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化學還原反應哪些是加熱,哪些是高溫拜託了各位 謝謝
氧化銅與氫氣、一氧化碳反應是加熱 氧化銅與碳反應還有氧化鐵、四氧化三鐵與一氧化碳、氫氣、碳反應都是高溫 這些是初中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
⑵ 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用生石灰和水反應可以放出大量的熱,可以把水煮開(超過100度),虎門銷煙時用的方法就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把放有鴉片的海水煮開,清除鴉片
⑶ 初三化學:遇水放熱的物質有哪些(求全面,簡潔)
1、氧化鈣:俗稱生石灰,遇水後雨水進行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氧化鈣為鹼性氧化物,對濕敏感。易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及水分。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並產生大量熱,有腐蝕性;
2、濃硫酸:俗稱壞水,是一種具有高腐蝕性的強礦物酸。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吸水性很強,與水可以任何比例混合,並放出大量稀釋熱;
3、鈉:與水反應,置換出氫氣,並產生大量的熱量,使氫氣燃燒,發出藍色火焰,鈉塊在水面上迅速融化成一小球,並不停地打轉;
4、碳化鈣:是無機化合物,白色晶體,工業品為灰黑色塊狀物,斷面為紫色或灰色。遇水立即發生激烈反應,生成乙炔,並放出熱量;
5、氫氧化鈉:極易溶於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
⑷ 初中化學中那些反應是加熱那些反應是高溫
初中化學中高溫的反應比較少,大概三類。
一、碳的還原反應。如還原氧化銅、還原氧化鐵等都是高溫。
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這個反應初中階段很重要)注意:還原氧化銅是加熱!
三、高溫鍛燒石灰石。
加熱的反應:
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共熱制氧氣、高錳酸鉀加熱制氧氣、灼熱的銅與氧氣反應、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⑸ 化學能量變化中放熱的有哪些
常見的放熱反應:
1.一切燃燒(其實大所數燃燒都是氧化反應),以及部分氧化(如氨氣氧化)
2.中和、生成沉澱的反應3.多數化和反應
有如下反應,中和反應:NaOH+HCl=NaCl+HO,H2SO4+2NaOH=Na2SO4+2HO,酸鹼中和,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放熱,燃燒的反應,C+O2=CO2,
S+O2=SO2,可燃物燃燒放出熱量,氧化鈣和水反應放熱:CaO+H2O=Ca(OH)2,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熱
化學反應有兩類:
一類是放熱反應;
還有一類是吸熱反應。常見放熱反應有:燃燒、中和、金屬與酸反應製取氫氣等常見吸熱反應有:
C+H20==CO+H2,
C+O2==2CO(條件略)
這個歸根結底是由反應決定的。每個化學反應都有兩個半反應,一個是化學鍵斷裂的過程,要吸熱的;
而另一個是化學鍵生成的過程,要放熱的,最終的結果是哪個能占上風,如吸熱大於放熱,
那這個反應最終是吸熱反應。在反應過程中要源源不斷地提供熱量。
而如果放熱大於吸熱,這個反應最終是放熱反應。
這些反應中一般是化學能轉化成為熱能。
化學反應不僅有物質的變化,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變化。有些化學反應會放出熱量(稱為放熱反應),如燃燒、鎂和鹽酸反應等;也有些反應會吸收熱量(稱為吸熱反應),如碳與二氧化碳反應(C+CO2=2CO)。
常見的放熱反應:化學上把最終表現為放出熱量的反應叫放熱反應,初中化學所涉及的放熱反應主要有以下幾種:①燃燒:所有燃燒均會放熱,如CH4+2O2CO2+2H2O,H2+Cl22HCl;②酸鹼中和:酸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同時放出熱量,如H2SO4+2NaOH==Na2SO4+2H2O③活撥金屬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H2,同時放出熱量,如Mg+2HCl==MgCl2+H2↑,Zn+H2SO4==
ZnSO4+H2↑。
④緩慢氧化也是放熱反應,如鐵生銹、食物腐爛過程中均放出熱量。
⑤其他:如雙氧水分解是放熱反應常見的吸熱反應:化學上把最終表現為吸收熱量的反應叫吸熱反應,初中化學所涉及的吸熱反應主要有以下幾種:①C+CO22CO
C+2CuO2Cu+CO2↑
CaCO3CaO+CO2↑
3CO+Fe2O32Fe+3CO2
可見,一般反應條件為高溫的反應是吸熱反應。
人類生活對能量的利用:
①生活燃料的利用:做飯、取暖等;
②利用燃料燒燒產生的能量:發電、制陶瓷、冶煉金屬和發射火箭;
③利用爆炸產生的巨大能量:開山炸石、拆除違規建築;
④食物在體內發生緩慢氧化放出熱量,維持體溫
⑹ 初中化學 反應產生熱的化學反應有哪些
放熱反應啊,有很多啊,
1首先酸鹼中和必為放熱反應,HCL+NAOH=NACL+H2O
2所有的燃燒2H2+O2=(點燃)2H2O
3某些物質溶於水 NAOH+H2O
4鋁熱反應,這個初中可能沒有,實質就是個置換AL+FE2O3=(高溫)FE+AL2O3
5大部分的化合CAO+H2O=CA(OH)2
6金屬和水或酸反應ZN+HCL=ZNCL2+H2
一般照這這六個卡就可以.
