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學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綠色化學技術在環保中的應用
1、大氣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落實到實際的環保應用中,綠色化學技術主要關注於大氣、水以及固體廢棄物的污染問題。其中,大氣污染關繫到人類日常呼吸生存環境,需要得到盡快的解決。而在對大氣污染進行研究治理時,關注煤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引發的污染並實現該污染的有效消除則需實際應用到綠色化學技術。
一方面,可以在煤燃燒之前對其進行脫硫處理,實現污染前的防控治理,另一方面則可在燃燒過程以及燃燒之後分別進行固硫和煙氣脫硫處理。應用生物浸出法以及表面處理浮選與微生物絮凝法,對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進行多樣脫硫、消硫,實現化工原料生產應用中的綠色化。
2、水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水資源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當前其污染源主要來自城市生活用水污染以及工業生產用水污染。對水污染的處理自上世紀70年代便已開始,當時主要採用循環冷卻水零排污技術,取得了一定治理成效。
隨著技術研發的不斷深入,熱水鍋爐零排放技術相對更加成熟,已經能基本達到污水的零排放。在現今的研究成果應用中,以控制農業生產中農葯污染為目標的生物農葯、光活化農葯開發很大程度消除了農葯造成的水污染。
同時,採取多技術的聯合,包括生物氧化和光、聲、磁、電、無毒葯劑氧化等處理手段的研發應用已經成為水污染處理的重點研究方向,多種技術的同步應用能夠更加立體地實現水污染的有效治理。
3、固體廢棄物治理中的應用
固體廢棄物的來源除化工企業生產帶來的生產廢物外,還包括城市生活垃圾、白色污染以及礦山廢棄物等,針對不同的來源途徑和廢棄物形式採取相應的科學處理方法也是綠色化學技術研究應用的重要課題。
針對化工生產帶來的生產廢棄物,通過分析廢棄物組成採取對應的消解處理技術,消除其中污染物對於環境的破壞;針對城市生活垃圾則應用固體廢棄物電離化技術和熱分選煤氣化技術予以消解。
白色污染物的治理主要為研究開發可生物降解類塑料,根源上消除白色污染;礦山廢棄物治理則採用生物浸出和非氰化法提取技術實現污染重金屬的提取和處理回收。
(1)環境污染如何用化學治理擴展閱讀
綠色化學以利用可持續發展的方法,把降低維持人類生活水平及科技進步所需的化學產品與過程所使用與產生的有害物質作為努力的目標,因而與此相關的化學化工活動均屬於綠色化學的范疇。近年來,綠色化學的研究主要圍繞化學反應、原料、催化劑、溶劑和產品的綠色化來進行。
英國Crystal Faraday僑會在2004年提出的路線圖中給出了8個技術領域,即綠色產品設計、原料、反應、催化、溶劑、工藝改進、分離技術和實現技術。
在此基礎上,紀紅兵和佘遠斌提出了綠色化工產品設計、原料綠色化及新型原料平台、新型反應技術、催化劑制備的綠色化和新型催化技術、溶劑的綠色化及綠色溶劑、新型反應器及過程強化與耦合技術、新型分離技術、綠色化工過程系統集成、計算化學與綠色化學化工結合等9個方面綠色化學和化工的發展趨勢。
1、綠色化工產品設計
2、原料的綠色化及新型原料平台
3、新型反應技術
4、催化劑制備的綠色化和新型催化技術
5、溶劑的綠色化及綠色溶劑
6、新型反應器及過程強化與耦合技術
7、新型分離技術
8、綠色化工過程系統集成
9、計算化學與綠色化學化工結合
㈡ 如何用化學方法處理全球性的大氣污染問題
在一個特定區域內,把大氣環境看作一個整體,統一規劃能源結構、工業發展、城市建設布局等,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污染的技術措施,充分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以改善大氣質量。
大氣污染按影響范圍可分為局部污染、地區性污染、廣域污染和全球性污染。地區性污染和廣域污染是多種造成的,並受該地區的地形、氣象、綠化面積、能源結構、工業結構、工業布局、建築布局、交通管理、人口密度等多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大氣污染物又不可能集中起來進行統一處理,因此只靠單項治理措施解決不了區域性的大氣污染問題。實踐證明,只有從整個區域大氣污染狀況出發,統一規劃並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才可能有效地控制大氣污染。
污染源是防治大氣污染危害的根本措施,而治理途徑是多方面的,這里就其主要方法進行介紹。
(1).工業合理布局,以方便於污染物的擴散和工廠之間互相利用廢氣,減少廢氣排放量。
(2).實行區域集中供熱,以高效率的鍋爐代替分散的低矮煙囪群,以高效率的鍋爐代替分散的低矮煙囪排放方式。這是城市大氣污染防治的有力措施。
(3).改變燃料構成。如城市工業和民用煤氣、液化石油氣的發展,低硫燃料和新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等)的採用。要推行採煤,以除去煤中大部分硫(主要是硫鐵礦硫)。
(4).減少汽車廢氣排放。主要是改時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油的燃燒質量,加強交通管理。
(5).工業裝置排放的有毒氣體,要從工藝改革和回收利用方面予以控制。
(6).煙囪除塵。煙氣中二氧化硫控制技術分干法(以固體粉未或顆粒為吸收劑)和濕法(以液體為吸收劑)兩大類。
那麼如何才能保護好環境呢?
