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化學競賽有關流程
摘要 您好,根據查詢
Ⅱ 我想報名參加奧林匹克化學競賽,請問需要准備什麼什麼時候可以報名
一般是先在校內由化學老師自己組建興趣班進行初步培訓(零零散散我們學校延續了高二兩個學期,不影響學習),各個學校選拔規則應該會不同(我們學校是按興趣)然後考試,根據分數確定繼續學的人。等到高二升高三的的暑假會集中在一起有大學老師培訓大概十天,參加省級的測試,一般如果不是專門想走高校自主招生的話,會的個二等獎。得了一等獎才會被選拔參加國家級的。後面就很遠啦,還有國際性的。
Ⅲ 如何參加 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
向以省、市、自治區為單位組成省級賽區報名即可。
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及其相關活動以省、市、自治區為單位組成省級賽區。省級賽區內的競賽事宜由賽區相應機構負責。省級賽區必須選派一名負責人負責競賽事宜,此人為第一責任人。
省級賽區的職責是:根據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的要求組織報名、認定報名資格、發放競賽通知和分發考題;接受主辦單位寄送的賽題並對其保密;根據需要設立考場;任命各考場的負責人;根據規則組織競賽,並保證賽場的秩序;收集競賽答卷並根據主辦單位給定的評分標准判定成績。
(3)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如何報名擴展閱讀:
學科奧林匹克競賽要求規定:
1、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的獲獎證書和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證書由主管單位統一設計和印製並由主管單位和主辦單位職能機構共同頒發。聯賽二、三等獎證書由主辦單位統一設計、印製和頒發。
2、參加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的選手資格由中國數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根據聯賽成績選拔審定。
3、國家集訓隊隊員資格由中國數學會奧林匹克委員會根據冬令營的成績選拔審定。國家隊隊員資格由中國數學會奧林匹克委員會根據國家集訓隊的成績選拔審定。
Ⅳ 參加奧林匹克化學
參加預賽學校會組織報名,通過省級預賽後參加省級決賽也就是全國初賽,全國初賽一般是九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舉辦,報名時間一般是考試前的一個月,學校也會通知,如果不通知你可以找學校的領導問下。
我是化學一等獎,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我。
Ⅳ 高中化學競賽怎麼搞
先了解一下化學競賽的賽程,然後看一下大綱,知道哪些知識點是需要掌握的。
然後是看的書:最好是學大學理論,如《無機化學 武漢大學 編》、《分析化學 武漢大學 第五版 上冊》、《基礎有機化學 邢其毅 第三版》、《高等無機結構化學 第二版》、《物理化學 南京大學 傅獻彩》
高中化學競賽是面向高中在校生舉辦的知識競賽活動,競賽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省級預賽,由省級化學會命題,面向高一和高二的在校生,根據競賽成績分為省級預賽一二三等獎,各省市劃出分數線,使分數線以上的同學在特定的人數范圍內,這些同學都將有資格報名參加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 第二階段、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全國初賽就是每年的九月份的考試.試題的難度還是很一般的,滿分是100,沒選擇面向所有高中一、二年級在校生,高三應屆畢業生,根據成績以省為單位劃定分數線,分為省級一二三等獎,也可說是全國初賽一二三等獎。一等獎為50名左右,具有直接保送大學學習的機會,參加高考的同學,可以在高考分數上加20分。全省的一等獎獲得者將有資格進行高中競賽第二塊內容的學習和實驗操作,參加省級化學集訓,通過多次全方面的考試,選取前五名(一般根據各省情況會有變化,但人數大概不變)獲得參加化學競賽冬令營即全國高中化學競賽決賽的機會。 第三階段、全國高中化學競賽決賽(簡稱冬令營),面向獲得省級賽區一等獎前幾名的選手,根據成績分為全國金銀銅獎,一般金獎的前20名還可以進入全國集訓隊,爭取參加國際競賽的機會,前20名還可以直接保送北京大學,其他獲獎選手的視情況保送,但一般也是只參加摸底性質的大學測試,不需要參加大學保送生的選拔考試。 第四階段、國際高中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ICHO),進入全國集訓隊的選手通過培訓測試選拔出4名國家隊選手代表中國參加國際高中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
大綱
