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劑名字都有哪些
1、天然食品防腐劑--R-多糖(克霉王) 天然食品防腐劑--R-多糖(克霉王),是採用多溶菌生物技術,把不能溶於水的天然食品防腐劑和易溶於水的天然食品防腐劑合而為一,使殺菌效果更廣譜,更優質。它是根據其各自的單項抑菌作用,經過擴大菌母的特定工藝,研製出具有綜合防霉殺菌、無毒無害的水劑復合型天然食物防腐劑。其殺菌抑菌能力廣泛,對真菌、革蘭氏陰性細菌和陽性細菌都有很好的殺滅和抑制效果,是食品防腐劑產品中的一種高科技廣譜殺菌抑菌新產品。特別是對導致食品腐敗的黴菌的殺滅和抑制能力超群,故稱"克霉王"。該產品為橙黃色液體,無毒副作用,無異味,細滑,易結晶,易溶於水。不影響食品口感和味道。長期接觸對皮膚沒有刺激性和過敏反應。在食品保質期以後逐漸分解為碳水化合物,沒有蓄積現象,具有營養價值。 R-多糖的抑菌作用不受食品酸鹼度的影響,也不受食品加熱和光照的影響。在180℃加熱30分鍾不影響其抑菌菌防腐效力,可用於熟食品和焙烤食品。 R-多糖作為飲品、醬製品、調味品、麵食等產品的防腐劑,具有很強的抑制酵母菌、黴菌、細菌發育的作用。尤其是對引起食品腐敗的酵母菌、黴菌、細菌作用最強,其殺滅黴菌的有效濃度為0.005-0.1%,一般常用量為0.01-0.02%。抑制細菌的有效濃度為0.001-0.1%。 R-多糖在果味和碳酸飲料中每100公斤添加80-100ml時,保質期為12個月。在果汁中每100公斤添加100-120ml時,保質期為14個月。在料酒中每100公斤添加50-80ml時,保質期為14個月。在果酒中每100公斤添加40-50ml時,保質期為26個月。R-多糖脫色後在牛奶中使用,每100公斤添加150ml時,保質期為6-8個月。在啤酒中使用,每100公斤添加80-100ml時,保質期為14個月。 R-多糖對漬酸菜類食品中極易產生的黴菌以及酸菜中產生的腐爛細菌、生、熟肉製品中的細菌、黴菌、肉毒梭狀桿菌、釀造醋、配製醋和其它保健醋製品中容易產生的黴菌、雙芽菌都有極強、高效地抑製作用。 2、溶菌酶 溶菌酶是一種無毒蛋白質,能選擇性地分解微生物的細胞壁,在細胞內對吞噬後的病原菌起破壞作用從而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特別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有較強的溶菌作用,可作為清酒、乾酪、香腸、奶油、生面條、水產品和冰淇淋等食品的防腐保鮮劑。缺點是對革蘭氏陰性細菌作用很弱,成本高,每公斤約1600元。 3、蜂膠 蜂膠是蜜蜂賴以生存、繁衍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各國科學家經過研究證實,蜂膠是免疫因子的激活劑,它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和多種活性成分,能顯著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對糖尿病、癌症、高血脂、白血病等多種頑症有較好預防和治療效果。同時,蜂膠對病毒、病菌、黴菌有較強的抑制、殺滅作用,對正常細胞沒有毒副作用。因此在食品中添加蜂膠不僅是一種天然的高級營養品,而且可以作為天然的食品添加劑。缺點是添加劑量大,使用成本高,產品發甜。 4、植物提取物 大蒜素:大蒜所含有的大蒜辣素對痢疾桿菌等一些致病性腸道細菌和常見食品腐敗真菌都有較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這使得它成為一種天然的防腐劑,深圳教育學院的馬慕英用大蒜水溶液對幾十種污染食品的常見黴菌、酵母菌等真菌進行試驗,結果發現它對這些真菌均有抑製作用,且防腐能力與化學防腐劑苯甲酸鈉和山梨酸鉀的效果相近。