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學反應的限度問題怎麼做
化學里分熱力學和動力學。
熱力學是研究能不能反應的問題,就是樓主說的反應限度的問題
動力學研究的是反應速率問題。反應限度可以根據物質的標准焓和熵,計算出一定溫度下的吉布斯自由能,根據吉布斯自由能就可以計算出平衡常數了;再根據平衡常數中,各物質的濃度,以及原子反應的等量關系,就可以計算限度問題了
Ⅱ 元素周期律和化學反應限度(用詳細的計算過程和文字說明)
1.c 因為在XY2中,X的比例是44.1%。B中。X佔34.5%,所以只有y的含量上升
2.c
3.c 像前面那個同學說的,不過d不符合方程式了
Ⅲ 化學計算題的解答技巧
1、化學守恆法
守恆法解題的核心就是質量守恆定律中的六不變。除此之外,化學中的等量關系還表現為同一物質中的電荷守恆、化合物中化合價守恆、同一化合物等量關系。學生對於挖掘題目中隱含的等量關系的能力較弱,對於物質和元素質量關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聯系。
2、化學極限、平均值法
在處理復雜的模糊題型的選擇題時,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設定的參量(平均值或極值),然後用此參量與各選項做比較確定符合題意的選項。學生的思維誤區一般是不能准確確定設定的參量。
3、化學差量法
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恆定律,有些反應在遵循質量守恆定律的同時,會出現固、液、氣體質量在化學反應前後有所改變的現象,同一狀態的物質的質量遵循化學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固定的質量關系,因此,在根據方程式的計算引入差量,根據變化值可以求出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差量法的難點在於學生找不到計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狀態的物質質量的差與物質的質量也成比例。
4、化學假設數據法
根據題目中涉及的化學反應中物質的相對質量結合題意假設適合計算的數據進行計算。學生的思維誤區一般是質量分數計算、物質的質量的計算、元素的質量計算,粒子個數的計算不能很好的進行遷移。
化學試卷的最後一題計算是中的壓軸計算題,它考查學生對質量守恆定律、方程式計算、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以及酸鹼鹽部分的知識,考查知識綜合,難度較大。題目主要分為文字敘述型計算、表格計算、圖像計算、探究實驗計算。以下詳細地進行介紹:
1、化學文字敘述型計算
主要考察學生歸納整理題目中隱含信息的能力,難點往往在於「題目文字過多,流程過於復雜,讀不懂題,找不到已知,不會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數」。考題經常將溶液和化學方程式結合在一起進行計算,對學生的題目分析理解能力較高,情景比較復雜。解題時,應首先明確所求溶液中溶質是什麼,溶質的質量可以通過化學方程式得出。其次,應明確所求溶液的質量如何計算。最後運用公式計算出溶液的質量分數。最終溶液的質量=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難溶性雜質(反應前混有且不參加反應)-生成物中非溶液(生成沉澱或氣體)。
2、化學表格計算
利用數學方法將化學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和表達,常常以表格形式將解題信息呈現。解決這類題的辦法:這類題往往給出一組或多組數據或條件,通過對表格中數據或條件的分析、對比,解答有關問題或進行計算。要通過仔細閱讀,探究表格中各組數據之間內在的規律,努力從「變」中找「不變」,及時發現規律之中的矛盾點,從「不變」中找「變」,進而分析矛盾的根源,解決問題。通常利用差量法求出反應產生的氣體或者沉澱或者減少增加的各物質的質量進行計算。
3、化學圖像計算
圖像計算在於藉助數學方法中的坐標圖,把多個元素對體系變化的影響用函數圖像直觀的表示出來。坐標系中的函數圖不僅能表示化學反應,還能較好地反映化學變化的過程,經常是質量分數和化學方程式的綜合應用。解決這類題的辦法,應該仔細分析函數圖象中橫、縱坐標所表示的不同量,以及「三點一圖趨勢」即起點、拐點、終點和圖像變化趨勢,分析其含義。特別是要重點了解拐點表示對應兩種物質一定恰好完全反應,這是此類題的關鍵。
4、化學探究實驗計算
探究實驗計算的難點在於反應中可能會出現的過量問題導致的物質種類的可能性的判斷和引起的其他反應。解決這類題的辦法就是結合實驗示意圖型計算以化學實驗為載體,對比分析每個裝置變化前後的質量差,再尋求關系式或數據進行逐個求解;學生應將化學計算與化學實驗緊密結合,在對實驗原理,實驗數據進行分析理解的基礎上,理出解題思路,在解題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實驗數據與物質(或元素)質量間的關系。解題的關鍵是理清思路,找出正確有用數據,認真做好每一步計算。
