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學除雜過程
1.飽和氯化鈉溶液
2.飽和亞硫酸鈉
3.都通過
NaOH
溶液,下面用方程式表示: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這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固定在
NaOH
溶液,再加入稀硫酸,就會反應出二氧化硫,Na2SO4
是不會反應的。這樣,三氧化硫就被除掉了。只要把二氧化硫收集起來就大功告成了。
4.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三氧化二鋁會與氫氧化鈉反應,不會與氧化鎂反應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NaAlO2
稱偏鋁酸鈉
可溶與水)反應充分完全後,過濾一下溶液,將氧化鎂用清水多洗幾次最後烘乾即可得純凈氧化鎂
5.可以通入過量的CO2氣體
Na2CO3+CO2+H20----2NaHCO3
『貳』 請問化學裡面除雜是怎麼除 ,我搞不清楚這個問題。
除雜就是把需要的保留,雜質利用化學、物理過程除去啊
比如含有泥沙的水,要水的話,泥沙是雜質,過濾就行
又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要除去二氧化碳的話,將混合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即可,若要除去一氧化碳則讓混合氣體通過炙熱的氧化銅,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後會變成二氧化碳,那麼一氧化碳就除去了
除雜的原則是要保留的物質不可以減少,但可以增加,
分離則有點不同,要把多種物質分開,兩種物質都不可以變少,如要分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那麼要讓混合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收集一氧化碳,然後再往原來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過量鹽酸,收集產生的二氧化碳,那麼二者就分離了
「不增,不減,易分離,易還原」是對分離的要求,即各種物質都不增、不減,易分離就是說各種物質要容易分開收集保存,如前面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通過氫氧化鈉溶液二氧化碳留下了,一氧化碳就可以單獨收集,「易還原」則是要求每部操作都要使後續操作容易使原物質回復,如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只需加鹽酸就還原了
相對說除雜要求低一點,只需除掉一種就可以了,而飛離則要求分開,而且不損害各種物質原來的性質和數量
『叄』 九年級化學常見除雜要詳細
看看我的這個文檔吧
http://wenku..com/view/e6d73b28453610661ed9f4f9.html
http://wenku..com/album/view/1f43490216fc700abb68fc7f.html?pn=10
『肆』 20分:高中化學溶液除雜
加入適量氯化鋇,發生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澱,再過濾理由:將雜質通過化學離子反應的方式以沉澱的形式析出,再過濾,操作簡便,易分離,不引入新的雜質 望採納 謝謝
『伍』 化學上怎麼判斷除雜的方法
物質的除雜就是用適當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質里的少量雜質除去,以便獲得相對純凈的物質。
1.除雜原理原則:除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不能「玉石俱焚」。即試劑一般與雜質反應,不與要保留的物質反應。但特殊情況下,所加試劑需要和保留物質反應,但最終要轉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質。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過量的NaOH溶液→過濾→洗滌→加適量稀鹽酸。
(2)「不增」、「不減」。即不增加新的雜質,不減少要保留的物質。
(3)不污染環境。即要求所選用的除雜方法,不能產生可污染環境的物質。
(4)不能「舊貌變新顏」。即除雜結束前,要恢復保留物質的原有狀態。
(5)連續除去多種雜質,要考慮加試劑的順序、過量試劑的去除等
優先考慮物理方法;優先考慮能將雜質轉變為被提純物質的除雜方法。
2.除雜方法:
(1)一般可以先考慮物理方法,如:利用溶解性、磁性等物理性質進行提純物質的提純
方法 適用范圍 舉例 操作
過濾法 可溶物與不溶物 粗鹽提純 「溶解、過濾、蒸發」(得到可溶物)或「溶解、過濾、洗滌乾燥」(得到不溶物)
結晶法 兩種可溶物的分離 分離食鹽和硝酸鉀 降溫結晶法 或 蒸發溶劑法
(2)化學方法:主要有:
A.轉化法(將雜質轉化為被提純物質);
如:除CO2中的CO,可將氣體通過灼熱的CuO:CO+CuO高溫===Cu+CO2
除FeSO4中的CuSO4,可加過量的鐵粉,再過濾:CuSO4+Fe==Cu+FeO4
除CaO中的CaCO3可加熱:CaCO3 高溫===CaO+ CO2↑
B.沉澱法(將溶液中的雜質轉變為沉澱而除去);
如: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適量的BaCl2:Na2SO4+
BaCl2==BaSO4↓+2NaCl
C.氣化法(將固體或液體中的雜質轉化為氣體而除去);
如:除Na2SO4中Na2CO3,可加適量稀H2SO4:Na2CO3+ H2SO4=Na2SO4+ CO2↑+ H2O
D.吸收法(將氣體中的雜質用固體或液體進行吸收而除去);
如:除CO中的CO2,可將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
E.溶解法(將固體中的雜質轉變為可溶物而除去)。
如: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適量稀硫酸,再過濾:CuO+ H2SO4==CuSO4+ H2O
『陸』 化學如何對物質除雜
實驗常見的去除雜質的方法。
1,除水蒸氣可用:濃流酸、CaCl2固體、鹼石灰、無水CuSO4(並且可以檢驗雜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生石灰等。
2,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CO2)、NaOH溶液、KOH溶液、鹼石灰等,這是化學實驗常見的去雜質的方法之一。
3,除HCl氣體可用:AgNO3溶液(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這個也是化學實驗常見的去雜質的方法。
除氣體雜質的原則:用某物質吸收雜質或跟雜質反應,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應,或者生成新的雜質。
『柒』 化學 怎樣去除一種物質中的雜質
一般來說 有溶解過濾 生成沉澱 排除氣體 高溫煅燒 電解 蒸餾 等方法 看情況
『捌』 初中化學除雜方法。
1、
沉澱法
:
使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生成沉澱,然後通過過濾而除去。
2
、氣化法
: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變成氣體而除去。
3
、
置換法
: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量試劑通過發生置換反應而除去。
4
、
吸收法
:
兩種以上混合氣體中的雜質被某種溶劑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純的氣體不能被吸收時,可用此方法。
5
、
其它法
:
將混合物中的雜質用化學方法轉化成其它物質
舉例:
1.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用氫氧化鈉 誤區;不要使用氫氧化鈣[澄清石灰水] 他的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弱 只用於檢驗
2.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誤區;不要點燃 因為一氧化碳量少
3.乾燥酸性氣體
通過濃硫酸。注意要長進短出
4.乾燥鹼性氣體
使用乾燥的氫氧化鈉 石灰石等
5.至於其他的除雜,就是不要引進新的雜質
比如從氫氧化鈉中除去少量的氯化鈉
一 要有沉澱氣體之類的才可以
除去雜質
二 不可以有新的雜質生成
『玖』 化學除雜方法
仔細看了一下你列舉的這幾個除雜的題目,
原理都是一樣的,
就是通過加入試劑,
把雜質轉化為有效成分。
而另外一種生成物比較容易分離。
這樣的方法叫做轉化法。
如
H2SO4
+BaCl2=BaSO4↓
+2HCl
加入
適量的BaCl2溶液,發生上述反應
BaSO4
通過過濾除去,而
H2SO4
轉化為
HCl
,HCl正是有效成分。
2.
CuO
中混了
C,不能通過加熱的方式除去雜質。
加熱時,
二者發生反應,結果固體物質會有Cu,沒反應掉的C
,
引入了新的雜質,不能用這樣的方法除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