大蒜蒜瓣的抗菌性能十分微弱,蒜苗與蒜的莖葉具有相當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性能在高溫下下降很多,因此應用大蒜提取物防腐保鮮應力求在較低溫度(85℃下)進行。大蒜的最適作用pH為4左右,因而適宜用於酸性食品的防腐保鮮中。缺點是不耐高溫,在中性環境下失去抑菌作用,成本高。 芥菜提取物:其主成分油脂部分有很廣的抗菌性,對黴菌酵母力有強效,對格蘭氏陰性菌也有效,芥末提取物制劑對防穀物害蟲、防青果物污染也有效。 唐辛子提取物:它對酵母、黴菌等抗菌性強,與有機酸、氨基酸等組合應用,可擴大應用范圍。 胡椒提取物:其水溶性提取物有抗菌作用,尤其抗格蘭氏陰性菌,特別適合腌漬食品的防腐。抗菌成分以Allglicisothocganate為主。 辣椒提取物:抗菌有效成分是芳香烴基香辣油,將其製成天然精細制劑,利用其揮發產生的蒸氣在表面形成保護膜有抗菌、防蟲、保鮮效果,應用於盒餐調理菜餚,也可製成膠膜包裝制劑貼於餐盒容器底部抑制食品表面微生物的二次污染。 咖啡豆渣提取物:它有抗菌性,抗菌效果與安息香酸相當,抗菌有效成分為3′-4′-dighdoxyacetan-Phenon。咖啡芽組織液也有同樣抗菌性。 蓮莖提取物:它可抑制黑麴菌、青黴菌等生長,其抗菌性在冷凍乾燥、室溫到-20℃貯藏6個月以上及煮沸過程中亦不會失活。 甘草提取物:它用二氯甲烷與乙醇混合劑作溶劑抽提或用氯仿與乙醇混合作溶劑抽提甘草,除去溶劑後的抽提物對致食品腐敗變質密切相關的大腸桿菌、金黃色或檸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綠膿桿菌等有強抑製作用,對黴菌、酵母菌也有抗菌及抑制能力。 蘿卜提取物:它含有刺激味成分4-甲基-3-丁烯基異硫氰酸酯(M1B1)有抗真菌、細菌作用。 絲柏葉提取物:日本從絲柏葉中通過水蒸氣蒸餾提取出日扁柏醇,該物質有很強的殺菌力,可作抗甲氧苯青黴素鈉(新青黴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殺菌劑,防止醫院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也可作防霉劑及預防蘋果腐爛。 茶葉提取物多酚:它對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齲齒鏈球菌、毛黴菌、青黴菌、亦黴菌、啤酒酵母菌都有很好的抑製作用,還有對人體很好的生理效果,為理想的食品抗菌、防腐保存劑。 啤酒花樹脂:其對唾液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桿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等均有抗菌作用。 目前,大多數用作食品防腐劑的植物提取物成本都比較高,每公斤約在800元左右。 還有乳酸鏈球菌素、納他黴素、殼聚糖及魚精蛋白等天然防腐劑,在此不作一一介紹。 總之,隨著人類的進步,人們對身體健康寄予更高的期望值,對食品的安全標准要求越來越高,食品防腐劑作為食品工業中不可或缺的添加劑之一,也將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其安全標准也將越來越高。我國理想的天然食品防腐劑的誕生與大規模的應用,必將為提高食品安全標准,使我國在世界上率先禁止化學合成防腐劑的使用,為提高人類食品的安全水平,樹立我國形象做出巨大貢獻。
『貳』 保鮮用什麼化學品
食品常用保鮮劑有:苯甲酸,是世界各國允許使用的一種食品保鮮劑,它在動物體內易隨屎液排出體外,不蓄積,毒性低且價格低廉,目前占據國內大部分保鮮劑市場;丁基羥基茴香醚(BHA),是目前國際廣泛應用的抗氧化劑之一,並有很強的抗微生物作用,主要用於食用油脂,最大用量為0.2g/kg,缺點是成本較高;二丁基羥基甲苯(BHT),是目前我國生產量最大的抗氧化劑之一,價格低廉,為BHA的1/5~1/8,但抗氧化性不如BHA強,使用范圍與BHA相同,缺點是毒性較高。
『叄』 海鮮防腐劑有哪些種類
