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有效地查化學文獻
可以到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美國工程索引資料庫、Elsevier期刊資料庫等等或是你經常查文獻的網站,輸入該化合物的名稱,點擊搜索就OK啦。
如果是復雜的不好命名的化學物質,可以把中間合成的過度物質輸入查一下哦。
Ⅱ 如何閱讀專業(化學)英文文獻
首先你應該對你專業方面的詞彙有一定的掌握,其次要多看,第一次看肯定看不下去,但是看多了就習慣了。文獻有固定的格式,語法上都差不多,句式也相差不大。看到實驗部分結合圖表很快就能看懂了。
Ⅲ 如何讀專業文獻啊要求精闢
這是別人的一篇博客,寫得很詳細
http://hi..com/shuwulincug/blog/item/09e73d1111233bc0a6ef3f6a.html
Ⅳ 查看化學文獻論文哪個網站好
知網或者IEEE都可以的
論文——實驗結果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Ⅳ 如何有效查找材料方面的化學文獻
到CNKI,萬方,方正,VALIS學位論文資料庫,這些主要是中文的。如果是英文的就有EBSCO、ACS美國化學會,這是所有化學這所仰慕的所在,RSC英國皇家化學會也很強、Springer link這個我不太熟悉。這些夠你用的了。
Ⅵ 如何查閱化學文獻
網路 文檔 還有 google 學術 免費 我覺得不錯
Ⅶ 化學方面的英文文獻大家都怎麼看
看英文的文獻不要怕難,要堅持下去。我剛開始看英文文獻那叫一個費勁。兩三天才能看完一篇文獻。我剛開始的時候堅信的「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慢慢走來,速度越來越快。後來我發現我以前不會的東西差不多都明白了。我覺得《勸學》裡面的一句話「吾嘗終日而思矣,不若須臾之所學也」是多麼的正確了。
看文獻要多多益善。試想一篇文獻至少要有三兩可取之處,看得多了你的水平自然就上來了。
要批判的看文獻。隨著時間的增長,文獻看得越來越多,我們會發現很多文獻彼此是矛盾的。很多人不知道怎麼辦?這個就要要求我們要批判的看文獻--用審稿人的眼光看他。他有那些可取之處,哪些不好。我們也不能極其推崇一個觀點,要思考一下為什麼有人支持另外的觀點。忘記誰說的,比較牛的科研人員是能夠同時容納兩種相左觀點的人。這樣我們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最好不要看中文的文獻。中文的文獻有很多漏洞甚至錯誤的地方,作為科普讀物可能還算合格。但是作為一種參考好像是不太合適。再說,咱們畢業一般要求是要發sci,我也沒有見過sci引用中文的文獻的。
接下來說說我是具體怎麼做的:
在下載大量文獻之後,如何高效閱讀文獻是比較重要的,建議是多數文章看摘要、圖表和結論,少數文章看全文。一篇文獻中最重要的部分依次是: 圖表,討論,結果,方法。在閱讀時,先是粗讀文獻的摘要、圖表和結論,如果對這篇文獻很感興趣,在PDF文件名前或後標個 「重要性等級」標志,我通常將文獻分「111」「222」「333」...,數值越大,說明文獻越重要,需要花更多時間,以後可以再仔細閱讀;如果發現這篇文獻並不是你很需要的,可以刪除,減小文獻量。如果對文獻中的實驗方法感興趣,可以仔細閱讀其實驗過程部分。如果打算要引用這篇文獻,一定要親自看。對於需要仔細研讀的文獻,最好列印出來慢慢研究,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做些標記或者筆記。如果不是列印的,充分利用PDF軟體批註、標注、標亮(黃色)等手段對文獻中一些重要的地方進行標識,仔細閱讀完了的文章,用PDF軟體的「圖章」功能,蓋上紅色的「章」,表明你在哪天閱讀過這篇文獻,以後再看時,知道閱讀這篇文章的時間有多遠。看文獻的時間最好集中在幾天,看文獻的時間越分散,浪費時間越多,集中時間看更容易聯系起來,形成整體印象。在閱讀多個文獻時,可以進行比較閱讀,通過深入比較這幾篇文獻的異同,發現作者們對同一研究事物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變,或者發現作者本想隱藏的「要點」,多比較幾個同類文獻,看其共同點在哪裡,不同點又在哪裡,有何各自的創新性?採用什麼實驗設備、實驗手段、測量手段、所需材料、工藝條件等,也許從早這些對比中你會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實驗或者避免實驗失敗,如何改進前人的方法。有一種現象就是關於關鍵的東西有的作者會略去不寫,有時一些細節的東西他也不會寫的。問題是各人省略的關鍵和細節不盡相同,你可以從對比中發現他們研究的脈絡和問題的關鍵所在。