最新《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基本要求》(08.4.19) 初賽基本要求 1. 有效數字 在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中正確使用有效數字。定量儀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測量數據的有效數字。數字運算的約化規則和運算結果的有效數字。實驗方法對有效數字的制約。 2. 氣體 理想氣體標准狀況(態)。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氣體常量R。體系標准壓力。分壓定律。氣體相對分子質量測定原理。氣體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 溶液濃度。溶解度。濃度和溶解度的單位與換算。溶液配製(儀器的選擇)。重結晶方法以及溶質/溶劑相對量的估算。過濾與洗滌(洗滌液選擇、洗滌方式選擇)。重結晶和洗滌溶劑(包括混合溶劑)的選擇。膠體。分散相和連續相。膠體的形成和破壞。膠體的分類。膠粒的基本結構。 4. 容量分析 被測物、基準物質、標准溶液、指示劑、滴定反應等基本概念。酸鹼滴定曲線(酸鹼強度、濃度、溶劑極性對滴定突躍影響的定性關系)。酸鹼滴定指示劑的選擇。以高錳酸鉀、重鉻酸鉀、硫代硫酸鈉、EDTA為標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應。分析結果的計算。分析結果的准確度和精密度。 5. 原子結構 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 用s、p、d等表示基態構型(包括中性原子、正離子和負離子)核外電子排布。電離能、電子親合能、電負性。 6. 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系 周期。1~18族。主族與副族。過渡元素。主、副族同族元素從上到下性質變化一般規律;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性質變化一般規律。原子半徑和離子半徑。s、p、d、ds、f區元素的基本化學性質和原子的電子構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核外電子結構(電子層數、價電子層與價電子數)的關系。最高氧化態與族序數的關系。對角線規則。金屬與非金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屬(類金屬)。主、副族的重要而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見氧化態及其主要形體。鉑系元素的概念。 7. 分子結構 路易斯結構式。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雜化軌道理論對簡單分子(包括離子)幾何構型的解釋。共價鍵。鍵長、鍵角、鍵能。σ鍵和π鍵。離域π鍵。共軛(離域)體系的一般性質。等電子體的一般概念。鍵的極性和分子的極性。相似相溶規律。對稱性基礎(限旋轉和旋轉軸、反映和鏡面、反演和對稱中心)。 8. 配合物 路易斯酸鹼。配位鍵。重要而常見的配合物的中心離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見的配體(水、羥離子、鹵離子、擬鹵離子、氨、酸根離子、不飽和烴等)。螯合物及螯合效應。重要而常見的配合反應。配合反應與酸鹼反應、沉澱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定性說明)。配合物幾何構型和異構現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事實。配合物的雜化軌道理論。用雜化軌道理論說明配合物的磁性和穩定性。用八面體配合物的晶體場理論說明Ti(H2O)63+的顏色。軟硬酸鹼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軟酸軟鹼和硬酸硬鹼。 9. 分子間作用力 范德華力、氫鍵以及其他分子間作用力的能量及與物質性質的關系。 10. 晶體結構 分子晶體、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和金屬晶體。晶胞(定義、晶胞參數和原子坐標)及以晶胞為基礎的計算。點陣(晶格)能。配位數。晶體的堆積與填隙模型。常見的晶體結構類型:NaCl、CsCl、閃鋅礦(ZnS)、螢石(CaF2)、金剛石、石墨、硒、冰、乾冰、金紅石、二氧化硅、鈣鈦礦、鉀、鎂、銅等。 11. 化學平衡 平衡常數與轉化率。弱酸、弱鹼的電離常數。溶度積。利用平衡常數的計算。熵(混亂度)的初步概念及與自發反應方向的關系。 12. 離子方程式的正確書寫。 13. 電化學 氧化態。氧化還原的基本概念和反應式的書寫與配平。原電池。電極符號、電極反應、原電池符號、原電池反應。標准電極電勢。用標准電極電勢判斷反應的方向及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強弱。電解池的電極符號與電極反應。電解與電鍍。電化學腐蝕。常見化學電源。pH、絡合劑、沉澱劑對氧化還原反應影響的說明。 14. 元素化學 鹵素、氧、硫、氮、磷、碳、硅、錫、鉛、硼、鋁。鹼金屬、鹼土金屬、稀有氣體。鈦、釩、鉻、錳、鐵、鈷、鎳、銅、銀、金、鋅、汞、鉬、鎢。過渡元素氧化態。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酸鹼性和兩性。常見難溶物。氫化物的基本分類和主要性質。常見無機酸鹼的基本性質。水溶液中的常見離子的顏色、化學性質、定性檢出(不包括特殊試劑)和一般分離方法。制備單質的一般方法。 15. 有機化學 有機化合物基本類型——烷、烯、炔、環烴、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醚、醛、酮、酸、酯、胺、醯胺、硝基化合物以及磺酸的命名、基本性質及相互轉化。異構現象。加成反應。馬可尼科夫規則。取代反應。芳環取代反應及定位規則。芳香烴側鏈的取代反應和氧化反應。碳鏈增長與縮短的基本反應。分子的手性及不對稱碳原子的R、S構型判斷。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概念、通式和典型物質、基本性質、結構特徵及結構表達式。 16. 天然高分子與合成高分子化學的初步知識(單體、主要合成反應、主要類別、基本性質、主要應用)。
