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見的化學實驗方法有哪些
一、蒸餾
1.蒸餾操作步驟:(1)組裝儀器;(2)檢查氣密性;(3)加葯品和碎瓷片;(4)通冷凝水;(5)加熱;(6)收集餾分;(7)撤去酒精燈;(8)停通冷凝水;(9)拆去裝置。
二、萃取分液
1.萃取分液操作步驟。
(1) 查漏;(2)加葯品;(3)倒振;(4)靜置;(5)放液。
三、測定白酒中酒精度數
測定步驟:用量筒量取150 mL白酒於錐形瓶中加入100 g
CaO ,振盪過濾後液體倒入蒸餾燒瓶中蒸餾收集溫度在75~85 ℃的餾份用量筒測定酒精的體積計算酒精度數。
❷ 小學生能在家做的化學實驗有哪些
小學時的鄉下很窮,因自發的熱愛科學,曾悄悄地做過的幾個試驗如下.但現在可別去模仿.
1、麵糊燒開,滴進去碘酒,麵糊變蘭,碘化反應.
2、牽牛花葉濟出汁,當試劑用,滴到白醋水裡、面鹼水裡等,會變不同的顏色,可以檢驗液體的酸鹼情況.用黃瓜等的花或嫩莖葉的汁來做,也可以.
3、趁大人做飯時,把鉛放到煤鏟里,在灶坑裡燒化,在地上用農村燒火的鐵鉤子釘個孔,把熔化的鉛澆進去,涼了以後刨出來,製成鉛棍.找個破砂輪塊,每天放學回來就一點一點打麿出鉛末,留待使用.找點農村給果樹打葯配製石硫合劑用的硫磺,壓成末待用.將前兩種粉末按比例混合好後放到破罐頭盒裡,用破鉗子夾著,冬天放到破火爐子里加熱,燒紅後又變成黑色時取出,涼涼後砸碎,取其一小塊待用.自製個黃銅絲彈簧,一端鑿扁剪個尖,觸到那個塊上,找個最好點,就是很好的二極體.可以做收音機用.
哈哈,當年寒冷的農村,擁擠的房子四面透風,怕上不了中學,就淌著鼻涕做試驗,非常好玩.
❸ 小學科學主要有哪些類型的實驗
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據不完全統計,八冊教材中共設置了三百多個的實驗活動。通過這些實驗活動的成功實施,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而幫助學生了解科學、認識世界。鑒於實驗在小學科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非常有必要對不同類型的科學實驗作一梳理,以幫助小學科學教師開展好實驗教學。
科學實驗根據不同的劃分標准,有以下幾種類型:
1實驗的精確性和實驗環境
1.1實驗室實驗
所謂實驗室實驗,是指在實驗室內,通過各種實驗儀器和設備,人為地控制或改變實驗對象的狀態和條件,來考察和研究實驗對象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實踐活動。
如科學五(上)「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實驗,就可歸類為實驗室實驗。
具體的實驗方法是,在實驗室里放置一個透明的塑料盤子,再鋪上幾層吸水紙,然後把五粒剛發芽的綠豆成一條直線放在吸水紙上,並保持吸水紙一端濕潤。三至五天後,學生就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綠豆的根都伸向有水的一端。
1.2自然態實驗
所謂自然態實驗,是指在研究對象處於自然環境中和自然狀態下對其加以考察的一種實踐活動。
如科學三(下)「種植黃豆」這一實驗。為了讓學生清楚地觀察到黃豆發芽、生長、開花、結果、成熟的全過程,就需要指導學生在學校的種植園里,親自栽種和觀察黃豆,此實驗就可歸類為自然態實驗。
2實驗的直接目的
2.1探索性實驗
所謂探索性實驗,是指探索研究對象的未知屬性、特徵以及與其他因素關系的實驗方法。
在小學科學中,純粹的探索性實驗較少,主要原因是這類實驗有著一定的難度,小學生往往不具備這方面的探究能力。小學科學中出現的所謂探索性實驗,從嚴格意義上講,只不過實驗結果對學生來說是通過自主探究而獲得的。如「探索磁鐵的性質」實驗,學生通過對教師提供的磁鐵和器材進行研究,進而發現磁鐵的相關性質,就可以劃歸為探索性實驗。又如「種植黃豆」實驗,也可以歸為探索性實驗,因為在觀察黃豆的生長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很多未曾知道的東西,如剛出土的子葉會變成綠色;豆苗一般出現十三片葉子後就會開花;豆苗莖上的葉是對稱的;黃豆成熟後,如果把黃豆拔起來,會發現根部有細小的瘤,即根瘤菌。