防腐劑有山梨酸鉀、苯甲酸鈉、生物防腐劑、復合防腐劑等等。防腐劑是能抑制微生物活動,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的一類食品添加劑。
要使食品有一定的保藏期,就必須採用一定的措施來防止微生物的感染和繁殖。實踐證明,採用防腐劑是達到上述目的的最經濟、最有效和最簡捷的辦法之一。
習慣上,二者常以用途而不是以化學結構相區分,因為同一物質如苯酚(phenol)低濃度時用作防腐劑,較高濃度時用作消毒劑。多數認為,防腐劑一詞不適用於全身應用的葯物。
常用作防腐劑和消毒劑的葯物有苯酚的各種取代物如聯苯酚(biphenols)、甲酚(cresols)、二甲苯酚(xylenols),陽離子表面活性物質,鹵素(halogens),氧化劑如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和高錳酸鹽(perman-ganates),苯胺染料(aniline dyes)和吖啶染料(acridine dyes),重金屬鹽,醇類(alcohols)和醛類(aldehy-des)等。
防腐劑也應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質和營養價值為目的的食品添加劑。規定使用的防腐劑有苯甲酸、苯甲酸鈉、山梨酸、山梨酸鉀、丙酸鈣等25種。
我國到目前為止已批准了32種使用的食物防腐劑,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苯甲酸鈉的毒性比山梨酸鉀強,而且在相同的酸度值下抑菌效力僅為山梨酸的1/3,因此許多國家逐漸用山梨酸鉀。但因苯甲酸鈉價格低廉,在我國仍普遍使用,主要用於碳酸飲料和果汁飲料。
山梨酸鉀抗菌力強,毒性小,可參與人體的正常代謝,轉化為CO2和水。從防腐劑的發展趨勢上看,以生物發酵而成的生物防腐劑,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肆』 常用食品保鮮劑有那些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要求不再僅僅限於數量和價格,而對衛生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保鮮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達到食品防腐、保鮮、延長保質期和貨架期的目的,常採用冷藏、輻射等技術,但最為經濟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各種食品保鮮劑。
1. 常見食品保鮮劑
近年來,食品中常用的保鮮劑有:苯甲酸,是世界各國允許使用的一種食品保鮮劑,它在動物體內易隨屎液排出體外,不蓄積,毒性低且價格低廉,目前占據國內大部分保鮮劑市場;丁基羥基茴香醚(BHA),是目前國際廣泛應用的抗氧化劑之一,並有很強的抗微生物作用,主要用於食用油脂,最大用量為0.2g/kg,缺點是成本較高;二丁基羥基甲苯(BHT),是目前我國生產量最大的抗氧化劑之一,價格低廉,為BHA的1/5~1/8,但抗氧化性不入BHA強,使用范圍與BHA相同,缺點是毒性較高;沒食子酸丙酯(PG),抗氧化作用較BHA、BHT強,主要用於油炸食品、方便麵和罐頭,最大用量為0.1g/kg,缺點是與金屬離子產生呈色反應;異抗壞血酸,用於一般食品抗氧化、防腐,且無毒性;叔丁基對苯二酚(TBHQ),對於油脂、不飽和的粗植物油很有效,對高溫很穩定,且揮發性比BHA、BHT小,因此對加工和食用中需加熱的食品非常適用。
2. 天然食品保鮮劑
