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設備化學消毒方式有哪些

設備化學消毒方式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6 00:31:11

1. 純化水設備常見的消毒方式和常見的滅菌方式有哪

純化水設備常見的消毒方式和常見的滅菌方式

1、 紫外線殺菌消毒方法

在純化水設備當中,紫外線殺菌是常用的殺菌方法,主要有殺菌、降解TOC和破除臭氧的作用。它可以減慢水系統中的新菌落生產速度進而影響生物膜的形成,但對已經生成的生物膜是無效的,只對浮游微生物部分有效。紫外線殺菌的效果有紫外線的強度、紫外線的光譜度和照射時間決定。當波長為253.7mm時可以獲得優質的殺菌效果。

2、臭氧殺菌消毒方法

臭氧殺菌通過氧化作用破壞微生物膜的結構,可以滅殺細菌繁殖體和芽孢、病毒、真菌等,還能夠破壞肉毒桿菌黴素。在制葯純化水設備系統中,純化水水罐、各種過濾器、膜和分配管網系統中都會有微生物繁殖和滋生,臭氧能夠有效除去水中的鹵化物並降解生物膜,同時沒有殘留物,是目前純化水系統和高純水系統中能連續去除細菌和病毒的好方法。臭氧殺菌方法已經成為國內外主流的制葯純化水消毒方式。

3、巴氏殺菌消毒方法

巴氏消毒用於純化水設備正常運行時的微生物抑制。經過巴氏消毒後的純化水設備系統仍然有小部分無害或者有益、較耐熱的細菌,同時消毒操作時間相對較長,常採用80℃以上的熱水循環一兩個小時才能完成巴氏消毒。優點是可以有效的控制純化水系統中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在50CFU/ml,並且可以控制純化水設備的內毒素在5EU/ml的水平。

2.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如下:

1、煮沸滅菌:是濕熱滅菌法范圍,就是將洗凈的物品(如毛巾、衣服、床單、用具等)放入水中直接煮沸30min或60min,可將細菌全部殺死,但不能保證殺滅所有的芽孢。

2、紫外線滅菌:一般用於滅菌的紫外線波長是2000~3000Å,滅菌力最強的是波長為2540Å的紫外線。主要用於消毒器具表面的滅菌以及凈化室內空氣。器具表面滅菌一般要經肥皂水洗凈後再經清水洗凈後擦乾後在紫外線下滅菌,包好備用。

3、75%乙醇滅菌:本法是化學滅菌法之一,可用75%酒精溶液用於剪刀、手術刀、針具以及皮膚表面和物品表面等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前需要了解酒精是否恢復消毒物品產生損壞。

4、氯維液體噴劑滅菌:氯維液體噴劑滅菌屬於化學滅菌法。可用於器具、皮膚傷口表面、物品表面、空間等等情況的消毒。

消毒效果的檢查方法

1、物品表面檢查

在消毒物品相鄰部位劃出2個10cm2范圍,消毒前後別以無菌棉簽采樣,接種後培養24~48小時觀察結果。

2、排泄物檢查

消毒前後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釋液接種肉湯管,37℃培養24小時後再取樣轉種相應的培養基,24~48小時後觀察結果。

3、空氣消毒效果檢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後在消毒的空間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個平面,暴露5~30分鍾後蓋好,培育24~48小時觀察結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消毒

3. 消毒滅菌法有哪些包括物理消毒滅菌法,化學消毒滅菌法

1、熱力滅菌法 (物理滅菌)

使用熱力滅菌法,在溫度和壓力等規定的滅菌條件下,要達到一定的加熱時間。包括:①火焰滅菌法②乾熱滅菌法③高壓蒸汽滅菌法④流通蒸汽滅菌法⑤煮沸滅菌法。

2、過濾滅菌法(物理滅菌)