2.2驗證性實驗
所謂驗證性實驗,是指對研究對象有一定了解,並形成了一定認識或提出了某種假說,為驗證這種認識或假說是否正確而進行的實驗。驗證性實驗大多是在理論分析之後為尋求實驗驗證時才使用。如科學五(上)「光是怎樣傳播的」一課中,為驗證「光是沿直線傳播」這一觀點,可以用手電筒照射有著大小、位置相同的小孔的四張卡紙。第一次照射時,讓四張卡紙排成一條直線;第二次照射時,讓四張卡紙的排列不成一條直線。結果會發現,第一次實驗中手電筒的光線能通過,第二次實驗中手電筒的光線不能通過,從而驗證光是沿直線傳播這一觀點。像驗證「光是沿直線傳播」這樣一類的實驗,就可劃歸為驗證性實驗。
3實驗中質和量
3.1定性實驗
所謂定性實驗,是指判斷研究對象具有哪些性質,並判定某種物質的成分、結構或者鑒別某種因素是否存在,以及某些因素之間是否具有某種關系的一種實驗方法。定性實驗是一種最基本的實驗方法。一般來說,定性實驗要解決的是「有或無」、「是與否」的問題。如,為證明土壤中有沒有空氣,實驗者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結果發現有氣泡冒出來,實驗證明土壤中有空氣;又如為了探索流水對岩石的作用,實驗者把幾塊表面粗糙、有稜角的岩石放入盛有水的礦泉水瓶中劇烈晃動,結果發現岩石的表面變光滑,稜角被磨去,從而證明流水的作用和岩石被磨蝕之間存在某種關系。像上面這兩個實驗都可歸為定性實驗。
3.2定量實驗
所謂定量實驗,是指為了對研究對象的性質、組成及影響因素有更深入的認識,而對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所進行的探究,這種揭示各因素之間數量關系的實驗稱為定量實驗。在定量實驗中,測量是其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如科學五(上)「光與熱」一課中,為探究「光的強弱與溫度之間關系」,需用溫度計分別測量一面鏡子、兩面鏡子、三面鏡子和四面鏡子所反射的光斑的溫度,再把光斑的強弱和相應的溫度製成柱狀圖,就可以得出「光的強弱與溫度之間存在什麼關系。」這個實驗就可以歸為定量實驗。
4實驗在科學認識中的作用
4.1析因實驗
所謂析因實驗是為了尋找、探索影響某事物的發生和變化過程的主要原因而安排的一種實驗。這種實驗的特點是:「實驗的結果是已知的,而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是未知的。」如科學五(上)「堅硬的岩石會改變模樣嗎」一課中,為「探索岩石變化的原因」實驗就可歸為析因實驗。實驗的目的是為探索「看起來十分堅硬的岩石,是什麼力量使它們發生了變化?」這一問題。實驗的方法是將燒熱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復幾次後,發現岩石會破碎;將幾塊岩石放入裝有水的礦泉水瓶內劇烈晃動後,發現岩石的表面變圓變光滑了;往紙杯內倒入石膏糊,撒入幾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然後把結成塊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盤子中,幾天後觀察到豌豆因發芽把石膏脹裂了。由這三個實驗的結論,就可解釋岩石為什麼會出現裂縫的原因。
4.2對照實驗
所謂對照實驗也叫對比實驗,它是通過對照或比較來研究和揭示研究對象某種屬性或某種原因的一種實驗方法。對照實驗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先把實驗對象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似組群,其中一個是實驗組,另一個是對照組,作為比較的對象,然後,通過一定的實驗步驟,在對照中判定實驗組具有某種性質或受某種因素的影響。如科學五(上) 「種子發芽實驗(一)」一課中,為研究「綠豆種子發芽必須要有水嗎?」這一問題,就可以通過設計一個對照實驗來進行研究。實驗中,要改變的條件是水,即讓一組綠豆得到水,保持濕潤,稱為實驗組;讓另一組綠豆得不到水,保持乾燥,稱為對照組;不改變的條件是土壤、溫度、空氣、光照、綠豆等。幾天後會發現,實驗組綠豆發芽,對照組綠豆不發芽,從而得出綠豆發芽必須要有水。
