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文獻怎麼分等級

化學文獻怎麼分等級

發布時間:2022-06-08 05:27:46

❶ 簡述化學文獻的分類和功能

我這里只有外國的(AC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文獻。
應用化學和化工
Energy & Fuel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Journal of In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1909–1922)
In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In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Proces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1962–1986)
In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Fundamentals (1962–1986)
I&EC Pro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62–1968)
Proct R&D (1969–1977)
In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Pro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78–1986)
生物化學
ACS Chemical Biology
Biochemistry
Bioconjugate Chemistry
Biotechnology Progress
(Published by the Am. Inst. of Chem. Engineers)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
Journal of Chemical Documentation (1961–1974)
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s (1975–2004)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Journal of Medicinal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1957–1962)
Journal of Natural Procts
(Copublished with the Am. Soc. of Pharmacognosy)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Molecular Pharmaceutics
化學研究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Chemical Review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大分子化學
Biomacromolecule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Macromolecules
有機化學
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Organic Letters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Organometallics
物理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
In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Analytical Edition (1929–1946)
Analytical Chemistr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New in 2009
ACS Nano
Crystal Growth & Design
Inorganic Chemistry
Journal of Chemical & Engineering Data
In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Chemical & Engineering Data Series (1956–1958)
Journal of Chemical Theory and Computation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1896–1946)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and Colloid Chemistry (1947–1950)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1951–1996)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1896–1946)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and Colloid Chemistry (1947–1950)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1951–1996)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Langmuir
Nano Letters

❷ 文獻按級別劃分可分為幾種各自的特點是什麼各包括什麼

一、級別劃分

按級別劃分為: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

二、各自特點

零次文獻特點:客觀性,零散性,不成熟性。包括:書信,手稿,會議記錄,筆記等。

一次文獻特點:一是獨創性、二是內容具體、詳盡、三是數量龐大、尋找困難。包括:期刊論文、專利文獻、科技報告、會議錄、學位論文等等

二次文獻特點:1.濃縮性、2.匯集性、3.系統性。包括:書目、題錄、簡介、文摘等檢索工具。

三次文獻特點:濃縮性、指引性、針對性、參考性。包括:綜述、專題述評、學科年度總結、進展報告、數據手冊、辭典、電子網路等。

❸ 化學文獻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文獻分類法,是依照文獻的內容、性質分門別類地組織和揭示文獻的方法。它是在文獻大量積累的基礎上產生的。對文獻工作者而言,熟悉文獻分類法是為了更科學地組織和揭示文獻;對一般讀者而言,掌握文獻分類的基本知識有助於了解文獻和文獻。
唐初編纂《隋書.經籍志》,將圖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類,附道經、佛經。類目如下:
經部 易 書 詩 禮 樂 春秋 孝經 論語 讖緯 小學
史部 正史 古史 雜史 霸史 起居注 舊事 職官 儀注 刑法 雜傳 地理
子部 儒 道 法 名 墨 縱橫 雜 農 小說 兵 天文 歷數 五行
佛經附 大乘經 小乘經 雜經 雜疑經 大乘律 小乘律 雜律 大乘論 小乘論

❹ 化學方面的英文文獻大家都怎麼看

  1. 看英文的文獻不要怕難,要堅持下去。我剛開始看英文文獻那叫一個費勁。兩三天才能看完一篇文獻。我剛開始的時候堅信的「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慢慢走來,速度越來越快。後來我發現我以前不會的東西差不多都明白了。我覺得《勸學》裡面的一句話「吾嘗終日而思矣,不若須臾之所學也」是多麼的正確了。

  2. 看文獻要多多益善。試想一篇文獻至少要有三兩可取之處,看得多了你的水平自然就上來了。

  3. 要批判的看文獻。隨著時間的增長,文獻看得越來越多,我們會發現很多文獻彼此是矛盾的。很多人不知道怎麼辦?這個就要要求我們要批判的看文獻--用審稿人的眼光看他。他有那些可取之處,哪些不好。我們也不能極其推崇一個觀點,要思考一下為什麼有人支持另外的觀點。忘記誰說的,比較牛的科研人員是能夠同時容納兩種相左觀點的人。這樣我們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4. 最好不要看中文的文獻。中文的文獻有很多漏洞甚至錯誤的地方,作為科普讀物可能還算合格。但是作為一種參考好像是不太合適。再說,咱們畢業一般要求是要發sci,我也沒有見過sci引用中文的文獻的。