為了適應人們崇尚自然、健康的思想,開發應用高效安全的食品保鮮劑已成為當今世界食品保鮮劑重要的研究領域。據有關資料證實,在人們長期食用的食品中,天然保鮮劑成分的毒性遠遠低於人工合成的保鮮劑。因此,近年來從自然界尋求天然保鮮劑的研究已引起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各國開發的大量天然保鮮劑產品,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2.1 茶多酚類 即從茶葉中提取的抗氧化物質,對人體無毒。含有4種組分:表沒食子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以及兒茶素。它的抗氧化能力比VE、VC、BHT、BHA強幾倍,因此日本已開始茶多酚類抗氧化劑的商品化生產。
2.2 天然維生素E(生育酚混合物) 天然VE大量存在於植物油脂中,無毒,且存在狀態通常比較穩定。在油脂精製過程中,可回收大量的精製VE混合物。該成分抗氧化性較好,使用安全,在食品保鮮中已得到大量使用。限用於脂肪和含油食品,是目前我國唯一大量生產的天然抗氧化劑。價格較高,一般場合適用較少,主要用於保健食品、嬰兒食品和其它高價值食品。
2.3類黑精類(melanoidins) 它們是氨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加熱後的產物,其抗氧化能力相當於BHA和BHT,且具有抗菌作用。耐熱性很強,可賦予食品良好的香味。
2.4 紅辣椒提取物 紅辣椒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質,是VE和香草醯胺的混合物。如能將其中辣味去掉,則是一種極好的抗氧化劑。
2.5 香辛料提取物 早在20世紀30年代,人們就開始對香辛料的抗氧化作用進行研究。到50年代,科研人員對32種香辛料進行分析,發現其中抗氧化性能最好的是迷迭香和鼠尾草。這類產品多含有黃酮類、類萜、有機酸等多種抗氧化成分,能切斷油脂的自動氧化鏈、螯合金屬離子,並起到與有機酸的協同增效作用。法國從迷迭香乾葉粉中提取出兩種晶體抗氧化物質———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酚,它們比人工合成的氧化劑BHT和BHA的抗氧化能力強4倍多。
2.6 果膠分解物 一般從蔬菜水果中提取,其酶分解物在酸性環境中有抗菌作用。目前,國外以果膠分解物為主要成分,混入其它一些天然防腐劑,已廣泛應用於蔬菜、咸魚、牛肉等食品的防腐。
2.7 糖醇類 糖類從化學結構上可分為單糖類、雙糖類、三糖類、四糖類等,但均為低分子碳水化合物。其中五碳糖和六碳糖單糖促進氧化,雙糖略有抗氧化作用,果糖和糖醇則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食品中廣泛使用的抗氧化劑是山梨糖醇和麥芽糖醇。木糖醇也是抗氧化劑,它具有和VE協同增效的作用。
2.8 甘草黃酮類 棕紅色粉末,具甘草物氣味。是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劑和防霉劑,抗氧化能力優於BHT的最大用量。
2.9 植酸(PA) 淺黃色液體或褐色漿狀液體,來源於米糠、玉米及食品加工中的廢液。植酸與金屬的螯合作用,可防止有毒金屬在消化道內吸收。
2.10 蜂膠提取物 該提取物具有抗菌、消炎、抑制病毒、增強抗體免疫等作用。將蜂膠精提物直接加入牛奶、咖啡、保健口服液,以及飲料乳製品、流質食品中具有很好的保鮮作用。
除上述所介紹的外,還有:芝麻酚,大多不經離析,以芝麻油作為抗氧化劑使用;米糠素,來自於米糠油;櫟精,存在於櫟樹皮中;棉花素,存在於草棉花瓣中,對不飽和脂肪酸的酯類有強抗氧化作用;芸香苷,存在於蕎麥、槐花蕾、煙葉、蕃茄的莖葉中;胚芽油提出物,對動植物油脂都有效,適於高溫加工食品使用;腦磷脂,取自新鮮羊腦和人胚胎腦。
3. 新型食品保鮮劑
3.1乳鏈球菌素(Nisin) 它是由乳酸乳球菌產生的小肽,由34個氨基酸組成,其中鹼性氨基酸含量高,因此帶正電荷。乳鏈球菌素與溶菌酶一起使用有協同作用;與其他殺菌措施結合可以更有效地防止食品腐敗。Nisin的作用位點主要是細胞膜,其作用機制很可能是插入細胞膜中後,在細胞膜上形成有一定孔徑的膜通道,導致細胞質的外泄,引起細胞的死亡。Nisin主要用於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的防腐,如肉類、豆製品等,不能用於蛋白質含量低的食品中,否則,反而被微生物作為氮源利用。
