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形成配位鍵的化學反應有哪些

形成配位鍵的化學反應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8 04:03:34

① 化學中什麼叫配位鍵

一種共價鍵。成鍵的兩原子間共享的兩個電子不是由兩原子各提供一個,而是來自一個原子。例如氨和三氟化硼可以形成配位化合物:圖片式中→表示配位鍵。在N和B之間的一對電子來自N原子上的孤對電子。

配位鍵是極性鍵,電子總是偏向一方,根據極性的強弱,或接近離子鍵,或接近極性共價鍵。在一些配合物中,除配體向受體提供電子形成普通配位鍵外,受體的電子也向配體轉移形成反饋配鍵 。例如Ni(CO)4中CO中碳上的孤對電子向鎳原子配位形成σ配位鍵 ,鎳原子的d電子則反過來流向CO的空π*反鍵軌道,形成四電子三中心d-pπ鍵,就是反饋配鍵。非金屬配位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這種鍵。配位鍵可用以下3種理論來解釋:

①價鍵理論。認為配體上的電子進入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例如鈷(Ⅲ)的配合物。〔CoF6〕3-中F的孤對電子進入Co3+的sp3d2雜化軌道,這種配合物稱為外軌配合物或高自旋配合物,有4個未成對電子,因而是順磁性的。〔Co(NH3)-6〕3+中NH3的孤對電子進入Co3+的d2sp3雜化軌道 ,這種配合物稱為內軌配合物或低自旋配合物,由於所有電子都已成對,因而沒有順磁性而為抗磁性。

②晶體場理論。將配體看作點電荷或偶極子,同時考慮配體產生的靜電場對中心原子的原子軌道能級的影響。例如,把中心原子引入位於正八面體6個頂角上的6個配體中,原來五重簡並的d軌道就分裂成一組二重簡並的eg(-y2、dz2)軌道和一組三重簡並的t2g(dxy、dxz、dyz)軌道 。eg和t2g軌道的能量差 ,稱為分離能Δ0,Δ0≡10Dq,Dq稱為場強參量。在上述鈷(Ⅲ)配合物中,6個F-產生的場不強,Δ0較小,d電子按照洪德規則排布,有四個未成對電子,因而〔CoF6〕3-為弱場配合物或高自旋配合物 。6個NH3產生的場較強,Δ0較大,d電子按照能量最低原則和泡利原理排布,沒有未成對電子 ,因而〔Co(NH3)6〕3+為強場配合物或低自旋配合物。

③分子軌道理論 。假定電子是在分子軌道中運動,應用群論或根據成鍵的基本原則就可得出分子軌道能級圖。再把電子從能量最低的分子軌道開始按照泡利原理逐一填入,即得分子的電子組態。分子軌道分為成鍵軌道和反鍵軌道。分子的鍵合程度取決於分子中成鍵電子數與反鍵電子數之差。
參考資料:網路