⑺ 什麼化學元素在風速的磨擦下產生高溫
風化過程主要包括物理風化、化學風化、生物風化。以下是促進這三種方面的因素:
1,溫度。
一般情況,高溫環境促進脫水、氧化等化學風化,或者岩石脹裂等物理風化。低溫環境促進冰劈、冷縮脆裂等物理風化。適當的溫度可構成適合生物生存的范圍,促進生物風化。
2,濕度。
岩石吸水、失水過程可能伴隨著體積脹縮,促進物理風化。濕潤環境促進長石的高嶺土化,角閃石、陽起石的綠泥石化,黑雲母蛭石化等化學風化。濕潤環境為生物提供水源,促進生物風化。
以下有空補充:
3,水文條件。
4,地形。
5,生物種類。
6,風力。
7,構造運動。
8,成分變化。
9,岩土內應力變化。
10,隕擊事件。
⑻ 初中化學反應中條件是高溫的有哪些
CaCO3=cao+co2↑
1、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
如:
2、非金屬+氧氣→非金屬氧化物
如:
3、金屬+非金屬→無氧酸鹽
如:
4、非金屬+非金屬→共價化合物
如:
5、金屬氧化物+水→可溶性鹼
如:
注意:只有能與水反應,其他一般不反應。
6、非金屬氧化物+水→可溶性含氧酸
如:
注意:也能和水反應。
7、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含氧酸鹽
如:
8、氨氣+酸→銨鹽
如:
★反應規律小結:
1、越是化學性質相對立的兩物質越易通過反應化合在一起,並且反應的程度也越劇烈。
2、除有水參加的化合反應不需要任何條件外,能引起燃燒的需「點燃」,其餘均需「加熱」或「高溫」。
二、分解反應
1、金屬氧化物→金屬+氧氣
如:
注意:只有HgO才能發生此反應,其他一般不反應。
2、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氣
如:
注意:只有才能發生此反應,其他一般不反應。
3、含氧酸→非金屬氧化物+水
如:
4、難溶性鹼→金屬氧化物+水
如:
5、可溶性含氧酸鹽受熱分解
如:
6、難溶性碳酸鹽受熱分解
如:
★反應規律小結:
1、越是化學性質不穩定的物質越易發生分解,所需溫度或其他條件也就越低。
2、這類反應多是在「加熱」或「高溫」的條件下發生的。
三、置換反應
(一)非水溶液中的置換反應
1、碳+金屬氧化物→金屬+二氧化碳
如:
2、氫氣+金屬氧化物→金屬+水
如:
★反應規律小結:
1、這類反應不能以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為依據去判斷能否進行反應。
2、這類反應多是在「加熱」或「高溫」的條件下發生的。
(二)溶液中的置換反應
1、金屬+酸→鹽+氫氣
如:
反應條件:金屬較活潑,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H的前面;酸是非強氧化性酸。
2、金屬+鹽→新金屬+新鹽
如:
反應條件: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可以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反應規律小結:
1、這類反應以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為依據去判斷能否進行,但活動性很強的金屬(如K、Ca、Na、Ba等)例外。
2、有鐵參加的置換反應均生成亞鐵鹽。
3、這類反應一般不需要「加熱」或「高溫」就能發生。
四、復分解反應
1、酸+鹼→鹽+水
反應條件:參加反應的酸和鹼中至少有一種可溶,反應才能發生。若兩者都不可溶,則反應不能發生。
如:
2、酸+鹽→新酸+新鹽
(1)如果參加反應的鹽可溶,則生成物中必須有沉澱或氣體,否則,不能發生反應。
如:
(2)如果參加反應的鹽不溶,則生成物中必須有氣體,否則,不能發生反應。
如:
3、鹼+鹽→新鹼+新鹽
反應條件:參加反應的鹽和鹼必須都可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澱或氣體(),否則不能發生反應。
如:
4、鹽+鹽→新鹽+新鹽
反應條件:(1)參加反應的兩種鹽都必須可溶;(2)反應要在溶液中進行;(3)生成物中至少要有一種難溶物產生。
如:
5、金屬氧化物+酸→鹽+水
如:
★反應規律小結:
這類反應必須符合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即反應產物中有沉澱、氣體或水生成。
五、其他反應
1、一氧化碳+金屬氧化物→金屬+二氧化碳
如:
2、非金屬氧化物+鹼→鹽+水
如:
3、常見的有機物+氧氣→水+二氧化碳
⑼ 化學中有哪些反應是高溫
當兩種都是固體,一般都是高溫,
碳酸鈣分解是高溫:CaCO3
高溫
Ca
+CO2↑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高溫
3Fe
+
2CO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
Fe3O4
高溫
3Fe
+
4CO2
希望你能滿意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