4.3模擬實驗
在科學實驗中遇到因受客觀條件限制而無法對某些自然現象進行直接試驗時,人們便尋求間接試驗的方法,如設計出與該自然現象或過程(稱作原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地研究原型的規律性,這種實驗方法稱之為模擬實驗。如科學五(上)「堅硬的岩石會改變模樣嗎」一課中,為研究「冷和熱、流水、植物」對岩石的風化作用,進行了三個模擬實驗。第一個模擬實驗是,用酒精燈給岩石加熱,來模擬太陽對岩石的暴曬,把加熱的岩石放入冷水中,來模擬岩石在夜間受冷。第二個模擬實驗是,用劇烈晃動裝有岩石和水的礦泉水瓶,來模擬自然界中流水對岩石的沖刷作用。第三個實驗是,在石膏糊中放入豌豆,來模擬植物的根對岩石的作用。
❹ 常見的化學實驗方法有哪些
(1)勤思考、敢提問、善交流、常總結.
(2)講規范、勤動手、細觀察、務求真.
化學實驗常用用儀器
反應容器 可直接受熱的:試管、蒸發皿、燃燒匙、坩堝等
能間接受熱的:燒杯、燒瓶(加熱時,需加石棉網)
常 存放葯品的儀器:廣口瓶(固體)、細口瓶(液體)、滴瓶(少量液體)、
集氣瓶(氣體)
用 加熱儀器:酒精燈
計量儀器:托盤天平(稱量)、量筒(量體積)
儀 分離儀器:漏斗
取用儀器:葯匙(粉末或小晶粒狀)、鑷子(塊狀或較大顆粒)、膠頭
器 滴管(少量液體)
夾持儀器:試管夾、鐵架台(帶鐵夾、鐵圈)、坩堝鉗
其他儀器:長頸漏斗、石棉網、玻璃棒、試管刷、水槽
1. 試管
(1) 用途:a、在常溫或加熱時,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b、溶解少量固體 c、收集少量氣體
(2) 注意事項:a、加熱時外壁必須乾燥,不能驟熱驟冷,一般要先均勻受熱, 然後才能集中受熱,防止試管受熱不均而破裂.
b、加熱時,試管要先用鐵夾夾持固定在鐵架台上(短時間加熱也可用試管夾夾持).
c、加熱固體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且未冷前試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d、加熱液體時,盛液量一般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防止液體受熱溢出),使試管與桌面約成45°的角度(增大受熱面積,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對著自己或別人(防止液體噴出傷人).
2. 試管夾
(1) 用途:夾持試管
(2) 注意事項:①從底部往上套,夾在距管口1/3處(防止雜質落入試管)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試管夾短柄上.
3. 玻璃棒
(1)用途:攪拌、引流(過濾或轉移液體).
(2)注意事項:①攪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後及時擦洗干凈
4. 酒精燈
(1)用途: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加熱儀器
(2)注意事項:
①使用時先將燈放穩,燈帽取下直立在燈的右側,以防止滾動和便於取用.
②使用前檢查並調整燈芯(保證更地燃燒,火焰保持較高的的溫度).
③燈體內的酒精不可超過燈容積的3/4,也不應少於1/4(酒精過多,在加熱或移動時易溢出;太少,加熱酒精蒸氣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防止酒精灑出引起火災)
⑤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酒精燈,應用火柴從側面點燃酒精燈(防止酒精灑出引起火災).
⑥應用外焰加熱(外焰溫度最高).
