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兩杯水,一杯是鹽水,一杯是糖水,觀察有什麼區別
1、如果可以聞的話能直接區分出糖水和鹽水。
2、用干凈的能加熱的器具分別盛以上幾種液體少量(滴一些就可以了,比如瓷質的小湯勺一勺或者兩勺),在火上燒干。鹽水燒干後會有白色物質;糖水燒干後會留下黑色焦糊狀物,並有糊味。
3、放冰箱里,觀察結冰次序,先是糖水,然後是鹽水
4、最科學的化學方法:取適量兩份溶液,分別滴加適量硝酸銀溶液,觀察現象。有白色沉澱生成的是 NaCl溶液(鹽水),另一份是糖水。(原理:NaCl溶液中含氯離子,與銀離子反應生成白色沉澱;而糖卻無此現象。)
② 化學題:如何區分糖水鹽水井水自來水
嘗。在家裡不限制動嘴。
自來水假如新鮮應該有微弱的氯氣味道。
③ 鹽水跟糖水,還有糖鹽水的全名分別叫什麼
鹽水叫:氯化鈉注射液 氯化鈉注射液是輸液時常用的一種液體,是百分之0.9的水溶液。
糖水全名叫:葡萄糖注射液是調節水鹽、電解質及酸鹼平衡葯、是輸液時常用的一種液體,含50%葡萄糖注射液是高滲溶液;用於脫水。含10%~25%葡萄糖注射液是低滲溶液;所有濃度的葡萄糖液均可口服。
糖鹽水的全名是: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是葡萄糖或無水葡萄糖與氯化鈉的滅菌水溶液。是體液補充葯。 NS是鹽水的縮寫,是這樣寫的:0.9%NS 250或100ML 。
(3)化學如何區分鹽水和糖水擴展閱讀
氯化鈉的用法用量:
1、高滲性失水 高滲性失水時患者腦細胞和腦脊液滲透濃度升高,若治療使血漿和細胞外液鈉濃度和滲透濃度過快下降,可致腦水腫。故一般認為,在治療開始的48小時內,血漿鈉濃度每小時下降不超過0.5mmol/L。若患者存在休克,應先予氯化鈉注射液,並酌情補充膠體,待休克糾正,血鈉]155mmol/L,血漿滲透濃度]350mOsm/L,可予0.6%低滲氯化鈉注射液。
2、待血漿滲透濃度[330mOsm/L,改用0.9%氯化鈉注射液。補液總量根據下列公式計算,作為參考:
(1)所需補液量(L)= [血鈉濃度(mmol/L)-142] ×0.6×體重(kg)/ 血鈉濃度(mmol/L)
(2)一般第一日補給半量,餘量在以後2~3日內補給,並根據心肺腎功能酌情調節。
葡萄糖注射液用法用量
1、補充熱能 患者因某些原因進食減少或不能進食時,一般可予2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注射,並同時補充體液。葡萄糖用量根據所需熱能計算。
2、全靜脈營養療法 葡萄糖是此療法最重要的能量供給物質。在非蛋白質熱能中,葡萄糖與脂肪供給熱量之比為2∶1。具體用量依據臨床熱量需要而定。根據補液量的需要,葡萄糖可配製為25%~50%的不同濃度,必要時加入胰島素,每5~10g葡萄糖加入正規胰島素1單位。由於正常應用高滲葡萄糖溶液,對靜脈刺激性較大,並需輸注脂肪乳劑,故一般選用大靜脈滴注。
3、低糖血症,重者可先予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靜脈推注。
4、飢餓性酮症,嚴重者應用5%~2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每日100g葡萄糖可基本控制病情。
5、失水 等滲性失水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
6、高鉀血症 應用10%~25%注射液,每2~4g葡萄糖加1單位正規胰島素輸注,可降低血清鉀濃度。但此療法僅使細胞外鉀離子進入細胞內,體內總鉀含量不變。如不採取排鉀措施,仍有再次出現高鉀血症的可能。
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用法用量
1、失水:等滲性失水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
2、高鉀血症 應用10%~25%注射液,每2~4g葡萄糖加1單位正規胰島素輸注,可降低血清鉀濃度。但此療法僅使細胞外鉀離子進入細胞內,體內總鉀含量不變。如不採取排鉀措施,仍有再次出現高鉀血症的可能。