② 有關配位鍵的知識點

配位鍵,又稱配位共價鍵,是一種特殊的共價鍵。當共價鍵中共用的電子對是由其中一原子獨自供應時,就稱配位鍵。配位鍵形成後,就與一般共價鍵無異。成鍵的兩原子間共享的兩個電子不是由兩原子各提供一個,而是來自一個原子。例如氨和三氟化硼可以形成配位化合物:圖片式中→表示配位鍵。在N和B之間的一對電子來自N原子上的孤對電子。 詳細信息配位鍵是極性鍵,電子總是偏向一方,根據極性的強弱,或接近離子鍵,或接近極性共價鍵。在一些配合物中,除配體向受體提供電子形成普通配位鍵外,受體的電子也向配體轉移形成反饋配鍵 。例如Ni(CO)4中CO中碳上的孤對電子向鎳原子配位形成σ配位鍵 ,鎳原子的d電子則反過來流向CO的空π*反鍵軌道,形成四電子三中心d-pπ鍵,就是反饋配鍵。非金屬配位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這種鍵。配位鍵可用以下3種理論來解釋:
①價鍵理論。認為配體上的電子進入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例如鈷(Ⅲ)的配合物。〔CoF6〕3-中F的孤對電子進入Co3+的sp3d2雜化軌道,這種配合物稱為外軌配合物或高自旋配合物,有4個未成對電子,因而是順磁性的。〔Co(NH3)-6〕3+中NH3的孤對電子進入Co3+的d2sp3雜化軌道 ,這種配合物稱為內軌配合物或低自旋配合物,由於所有電子都已成對,因而沒有順磁性而為抗磁性。
②晶體場理論。將配體看作點電荷或偶極子,同時考慮配體產生的靜電場對中心原子的原子軌道能級的影響[1]。例如,把中心原子引入位於正八面體6個頂角上的6個配體中,原來五重簡並的d軌道就分裂成一組二重簡並的eg(-y2、dz2)軌道和一組三重簡並的t2g(dxy、dxz、dyz)軌道 。eg和t2g軌道的能量差 ,稱為分離能Δ0,Δ0≡10Dq,Dq稱為場強參量。在上述鈷(Ⅲ)配合物中,6個F-產生的場不強,Δ0較小,d電子按照洪德規則排布,有四個未成對電子,因而〔CoF6〕3-為弱場配合物或高自旋配合物 。6個NH3產生的場較強,Δ0較大,d電子按照能量最低原則和泡利原理排布,沒有未成對電子 ,因而〔Co(NH3)6〕3+為強場配合物或低自旋配合物。
③分子軌道理論 。假定電子是在分子軌道中運動,應用群論或根據成鍵的基本原則就可得出分子軌道能級圖。再把電子從能量最低的分子軌道開始按照泡利原理逐一填入,即得分子的電子組態。分子軌道分為成鍵軌道和反鍵軌道。分子的鍵合程度取決於分子中成鍵電子數與反鍵電子數之差。
配位鍵的形成:(1) O原子可以提供一個空的2p軌道,接受外來配位電子對而成鍵,如在有機胺的氧化物R3NO中。
(2) O原子既可以提供一個空的2p軌道,接受外來配位電子對而成鍵,也可以同時提供二對孤電子對反饋給原配位原子的空軌道而形成反饋鍵,如在H3PO4中的反饋鍵稱為d-p 鍵,P≡O鍵仍只具有雙鍵的性質。
配位化合物是一類比較復雜的分子間化合物,其中含有一個復雜離子,它是一個穩定的結構單元,可以存在於晶體中,也可以存在於溶液中,可以是正離子,也可以是負離子。例如:
CuSO4+4NH3 [Cu(NH3)4]SO4 [Cu(NH3)4]2++SO42-
3NaF+AlF3 Na3[AlF6] 3Na++[AlF6]3-
配位共價鍵簡稱「配位鍵」是指兩原子的成鍵電子全部由一個原子提供所形成的共價鍵[6],其中,提供所有成鍵電子的稱「配位體(簡稱配體)」、提供空軌道接納電子的稱「受體」。常見的配體有:氨氣(氮原子)、一氧化碳(碳原子)、氰根離子(碳原子)、水(氧原子)、氫氧根(氧原子);受體是多種多樣的:有氫離子、以三氟化硼(硼原子)為代表的缺電子化合物、還有大量過渡金屬元素。對配位化合物的研究已經發展為一門專門的學科,配位化學。
路易斯酸鹼對
參見「路易斯酸」、「路易斯鹼」
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看出,「氫氧根」屬於配體、而「氫離子」屬於受體,這表明,氫離子與氫氧根發生的酸鹼中和反應可以看成是氫離子與氫氧根形成配位鍵的過程。化學家路易斯從這一點出發,提出了「路易斯酸」與「路易斯鹼」的概念,認為凡是在配位鍵成鍵過程中,能給出電子的,都稱為「鹼」;能接納電子的,都稱為「酸」。路易斯的酸鹼理論把酸和鹼的范圍擴大了,路易斯酸鹼對不僅包括所有的的阿倫尼烏斯酸鹼對,還包括一些中性甚至是根本不溶於水的物質[7]。
其實,路易斯酸的本質是配位鍵中的「受體」;路易斯鹼的本質是配位鍵中的「配體」,二者是等同的。(註:載自於網路)嘿嘿~希望這答案能幫助您。-0.0-