決賽要求
最新《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基本要求》(08.4.19)決賽基本要求 本基本要求在初賽要求基礎上增加下列內容,數學工具不涉及微積分。 1. 原子結構 四個量子數的物理意義及取值。氫原子和類氫離子的原子軌道能量的計算。s、p、d原子軌道輪廓圖及應用。 2. 分子結構 分子軌道基本概念。定域鍵鍵級。分子軌道理論對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的結構和性質的理解及應用。一維箱中粒子模型對共軛體系電子吸收光譜的解釋。超分子的基本概念。 3. 晶體結構 點陣的基本概念。晶系。根據宏觀對稱元素確定晶系。晶系與晶胞形狀的關系。十四種空間點陣類型。點陣的帶心(體心、面心、底心)結構的判別。正當晶胞。布拉格方程。 4. 化學熱力學基礎 熱力學能(內能)、焓、熱容、自由能和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標准熵及有關計算。反應的自由能變化與反應的方向性。吉布斯-亥姆霍茲方程及其應用。范特霍夫等溫方程及其應用。標准自由能與標准平衡常數。平衡常數與溫度的關系。熱化學循環。相、相律和單組分相圖。克拉貝龍方程及其應用。 5. 稀溶液的通性(不要求化學勢)。 6. 化學動力學基礎 反應速率基本概念。速率方程。反應級數。用實驗數據推求反應級數。一級反應積分式及有關計算(速率常數、半衰期、碳-14法斷代等)。阿累尼烏斯方程及計算(活化能的概念與計算;速率常數的計算;溫度對速率常數影響的計算等)。反應進程圖。活化能與反應熱的關系。反應機理一般概念及推求速率方程(速控步驟、平衡假設和穩態假設)。離子反應機理和自由基反應機理基本概念及典型實例。催化劑及對反應的影響(反應進程圖)。多相反應的反應分子數和轉化數。 7. 酸鹼質子理論 緩沖溶液的基本概念、典型緩沖體系的配製和pH計算。利用酸鹼平衡常數的計算。溶度積原理及有關計算。 8. Nernst方程及有關計算。原電池電動勢的計算。pH對原電池的電動勢、電極電勢、氧化還原反應方向的影響。沉澱劑、絡合劑對氧化還原反應方向的影響。用自由能計算電極電勢和平衡常數或反之。 9. 配合物的晶體場理論 化學光譜序列。配合物的磁性。分裂能、電子成對能、穩定化能。利用配合物平衡常數的計算。絡合滴定。軟硬酸鹼。配位場理論對八面體配合物的解釋。 10. 元素化學描述性知識達到國際競賽大綱二級水平。 11. 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環。環境污染及治理、生態平衡、綠色化學的一般概念。 12. 有機化學描述性知識達到國際競賽大綱二級水平(不要求不對稱合成,不要求外消旋體拆分)。 13. 氨基酸、多肽與蛋白質的基本概念。DNA與RNA。 14. 糖的基本概念。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糖苷。纖維素與澱粉。 15. 有機立體化學基本概念。構型與構象。順反異構(trans-、cis-和Z-、E-構型)。對映異構與非對映異構。endo-和exo-。D,L構型。 16. 利用有機物的基本反應對簡單化合物的鑒定和結構推斷。 17. 制備與合成的基本操作 用電子天平稱量。配製溶液、加熱、冷卻、沉澱、結晶、重結晶、過濾(含抽濾)、洗滌、濃縮蒸發、常壓蒸餾與迴流、傾析、分液、攪拌、乾燥。通過中間過程檢測(如pH、溫度、顏色等)對實驗條件進行控制。產率和轉化率的計算。實驗室安全與事故緊急處置的知識與操作。廢棄物處置。儀器洗滌與乾燥。實驗工作檯面的安排和整理。原始數據的記錄與處理。 18. 常見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應及分析結果的計算。容量分析的誤差分析。 19. 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
Ⅵ #化學奧賽##競賽##加分##中國化學會#第28屆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初賽)相關事宜。
1全國初賽是全國統一命題
2現在自招不考化學,競賽的話看成績了
3我是遼寧的,去年遼寧省一50多分,這個要看省內具體考試情況
4無機的比例很高,短時間的話看看晶體配位平衡這些東西,元素的話主族要看,副族的Mn、Cr這些代表性的最好看一看,有機的話如果時間不夠的話就先放一放
5把能蒙的都蒙上去,就算不會一些元素的題用心做也應該能做出來一部分,如果不是學競賽的話,要拿獎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祝你成功
Ⅶ 全國高中奧林匹克學科競賽在什麼時候舉行,只能由學校統一報名嗎在哪裡報名