⑦用完酒精燈後,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將火焰沿著燈頸吹入燈內)
⑧用完後,立即蓋上燈帽(防止酒精揮發和燈芯吸水而不易點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燈,若有酒精灑到桌面並燃燒起來,應立即用濕布撲蓋或撒沙土撲滅火焰,不能用水沖,以免火勢蔓延.
5. 膠頭滴管、滴瓶
(1) 用途:①膠頭滴管用於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
②滴瓶用於盛放少量液體葯品.
(2) 注意事項:
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懸空垂直放在試管口上方,以免沾污染滴管
③吸取液體後,應保持膠頭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體倒流,沾污試劑或腐蝕膠頭;
④除吸同一試劑外,用過後應立即洗凈,再去吸取其他葯品(防止試劑相互污染.
⑤滴瓶上的滴管與瓶配套使用,滴液後應立即插入原瓶內,不得弄臟,也不必用水沖冼.
6. 鐵架台(包括鐵夾和鐵圈)
(1) 用途:用於固定和支持各種儀器,一般常用於過濾、加熱等實驗操作.
(2) 注意事項:a、鐵夾和十字夾缺口位置要向上,以便於操作和保證安全.
b、重物要固定在鐵架台底座大面一側,使重心落在底座內.
7. 燒杯
(1) 用途:用於溶解或配製溶液和較大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2) 注意事項:受熱時外壁要乾燥,並放在石棉網上使其受熱均勻(防止受熱不均使燒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過容積的1/3(防止加熱沸騰使液體外溢).
8. 量筒
(1) 用途:量取液體的體積
(2) 注意事項:不能加熱,不能作為反應容器,也不能用作配製或稀釋溶液的容器.
9.集氣瓶(瓶口上邊緣磨砂,無塞)
(1)用途:①用於收集或短時間貯存少量氣體.
②用作物質在氣體中燃燒的反應器.
(2)注意事項:①不能加熱②收集或貯存氣體時,要配以毛玻璃片遮蓋
③在瓶內作物質燃燒反應時,若固體生成,瓶底應加少量水或鋪少量細沙.
10.蒸發皿
(1) 用途:用於蒸發液體或濃縮溶液.
(2) 注意事項:①盛液量不能超過2/3,防止加熱時液體沸騰外濺
②均勻加熱,不可驟冷(防止破裂)③熱的蒸發皿要用坩堝鉗夾取.
(二)實驗室葯品取用規則
1. 取用葯品要做到「三不原則」①不能用手接觸葯品②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葯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③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採用招氣入鼻法).
2. 注意節約葯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液體取用1~2ml,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
3. 用剩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實驗剩餘的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②也不能隨意丟棄③更不能拿出實驗室④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內.
4. 實驗中要要注意保護眼睛.
(三)固體試劑的稱量
儀器:托盤天平、葯匙(托盤天平只能用於粗略的稱量,能稱准到0.1克)
步驟:調零、放紙片、左物右碼、讀數、復位
使用托盤天平時,要做到①左物右碼:添加砝碼要用鑷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碼,並先大後小;稱量完畢,砝碼要放回砝碼盒,游碼要回零.
葯品的質量=砝碼讀數+游碼讀數
若左右放顛倒了,葯品的質量=砝碼讀數 - 游碼讀數
②任何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盤中稱量,乾燥固體可放在紙上稱量,易潮解
葯品要在(燒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稱量.
注意:稱量一定質量的葯品應先放砝碼,再移動游碼,最後放葯品;稱量
未知質量的葯品則應先放葯品,再放砝碼,最後移動游碼.
(四)連接儀器裝置
1. 玻璃導管插入塞子
2. 玻璃導管插入膠皮管
3. 塞子塞進容器口
葯品的取用
1. 固體葯品的取用(存放在廣口瓶中)
(1) 塊狀葯品或金屬顆粒的取用(一橫二放三慢豎)
儀器:鑷子
步驟:先把容器橫放,用鑷子夾取塊狀葯品或金屬顆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豎立起來,使塊狀葯品或金屬顆粒緩緩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粉末狀或小顆粒狀葯品的取用(一橫二送三直立)
儀器:葯匙或紙槽
步驟:先把試管橫放,用葯匙(或紙槽)把葯品小心送至試管底部,然後使試管直立起來,讓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葯品沾在管口或試管上.