③ 化學中的配位鍵是什麼怎麼用

一種共價鍵。成鍵的兩原子間共享的兩個電子不是由兩原子各提供一個,而是來自一個原子。例如氨和三氟化硼可以形成配位化合物:圖片式中→表示配位鍵。在N和B之間的一對電子來自N原子上的孤對電子。配位鍵是極性鍵,電子總是偏向一方,根據極性的強弱,或接近離子鍵,或接近極性共價鍵。在一些配合物中,除配體向受體提供電子形成普通配位鍵外,受體的電子也向配體轉移形成反饋配鍵
。例如Ni(CO)4中CO中碳上的孤對電子向鎳原子配位形成σ配位鍵
,鎳原子的d電子則反過來流向CO的空π*反鍵軌道,形成四電子三中心d-pπ鍵,就是反饋配鍵。非金屬配位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這種鍵。配位鍵可用以下3種理論來解釋:①價鍵理論。認為配體上的電子進入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例如鈷(Ⅲ)的配合物。〔CoF6〕3-中F的孤對電子進入Co3+的sp3d2雜化軌道,這種配合物稱為外軌配合物或高自旋配合物,有4個未成對電子,因而是順磁性的。〔Co(NH3)-6〕3+中NH3的孤對電子進入Co3+的d2sp3雜化軌道
,這種配合物稱為內軌配合物或低自旋配合物,由於所有電子都已成對,因而沒有順磁性而為抗磁性。②晶體場理論。將配體看作點電荷或偶極子,同時考慮配體產生的靜電場對中心原子的原子軌道能級的影響。例如,把中心原子引入位於正八面體6個頂角上的6個配體中,原來五重簡並的d軌道就分裂成一組二重簡並的eg(-y2、dz2)軌道和一組三重簡並的t2g(dxy、dxz、dyz)軌道
。eg和t2g軌道的能量差
,稱為分離能Δ0,Δ0≡10Dq,Dq稱為場強參量。在上述鈷(Ⅲ)配合物中,6個F-產生的場不強,Δ0較小,d電子按照洪德規則排布,有四個未成對電子,因而〔CoF6〕3-為弱場配合物或高自旋配合物
。6個NH3產生的場較強,Δ0較大,d電子按照能量最低原則和泡利原理排布,沒有未成對電子
,因而〔Co(NH3)6〕3+為強場配合物或低自旋配合物。③分子軌道理論
。假定電子是在分子軌道中運動,應用群論或根據成鍵的基本原則就可得出分子軌道能級圖。再把電子從能量最低的分子軌道開始按照泡利原理逐一填入,即得分子的電子組態。分子軌道分為成鍵軌道和反鍵軌道。分子的鍵合程度取決於分子中成鍵電子數與反鍵電子數之差。
配位鍵的形成:(1)
O原子可以提供一個空的2p軌道,接受外來配位電子對而成鍵,如在有機胺的氧化物R3NO中。(2)
O原子既可以提供一個空的2p軌道,接受外來配位電子對而成鍵,也可以同時提供二對孤電子對反饋給原配位原子的空軌道而形成反饋鍵,如在H3PO4中的反饋鍵稱為d-p
鍵,P≡O鍵仍只具有雙鍵的性質。配位化合物是一類比較復雜的分子間化合物,其中含有一個復雜離子,它是一個穩定的結構單元,可以存在於晶體中,也可以存在於溶液中,可以是正離子,也可以是負離子。例如:CuSO4+4NH3
[Cu(NH3)4]SO4
[Cu(NH3)4]2++SO42-3NaF+AlF3
Na3[AlF6]
3Na++[AlF6]3-