1、減少或防止污染物的排放
①改革能源結構,採用(如太陽能、風力、水力)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氣、酒精)。②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煤的液化和氣化),以減少燃燒時產生污染大氣的物質。③改進燃燒裝置和燃燒技術(如改革爐灶、採用沸騰爐燃燒等)以提高燃燒效率和降低有害氣體排放量。另外,在污染物未進入大氣之前,使用除塵消煙技術、冷凝技術、液體吸收技術、回收處理技術等消除廢氣中的部分污染物,可減少進入大氣的污染物數量。④採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工業生產工藝(如不用和少用易引起污染的原料,採用閉路循環工藝等)。⑤節約能源和開展資源綜合利用。⑥加強企業管理,減少事故性排放和逸散。⑦及時清理和妥善處置工業、生活和建築廢渣,減少地面揚塵。
2、治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燃燒過程和工業生產過程在採取上述措施後,仍有一些污染物排入大氣,應控制其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使之不超過該地區的環境容量。主要方法有:
①利用各種去除煙塵和各種工業粉塵。②採用氣體吸收塔處理有害氣體(如用氨水、氫氧化鈉、碳酸鈉等鹼性溶液吸收廢氣中二氧化硫;用鹼吸收法處理排煙中的氮氧化物)。③應用其他物理的(如冷凝)、化學的(如催化轉化)、物理化學的(如分子篩、活性炭吸附、膜分離)方法回收利用廢氣中的有用物質,或使有害氣體無害化。
3、發展植物凈化
植物具有美化環境、調節氣候、截留粉塵、吸收大氣中有害氣體等功能,可以在大面積的范圍內,長時間地、連續地凈化大氣。尤其是大氣中污染物影響范圍廣、濃度比較低的情況下,植物凈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城市和工業區有計劃地、有選擇地擴大綠地面積是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具有長效能和多功能的措施。
4、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
大氣環境的自凈有物理、化學作用(擴散、稀釋、氧化、還原、降水洗滌等)和生物作用。在排出的污染物總量恆定的情況下,污染物濃度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分布同氣象條件有關,認識和掌握氣象變化規律,充分利用大氣自凈能力,可以降低大氣中污染物濃度,避免或減少大氣污染危害。氣象條件不同,大氣對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樣數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濃度便不同。對於風力大、通風好、湍流盛、對流強的地區和時段,大氣擴散稀釋能力強,可接受較多廠礦企業活動。逆溫的地區和時段,大氣擴散稀釋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較多的污染物,否則會造成嚴重大氣污染。因此應對不同地區、不同時段進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例如,以不同地區、不同高度的大氣層的空氣動力學和熱力學的變化規律為依據,可以合理地確定不同地區的廠址選擇、煙囪設計、城區與工業區規劃等,不要排放大戶過渡集中,不要造成重復迭加污染,形成局地嚴重污染事件發生。
大氣污染已經成為我國城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巨大障礙。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是散布在城市中的中小型鍋爐和民用燃煤的污染物及機動車廢氣污染物。據統計,全國 62.3%的城市大氣SO2年平均濃度超過空氣質量二級標准,日平均濃度超過三級標准。治理 欠氣污染,應主要圍繞清潔能源。除塵脫硫、機動車排氣控制等。 1999年度重點支持的技 術創新項目如下:
1.清潔能源
(1)潔凈煤技術; 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煤炭作為我國主要的一次能源的地位不會改變,潔凈煤技術市場 非常廣闊。據專家預測,到2000年,全世界潔凈煤技術市場將達2700億美元,且主要市 場就在中國。根據國內潔凈煤技術水平和環境保護的緊迫性,本年度重點支持:
①型煤技術設備 要求節煤30%以上,煙塵和SO2減少60%以上,co減少80%, NOx減少30%以上。