3. 2 聚賴氨酸(POly-lysine縮寫為PLL) 是日本新開發的廣譜防腐劑,是由鏈黴菌屬的生產菌產生的代謝產物,經分離提取精製而獲得的發酵產品,是繼Nisin(乳鏈球菌素)之後又一種新型天然防腐劑。其單體賴氨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因此安全性高。聚賴氨酸的熱穩定性高,水溶性好,在中性至微酸性范圍內有較好的抑菌效果,但在酸性及鹼性pH范圍內效果不好。
3.3 魚精蛋白 是以魚類精巢為原料分離得到的具有廣譜殺菌作用的蛋白質,具有熱穩定性好,安全無毒,適用pH值范圍廣(在中除或偏鹼性條件下殺菌效果更好)等優點。但是,魚精蛋白的價格高,添加量大,難於應用於普通食品。
3.4 溶菌酶 該酶可以水解細菌細胞壁肽聚糖的B-1,4一糖苷鍵,導致細菌自溶死亡,而且即使是已經變性的溶菌酶也有殺菌效果,這是由於它是鹼性蛋白的緣故,故可用於食品防腐。當溶菌酶與EDTA一起使用時,EDTA可以絡合掉脂多糖維持其結構所必需的鈣離子,破壞其結構,使溶菌酶可以作用於其細胞壁。常與甘氨酸等配合使用於面類、水產熟食品、色拉等食品防腐。
3.5 森柏保鮮劑 是英國研製、開發的無色、無味、可食性果蔬保鮮劑,可廣泛應用於果蔬的保鮮,並在花卉保存中也取得了成功。森柏保鮮劑是由植物油和糖組成的化合物,活性成分是「蔗糖酯」。其保鮮機理是通過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和水分蒸發而讓果實休眠,放慢成熟和老化的速度。一般1千克保鮮劑可處理蘋果28噸左右。
3.6 殼聚糖(脫乙醯甲殼質) 一種節肢動物外殼提取物,主要成分是脫乙醯甲殼素的衍生物,是一種陽離子高分子多糖,殼聚糖用於食品保鮮劑具有安全、無毒,易被水洗掉,可以被生物降解且不存在殘留毒性的優點。殼聚糖的作用機理是在果實表面形成半透膜,從而調節果實採摘後的生理代謝,並對微生物有抑製作用。殼聚糖是由甲殼質脫乙醯基生產,分子內含羥基和氨脯蜜餞及果汁飲料等生產中代替亞硫酸鹽作為一種無公害、不影響產品基,可形成1種獨特的復合膜,通過對氣體選擇性通透,達到延緩果蔬老化的目的。
3.7 復合維生素C衍生物保鮮劑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維生素C的衍生物的化合物可以保持實驗中切開的蘋果48小時無褐變。其化學成分是維生素C衍生物、肉桂酸、β-環糊精及磷酸鈉鹽等,可用於水果去皮後、加工前的保鮮處理,在罐頭、果味的保鮮劑來應用。
4. 合成安全食品保鮮劑
除了天然食品保鮮劑,一些合成無毒高效的食品保鮮劑同樣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相比之下,合成無毒無污染食品保鮮劑,更廉價且容易實現。
4.1 雙乙酸鈉 其分子式為CH3COONa.CH3COOH.nH2O 它可以用於食品、飼料的防霉。該防腐劑毒性小、效果與常用的防霉劑丙酸鈣相當,價格卻為它的三分之二。
4.2 2,4—乙二烯酸(山梨酸) 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安全無毒、高效和最理想的新型食品保鮮劑、防腐劑、防霉劑,是天然的食品添加劑。廣泛應用於各類食品。合成方式以3,5-壬二烯-2-酮、氯氣、燒鹼和硫酸為主要原料,並取得了最佳工藝條件,所得產品收率達到95%以上,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各項要求。