接下來說說我是具體怎麼做的:


在下載大量文獻之後,如何高效閱讀文獻是比較重要的,建議是多數文章看摘要、圖表和結論,少數文章看全文。一篇文獻中最重要的部分依次是: 圖表,討論,結果,方法。在閱讀時,先是粗讀文獻的摘要、圖表和結論,如果對這篇文獻很感興趣,在PDF文件名前或後標個 「重要性等級」標志,我通常將文獻分「111」「222」「333」...,數值越大,說明文獻越重要,需要花更多時間,以後可以再仔細閱讀;如果發現這篇文獻並不是你很需要的,可以刪除,減小文獻量。如果對文獻中的實驗方法感興趣,可以仔細閱讀其實驗過程部分。如果打算要引用這篇文獻,一定要親自看。對於需要仔細研讀的文獻,最好列印出來慢慢研究,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做些標記或者筆記。如果不是列印的,充分利用PDF軟體批註、標注、標亮(黃色)等手段對文獻中一些重要的地方進行標識,仔細閱讀完了的文章,用PDF軟體的「圖章」功能,蓋上紅色的「章」,表明你在哪天閱讀過這篇文獻,以後再看時,知道閱讀這篇文章的時間有多遠。看文獻的時間最好集中在幾天,看文獻的時間越分散,浪費時間越多,集中時間看更容易聯系起來,形成整體印象。在閱讀多個文獻時,可以進行比較閱讀,通過深入比較這幾篇文獻的異同,發現作者們對同一研究事物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變,或者發現作者本想隱藏的「要點」,多比較幾個同類文獻,看其共同點在哪裡,不同點又在哪裡,有何各自的創新性?採用什麼實驗設備、實驗手段、測量手段、所需材料、工藝條件等,也許從早這些對比中你會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實驗或者避免實驗失敗,如何改進前人的方法。有一種現象就是關於關鍵的東西有的作者會略去不寫,有時一些細節的東西他也不會寫的。問題是各人省略的關鍵和細節不盡相同,你可以從對比中發現他們研究的脈絡和問題的關鍵所在。

除了文章內容,還要學習人家寫作的方法和格式等等,比如同樣一個觀點,別人有可能表達的很地道,同樣一個圖表,別人做的很漂亮,尤其是老外的文章,給老外投稿,人家的修改意見要求文字通俗易懂,帶有一定的科普性,即使不是本專業的人,也能大致看懂,然後還要求多用簡單句,能用簡單句說明的問題,就不要用復合句,在同一句子中,最好不要讓同一個詞彙或短語重復出現 。另外,還要注意中文和外文的互相印證,注意一些專業詞彙的翻譯,注意用詞的恰當和簡潔,久而久之,對於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當我們在積累閱讀文獻經驗後,應該學會如何非常容易的判斷文章、文獻水平的好壞。舉例來說,我們可以看文獻開頭幾句話,看作者到底要研究什麼樣的問題、提出了什麼問題、解決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重要還是不重要,是不是重復了別人的發現?你只要看他開頭引得幾篇文獻,你立刻就能知道。因為如果這篇文章是在研究非常重要的問題,那麼他所引的文獻中不僅會有最前沿的文章,還會有關於這個問題的歷史上里程碑式的文獻。我研究各個學科,那麼各個學科的最主要的東西我是知道的。如果把各個學科和各個流派以他們發展的順序和他們各自最主要的文獻為代表作出樹狀圖來的話,拿問這棵樹的分叉,即一些里程碑式的文獻我是知道的。如果他連一些里程碑式的文章都不引,那麼我立刻知道,這是一篇很小的技術性的文章,沒有討論重大問題。

需要提醒的是,在閱讀一定數量的文獻,比如20篇後,最好及時寫中文的文獻綜合,反正畢業論文中需要文獻綜述的,這個文獻綜合要包含這個文獻的摘要和結論的主體部分、實驗結果(結果最大值、最小值)、實驗手段、測量(測試范圍)等,綜合時要把每篇文獻當作以後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所以每個文獻在綜合前要有文獻題目、作者、期刊名稱、卷(期)、頁碼起始。許多文獻的綜合加上一些過渡語言就是文獻綜述的大體內容了