3、組織脫水 高滲溶液(一般採用50%葡萄糖注射液)快速靜脈注射20~50ml。但作用短暫。臨床上應注意防止高血糖,目前少用。用於調節腹膜透析液滲透壓時,50%葡萄糖注射液20ml即10g葡萄糖可使1L腹膜透析液滲透壓提高55mOsm/kgH2O。亦即透析液中葡萄糖濃度每升高1%,滲透壓提高55mOsm/kgH2O。
④ 區分食鹽水 糖水
一、測溶液導電能力。食鹽水導電,糖水不導電。
二、AgNO3溶液。食鹽水產生白色沉澱,糖水無明顯變化。
三、利用焰色反應。
⑤ 如何根據糖水與鹽水的物理或化學性質來區分他們呢初三化學
1.鹽水如果是食鹽水,那麼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檢驗,鹽水中會出現白色不溶於酸的沉澱。
2.測導電性,鹽水是電解質溶於水的溶液,導電性強。
3.蒸干灼燒,糖水中會析出糖,能燃燒。
4.焰色反應也可以,不過初三應該不學。
⑥ 鹽水與糖水有什麼區別呢(請從它們的沸點,比熱容,熱值等去分析,謝謝大家)
糖水沸點高。當溶劑中加入非揮發性溶質時,由於飽和蒸汽壓下降,會使沸點升高,凝固點降低
但是糖水比鹽水的沸點高
⑦ 如何區別食鹽和白糖4種方法,化學
1、味道不同
食鹽:鹹味。
白糖:甜味。
2、溶解度不同
取冷水,用同等多的過量待測物溶解於兩個杯子,析出少的是食鹽。因為食鹽溶解度比白砂糖大,並且溶解度基本不隨溫度變化,而白砂糖只易溶於熱水。
3、水溶液中是否導電
食鹽:水溶液導電。
白糖:水溶液不導電(要比較純凈的水溶解糖)。
4、加熱融化分解的溫度不同
食鹽:加熱以後不分解,溫度很高時才會熔化。
白糖:加熱以後會分解。
(7)化學如何區分鹽水和糖水擴展閱讀:
糖的化學性質:
蔗糖及蔗糖溶液在熱、酸、鹼、酵母等的作用下,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化學反應。反應的結果不僅直接造成蔗糖的損失,而且還會生成一些對製糖有害的物質。
1、熱分解作用
結晶蔗糖加熱至160℃,便熔化成為濃稠透明的液體,冷卻時又重新結晶。加熱時間延長,蔗糖即分解為葡萄糖及脫水果糖。在190—220℃的較高溫度下,蔗糖便脫水縮合成為焦糖。
焦糖進一步加熱則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醋酸及丙酮等產物。在潮濕的條件下,蔗糖於100℃時分解,釋出水分,色澤變黑。
蔗糖溶液在常壓下經長時間加熱沸騰,溶解的蔗糖會緩慢分解為等量的葡萄糖及果糖,即發生轉化作用。蔗糖溶液若加熱至108℃以上,則水解迅速,糖溶液濃度愈大,水解作用愈顯著。
煮沸容器所用的金屬材料,對蔗糖轉化速率也有影響。例如:蔗糖溶液在銅器中的轉化作用,遠比在銀器中的大,玻璃容器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2、酸的作用
蔗糖溶液為酸性時,蔗糖轉化更快。濃酸對糖液的分解作用更大,如濃硫酸能使固體蔗糖迅速脫水,焦化成為黑色產物。在純蔗糖溶液中,只要有少量的游離酸存在,就能使蔗糖的轉化作用迅速進行。
3、鹼的作用
稀鹼溶液如氫氧化鈣,氫氧化鉀及鈉的溶液,甚至在煮沸的情況下也不會使蔗糖分解。濃鹼溶液加在糖液中加熱時蔗糖分解成糠醛、丙酮、乳酸、乙酸、甲酸、二氧化碳等產物。分解程度及產物種類視氫氧離子濃度及溫度而定。蔗糖能與中等濃度的鹼化合生成鹼性的蔗糖鹽。
4、鹽類的作用
水中同時有蔗糖與鹽類存在時,它們的溶解度都要發生變化,變化的程度取決於雙方的濃度和鹽類的性質。
5、氧化作用
蔗糖燃燒或在生物氧化中,都產生二氧化碳及水,在中性或酸性的溶液中,高錳酸鉀可使蔗糖氧化成二氧化碳、甲酸、乙酸及草酸,但在鹼性條件下,只能部分地變為草酸及二氧化碳。
6、微生物對蔗糖的作用
蔗糖的稀薄溶液易受微生物的感染,但感染機會隨糖汁增濃而減少。此外還跟糖汁的溫度及pH值有關。一般微生物繁殖的最適溫度都在30—45℃之間,而加熱到80℃時則多數微生物都能被抑制或殺滅。
⑧ 如何分辨糖水和鹽水是白糖,不能用嘴嘗。
取適量兩份溶液,分別滴加適量硝酸銀溶液,觀察現象.有白色沉澱生成的是 NaCl溶液,另一份是糖水.
NaCl溶液中含氯離子,與銀離子反應生成白色沉澱.而糖卻無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