4.3 單辛酸甘油酯 該防腐劑抗菌譜廣,對細菌、黴菌、酵母菌都有較好的抑製作用,其效果優於苯甲酸鈉和山梨酸鉀。它的防腐效果不受pH值影響;並且其代謝產物均為人體內脂肪代謝的中間產物,分解產生的辛酸可經B-氧化途徑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甘油可經三羧酸循環分解,是一種安全無毒的防腐劑,在日本的食品衛生法中規定不受使用量和用途的限制。但該產品同時存在著溶解性、分散性不好(難溶於水)以及對革蘭氏陰性細菌抗菌效果較差等缺點。
4.4 羥甲基甘氨酸鈉 該防腐劑應用范圍廣泛,抗菌譜廣,對細菌、黴菌、酵母菌可抑制,殺菌效率高;在高pH值時防腐效果仍較好。
4.5 富馬酸二甲酯 其分子式為:CH3OOCCH=CHCOOCH3,該產品的防霉效果特別好,適用的PH值范圍寬,在PH3.0~8.0的范圍內均有很好的防霉效果,遠高於通常使用的丙酸鈣,例如在同樣的儲存條件下,添加丙酸鈣的麵包可以保持15~30天不生霉,而添加富馬酸二甲酯的麵包則可以475天不生霉。富馬酸二甲脂有低毒性,對皮膚有過敏作用。
5. 雙乙酸鈉性質和合成方法
這里要特別介紹一下雙乙酸鈉。雙乙酸鈉是一種公認安全可靠的新型高效、廣譜抗菌防霉劑,並可提高飼料穀物效價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批准為食品、穀物、飼料的防霉、防腐保鮮劑。
5.1 雙乙酸鈉的性質
雙乙酸鈉為白色晶體,具有吸濕性及乙酸氣味。可燃,可溶於水及乙醇,平時需保存在40。C以下的陰涼處,密封,防曬,防潮。雙乙酸鈉的毒性很低,小鼠口服LD50為3.31g/kg,大鼠口服LD50為4.96g/kg,每人每天允許攝入量(ADI)為0~15mg/kg。雙乙酸鈉在生物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為水和CO2,不會殘留在人體內,對人畜、生態環境沒有破壞作用或副作用。
雙乙酸鈉用於糧食穀物、食品和飼料防霉具有高效抑霉效果,尤其對黃麴黴素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它通過滲透於微生物細胞壁,干擾細胞內各種酶體系的生長,可以高效抑制常見的十餘種黴菌素和4種細菌發生、滋長和蔓延,其抑霉效果優於防霉劑丙酸鈣。國外已大量用於糧食穀物、食品和飼料的防霉保鮮,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
5.2 雙乙酸鈉的合成方法
5.2.1 乙酸—純鹼法
反應式:4CH3COOH + Na2CO3=== 2CH3COONa.CH3COOH+CO2+H2O
1. 以乙醇為溶劑
該法採用35%的乙醇水溶液作介質,在乙酸中逐漸加入碳酸鈉,在室溫下反應。待生成的待生成的乙酸鈉物料變稠,及時加熱80~83。C,迴流反應30min,反應後冷卻到25。C,結晶、過濾、乾燥後得成品,所得濾液可再次濃縮後結晶處理。此方法產品收率在95%以上,原料易得,成本低,產出母液少不能回收利用,需配置溶劑回收裝置。缺點是產生大量CO2。
2. 以水為溶劑
反應器中加入水和碳酸鈉,攪拌升溫至40。C,碳酸鈉全部溶解,緩慢加入乙酸,投料比n(乙酸):n(碳酸鈉):n(水)=1:0.27:0.54,升溫至70。C,恆溫反應3h,冷卻、結晶、乾燥得成品。濾液經薄膜蒸發脫去30%的含水量後循環使用,產品收率在96%左右。該法工藝簡單,原料價廉易得,能耗低,收率高,母液可循環使用,無「三廢」污染環境。
3. 不加溶劑
加入碳酸鈉與乙酸,投料比為1:3.77~4.33。攪拌並加熱至90。C,反應3h,結晶、冷卻、乾燥,得產品。產品分散均勻且顆粒性好,母液可完全循環利用,反應過程無廢液排出,符合環境友好生產工藝的要求。
5.2.2 乙酸—燒鹼法
反應式:2CH3COOH+NaOH====CH3COONa.CH3COOH+H2O
此反應不用外加溶劑,一步合成雙乙酸鈉。將乙酸加熱攪拌,緩慢加入氫氧化鈉,控制溫度為105~125。C,投料比為2.1~2.2:1,反應時間45~120min。反應後將產物冷卻結晶,取結晶晶體在105。C下乾燥,所得產品產率達97%以上。該法不存在母液回收問題,原料價廉易得,操作容易,反應時間短,質量穩定,無「三廢」排放,產率高,是綠色環境生產工藝。