❺ 論文分為哪幾個級別

論文發表等級第二級-A類:

權威核心刊物論文,被國際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檢索系統所收錄的論文(以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檢索為准),或同一學科在國內具有權威影響的中文核心刊物上發表的論文,論文不含報道性綜述、摘要、消息等。

論文發表等級第三級-B類

重要核心刊物論文,在國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論文(見《國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冊》)或在國內同一學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響的刊物上發表的論文。

論文發表等級第四級-C類:

一般核心刊物論文,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刊物上發表的論文。由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網和北京大學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聯合發布中文核心期刊目錄。1992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總覽》,1996年推出(第二版),2000年推出(第三版),2004年推出(第四版),2008年推出(第五版),2011年推出(第六版),第七版(2014版)

論文發表等級第五級-D類:

一般公開刊物論文,在國內公開發行的刊物上雙刊號期刊(有期刊號「CN」「ISSN」,有郵發代號)發表的論文。

學位論文

學位申請者為申請學位而提出撰寫的學術論文叫學位論文。這種論文是考核申請者能否被授予學位的重要條件。

學位申請者如果能通過規定的課程考試,而論文的審查和答辯合格,那麼就給予學位。如果說學位申請者的課程考試通過了,但論文在答辯時被評為不合格,那麼就不會授予他學位。

有資格申請學位並為申請學位所寫的那篇畢業論文就稱為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既是學位論文又是畢業論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論文

❻ 文獻有哪四個等級

依據文獻傳遞知識、信息的質和量的不同以及加工層次的不同,人們將文獻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稱為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 1.零次文獻 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情報信息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形成一次文獻以前的知識信息,即未經記錄,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們的口頭交談,是直接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的非文獻型的情報信息;二是未公開於社會即未經正式發表的原始的文獻,或沒正式出版的各種書刊資料,如書信、手稿、記錄、筆記,也包括一些內部使用、通過公開正式的訂購途徑所不能獲得的書刊資料。 零次文獻一般是通過口頭交談、參觀展覽、參加報告會等途徑獲取,不僅在內容上有一定的價值,而且能彌補一般公開文獻從信息的客觀形成到公開傳播之間費時甚多的弊病。 2.一次文獻 這是人們直接以自己的生產、科研、社會活動等實踐經驗為依據生產出來的文獻,也常被稱為原始文獻(或稱一級文獻),其所記載的知識信息比較新穎、具體、詳盡。一次文獻在整個文獻系統中是數量最大、種類最多、使用最廣、影響最大的文獻,如期刊論文、專利文獻、科技報告、會議錄、學位論文等等。這些文獻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和學術性等明顯特徵,是科技查新工作中進行文獻對比分析的主要依據。 3.二次文獻 二次文獻也稱二級文獻,它是將大量分散、零亂、無序的一次文獻進行整理、濃縮、提煉,並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和科學體系加以編排存儲,使之系統化,以便於檢索利用。其主要類型有目錄、索引和文摘等。二次文獻具有明顯的匯集性、系統性和可檢索性,它匯集的不是一次文獻本身,而是某個特定范圍的一次文獻線索。它的重要性在於使查找一次文獻所花費的時間大大減少。二次文獻是查新工作中檢索文獻所利用的主要工具。 4.三次文獻 三次文獻也稱三級文獻,是選用大量有關的文獻,經過綜合、分析、研究而編寫出來的文獻。它通常是圍繞某個專題,利用二次文獻檢索搜集大量相關文獻,對其內容進行深度加工而成。屬於這類文獻的有綜述、評論、評述、進展、動態等。這些對現有成果加以評論、綜述並預測其發展趨勢的文獻,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在查新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反映某一領域研究動態的綜述類文獻,在短時間內了解其研究歷史、發展動態、水平等,以便能更准確地掌握待查項目的技術背景,把握查新點。 總之,從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到三次文獻,是一個由分散到集中,由無序到有序,由博而精的對知識信息進行不同層次的加工的過程。它們所含信息的質和量是不同的,對於改善人們的知識結構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零次和一次文獻是最基本的信息源,是文獻信息檢索和利用的主要對象;二次文獻是一次文獻的集中提煉和有序化,它是文獻信息檢索的工具;三次文獻是把分散的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按照專題或知識的門類進行綜合分析加工而成的成果,是高度濃縮的文獻信息,它既是文獻信息檢索和利用的對象,又可作為檢索文獻信息的工具。