Ⅳ 化學題反應限度 1
1.X+3Y=2Z
X、Y是減少的,反應物。Z是增加的,生成物。
物質的量變化如下:
X:1-0.8=0.2
Y:1-0.4=0.6
Z:0.5-0.1=0.4
X:Y:Z=1:3:2
2.0.05mol/L·min、0.1mol/L·min
2min的物質的量變化是0.3-0.1=0.2mol
△c=n/V=0.2/2=0.1mol/L
v=c/t=0.1/2=0.05mol/L·min
5min的物質的量變化是0.5-0.1=0.4mol
△c=n/V=0.4/2=0.2mol/L
v=c/t=0.2/2=0.1mol/L·min
3.相同,因為5min後物質的量不再變化,達到了化學平衡狀態。
Ⅳ 化學反應中的有關計算怎麼做
主要用守恆做啊,元素質量守恆
Ⅵ 化學反應中的有關計算題怎麼做
化學反應中的計算,除了在配平化學方程式時,有時需要做一些簡單的計算之外,剩下的就是反應物與生成物量的計算了。
在計算反應物或生成物的量時,首先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再配平,這樣就獲得了所有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數量關系。如:
2HCl+Ca(OH)2=CaCl2+2H2O
2mol 1mol 1mol 2mol
看見,2mol鹽酸與1mol氫氧化鈣反應生成1mol氯化鈣+2mol水;
或者:
2HCl:2×(1+35.5)=73
Ca(OH)2:40×(1+16)×2=74
CaCl2:40+35.5×2=111
2H2O=2×(1×2+16) =36
或者知曉:73g鹽酸+74g氫氧化鈣+111g氯化鈣+36g水
一切計算問題,都以該比例進行。
Ⅶ 化學計算題怎麼做
第一種 估演算法
「估演算法」巧解化學題,走捷徑,大大簡化解題步驟,是提高解題速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估算,往往不需要一算到底,經常算一陣子即停止了,代之以評價或者權衡。其特點是並沒有(或並不需要)正面的直接的算出答案,而且依靠思維的靈感,頓悟,或別出心裁的推理,再准確的判斷答案。估算的價值在於獨創性。
估算技巧要因題而異,要善於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例1, 下列物質分別和36.5克20%的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其中能使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最小的是( )
A Zn B ZnO C ZnCO3 DZn(OH)2
(分析)由於參加反應的鹽酸的質量和質量分數都相等,所以應生成氯化鋅(溶質)質量也相同。又由於四種情況鹽酸中的水(溶劑)質量都是相同的。因此,本題的關鍵是比較四個反應中生成水的多少,生成的水越多,所得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小。
Zn+2HCl=ZnCl2+H2個 沒有水生成
Zn+2HCl=ZnCl2+H2O 生成的水量居中
ZnCO3+2HCl=ZnCl2+H2O+CO2個 生成的水量居中
Zn(OH)2+2HCl=ZnCl2+2H2O 生成的水量最多
通過比較,可知氫氧化鋅與鹽酸反應生成水的質量最多,故此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最小。
第二種,關系式法
關系式是表示兩種或多種物質之間物質的量在變化時成正比例關系的一種簡化的式子,根據關系式確定的數量關系進行化學計算的方法即關系式法。此法廣泛用於兩個或多個互相有聯系的化學式或多步反應計算的一種常用方法,其關鍵是根據有關化學式或反應式以及物質間轉化的定量關系,找出關系式和關系量。此法不僅可使計算化簡為繁,減小誤差,而且已知數與未知數各有固定的位置,層次清楚,有助於打開解題的思路。建立關系式可以通過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化學基本概念,溶解度,溶質的質量分數等多個方面進行。用關系式解題遵循的原則是:
關系式,關系量,這是根據不能忘;
已知,未知是條件,條件對准關系量;
上下相比列比例,求得未知是目的。
例2, 跟50千克硝酸銨里所含氮元素相當的碳酸氫銨的質量是( )
A 98.75 千克 B 197.5千克 C49.4千克 D79千克
(分析)設x千克碳酸氫銨里所含氮元素質量跟50千克硝酸銨里質量相等。
比較硝酸銨與碳酸氫銨的組成可知,兩個碳酸氫銨分子所含氮原子數跟一個硝酸銨分子里所含氮原子數相等,所以可導出如下關系:
關系式 NH4NO3----------2NH4HCO3
關系量 80 2X79
已知未知 50千克 X
列比例 80:50千克=2x79:X
解比例 X=98.75千克 (答案A)
第三種 守恆法
