射面屏等。防化面屏一般由聚碳酸材料製成,可防熔金屬化學物飛濺。
3、眼部防護
物質的顆粒和碎屑、火花和熱流、耀眼的光線和煙霧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按防護種類可分為防護眼鏡、護目鏡兩種;根據防護功能,可分為防化眼鏡、防沖擊眼鏡、電焊眼鏡、防塵眼鏡等。防化學品眼鏡主要用於防禦有刺激或腐蝕性的溶液對眼睛的化學損傷。電焊眼鏡是為了保護電焊工的眼睛而設計的,相對電焊面屏更加的方便美觀。防沖擊眼鏡主要是對粉塵顆粒物、硬物碎屑等的防護。
4、呼吸防護
呼吸器官防護用品是為防止有害氣體、蒸氣、粉塵、煙、霧經呼吸道吸人或直接向配用者供氧或清凈空氣,保證在塵、毒污染或缺氧環境中作業人員正常呼吸的防護用具。
防塵口罩是防止或減少空氣中粉塵進入人體呼吸器官的個人保護器具。
防塵面具實際上防護功能和防塵口罩一樣,也是用來阻隔外界粉塵顆粒物被人體吸入的呼吸防護用品。但防塵面具不論從使用成本和防護等級,都高於防塵口罩。防塵面具一般由過濾棉和面罩組成,過濾棉屬於易耗品需要及時更換,而面罩是可以清洗後反復使用的。
防毒面具主要是保護人的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防止毒氣、粉塵、細菌等有毒物質傷害的個人防護器材。空氣呼吸器又稱貯氣式防毒面具,有時也稱為消防面具。它以壓縮氣體鋼瓶為氣源,但鋼瓶中盛裝氣體為壓縮空氣。
Ⅱ 個人防護用品都有哪些種類
①
安全帽類
礦工用安全帽、ABS
W型安全帽、透氣性安全帽、ABS
V型透氣安全帽、V型安全帽、大衛頭盔
冬裝、作訓帽、安吉安透氣安全帽、隆達901鋼盔等
②
呼吸護具類
凈氣式呼吸護具、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簡易防塵口罩、復式防塵口罩、過濾式防毒面具、導管式防毒面具、直接式防毒面具、電動送風呼吸護具、過濾式自救器、隔絕式呼吸護具;
供氣式呼吸護具、攜氣式呼吸護、氧氣呼吸器、空氣呼吸器、生氧面具、隔絕式自救器、密合型半面罩、密合型全面罩、濾塵器件、生氧罐、濾毒罐等。
③
眼防護具
焊接用眼防護具、爐窯用眼護具、防沖擊眼護具、微波防護具、激光防護鏡以及防X射線、防化學、防塵等眼護具。眼瞼部防護系列產品有:經濟性輕質護目鏡、聚碳酸酯防霧護目鏡、防護眼鏡、防護眼鏡(強塗層),藍色鏡架、防護眼鏡(UV防護)、防護眼鏡(強塗層,UV防護)、工業標准防護眼鏡。
④
防護手套、鞋
防護手套用於手部保護,主要有耐酸鹼手套、電工絕緣手套、電焊手套、防X射線手套、石棉手套等;防護鞋用於保護足部免受傷害。主要產品有防砸、絕緣、防靜電、耐酸鹼、耐油、防滑鞋、防滑鞋套等。
⑤
防護服
用於保護職工免受勞動環境中的物理、化學因素的傷害。防護服分為特殊防護服和一般作業服兩類。
⑥
墜落具
用於防止墜落事故發生。主要有安全帶、安全繩和安全網。
(2)防止化學灼傷的個體防護用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1、頭部防護
頭部防護是止從2m~3m以上高處墜落時對頭部造成的傷害,以及日常工作中對頭部的傷害,主要產品有安全帽,安全頭盔。按材質分為玻璃鋼安全帽,ABS安全帽,PE安全帽。
2、眼部防護
用以保護作業人員的眼睛、面部,防止外來傷害。
3、聽力防護
是指長期在90dB(A)以上或短時在115dB(A)以上環境中工作時受到的傷害的防護。聽力護具有耳塞、耳罩和帽盔三類。
4、腳部防護
腳部防護是指在工作中保護足部免受傷害。
5、手部防護
手部保護是指在工作中保護手部免受傷害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個人防護用品
Ⅲ 個人防護用品(PPE)有哪些
PPE可按防護部位分為防護頭、面、眼、呼吸道、耳、手、腳、身軀等8類,也可以依據用途分為防塵、防毒、防雜訊、防高溫熱輻射、防微波和激光、防放射、防沖擊、防機械外傷、防油、防鹼、防墜落、防寒、防觸電、防水和水上救生等。主要有:
1. 防護服。防護服包括帽、衣褲、圍裙及鞋蓋等,主要是防止熱輻射、射線、微波和化學污染物損傷皮膚或經皮膚侵入人體。