②高效潔凈燃燒技術 支持煤種適應性廣、燃燒效率95%以上,在50%負荷條件下仍能穩定燃燒的各類先進 燃燒器;增壓流化床燃燒技術設備。
(2)氫燃料電池; 重點開發制氫、儲氫、加氫等配套設備。
(3)電動汽車用新型動力電池及相關材料; 電他的性能和可靠性參數為:重量比能量35.38wh/kg;比功率5-8C,壽命2年,價 格與同類電池相當;電池充放電模型的精度為5%,電池管理系統的電量估算精度為8%。
(4)汽車代用燃料。 由煤炭經氣化和催化轉化兩步工藝過程生產更為潔凈的醇類燃料,同時開發適用於醇 燃料的內燃機(高壓縮比,高性能材料等)。從經濟可行性考慮,生產醇燃料的原材料(煤炭、以催化劑等)和動力消耗應不高於1000元/噸。
2、改變燃料構成,開發新能源 要逐步推廣使用天然氣、煤氣和石油液化氣,選用低硫燃料,對重油和煤炭進行脫硫處理,開發和利用太陽能、氫燃料、地熱等新能源。
3、改革生產工藝,對廢氣進行治理 工業排放的大氣污染物的治理,主要集中在除塵、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兩方面。
4、區域集中供暖供熱 設立大的電熱廠和供熱站,實行區域集中供暖供熱,尤其是將熱電廠、供熱站設在郊外,對於矮煙囪密集、冬天供暖的北方城市來說,是消除煙塵的十分有效的措施
5、高煙囪排煙 煙囪越高越有利於煙氣的擴散和稀釋,一般煙囪高度超過100m效果就已十分明顯,過高造價急劇上升是不經濟的。應當指出這是一種以擴大污染范圍為代價減少局部地面污染的辦法。
6、控制廢氣的排放時間
7、交通運輸工具廢氣的治理
如何控制大氣污染?
要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必須在污染源調查的基礎上,運用技術的、經濟的、法律的以及其他管理手段和措施,對大氣污染源進行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包括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治理凈化已產生的污染物兩個方面。
主要措施為:調整能源結構,採用無污染和低污染能源;對燃料進行預處理,以減少燃燒時產生污染大氣的物質;改進燃燒設備,提高燃燒效率;改革生產工藝,優先採用無污染和低污染工藝;合理利用能源;利用凈化裝置去除煙塵和各種工業粉塵;利用物理、化學方法凈化尾氣中的有害成分;回收利用有用物質;加強監督管理,減少事故性排放和無組織排放;制定地方排放標准、合理的能源價格和分配政策等。
㈢ 全球性大氣污染問題主要有哪些化學學科怎樣在治理大氣污染中發揮作用
全球大氣污染主要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機氧化氣體(這里包括有毒、有害的各種工業廢氣) 化學學科在治理大氣污染中一 提高生產技術,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二提高治理技術,把已產生的廢氣回收、中和、轉化等。三 利用化學學科對已造成的危害、侵害、破壞等進行修復。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助你,祝進步。
㈣ 初中化學:防止土地污染的措施
1)控制和消除工業「三廢」排放
大力推廣閉路循環,無毒工藝,以減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對工業「三廢」進行回收處理,化害為利.對所排放的「三廢」要進行凈化處理,並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濃度,使之符合排放標准.
2)加強土壤污灌區的監測和管理
對污水進行灌溉的污灌區,要加強對灌溉污水的水質監測,了解水中污染物質的成分、含量及其動態,避免帶有不易降解的高殘留的污染物隨水進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
3)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葯
禁止或限制使用劇毒,高殘留性農葯,大力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發展生物防治措施.例如禁止使用雖是低殘留,但急性、毒性大的農葯.禁止使用高殘留的有機氯農葯.根據農葯特性,合理施用,制訂使用農葯的安全間隔期.採用綜合防治措施,既要防治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威脅,又要把農葯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限制在最低程度.