守恆法是指應用化學問題中某些化學量守恆的原則來解化學題的方法。用此法解題的關鍵是找准守恆的化學量,並合理列式進行計算。在化學計算中靈活運用此法,不僅能簡化解題過程,而且能加深我們對某些化學原理內涵的深刻理解。在初中化學計算中,常見的守恆法有以下五種:
1, 原子個數守恆。
原理:化學反應前後同種元素的原子個數不變。
2, 元素種類守恆
原理: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不變
3, 元素或原子團的質量守恆
原理:化學反應前後某一元素或原子團的質量不變。
4, 質量總和守恆
原理:化學反應中參加化學反應的反應物的質量總和等於生成物的質量總和。
5, 電荷守恆
原理: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與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相等。
例3, 取一定量含有某金屬R的樣品,將其投入到73克質量分數為20%的鹽酸中,金屬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測定所得金屬氯化物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4.7%,計算:(1)樣品中金屬R的質量 (2)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97年天津中考題)
(分析)此題屬於金屬與酸的置換反應,其中R元素和鹽酸中的氯元素全部轉移到金屬氯化物中,故此題利用元素質量守恆法求解較為方便。
解:(1)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73克X20%=14.6克
氯化氫中氯元素的質量:14.6克X(35.5/36.5X100%)=14.2克
所得金屬氯化物的質量:14.2克/74.7%=19.0克
則樣品中金屬R的質量為:19.0克-14.2克=19.4克
(2)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總和:73克X20%+4.8克=19.4克
生成氫氣的質量為:19.4克—19.0克=0.4克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9.0克/(73克+4.8克-0.4克)X100%=24.5%
例4,下圖是一種化合物組成的裝置。
經充分反應後得實驗數據如下:玻璃管的質量為80.2克
實驗前 實驗後
銅的氧化物+玻璃管 137.8克 131.4克
氯化鈣+U型管 100.8克 108.0克
試根據實驗數據求:
(1)完全反應後生成水的質量;
(2)生成水中氧的質量;
(3)銅的氧化物中銅的質量;
(4)銅的氧化物中銅和氧的質量比;
(5)計算銅的氧化物中銅,氧的原子個數比;
(6)寫出該銅的氧化物的化學式及名稱;
(分析與解答)用實驗方法測定化合物的組成,是化學分析的基本方法。該題為一簡單的定量分析實驗題,其主要計算依據的是質量守恆定律。
(1) U型管內乾燥劑反應後增加的質量,即為反應中生成水的質量。108.0克-100.8克=7.2克
(2) 盛銅的氧化物的玻璃管反應後質量減少了,原因是氫氣和銅的氧化物里的氧反應生成了水,所以反應前後,玻璃管物質減少的質量即為生成的水中氧的質量。137.8克-131.4克=6.4克
(3) 銅的氧化物中銅的質量為131.4克-82克=51.2克
(4) 銅的氧化物銅和氧的質量比為51.2克:6.4克=8:1
(5) 用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質量比,分別除以各自的相對原子質量,即可求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8/64:1/16=2:1
(6) Cu2O 氧化亞銅
第四種 討論法
有的計算題答案不止一個,或者用代數字母表示,解題時根據題意分析,各種答案,最後確定合理答案,這種通過對各種可能情況的討論尋求答案的解題方法,就是討論法。用此法的關鍵是不遺漏,不重復。
例5 氧氣和氫氣的混合氣8克點燃使之充分反應,得到7.2克水蒸氣,則反應的混合物中,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是( )
A 1:1 B 1:4 C 4:1 D 1:9
(分析)要注意克服通過計算的准確選項只有一個思維定勢。
7.2克水中含氫元素0.8克氧元素6.4克,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反應後剩餘0.8克氣體。
討論 :若氫氣過量,則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1.6克:6.4克=1:4
若氧氣過量,則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0.8克:7.2克=1:9
答案:B D
例6,天平兩端各放質量相同的燒杯,杯內分別盛有相同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如果在兩個燒杯中一端放鋅片,一端放與鋅片相同質量的鐵片,反應完全後天平仍保持平衡嗎?說明理由。