2. 防護眼鏡和防護面罩。有電焊工護目鏡、爐窯工護目鏡和面罩、防微波和防碎屑眼鏡等。
3. 呼吸防護器。
4. 護耳器。護耳器包括耳塞、耳罩、耳帽,其作用主要是防止雜訊危害。
5. 防護手套。主要是棉手套,也有用新型橡膠體或聚氨脂塑料浸塑製成的手套。不同材質的手套可用於不同的工作場所,如防溶劑、耐油、耐漆、防污染、耐熱,耐寒冷手套等。
6. 防護膏膜。在戴手套感到妨礙操作的情況下,可用膏膜防止手部皮膚污染。膏膜一般由葯物、成膜劑、油脂活性劑乳化製成,用後用溫水和肥皂沖洗,可用在使用有機化合物的場所,如各種溶劑、油漆和染料操作時。
企業內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分發、收集和維護保養防護伺服器。這樣不僅可以延長PPE的使用期限,更重要的是能保證個人防護用品www.dehsm.com防護效果。耳罩、口罩、面具等用後應以肥皂清水洗凈,並以葯液消毒、晾乾。過濾式呼吸防護器的濾料要按時更換,葯罐在不用時應將通路封塞,以防失效。防止皮膚污染的工作服,用後應立即集中處理洗滌。
Ⅳ 個人防護用品包括哪些
(1)頭部防護:佩帶安全帽,適用於環境存在物體附落的危險;環境存在物體擊打的危險。
(2)附落防護:系好安全帶,適用於需要登高時(2米以上);有跌落的危險時。
(3)眼睛防護:佩戴防護眼鏡、眼罩或面罩,適用於存在粉塵、氣體、蒸氣、霧、煙或飛屑刺激眼睛或面部時,佩戴安全眼鏡、防化學物眼罩或面罩(需整體考慮眼睛和面部同時防護的需求);焊接作業時,佩載戴焊接防護鏡和面罩。
(4)手部防護:佩戴防切割、防腐蝕、防滲透、隔熱、絕緣、保溫、防滑等手套,可能接觸尖鏡物體或粗糙表面時,防切割;可能接觸化學品時,選用防化學腐蝕、防化學滲透的防護用品;可能接觸高溫或低溫表面時,做好隔熱防護;可能接觸帶電體時,選用絕緣防護用品;可能接觸油滑或濕滑表面時,選用防滑的防護用品,如防滑鞋等。
(5)足部防護:佩戴防砸,防腐蝕、防滲透、防滑、防火花的保護鞋,適用於可能發生物體砸落的地方,要穿防砸保護的鞋;可能接觸化學液體的作業環境要防化學液體;注意在特定的環境穿防滑或絕緣或防火花的鞋。
(6)防護服:保溫、防水、防化學腐蝕、阻燃、防靜電、防射線等,適用於高溫或低溫作業要能保溫;潮濕或浸水環境要能防水;可能接觸化學液體要具有化學防護使用;在特殊環境注意阻燃、防靜電、防射線等。
(7)聽力防護:根據《工業企業職工聽力保護規范》選用護耳器;提供適用的通訊設備。
(8)呼吸防護:根據GB/T18664-2002《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選用。要考慮是否缺氧、是否有易燃易爆氣體、是否存在空氣污染、種類、特點及其濃度等因素之後,選擇適用的呼吸防護用品。
頭盔注意事項
在生產現場,為防止意外重物墜落擊傷、生產中不慎撞傷頭部,或防止有害物質污染,工人應佩戴安全防護頭盔。防護頭盔多用合成樹脂類橡膠等製成。我國國家標准GB2811-81對安全頭盔的形式、顏色、耐沖擊、耐燃燒、耐低溫、絕緣性等技術性能有專門規定。
根據用途,防護頭盔可分為單純式和組合式兩類。單純式有一般建築工人、煤礦工人佩帶的帽盔,用於防重物墜落砸傷頭部。機械、化工等工廠防污染用的以棉布或合成纖維製成的帶舌帽亦為單純式。組合式的主要有電焊工安全防護帽、礦用安全防塵帽、防塵防雜訊安全帽。
Ⅳ 常見的化學品泄漏安全防護用品有哪些
防護服、防護眼鏡、防護口罩、防護手套、防毒面具等
Ⅵ 常見的化學防護用具和應急物質有哪些
危化品的個體勞動防護用品要針對具體的化學品特性來配備。
比如 鹽酸 。我是給員工配備的專用的頭盔、半面罩防毒面罩,防酸鹼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對油漆我是主要配備的半面罩防毒面罩。您一定要針對具體情況或者是MSDS來陪個體勞動防護用品。
應急物資的配備,也是要依據MSDS來。
還是又如鹽酸,根據其應急措施。在配備聚乙二醇、4%碳酸氫鈉溶液、2.5%氧化鎂溶液、牛奶等葯品。現場設立有洗眼器。未搶救火災根據儲存量的大小可配備氧氣呼吸器、穿全身防護服、滅火器、消防栓。
一句話根據具體化學品的MSDS來進行個體防護和配備應急物資是比較靠譜的