❼ 化學文獻按性質或級別分為什麼什麼什麼文獻

❽ 文獻按內容分為哪幾類啊

根據文獻內容和加工深度可將文獻劃分為: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

(1)未經加工出版的手稿、數據原始記錄等文件屬於零次文獻,它是一次文獻的基礎。

(2)專著、報紙、期刊、專利文獻、標准文獻、會議文獻、樣本等成品文獻屬於一次文獻;

(3)對一次文獻進行再加工,通過整理、提煉和壓縮,並按其外部特徵(題名、作者、文獻物理特徵)和內容特徵序化,形成另一類新的文獻形式——目錄、書目、索引、文摘,這就是二次文獻;

(4)利用二次文獻,選擇有關的一次文獻再加以分析、綜合而編寫出來的第三個層次的文獻形式——專題報告、綜述、進展以及手冊、網路全書、年鑒等工具書,這就是三次文獻。

(8)化學文獻怎麼分等級擴展閱讀:

傳統的等級列舉式分類法逐漸向分面組配式分類法方向發展。包括:繼續完善分面組配式分類法,使其達到實際應用的目的;改造傳統的等級列舉式分類法,使其逐漸向分面組配方向發展;把等級列舉式分類法與分面組配式分類法結合起來使用。

分類法和主題法逐漸趨於一體化。分類法和主題法在概念(術語)系統、參照系統、標引系統、索引系統、檢索系統等方面日漸兼容。文獻分類法逐漸趨於規范化、國際化。⑤文獻分類表的編制、管理以及標引、檢索,逐漸趨於自動化。

❾ 文獻如何分類

文獻分類是指根據文獻內容和形式的異向,按照一定的體系有系統地組織和區分文獻。為便於文獻檢索,文獻分類方法必須做到科學合理。文獻分類方法(簡稱分類法)是由許多類目根據一定的原則組織起來的分類體系,並用標記符號來代表各級類目和固定其先後次序。它是情報圖書部門日常用以類分文獻、組織藏書的工具。文獻分類法的表現形式是分類表。
中國目前的文獻分類方法主要有五種:
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
原稱《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是我國建國後編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綜合性分類法,是當今國內圖書館使用最廣泛的分類法體系,簡稱《中圖法》。是由北京圖書館等發起編制的,1975年出版,共分5個基本大類,下分22個大類、標記採用漢語拼音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混合制號碼,嚴格按小數制方式排列。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並與類分圖書的類目以「+」標識進行了區分,因此正式改名為《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簡稱不變。第四版全面補充新主題、擴充類目體系,使分類法跟上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同時規范類目,完善參照系統、注釋系統,調整類目體系,增修復分表,明顯加強類目的擴容性和分類的准確性。
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
是中國科技情報所等單位在《中國法》基礎上,進行加細和適當修訂而編製成的,1975年出版。體系結構、標記符號與《中國法》基本相同。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圖書分類法
簡稱《科圖法》。由中科院圖書館編制,1958年出版。共分5大部25大類,標記採用阿拉伯數字,號碼分兩部分:大類及其主要類目採用00-99的順序數字,細分類目採用小數制。
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分類法
簡稱《人大法》,是人民大學圖書館編制,1953年出版,分4大部17大類,號碼採用阿拉伯數字。
國際圖書集成分類法
是胡昌志在國內外分類法處於困頓的背景下編制的新型圖書分類法,編著者分析了中圖法從理論到運用上存在的種種弊端,主張以形式邏輯作為圖書分類理論基礎;提出了文獻傳承律、交叉學科定位律等突破性的劃分思維和排序技術,為圖書分類由職業化向大眾化轉型,開辟了新途徑。

❿ 我看了一篇文獻,該文獻實驗取的化學葯品有的是工業級,有的是化學純,請問化學葯品等級是什麼,具體地說

化學純、分析純、色譜純,是指試劑的純度級別,化學純是指一般化學試驗用的,有較少的雜質,不妨您的實驗要求.分析純是指做分析測定用的試劑,雜質更少,不妨礙分析測定.色譜純是指進行色譜分析時使用的標准試劑,在色譜條件下只出現指定化合物的峰,不出現雜質峰.
最後工業級的就是普通工業生產使用,純度相對要低

閱讀全文

與化學文獻怎麼分等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