5.2.3 乙酸—乙酸鈉法
反應式:CH3COONa+CH3COOH+xH2O====CH3COONa.CH3COOH.xH2O
該法分為氣相法和液相法,氣相法由德國開發成功,以N2和CCl4作流動介質,將乙酸鈉與乙酸在20~200。C的流化床反應器中反應。氣相法生成能力大,但必須嚴格控制操作條件,廢氣中有大量酸霧,必須回收。
液相法最早是由印度開發成功,將乙酸鈉與乙酸要乙醇溶液中反應製得,該方法工藝簡單,操作方便,設備投資少,收率較高。但半成品熔點很低(50~60。C),乾燥溫度必須嚴格控制,而且乙醇必須回收。
1. 以乙醇為溶劑
0.1mol乙酸鈉和5ml 50%乙醇水溶液攪拌混合後,加熱到60。C,再滴加0.1mol冰乙酸,約30min滴完。控制乙酸鈉與乙酸投料的物質量比為(1.004~1.025):1。然後於60~80。 C加熱4h,冷卻至室溫,靜至結晶,分離後的濾液經濃縮後再次結晶,合並兩次結晶產物,烘乾後可得產物13.3g。該法產品收率在95%左右,母液可重復利用,產品質量好。缺點是需用乙醇作溶劑,原料成本稍高,反應時間較長。
2. 以水為溶劑
加入乙酸鈉、乙酸和水,其量比為1:1:1.25,攪拌混合,緩慢加熱至乙酸鈉熔化,迴流反應30min,冷卻、過濾、乾燥即得雙乙酸鈉成品,產品收率在95%左右。該法制備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無三廢排放,易於工業化操作。設備投資少的優點,宜於小廠小規模生產。
5.2.4 醋酐—乙酸鈉法和醋酐—乙酸—純鹼法
醋酐—乙酸鈉法, 反應式:(CH3CO)2O+ CH3COONa=== CH3COONa.CH3COOH+CO2
是將配比為1:2的醋酐和乙酸鈉在一定量的水存在下,進行反應,再結晶而得雙乙酸鈉產品。
該法反應收率高,但反應時間長,醋酐的成本也較醋酸高,因成本問題不易工業化。
醋酐—乙酸—純鹼法,反應式:(CH3CO)2O+2CH3COOH+Na2CO3====2CH3COONa.CH3COOH+CO2
是將純鹼預先溶於水中,然後交叉滴加冰乙酸和醋酐,滴完後於70。C反應3h,再冷卻,靜置8~10h,結晶而得雙乙酸鈉產品。用醋酐作原料,具有產品質量好,符合FDA飼料級標准。用水作溶劑,母液可重復利用的優點;缺點是醋酐價格昂貴,生產成本高,反應時間長,收率低。因此國內對以醋酐為原料的生產工藝開發研究較少。
我國主要是以乙酸—乙酸鈉液相反應法生成雙乙酸鈉,但是最理想的生產工藝是乙酸—碳酸鈉法和乙酸—氫氧化鈉法,原料價廉易得,工藝操作簡單,生產成本低,收率高。用水作溶劑或不用溶劑,不會帶來環境污染問題。並可增加疲軟的乙酸、純鹼、燒鹼等化工基礎原料的市場需求,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3 市場前景
總的來說,雙乙酸鈉具有諸多優點。如防霉效果好、用量少(用量為丙酸鹽的一半即可揮發相同的防霉效果)、價格低、毒性低、投資少、生產簡易、原料易得、增加飼料營養價值,省卻糧食晾曬處理等。應成為首選的飼料及糧食防霉劑。目前我國僅有10家左右的雙乙酸鈉生產企業,在防霉劑市場中只有很少的分額,全國雙酸鈉總的生產能力不超過3000t/a,年產量約2000t/a。由此可見,雙乙酸鈉的潛在巨大市場,前途廣闊。雙乙酸鈉的生產和推廣應用可為國內疲軟的乙酸、純鹼、燒鹼等化工原料帶來新的市場需求,扭轉國內丙酸短缺而又大量進口的不利局面。國內研究單位應加強雙乙酸鈉生產工藝的開發,並不斷開拓其應用領域,推動我國防霉防腐劑的更新換代。
『伍』 焦亞硫酸鈉可以用來保鮮海鮮嗎
焦亞硫酸鈉用於食品中在國家允許的質量標准內是安全的。焦亞硫酸鈉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國家允許其加入到食品中的。焦亞硫酸鈉可以具體使用到哪些食品中以及用量國家也都給出了明確的規定。焦亞硫酸鈉在我國「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中規定應用於干制水果,果蔬、果汁飲料,蜜餞、葡萄酒等,使用范圍不包括水產品,因此理論上講,水產品中不能使用焦亞硫酸鈉。