註:使用後的葯匙或鑷子應立即用干凈的紙擦乾凈.
2. 液體葯品的取用
(1)少量液體葯品可用膠頭滴管取用
(2)大量液體葯品可用傾注法.(一倒二向三緊挨)
步驟:
① 瓶蓋倒放在實驗台(防止桌面上的雜物污染瓶塞,從而污染葯品);
② 傾倒液體時,應使標簽向著手心(防止殘留的液體流下腐蝕標簽),
③ 瓶口緊靠試管口,緩緩地將液體注入試管內(快速倒會造成液體灑落);
④ 傾注完畢後,立即蓋上瓶塞(防止液體的揮發或污染),標簽向外放回原處.
(2) 一定量的液體可用量筒取用
儀器:量筒、膠頭滴管
步驟:選、慢注、滴加
注意事項:使用量筒時,要做倒①接近刻度時改用膠頭滴管②讀數時,視線應與刻度線及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③若仰視則讀數偏低,液體的實際體積>讀數;
俯視則讀數偏高,液體的實際體積<讀數.
三、物質的溶解
1. 少量固體的溶解(振盪溶解)
手臂不動、手腕甩動
2. 較多量固體的溶解(攪拌溶解)
儀器:燒杯、玻璃棒
四、物質的加熱
1. 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
儀器:試管、試管夾、酒精燈
注意事頂:(1)加熱試管內的液體時,不能將試管口對著人;防止沸騰的液體沖出試管燙傷人.
(2)若試管壁有水,加熱時必須擦乾凈,防止試管受熱不均,引起試管爆裂.
(3)將液體加熱至沸騰的試管,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因為一冷一熱,試管容易爆裂.
(4)給試管中液體預熱的方法:夾住試管在外焰來回移動便可預熱.
(5)預熱後,集中加熱盛有液體的中部,並不時沿試管傾斜方向平移試管,以防止液體受熱暴沸而噴出.
2. 給試管中固體加熱
儀器:試管、鐵架台、酒精燈
注意點:裝置的固定
鐵夾夾的位置、管口的方向、加熱的順序
給物質加熱的基本方法:用試管夾夾住離試管口1/3處,首先在酒精燈外焰處加熱,然後將試管底部集中在外焰處加熱.
3. 蒸發
儀器:蒸發皿、鐵架台、玻璃棒、酒精燈
注意點:儀器的裝配
停止加熱:接近蒸干或有大量晶體析出
玻璃棒的作用:加快蒸發、防止液滴濺出
4. 過濾和濾渣的洗滌
儀器:漏斗、鐵架台、燒杯、玻璃棒
注意點:「一貼」
「二低」
「三靠」
五、儀器的洗滌
①洗滌時,先洗容器的外壁,後洗內壁.
②洗滌干凈的標准:內外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無成股水流下
❺ 化學實驗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銅和硝酸的反應、二氧化硫的性質、銅氨纖維的制備等實驗都是高中化學教材中重要的演示實驗,對於探究物質的性質和用途,起著積極的作用。
❻ 化學中有哪些探究實驗採用的方法
1.控制變數法(研究單一變數對一個事件的影響)
2.假設實驗法(大膽猜測,小心論證)
3.類比模型法(比如研究水分子,做成模型研究起來方便)
想起來我會再補充的
❼ 小學生能在家做的化學實驗有哪些
一、隱形墨水
原料:小蘇打;紙張;水;電燈泡(光源);畫筆;量杯;紫葡萄汁(可選)
步驟:
1、將等量的水和小蘇打混合。
2 、用棉簽、牙簽或畫筆將信息寫在白紙上,用小蘇打溶液作為「墨水」。
3 、讓墨水逐漸乾燥。
4 、讀到字的方法之一是將紙張接近一個熱源,如一個燈泡;此外,你也可以通過熨燙它來加熱。小蘇打會使紙上的文字變成褐色。
5、 另一種讀到字的方法是用紫色葡萄汁塗在紙上,文字將以不同的顏色顯示。葡萄汁相當於pH值指示器,當它與小蘇打的碳酸氫鈉反應時,它會改變顏色。
二、分層密度柱
原料:可以使用下列部分或全部的液體,這取決於你想要多少層和你手邊有哪些材料。這些液體是從密度最大密度到最小密度列舉的,這也是你把它們倒進柱子的順序。
1 、蜂蜜
2 、玉米糖漿或煎餅糖漿
3 、液體餐具洗滌劑
4、 水(可以用食用色素上色)