4)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凈化能力
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砂摻粘改良性土壤,以增加和改善土壤膠體的種類和數量,增加土壤對有害物質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從而減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發現、分離和培養新的微生物品種,以增強生物降解作用,是提高土壤凈化能力的極為重要的一環.
5)建立監測系統網路,定期對轄區土壤環境質量進行檢查,建立系統的檔案資料,要規定優先檢測的土壤污染物和檢測標准方法,這方面可參照有關參照國際組織的建議和我國國情來編制土壤環境污染的目標,按照優先次序進行調查、研究及實施對策.
2、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1)施加改良劑
施加改良劑的主要目的是加速有機物的分解和使重金屬固定在土壤中,如添加有機質可加速土壤中農葯的降解,減少農葯的殘留量.
施用重金屬吸收抑制劑(改良劑),即向土壤施加改良抑制物(如石灰、磷酸鹽、硅酸鈣等),使它與重金屬污染物作用生成難溶化合物,降低重金屬在土壤及土壤植物體內的遷移能力.這種方法起到臨時性的抑製作用,時間過長會引起污染物的積累,並在條件變化時重金屬又轉成可溶性,因而只在污染較輕地區尚能使用.
2)控制土壤氧化-還原狀況
控制土壤氧化-還原條件,也是減輕重金屬污染危害的重要措施.據研究,在水稻抽穗到成熟期,無機成分大量向穗部轉移,淹水可明顯地抑制水稻對鎘的吸收,落干則促進水稻對鎘的吸收.
重金屬元素均能與土壤中的硫化氫反應生成硫化物沉澱.因此,加強水漿管理,可有效地減少重金屬的危害.但砷相反,隨著土壤氧化-還原電位的降低而毒性增加.
3)改變耕作制度
通過土壤耕作改變土壤環境條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危害.旱田改水田,DDT和六六六在旱田中的降解速度慢,積累明顯;在水田中DDT的降解速度加快,利用這一性質實行水旱輪作,是減輕或消除農業污染的有效措施.
4)客土深翻
污染土壤的排除,特別是重金屬的土壤污染,在土壤中產生積累,阻礙作物的生長發育.防治的根本辦法是徹底挖去污染土層,換上新土的排土和客土法,以根除污染物.但如果是地區性的污染,實際採用客土法是不現實的.
耕翻土層,即採用深耕,將上下土層翻動混合,使表層土壤污染物含量減低.這種方法動土量較少,但在嚴重污染的地區不宜採用.
5)採用農業生態工程措施
在污染土壤上繁殖非食用的種子、種經濟作物或種屬,從而減少污染物進入食物鏈的途徑.或利用某些特定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質,而達到凈化土壤的目的.
6)工程治理
利用物理(機械)、物理化學原理治理污染土壤,主要有隔離法,清洗法,熱處理,電化法等,是一種最為徹底、穩定、治本的措施.但投資大,適於小面積的重度污染區.
近年來,把其它工業領域,特別是污水、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引入土壤治理過程中,為土壤污染治理研究開辟了新途徑,如磁分離技術、陰陽離子膜代換法、生物反應器等.雖然大多數處於試驗探索階段,但積極吸收、轉化新技術、新材料,在保證治理效果的基礎上降低治理成本,提高工程實用性,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7)制定農葯的容許殘留量
根據農葯的「最大一日容許攝取量」(容許攝取量/(kg·d),用ADI值表示)乘以安全系數(一般定為1/100).
殘留容許量=ADI×體重(kg)/食品系數[kg/(人·d)]
總之,在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上,必須考慮到因地制宜,採取可行的辦法,既消除土壤環境的污染,也不致引起其它環境污染問題.
㈤ 環境污染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如果是室內環境污染,比如說:新裝修的房子、寫字樓、酒店、娛樂場所、學校等等的室內空氣污染,包括存在各種異味。我給您推薦 和綠環保 給你做一次全面徹底的室內空氣污染的治理。我們公司曾經請過他們做治理。服務態度好,治理效果好。或者購買相關產品自行處理
㈥ 如何利用化學的方法來降低或治理環境污染
綠色化學:從源頭消除污染!治理是被動的解決方案
㈦ 用化學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有哪些 事例加一說明
治理環境污染中用到化學方法的地方主要是氧化反應。
舉例:用臭氧或者過氧化氯消除污水中的色度,其原理是利用臭氧或者過氧化氯的強氧化性將有色度的物質氧化,從而去除去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