(分析與解答)本題應分別討論下面兩種情況。
(1) 如果硫酸過量,則放鋅片的一端放出氫氣的質量多。天平向放鋅的一端傾斜。
(2) 如果硫酸量不足,則應以硫酸量為標准進行計算,由於硫酸的質量相同,所以生成氫氣的質量也相同。故天平仍保持平衡。
Ⅷ 這道化學反應速率計算題怎麼做,急!!
先用反應速率計算式求出氨氣的速率,再根據速率和化學計量數成正比,求氫氣的速率
Ⅸ 如何做化學計算題
關於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要領可以歸納為: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需將純量代方程;
量的單位可直接用,上下單位應相同;
遇到有兩個已知量,應找不足來進行;
遇到多步的反應時,關系式法有捷徑。
有關溶液的計算
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在有關溶液的計算中,要准確分析溶質、溶劑、溶液的質量,它們的最基本的質量關系是:
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
應注意此關系中,溶質質量不包括在溶液中未溶解的溶質的質量。
1.溶解度的計算
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概念是: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根據溶解度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質、溶劑和溶液的量的關系,可進行如下的有關計算。
(1)根據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飽和溶液里的溶質和溶劑的量,求這種物質的溶解度。
(2)根據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求該溫度下一定量的飽和溶液里含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3)根據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溶劑質量減少(蒸發溶劑)時,能從飽和溶液里析出晶體的質量。
(4)根據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溫度變化(降溫或升溫)時,能從飽和溶液里析出或需加入晶體的質量。
2.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初中化學中常用百分數來表示。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式如下:
溶質的質量分數=×100%
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題可以有:
(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液的質量分數。
(2)已知溶液的質量和它的質量分數,求溶液里所含溶質和溶劑的質量。
(3)將一已知濃度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進行稀釋,或加入固體溶質,求稀釋後或加入固體後的溶液的質量分數。
3.溶液度與溶液質量分數之間的換算
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里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之比,是一個固定的值,也就是說飽和溶液里溶質質量分數是恆定的。在計算中首先要明確溶液度與溶液質量分數兩個概念的本質區別。其次是要注意條件,必須是在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才能進行換算。
溶解度與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比較如下:
溶解度 質量分數
量的關系 表示溶質質量與溶劑質量之間的關系 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間的關系
條件 ①與溫度有關(氣體還跟壓強有關)②一定是飽和溶液 ①與溫度、壓強無關②不一定是飽和溶液,但溶解溶質的質量不能超過溶解度
表示方法 用克表示,即單位是克 用%表示,即是個比值,沒有單位
運算公式 溶解度=×100 %=×100%
換算公式 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100%
Ⅹ 化學-反應限度的題
假設B完全反應則剩0.5molB,所以B大於0.5mol,假設C完全反應則B為1.5mol,所以B小於1.5mol,所以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