過濾滅菌法是用篩除或濾材吸附等物理方式除去微生物,是一種常用的滅菌方法,適用於不能受熱的物品,如含有可溶性或不穩定物質的培養基、試驗液體和液狀醫葯品等,過濾法的最大缺點是不能濾除病毒。

3、照射滅菌法 (物理滅菌)

①放射線滅菌法是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在內,利用從放射源產生射線進行照射,是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適用於玻璃製品、磁製品、金屬製品、橡膠製品、塑料製品與纖維製品等耐受放射線照射的物品。

②紫外線滅菌法是利用照射紫外線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適用於玻璃製品、金屬製品、橡膠製品、塑料製品和纖維製品等,還可用於設施、設備、水或醫葯品等。

4、氣體滅菌法 (化學滅菌)

氣體滅菌法是利用環氧乙烷或甲醛滅殺微生物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玻璃製品、磁製品、金屬製品、橡膠製品、塑料製品、纖維製品等,還可用於設施、設備或粉末狀的醫葯品等。使用氣體滅菌時,其被滅菌的物品以未變質為前提條件。

5、葯液滅菌法 (化學滅菌)

通常使用的葯液有乙醇、甲酚、苯酚水或福爾馬林水等,適用於玻璃製品、磁製品、金屬製品、橡膠製品、塑料製品、纖維製品等物品,還可用於手指、無菌箱或無菌設備等。

4. 純化水設備常見的消毒方式和常見的滅菌方式有哪幾種

深圳市科瑞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很高興為您解答:

2.1、常見的消毒方式有:巴氏消毒、臭氧消毒、化學消毒(消毒水);

2.2、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種廣譜殺菌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芽孢、病毒、真菌等,並可破壞肉毒桿菌毒素。臭氧殺菌機制為通過氧化作用破壞微生物膜的結構而實現殺菌效果。臭氧首先作用於細胞膜,使膜構成成分受損傷而導致新陳代謝障礙。臭氧繼續滲透穿透膜並破壞膜內脂蛋白和脂多糖,改變細胞的通透性,導致細胞溶解、死亡。臭氧滅活病毒機制為通過氧化作用破壞病毒核糖核酸(RNA)或脫氧核糖核酸(DNA)。

2.3、巴氏消毒:是指將液體加熱到一定溫度並持續一段時間,以殺死可能導致疾病、變質或不需要的發酵微生物的過程。巴氏消毒有兩個主要功能:①用於純化水系統中的活性炭等預處理單元的周期性消毒,RO/EDI單元的周期性消毒,以及儲存與分配管網單元的周期性消毒;②用於注射用水系統正常運行時的微生物抑制。

2.4、化學消毒:化學消毒是指用化學消毒葯物作用於微生物和病原體,使其蛋白質變性,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劑、氧化消毒劑、碘類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雜環類氣體消毒劑、酚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季胺類消毒劑等。

2.5、常見的滅菌方式有:純蒸汽滅菌、過熱水滅菌、化學劑滅菌(檸檬酸、草酸等);

2.6、純蒸汽滅菌:指利用高溫(121℃)高壓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由於純蒸汽的穿透力強,蛋白質、原生質膠體在濕熱條件下容易變性凝固,酶系統容易被破壞,蒸汽進入細胞內凝結成水,能放出潛在熱量而提高溫度,更增強了殺菌力。

2.7、過熱水滅菌:指利用高溫(121℃)高壓(參照下圖)過熱水進行滅菌的方法。與純蒸汽殺菌一樣,過熱水能使蛋白質、原生質膠體在濕熱條件下變性凝固,酶系統被破壞,可殺死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的芽孢,真菌的孢子或休眠體等耐高溫的個體。

2.8、化學劑滅菌:化學滅菌法是指用化學葯品直接作用於微生物而將其殺死的方法。

2.9、紫外線殺菌(UV):紫外線是通過減慢系統中新的菌落生長速度而影響生物膜的生成,但是這只對浮游微生物部分有效。用於殺菌的紫外線燈管波長(253.7nm),紫外線主要有殺菌、降解TOC(總有機碳)(用於降解TOC的紫外線燈管波長185nm)和破除臭氧等三個作用。