5 、植物油
6、 外用酒精(可以用食用色素上色)
7、 煤油
三、塑料袋冰淇淋
原料:半杯牛奶、半杯鮮奶油、四分之一杯糖、四分之一茶匙香草或香草香精(香草醛)、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杯氯化鈉(NaCl)作為食鹽或岩石鹽、兩杯冰、1誇脫 ZiplocTM袋、溫度計、量杯和勺子、吃東西的杯子和勺子
步驟:
1、加入1/4杯糖,1/2杯牛奶,1/2杯鮮奶油,1/4茶匙香草精加入1誇脫拉鏈袋中,密封。
2、將2杯冰加入1加侖拉鏈袋中。
3、用溫度計測量和記錄冰袋裡的冰的溫度。
4、把1/2到3/4杯鹽(氯化鈉)加到冰袋裡。
5、將密封的誇脫袋放入加了冰和鹽的加侖袋內,密封加侖袋。
6、輕輕地把加侖袋從一邊慢慢地搖到另一邊。最好在頂部密封,或者戴上手套,因為袋子會很冰。
7、繼續搖上10-15分鍾,或者直到把包里的東西凝固成冰淇淋。
8、打開加侖袋,用溫度計測量和記錄冰/鹽混合物的溫度。
9、取出誇脫袋,打開它,用勺子把裡面的東西裝進杯子里就好了。
四、熱冰
原料:1升清醋(弱醋酸)、4湯匙小蘇打(碳酸氫鈉)
步驟:
1、在平底鍋或大燒杯里,在醋里加入蘇打水,一點一點攪拌。小蘇打和醋反應,生成醋酸鈉和二氧化碳氣體。如果你不慢慢地加入小蘇打,你就會得到一個小蘇打和醋火山,並會從你的容器中溢出。
2、將溶液濃縮成醋酸鈉。最簡單的方法是把溶液煮沸,直到一個晶體薄膜在表面形成。
3、將醋酸鈉溶液從熱源移開,立即將其覆蓋,防止進一步蒸發。我把溶液倒進一個單獨的容器里,用保鮮膜蓋住它。你的溶液里不應有任何晶體。如果確實有,可以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或醋。
4 、把含有醋酸鈉溶液的容器放在冰箱里冷凍。
五、燃燒的紙幣
原料:一元紙幣(如果你是勇敢的,更高的面值)、鉗子、火柴或打火機、鹽(如果你想要有顏色的火焰的話)、50%的酒精和50%的水(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將95%的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
步驟:
1、准備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你可以把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95-100%的酒精混合在一起。
2、在酒精和水溶液中加入少許鹽或其他色素,以方便產生可見火焰。
3、把一元的鈔票浸泡在酒精和水溶液中,以致完全濕潤。
4、用鉗子夾起紙幣,離開混合溶液。
5、把火點燃,讓它燃燒紙幣,直到火焰熄滅。
❽ 化學實驗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中學化學實驗中用到的催化劑有:二氧化錳、硫酸、鐵粉、氧化鋁等。1、二氧化錳催化劑。如,①KClO3分解製取氧氣的實驗;②過氧化氫分解實驗。2、硫酸催化劑。如,①乙烯的實驗室製取實驗;②硝基苯的製取實驗;③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④纖維素硝酸酯的製取實驗;⑤乙酸乙酯的水解實驗;⑥糖類(包括二糖、澱粉和纖維素)水解實驗。其中①-④的催化劑為濃硫酸,濃硫酸同時還作為脫水劑,⑤⑥的催化劑為稀硫酸,其中⑤也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做催化劑3、鐵催化劑。如溴苯的製取實驗(實際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與鐵反應後生成的溴化鐵)。4、氧化鋁催化劑。如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