Ⅶ 接觸劇毒化學品時,常用的防護用品有哪些
個人防護措施包含: 在其他技術措施不能從根本上防毒時,必須採取個人防護措施。其作用是隔離和屏敝(如防護服、口罩、鞋帽、防護面罩、防護手套、防音器等)及吸收過濾(如防護眼鏡、呼吸防護器等)有毒物質。選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可以減輕受毒物影
Ⅷ 危險化學品操作人員需要佩戴哪些勞動防護用品
危險化學品操作人員需要正確佩帶防毒面具及袖套、圍裙、靴套等個人防護器材,必要時應穿全身式防毒衣。
1、眼睛防護
戴上與皮膚密合的游泳鏡或太陽眼鏡,防止眼睛受刺激或有毒液滴濺入眼內。或用透明塑料薄膜袋包住頭部,用毛巾扎住頸部,在口鼻處開孔。
2、呼吸道防護
裝料口罩:用毛巾、紗布、舊布做成比普通口罩稍大的裝料口罩,裝填3~4cm厚的防毒濾料(如1~2mm的黏土粒、0.6~1.2mm的1:1生石灰和黏土混合顆粒、木炭粒、鋸末,或浸10%~15%的碳酸鈉等);或將毛巾鋪平,把濾料倒在中央再進行折疊、縫制、安上系帶;佩戴時必須固定,防止下墜和漏氣。
3、消化道防護
遵照規定不得在工作場所喝水、吃東西、吸煙;工作後要脫去工作服,並洗手洗臉;事故污染區的水源、食品須經檢測無害後方可食用。
4、皮膚防護
全身防護:可用雨衣、塑料布、薄膜、帆布、油布、毯子、棉大衣、斗笠或雨傘等遮住身體各部位,進行全身防護。
(8)防止化學灼傷的個體防護用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環保、公安、衛生、交通等有關部門,按照本地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諉。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採取必要的應急處置措施,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1、立即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害人員,疏散、撤離或者採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
2、迅速控制危害源,測定危險化學品的性質、事故的危害區域及危害程度;
3、針對事故對人體、動植物、土壤、水源、大氣造成的現實危害和可能產生的危害,迅速採取封閉、隔離、洗消等措施;
4、對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狀況進行監測、評估,並採取相應的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措施。
Ⅸ 使用有毒揮發性化學品應佩戴什麼個人防護用品
3M防毒面具,不同的揮發性溶劑應配備不同型號的防毒面具,具體型號可網路
Ⅹ 化學灼傷的預防及緊急救治措施有哪些
化學灼傷的類型
人們通常把化學物質作用於機體,引起局部組織受損,並進一步導致全身性病理生理改變的過程稱為化學灼傷。化學灼傷與由火焰、熱流、灼熱金屬等「過熱」直接引起的熱力灼傷不同,它不單純是指體表的皮膚灼傷,而且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罕見的泌尿生殖系統的灼傷。
在生產勞動和科學試驗中,大多數化學灼傷都是接觸對組織有破壞作用的腐蝕性物質引起的。搬運和傾倒裝有化學物質的敞口容器,劇烈化學反應時濺出和溢出化學物質,或從容器里漏出與噴出化學物質是引起化學灼傷的常見的原因。因此,往往導致爆炸性損傷、噴射性損傷、流注性損傷和跌落性損傷。
隨著石油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新工藝、新產品的不斷涌現,化學灼傷的類型隨之多樣化和復雜化。人們所遇到的化學灼傷除酸、鹼之外,還包括元素單體、化學毒性氣體、刺激性化合物等等,涉及的化學物質種類繁多,經常引起化學灼傷的工業用化學物質就有硫酸、鹽酸、硝酸、甲酸、乙酸、氫氟酸、氨、氨水、氫氧化鉀、氫氧化鈉和磷。而且灼傷部位、面積、深度、病程、預後比起熱力灼傷更為復雜。
