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學反應中的時間轉換頻率或轉換頻率TOF如何計算
時間轉換頻率:
TOF以(h-1)即每小時作為單位,所得數值為單位時間的轉化個數。
轉換頻率TOF
以有多少分子被轉化
TOF以mol/g.h
為單位,所得數值為單位質量催化劑在單位時間催化的物質的量。
PS:
兩種單位都能說明問題,mol/g.h
為單位更易表示大數值的轉換頻率,二者可以換算,如同g,Kg作為質量的不同單位
2. 開始進行化學反應所需時間
一段時間是用於供能,那是在看是否自發進行。
熵(entropy)指的是體系的混亂的程度,它在控制論、概率論、數論、天體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都有重要應用,在不同的學科中也有引申出的更為具體的定義,是各領域十分重要的參量。熵由魯道夫·克勞修斯(Rudolf Clausius)提出,並應用在熱力學中。後來在,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第一次將熵的概念引入到資訊理論中來。
焓是一個熱力學系統中的能量參數。規定由字母H(單位:焦耳,J)表示,H來自於英語 Heat Capacity(熱容)一詞。此外在化學和技術文獻中,摩爾焓 Hm(單位:千焦/摩爾KJ/mol)和特別焓 h(單位:千焦/千克 KJ/Kg)也非常重要,它們描述了焓在物質的量 n 和物質質量 m 上的定義。焓是內能和體積的勒讓德變換。它是SpN總合的熱勢能。
所有的物質都是會自發朝著熵增大方向進行轉化,其中氣態時熵最大,液態次之,再就是固態。焓是發生反應時的熱效應,吸熱為正,放熱為負。化學反應的自發過程總是朝著最低能量和最大混亂度的方向進行 ,化學反應的自發性與焓變 (Δ H)和熵變 (Δ S)有關 ,可用吉布斯自由能變化來判定化學反應的自發性
這樣就知道是否能快速進行,而不需時間供能。
3. 化學上反應時間是什麼意思
反應物從開始反應到反應完成所需的時間。
4. 化學反應速率溫度與時間關系
這個題目精確來說,是沒有答案的
從中學的考點出發,是考察溫度與反應速度的指數關系。
溫度提高10度,反應速度是原來的2倍,將10度分解為兩個5度,假設第一個增加5度速度增加K倍,第二個5度繼續增加K倍,K^2=2,得到K=1.414,記得時間是反應速率的倒數,答案應該是141秒
5. 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有關時間
不能 那個是剛達到平衡的時間
6. 如何計算化學反應半衰期
原子衰變一半所需的平均時間間隔,稱為半衰期。
化學反應的半衰期 半衰期是描述化學反應進行速度的一個理想的方法。在一級反應中,時間和速率常數之間的關系為:
式中C0為初始濃度,C為t時刻的濃度。在一級反應中半衰期的表達式為:
從上式可知一級反應的半衰期與反應的速率常數k1成反比,而與反應物的起始濃度無關,對於一個給定的反應,t1/2是一個常數,這是一級反應的一個特點,據此可判斷一個反應是否是一級反應。但在二級反應中,半衰期與一級反應不同:
可見它與反應物的起始濃度成反比,二級反應的速率常數k2的量綱為[濃度]—1·[時間] —1,這是二級反應的特點。三級反應的半衰期則與反應物起始濃度的平方成反比:
而零級反應的半衰期與反應物起始濃度成正比:
放射性衰變的半衰期 在單一的放射性衰變過程中,活度減少到原有值的一半所經歷的時間,用T1/2表示。它是放射性核素性質的特徵值,1904年由E.盧瑟福提出:
式中A為衰變常數。由於是指數衰減,經歷兩個半衰期後活度(或原子數)減少為原來的1/4,而不是零。各種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長短不同,例如釙的半衰期為0.3μs,釹的半衰期為2.1×1015年,相差1029倍。對中等長度的半衰期(1分鍾~1年),可以通過測量試樣活度衰減過程,然後利用數據作圖計算得到;對於長半衰期(T1/2>1年)可以利用子體的平衡活度、比活度等方法進行測定;對於短半衰期(T1/2<1分鍾)可以用輪轉法、飛行時間法、延遲符合法等測定。
理論上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或原子數)只是經歷無限長時間後才變為零。實際上經過7個半衰期,活度就降低為原來值的(1/2)7=1/128,一般可以忽略不計。
——摘自《安全科學技術網路全書》(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7. 化學反應速率怎麼算,公式是什麼
1.化學反應速率
[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及其計算公式]
(1)概念:化學反應速率是用來衡量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程度,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單位有mol•L-1•min-1或mol•L-1•s-1
(2)計算公式:某物質X的化學反應速率:
注意
①化學反應速率的單位是由濃度的單位(mol•L-1)和時間的單位(s、min或h)決定的,可以是mol•L-1•s-1、mol•L-1•min-1或mol•L-1•h-1,在計算時要注意保持時間單位的一致性.
②對於某一具體的化學反應,可以用每一種反應物和每一種生成物的濃度變化來表示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雖然得到的數值大小可能不同,但用各物質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如對於下列反應:
mA
+
nB
=
pC
+
qD
③化學反應速率不取負值而只取正值.
④在整個反應過程中,反應不是以同樣的速率進行的,因此,化學反應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時速率.
表達式:△v(A)=△c(A)/△t
對於可逆反應:
mA(g)
+
nB(g)
=
pC(g)
+
qD(g)
(1)用各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物質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即:
有v(A):v(B):v(C):v(D)=m:n:p:q
(2)各物質的變化量之比=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3)反應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
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增加量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三個重要推論:
①恆溫、恆容時:
Bp任何時刻時反應混合氣體的總壓強與其總物質的量成正比;
②恆溫、恆壓時:
即任何時刻時反應混合氣體的總體積與其總的物質的量成正比;
③恆溫、恆容時:
即任何時刻時反應混合氣體的密度與其反應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
8. 化學反應進度怎麼求,這個公式地下的v是啥意思
V是化學方程式物質前面的系數。
反應進度等於物質的量變化除以反應系數。
這是希臘字母miu(讀第四聲),表示物質的化學計量數。是化學反應計量方成式中的物質的系數。就是化學方程式中每個物質前面的系數,物質的系數不是固定的,會隨方程式的變化而變化。
(8)化學反應時間怎麼求擴展閱讀:
平均反應速率,其大小也與指定時間以及時間間隔有關。隨著反應的進行,開始時反應物的濃度較大,單位時間內反應的進行,開始時反應物的濃度較大,單位時間反應濃度減小得較快,反應產物濃度增加也較快,也就是反應較快;在反應後期,反應物的濃度變小,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減小得較慢,反應產物濃度增加也較慢,也就是反應速率較慢。
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測量反應的瞬時反應速率,是c(t)-t曲線某時刻t時該曲線的斜率即為該反應在時刻t時的反應速率。
9.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如何計算同一種化學反應,原料重量增加後所需反應時間
需要看體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