5. 常見化學消毒方法有哪些

(1)噴灑消毒將消毒葯用水稀釋成合適的濃度來噴灑消毒,主要用於畜禽舍、籠具、飼養場地、運輸工具及排泄物,周邊環境的消毒。(2)熏蒸消毒一般用甲醛和高錳酸鉀混合後發生反應,產生的氣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來達到消毒的目的,多用於密封舍的消毒和種蛋消毒。熏蒸消毒必須有較高的室溫和相對濕度,室溫不低於15℃,相對濕度為60%~80%,消毒時間為8~10小時。(3)飲水消毒將消毒劑稀釋到合適的濃度,即將消毒葯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讓畜禽自由飲用,來消除腸道病菌。(4)浸泡消毒用於浸泡用具、器械的消毒。

6. 化學消毒滅菌方法有哪幾種

1.浸泡法
2.擦拭法
3.熏蒸法

7. 常用的化學消毒滅菌法有哪些

常見的化學消毒滅菌法如下:
(1)浸泡法 選用殺菌譜廣、腐蝕性弱、水溶性消毒劑,將物品浸沒於消毒劑內,在標準的濃度和時間內,達到消毒滅菌目的。
(2)擦拭法 選用易溶於水、穿透性強的消毒劑,擦拭物品表面,在標準的濃度和時間里達到消毒滅菌目的。
(3)薰蒸法 加熱或加入氧化劑,使消毒劑呈氣體,在標準的濃度和時間里達到消毒滅菌目的。
適用於室內物品及空氣消毒或精密貴重儀器和不能蒸、煮、浸泡的物品(血壓計、聽診器以及傳染病人用過的票證等),均可用此法消毒。
①純乳酸 常用於手術室和病室空氣消毒。每100m2空間用乳酸12ml加等量水,放入治療碗內,密閉門窗,加熱熏蒸,待蒸發完畢,移去熱源,繼續封閉2小時,隨後開窗通風換氣。
②食醋 5-10ml/m3加熱水1-2m3,閉門加熱熏蒸到食醋蒸發完為止。因食醋含5%醋酸可改變細菌酸鹼環境而有抑菌作用,對流感、流腦病室的空氣可進行消毒。
此外,尚可應用甲醛或過氧乙酸等進行熏蒸滅菌。
(4)噴霧法藉助普通噴霧器或氣溶膠噴霧器,使消毒劑產生微粒氣霧彌散在空間,進行空氣和物品表面的消毒。如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0.2%過氧乙酸溶液作空氣噴霧。對細菌芽胞污染的表面,每立方米噴霧2%過氧乙酸溶液8ml經30分鍾(在18℃以上的室溫下),可達99.9%殺滅率。
(5)環氧乙烷氣體密閉消毒法將環氧乙烷氣體置於密閉容器內,在標準的濃度、濕度和時間內達到消毒滅菌目的。
環氧乙烷是廣譜氣體殺菌劑,能殺滅細菌繁殖體及芽胞,以及真菌和病毒等。穿透力強,對大多數物品無損害,消毒後可迅速揮發,特別適用於不耐高熱和溫熱的物品,如精密器械、電子儀器、光學儀器、心肺機、起博器、書籍文件等,均無損害和腐蝕等副作用。本品沸點為10.8℃,只能灌裝於耐壓金屬罐或特製安瓿中。
操作方法:滅菌可用櫃室法或丁基橡膠袋法。
①櫃室法可在環氧乙烷滅菌櫃內進行。將物品放入櫃室內,關閉櫃門,預溫加熱至40-60℃,抽真空至21kPa左右,通入環氧乙烷,用量1kg/m3,在最適相對溫度(60-80%)情況下作用6-12小時。滅菌完畢後排氣打開櫃門,取出物品。
②丁基橡膠袋法在特製的袋內進行。將物品放入袋內,擠出空氣,扎緊袋口。環氧乙烷給葯可事先放安瓿於袋內,扎緊袋口後打碎,使其氣體擴散;亦可將鋼瓶放在40-50℃溫水中氣化後與袋底部膠管相通,使氣體迅速進入,用葯量為2.5g/L.將橡膠袋底部通氣口關閉,放入20-30℃室溫中放置8-24小時。