及時有效的處理可以縮短致傷物質與機體組織的接觸時間,對致傷物質的接觸有很大的限製作用。因此,爭取時間及時正確地處理是化學灼傷急救的關鍵。
化學灼傷急救的要點
化學灼傷急救的要點:一要弄清化學性致傷物質的類別、濃度、作用方式、損傷范圍和程度;二要將傷者撤離現場,運送到空氣新鮮處,迅速脫去污染衣服,視情況採取保暖措施;三要對症採取創面處理、吸氧、鎮靜、止痛、解毒、抗休克等一系列治療措施。其中創面處理應達到如下要求:清除化學致傷物質,防止由創面吸收引起中毒,防止化學物質繼續作用於創面而使灼傷范圍擴大、加重灼傷深度或引起感染。
(1)對於皮膚灼傷,除了個別化學致傷物質(如生石灰、電石等)外,一般主張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創面,再以中和劑中和。由於致傷性化學物質與中和劑發生反應會產生大量的熱,加重原發性損傷,因此持續用清水清洗比單純用中和劑為好。沖洗時間一般在10~15分鍾左右(也有人主張15~30分鍾左右)。沖洗完畢後,局部再用中和劑,用中和劑的時間不宜過長,用後必須用水洗凈。然後用消毒敷料覆蓋創面,送醫院作進一步治療。
(2)當致傷物質是非水溶性物質時,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菜油等)或輕質汽油等對皮膚損害性小的溶劑進行清洗,用汽油時必須注意用量,防止吸收中毒。
(3)對於眼灼傷,要火速急救,防止貽誤時機而導致失明。要用大量的水沖洗15~20分鍾,水壓要低,沖洗時要將眼瞼翻轉。還有一種方法是,將臉浸入水中10分鍾左右,用力眨眼,抬頭呼吸的間隔時間要短。在沒有專門監護的情況下,不要用葯物中和,否則可能加重眼的損傷。因為化學性眼損傷的嚴重程度要在灼傷後數天才能完全反映出來,因此應將傷者及時送往眼科治療。
(4)對於消化道灼傷,可服黏膜保護劑,如蛋清、牛奶、稠米湯、麵糊等,以保護食道和胃黏膜。應盡量避免嘔吐而加重損傷。如傷者神志清醒並能吞咽,應讓其大量飲水。
(5)酸灼傷: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5%的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中和,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也有人主張用5%的三乙醇胺溶液沖洗。
(6)鹼灼傷: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2%醋酸溶液洗滌中和,然後再用水沖洗;也可用2%硼酸水濕敷。
(7)溴灼傷:用水沖洗後,用硼酸水濕敷,或用高錳酸鉀水溶液沖洗,再以硫化鉀溶液洗滌。
(8)氫氟酸灼傷: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5%碳酸氫鈉溶液洗滌或濕敷,然後塗上甘油或調上如意黃金散。
(9)苯酚(石炭酸)灼傷:用大量的水沖洗,再以70%酒精洗滌,然後用硫酸鈉溶液濕敷。
(10)氧化鈣(生石灰)灼傷:先用植物油清除皮膚上沾染的石灰微粒,再用2%醋酸溶液洗滌。
(11)瀝青灼傷:以棉花蘸汽油或二甲苯清除粘在皮膚上的瀝青,然後塗上羊毛脂。
化學灼傷的預防措施
(1)在具有酸、鹼等腐蝕性物質或有化學灼傷危險的場所應裝設沖洗設備,如淋浴、沖眼噴頭,並配備好必要的中和劑。
(2)要加強有化學灼傷危險作業人員的安全衛生教育,講清危害性,增強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提高操作人員的操作技能及自我保護能力。
(3)配備具有防化性能的勞動防護用品,如眼鏡、面具、手套、袖套、鞋套、腿套、工作服等,並能正確使用。
(4)對有化學灼傷危險的物質盛裝容器上必須有醒目的標簽。
(5)對有化學灼傷危險的作業場所要設醒目的安全標志牌,提醒作業人員注意。
(6)如有可能,腐蝕物質的處理都應實行機械化或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