『陸』 海鮮保鮮劑有哪些種類
海鮮保鮮劑有:
1.氯制劑
種類多,通過在水中形成的次氯酸的氧化作用而達到殺菌的效果。該類消毒劑易受環境因子影響,葯效一般隨著水溫、pH 值的升高而加強。當水體有機物過多時,葯效顯著下降;另一方面,氯制劑對水產動物刺激性也較大。
2. 溴制劑
該產品在水體中形成次溴酸,破壞病原菌膜結構,使鹵素結合蛋白質分子,從而殺菌。廣譜殺菌制劑,效果持久,不易揮發,對金屬腐蝕性小,易分解,對環境污染小。
3. 碘制劑
主要為季銨鹽絡合碘的形式。碘能氧化病原體胞漿蛋白的活性基團,並與蛋白質結合,使巰基化合物、肽、蛋白質、酶、脂質等氧化或碘化,從而達到殺菌效果。碘消毒劑為廣譜消毒劑,能殺滅大部分細菌、真菌和病毒。
選購方法
新海鮮
魚、蝦、蟹
1.蟹:挑選活蟹都應該先將其拎起掂一掂,舞爪有力的則好。挑海蟹時,凡殼背呈黑綠色、帶有亮光的蟹,都是肉厚壯實的;殼背呈黃色的蟹,大多較瘦弱。此外,還應該挑選螯夾力大,臍部飽滿,腹部雪白,紋路深而厚實的,如果碰到腹部發黃,紋路淺而薄,重量輕飄的蟹,則代表其不夠結實。
質量好的鮮魚:眼睛光亮透明,眼球突起,鰓蓋緊閉,鰓片呈粉紅色或紅色,無黏液和污物,無異味,魚鱗光亮、整潔,魚體挺而直,魚肚充實、不膨脹,肉質堅實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恢復;肛門凹陷。
不新鮮的魚:魚眼混濁,眼球下陷,掉鱗,鰓色灰暗污穢,魚體松軟,肉骨分離,魚刺外露,有異味,肌肉鬆軟,彈性差或沒有彈性;腹部膨脹,肛門突出等。
『柒』 保鮮劑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一般食物是山梨酸鉀、苯甲酸鈉,
肉類有的含有亞硝酸鈉(有毒)
有的海鮮使用甲醛(有毒)
腌漬類的食品一般採用油、鹽、醋等常見調味品作為防腐材料
純手打,望採納
『捌』 保鮮劑主要成分是什麼
保鮮劑主要成分是乙烯。
乙烯吸收劑能抑制呼吸作用,防止後熟老化。主要由高錳酸鉀載體,如蛭石、浮石、膨潤土、過氧化鈣、鋁、硅酸鹽或鐵、鋅等與高錳酸鉀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食品保鮮劑是指用於防止食品在儲存、流通過程中,食品內在品質發生劣變、色澤下降,為提高保存期,延長食用價值而在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防腐保鮮劑是保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形及其營養成分的化學品,是我國特有的名詞,因為我國所研製的保鮮劑多是以一定的葯劑形式,將具有防腐與保鮮功能的葯劑配合使用,一次用葯而達到防腐保鮮兩種目的,因此將防腐與保鮮聯系起來稱為防腐保鮮劑或簡稱保鮮劑。
『玖』 食品保鮮劑一般是由什麼化學物質制的
早上好,「食物保鮮劑」一般都是統稱,每一種配方比例皆是不同的,一般來說,保鮮優先事項是防止食物腐敗變質或抵抗氧化,常見配置是諸如BHT、維生素C、茴香醚、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丙酸鈣和焦磷酸鈉等等的復配形式,多用於麵粉和肉類製品中,植物製品鮮有它的存在因為絕大多數含有果糖,極易引發不可阻止的美拉德反應,水果使用的是抗氧劑比較多。另一種含義比如易腐爛的水份多的新鮮水果,外面使用不易穿透氧氣的水溶性包膜,比如CMC、海藻酸鈉、PAAS和黃原膠等等氣密性極好的可食用膠體溶液,也叫做「食品保鮮(溶)劑」。可以具體查看您購買的食品保鮮劑包裝袋背後的成份配料表即可悉知,請參考。以下是常見不能使用保鮮劑的美拉德反應,果糖氧化使蘋果顏色變成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