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辨別茶葉的好壞
一般說來,茶葉的品質是由色、香、味、形4個因素構成的。
一、干看評外形
首先,用雙手捧起一把茶葉,放於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葉的香氣。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氣;二是辨別香氣的高低;三是嗅聞香氣的純正程度,凡香氣高、氣味正的必然是優質茶。
其次,抓一把茶葉平攤於白紙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澤、嫩度、條索、粗細。凡色澤勻整、嫩度高,條索緊實,粗細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葉。
二、濕看識內質
濕看,就是開湯審評。開湯俗稱泡茶或沏茶。一般先取茶葉3-5克,放入白色瓷杯中,然後沖上滾沸適度的開水200毫升左右。開湯後,應先嗅香氣,接著看湯色,先嘗滋味,後評葉底。
(1)嗅香氣
茶葉經杯中沖泡後,立即傾出茶湯,將茶杯連葉底一起,送入鼻端進行嗅香,凡聞之茶香清高純正,使人有心曠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
。
(2)看湯色
看湯色應及時進行。一般在茶葉沖泡3-5分鍾後,傾出杯中茶湯於另一碗內,在嗅香氣前後立即進行。凡屬上乘的茶葉,湯色以淺綠或黃綠為宜,並要求清而不濁,明亮澄澈。
(3)嘗滋味
滋味是靠人的味覺器官來區別的。一般認為,綠茶茶湯濃醇爽口,屬上等綠茶;如果平淡澀口,多為粗老綠茶。
(4)評葉底
評判茶葉經沖泡去湯後留下的葉底,看老嫩、整碎、色澤、勻雜、軟硬等情況以確定質量的優次,同時還應注意有無其他摻雜。
㈡ 茶葉染色鑒別方法
看干茶——色澤太鮮艷
從一款茶的干茶上,能看出很多東西,比如原料的老嫩、加工工藝的好壞等。同樣,我們也能從一款茶的干茶中看出它是不是添加了色素。通常添加了色素的干茶都會顯得非常鮮艷,比如添加了鉛鉻綠的碧螺春,添加了日落黃的金駿眉等等,都會艷麗得有些不同尋常。
如果只看色澤覺得看不出來,小編再教大家兩個更適用於綠茶的小竅門。對於原料比較細嫩的綠茶來說,絕大多數情況下毫毛是白色的,也就是我們說的「白毫」,而染色綠茶的毫毛則是綠色的;手上沾點水,看干茶會不會遇水掉色,綠茶的揉捻程度不重,所以一般不會掉色,但如果加了色素,這些附著在茶葉表面的東西就很容易掉下來。
聞茶香——茶香不純粹
不要以為只有添加了香精的茶才會有奇怪的味道,事實上,添加了色素的茶也會使茶葉帶有令人不愉快的氣味。如果你的茶在沖泡之後,味道和平常大不相同,不是純正的茶葉味道,那這些茶可能就是被添加了香精或者色素。
看茶湯——渾濁不通透
大部分情況下,茶葉的茶湯是很清亮的,只有少數工藝不當產生的渾濁,或者是多毫茶葉品種產生的毫渾。而添加了色素的茶,其沖泡後的茶湯會變得很渾濁,就好像有一個個不能溶解的小顆粒浮在茶水中一樣,呈現出一種很不自然、也不通透的狀態。
另外,將茶葉放在白色的紙杯中用溫水沖泡,正常的茶湯表面會有一圈顏色比湯色淡的圓邊,而加了色素的茶泡出來後那圈圓邊顏色會更深,而且顏色看起來與茶湯有明顯的分層。這是因為水溶性不太好的色素顆粒聚集在茶湯表面邊緣的結果。
㈢ 茶葉也染色嗎怎麼鑒別
市場上有不法商販對茶葉進行染色。
染色的茶葉往往顯得過於鮮艷。
消費者購買時,可把手指用冷水浸濕,然後捏一下茶葉,如果手指很快留下明顯綠色痕跡,就說明是染色茶葉。
將這種茶葉沖泡後,如果茶水顏色碧綠,放置一段時間後有比較明顯的分層現象,這種茶葉就很可能是「染色茶」。
選購春茶
1、觀外形
春茶的葉子一般裹得較緊,顯得肥壯厚實,有的還有較多毫毛,色澤鮮潤,香氣濃郁而新鮮。夏茶和秋茶則葉子鬆散,顏色暗,香氣平和,與春茶有很大區別。
2、察湯色
茶葉在貯藏過程中,構成茶葉色澤的一些物質,會被緩慢分解或氧化,使綠茶的色澤變得枯灰無光。而隔年茶茶褐素的增加,則會使綠茶湯色變得黃褐不清,失去原有的新鮮色澤;春茶沖泡時茶葉下沉較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厚;夏茶和秋茶在沖泡時茶葉下沉較慢,香氣不高。
3、品茶香
在貯藏過程中,茶中的各類構成味道的物質,有的分解揮發,有的縮成不溶於水的物質,因此不管何種茶類,新茶的味道都醇厚、鮮爽,而陳茶喝起來淡而不爽口。
4、看茶底
茶葉泡完後,新茶茶底綠中帶黃,顯鮮嫩,而隔年茶茶底偏黃,沒有鮮嫩感。
㈣ 茶葉的化學鑒別方法是怎樣的
茶葉的化學鑒別:如果可疑葉片不含咖啡鹼和錳,已能證明不是茶葉,但若檢出
咖啡鹼與錳,也還不能肯定可疑葉片就是茶葉。因此,還需要根據國家標准規定的方法,作有無茶氨酸的檢驗,來最終判定茶葉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