除了文章內容,還要學習人家寫作的方法和格式等等,比如同樣一個觀點,別人有可能表達的很地道,同樣一個圖表,別人做的很漂亮,尤其是老外的文章,給老外投稿,人家的修改意見要求文字通俗易懂,帶有一定的科普性,即使不是本專業的人,也能大致看懂,然後還要求多用簡單句,能用簡單句說明的問題,就不要用復合句,在同一句子中,最好不要讓同一個詞彙或短語重復出現 。另外,還要注意中文和外文的互相印證,注意一些專業詞彙的翻譯,注意用詞的恰當和簡潔,久而久之,對於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當我們在積累閱讀文獻經驗後,應該學會如何非常容易的判斷文章、文獻水平的好壞。舉例來說,我們可以看文獻開頭幾句話,看作者到底要研究什麼樣的問題、提出了什麼問題、解決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重要還是不重要,是不是重復了別人的發現?你只要看他開頭引得幾篇文獻,你立刻就能知道。因為如果這篇文章是在研究非常重要的問題,那麼他所引的文獻中不僅會有最前沿的文章,還會有關於這個問題的歷史上里程碑式的文獻。我研究各個學科,那麼各個學科的最主要的東西我是知道的。如果把各個學科和各個流派以他們發展的順序和他們各自最主要的文獻為代表作出樹狀圖來的話,拿問這棵樹的分叉,即一些里程碑式的文獻我是知道的。如果他連一些里程碑式的文章都不引,那麼我立刻知道,這是一篇很小的技術性的文章,沒有討論重大問題。
需要提醒的是,在閱讀一定數量的文獻,比如20篇後,最好及時寫中文的文獻綜合,反正畢業論文中需要文獻綜述的,這個文獻綜合要包含這個文獻的摘要和結論的主體部分、實驗結果(結果最大值、最小值)、實驗手段、測量(測試范圍)等,綜合時要把每篇文獻當作以後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所以每個文獻在綜合前要有文獻題目、作者、期刊名稱、卷(期)、頁碼起始。許多文獻的綜合加上一些過渡語言就是文獻綜述的大體內容了
Ⅷ 分析化學研究生如何高效的閱讀文獻
參考文獻可以在網路學術中找到。
資料可以在萬方、維普、CNKI找到。
你的論文准備往什麼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有沒有列個大綱讓老師看一下寫作方向?
老師有沒有和你說論文往哪個方向寫比較好?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論文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希望你能夠順利畢業,邁向新的人生。
一篇文章的引用參考部分包括注釋和參考文獻兩部分,注釋是作者自己的解釋(轉引的參考文獻也可以放在注釋里),參考文獻僅需列出參考書或論文的名稱、作者、出版社或發表的期刊、著作時間或期刊期數等。注釋用圓圈1 2標注,放腳注,參考文獻用[1][2]標注,放章節附註。
有的刊物要求注釋和參考文獻都要在內文標注,有的刊物對參考文獻不要求內文標注,在章節附註列出就行。按最新的CNKI規范的要求應是前者。為保險起見,你還是都標吧。註:參考文獻如是著作要標頁碼,論文只要標出期刊是第幾期。
例:
參考文獻:
[1]金福海.論建立我國的懲罰性賠償制度[J].中國法學,1994,(3).
[2]楊立新.「王海現象」的民法思考——論消費者權益保護中的懲罰性賠償金[J].河北法學, 1997,(5).
[3]金福海.消費者法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251.
[4]閆瑋.完善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懲罰性賠償制度[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07,(1).
[5]梁慧星.<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的解釋適用[J].民商法論叢,2001,(3).
[6]王堃.論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懲罰性賠償[J].現代商業,194.
[7]梁慧星.關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的解釋適用[N].人民法院報,2001-3-29.
[8]孔祥俊.公平交易執法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8:219.
Ⅸ 看化學英文文獻有哪些經驗或者好辦法分享分享呀
汗~多看……
還有,化學名詞多數都是從拉丁文來的,很多詞根是固定的,整個單詞可以拆開看就比較簡單。
比如mono是一,di是二,tri是三。
methy-是甲基
ethyl-是乙基
……
反正還是得多看,看多了基礎詞其實也就這些,變成條件反射就快了。
Ⅹ 有哪些查閱有關化學專業文獻的網站
如果在學校,可以進入學校網站的圖書資源進行文獻檢索。其他很多有關的網站要注冊會員,免費的不好找,一般都是付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