④ 鐵氰化鉀與二價鐵反應形成幾個配位鍵

鐵氰化鉀與二價鐵反應形成6個配位鍵。

反應為3Fe2+ + [Fe(CN)6]3- =Fe3[Fe(CN)6]2↓。

鐵氰化鉀就是黃血鹽,溶液無色或淡黃色,可以和二價鐵離子反應得到特殊藍色沉澱(滕士藍),常用來檢驗二價鐵離子。

鐵氰化鉀由德國化學家利奧波德·格麥林於1822年發現,德國化學家羅伯特·威廉·本生於1846年成功測定鐵氰化鉀的組成和結晶,主要應用於照相紙、顏料、製革、印刷、制葯、肥料、媒染劑、電鍍、造紙、鋼鐵等工業。


儲存運輸: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酸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

避免與氧化劑、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⑤ 高中化學。關於配位鍵

首先,配位鍵不是共價鍵,是一種特殊的鍵(事實上,在配合物的晶體場理論,就只考慮粒子間靜電作用的理論)。
配位鍵只用在解釋配合物的一些現象的時候,而共價鍵是解釋公價化合物的,兩者有本質的不同。配位鍵是兩原子間的電子對授受關系,而共價鍵是兩原子間電子雲的重合。不能混為一談。
氨分子中,N 原子 sp3 雜化,三個 sp3 雜化軌道分別與三個 H 原子形成共價鍵,另一個軌道里有一對孤對電子。
而按根離子中,N 原子的含有孤對電子的軌道配位給一各 H+ 離子,形成配位鍵(其實由於配位,銨根中四個 H 是一樣的,因此銨根能穩定存在)。

具體內容可參見高中課本選修III,或高校無機化學

⑥ 配位化學的主要反應

由於水合金屬離子離解,生成質子,金屬離子在水溶液中通常顯酸性,例如:K
是酸離解常數,可用來衡量水合金屬離子的酸性大小,它與金屬離子電荷、半徑和電子構型有關。一般地說,金屬離子電荷高、半徑小,電子構型有利於極化作用時,酸性就大;反之就小。這種離解反應還可繼續進行,並伴隨著聚合,生成羥聯或氧聯的雙核、多核配合物,例如:其他含有能離解出質子的配體,還有NH3、乙二胺和有機酸等。 指配體取代配合物中另一種配體的反應。根據取代反應的快慢,常把配合物分為活性配合物和惰性配合物。金屬水合配合物中水被取代的反應速率常作為活性或惰性的衡量標准。取代基可以是水分子或其他配體,如為前者,可用標記原子O(以符號O表示)示蹤。例如:【Al(H2O)6】+6H2O匑【Al(H2O)6】+6H2O
各種水合金屬離子的配位水分子與溶液本體中水分子取代速率相差很大。例如鹼金屬水合離子的取代反應速率常數為10~10秒,而鋁和鎵的水合離子則為1~10秒。離子的大小和所帶電荷的多少對反應速率有明顯的影響。電荷和結構相同的離子,半徑愈大,交換得愈快;離子大小相同者,電荷愈高,交換得愈慢。其他配體取代水合金屬離子中的配位水分子的反應速率很少取決於配體的性質,而常與水分子的交換速率一致,即取決於水合金屬離子的性質。 指兩配合物之間發生電子轉移的反應。例如,將 【Fe(CN)6】(Fe為標記原子)溶液與【Fe(CN)6】混合,則前者失去一個電子,後者得到一個電子,其反應為:【Fe(CN)6】+【Fe(CN)6】─→
【Fe(CN)6】+【Fe(CN)6】
交換作用在1分鍾內完成。這是相同金屬和相同配體的配合物的電子轉移反應。不同金屬和不同配體的電子轉移如下:

⑦ 我想知道高中化學中哪些物質中會存在配位鍵

配位鍵是一種特殊的共價鍵, 一般的共價鍵是成鍵的兩個原子各拿出一個電子來共用,而配位鍵是一方原子拿出一對電子,與另一個原子共用,一般要求一個原子具有未共用電子對,而另一個原子具有空軌道,也就是缺電子。
比如 NH3分子遇到H+。就會形成配位鍵,,NH3+H+==NH4+ 。。NH3分子中N原子具有一對未共用的電子,而H+一個電子也沒有,它們之間就可以形成配位鍵
你熟悉了原理就會理解了

⑧ 高中化學有關配位鍵的知識

由一方提供成鍵電子的化學鍵稱為配位鍵
例如,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通過化學鍵結合成水分子
。化學鍵有3種極限類型
,即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離子鍵是由異性電荷產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鈉以離子鍵結合成nacl分子。共價鍵是兩個或幾個原子通過共有電子產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價鍵是兩個原子借吸引一對成鍵電子而形成的。例如,兩個氫核同時吸引一對電子,形成穩定的氫分子。金屬鍵則是使金屬原子結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離域的共價鍵。定位於兩個原子之間的化學鍵稱為定域鍵。由多個原子共有電子形成的多中心鍵稱為離域鍵。除此以外,還有過渡類型的化學鍵:鍵電子偏向一方的共價鍵稱為極性鍵,由一方提供成鍵電子的化學鍵稱為配位鍵。極性鍵的兩端極限是離子鍵和非極性鍵,離域鍵的兩端極限是定域鍵和金屬鍵

⑨ 硫氰化鉀與三價鐵反應形成幾個配位鍵

硫氰化鉀與三價鐵反應形成3個配位鍵。三價鐵離子與硫氰根離子發生絡合反應生成血紅色硫氰合鐵絡合物,硫氰化鉀化學式KSCN,俗稱玫瑰紅酸鉀玫棕酸鉀是一種化學葯品,也可用作化學試劑,是鐵離子Fe3+的常用指示劑,加入後產生血紅色絮狀絡合物。

硫氰化鉀與三價鐵反應形成特點

三價鐵離子和硫氰化鉀在水裡並不是生成沉澱,而是生成血紅色的硫氰化鐵絡合物,硫氰化鐵是一種化學品分子式是FeSCN3,硫氰化鐵紅色絡合物並非沉澱寫作FeSCN3,在溶液中實際存在形式是一個鐵離子和六個硫氰根形成的配離子寫作FeSCN63配位數為1到6的均顯血紅色。

使用硫氰化鐵來鑒定鐵的方法取SCN溶液,與Fe3+混合即有血紅色出現,該顏色在戊醇或醚中更為明顯,但是必須在實驗前必須除去亞硝酸根,否則會生成NOSCN,顯紅色反應干擾實驗,但紅色在加熱後消失。

⑩ 【急求】高中化學配位鍵有關知識的講解

常見的物質:
cuso4+4nh3
[cu(nh3)4]so4
[cu(nh3)4]2++so42-
3naf+alf3
na3[alf6]
3na++[alf6]3-
cu(nh3)4]so4
[cu(nh3)4]2+
銅氨配離子
憨錠封瓜莩蓋鳳睡脯精
[ag(nh3)2]+
銀氨配離子
k3[fe(cn)6]
赤血鹽
k4[fe(cn)6]
黃血鹽
水合氫離子是h3o+中,就是有一個h與空餘的電子對成鍵所構成的,但不改變原來的sp3雜化,僅僅是提供了它一個空餘的,沒有電子的軌道。這樣就形成了配位鍵。如果再有一個h來成鍵,填補這個空缺,既是(h4o)2+
水合二氫離子。

閱讀全文

與形成配位鍵的化學反應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