注意事項:
①環氧乙烷應存放在陰涼、通風、無火源、無電開關處。用時輕取輕放,勿猛烈碰撞。②消毒時,應注意環境的相對濕度和溫度。鋼瓶需加溫時,熱水不可超過70℃。③消毒容器不能漏氣(檢測有無漏氣,可用浸有硫代硫酸鈉指示劑的濾紙片貼於可疑部位。如有漏氣,濾紙片由白色變粉紅色)。袋內物品放置不宜過緊。④環氧乙烷有一定吸附作用,消毒後的物品,應放置在通風環境,待氣體散發後再使用。⑤本品液體對皮膚、眼及粘膜刺激性強,如有接觸,立即用水沖洗。⑥在環氧乙烷消毒的操作過程中,如有頭昏頭痛等中毒症狀時,應立即離開現場,至通風良好處休息。

8. 常用的化學消毒方法有那些

常用的消毒方法大致可分為三類,即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和生物學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是指用物理因素殺滅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其特點是作用迅速,消毒物品不遺留有害物質。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自然凈化、機械除菌、熱力滅菌和紫外線輻射等。

(2)化學消毒法

是指用化學葯品進行消毒的方法。化學消毒法使用方便,不需要復雜的設備,但某些消毒葯品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蝕性,為保證消毒效果,減少毒副作用,須嚴格按照要求的條件和使用說明。

(3)生物學消毒法

是利用某些生物消滅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特點是作用緩慢,效果有限,但費用較低。多用於大規模廢物及排泄物的衛生處理,常用的方法有生物熱消毒技術和生物氧化消毒技術。

9. 常用的消毒方式有哪些

消毒方法大體上可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兩大類。物理法主要有加熱、冷凍、輻射、紫外線和微波消毒等方法,化學法是利用各種化學葯劑進行消毒。

1.物理消毒法物理消毒法主要指利用太陽光和紫外線照射等進行消毒的方法,這種消毒方法簡單方便,不需要使用葯劑,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消毒方法,應大力提倡使用。

2.化學消毒法化學消毒法是指使用化學葯劑進行清除、殺滅和滅活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化學消毒法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根據化學結構和消毒效果可分為以下幾類:

鹼類:主要包括氫氧化鈉、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較高消毒效果,適用於潮濕和陽光照不到的環境消毒,也用於排水溝和糞尿的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蝕性,價格較低。

氧化劑類:主要有雙氧水、高錳酸鉀、過氧化氫等。

鹵素類:氟化鈉對真菌及芽孢有強大的殺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膚消毒,碘甘油常用於黏膜的消毒。細菌芽孢比繁殖體對碘還要敏感2倍~8倍。還有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醇類:75%乙醇常用於皮膚、工具、設備、容器的消毒。

酚類:有苯酚、魚石脂、甲酚等,消毒效力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蝕性,污染環境,價格也較高。

醛類: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等,可消毒排泄物、金屬器械,也可用於欄舍的熏蒸,可殺菌並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長期接觸會致癌。

表面活性劑類:常用的有新潔爾滅、消毒凈、杜滅芬,一般適於皮膚、黏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季銨鹽類:新潔爾滅、度米芬、洗必泰等,既為表面活性劑,又為鹵素類消毒劑。主要用於皮膚、黏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閱讀全文

與設備化學消毒方式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