應該是由學校統一報名的,而且學校裡面應該要進行選拔,選出前多少名,然後再組織去參加真正的學科競賽。晉級的過程中應該也分市級、省級、國家級。
Ⅷ 請問怎樣才能獲得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的參賽資格呢
你能拿你們省一等獎,然後比全國賽能進國家集訓隊,就有機會去了。
應該是這樣的
Ⅸ 中學生化學競賽報名面齡
14-18歲學生。
競賽分預賽、初賽、決賽三個階段進行,其中,初賽和決賽不涉及報名。根據近幾年通知。
預賽報名時間各省不一,最早開始於3月份,最晚截止到6月份,預賽考試一般在報名截止月份次月進行。意向參賽的考生可通過所在中學進行報名。
Ⅹ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的競賽賽程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分為三個階段:市級預賽;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簡稱初賽;和「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簡稱決賽。
市級預賽,由省級化學教研室命題,面向高一或高二在校生舉辦的競賽,根據競賽成績分為市級一二三等獎,一等獎可以獲得參加省級決賽即全國初賽的機會。某些地區不進行市級競賽,由學校統一選拔直接報名參加省級競賽,並且競賽中,進行省級和市級兩個級別的評獎。
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全國初賽就是每年的九月份的考試,試題的難度還是很一般的,滿分是100,面向所有高中一、二年級在校生,高三應屆畢業生,根據成績以省為單位劃定分數線,分為省級一二三等獎,也可說是全國初賽一二三等獎。一等獎為50名左右,具有直接保送大學學習的機會(2011級及以後不保送),參加高考的同學,可以在高考分數上加20分(但有些省份如四川省,省級一等獎只能加5分)。全省的一等獎獲得者將有資格進行高中競賽第二塊內容的學習和實驗操作,參加省級化學集訓,通過多次全方面的考試,即省隊選拔考試(簡稱省選),選取前六名(一般根據各省情況會有變化,但人數大概不變,承辦省增加兩名,之前一年有隊員參加ICHO的省份增加一名)獲得參加化學競賽冬令營即全國高中化學競賽決賽的機會。
關於省選考試的題目,一般極為保密,各個省份也各不相同。但據部分省份參加過省選的學生稱,此考試中一般有機理題,大致都在邢其毅教授等的著作《基礎有機化學》中有出現,只需背誦即可 。不過,通常這些題目中涉及苯環,而芳香烴的機理書寫又必須使用已被證明是錯誤的凱庫勒式 ,所以一名孫姓特級教授相當討厭命題者出這樣的題目,他認為即使難以書寫機理也應該使用正確的結構式(即在六邊形中畫一個圓圈)。
全國高中化學競賽決賽(簡稱冬令營),面向獲得省級賽區一等獎前幾名的選手,根據成績分為全國金銀銅獎,一般金獎的前20名還可以進入全國集訓隊,爭取參加國際競賽的機會,前30名還可以直接保送北京大學,其他獲獎選手的視情況保送,但一般也是只參加摸底性質的大學測試,不需要參加大學保送生的選拔考試。 第四階段、國際高中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IChO),進入全國集訓隊的選手通過培訓測試選拔出4名國家隊選手代表中國參加國際高中生奧林匹克化學競賽。
競賽大綱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基本要求
(2008年4月大綱)
大綱說明
1. 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確全國初賽和決賽試題的知識水平,作為試題命題的依據。本基本要求不涉及國家隊選手選拔的要求。
2. 現行中學化學教學大綱、新近發布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A1-2,B1-6)及高考說明規定的內容均屬初賽要求。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公民的常識以及高中數學、物理、生物、地理與環境科學等學科的基本內容(包括與化學相關的我國基本國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識等)也是化學競賽的內容。初賽基本要求對某些化學原理的定量關系、物質結構、立體化學和有機化學作適當補充,一般說來,補充的內容是中學化學內容的自然生長點。
3. 決賽基本要求是在初賽基本要求的基礎上作適當補充。
4.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研究性學習,是一種課外活動。課外活動的總時數是制定競賽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約因素。本基本要求估計初賽基本要求需40單元(每單元3小時)的課外活動(註:40單元是按高一、高二兩年約40周,每周一單元計算的);決賽基本要求需追加30單元課外活動(其中實驗至少10單元)(註:30單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個月約14周,每周2~3個單元計算的)。
5. 近三年同一級別競賽試題涉及符合本要求的知識自動成為下屆競賽的要求。
6.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調整,在競賽前三個月發出通知。新基本要求啟用後,原基本要求自動失效。
初賽基本要求
1. 有效數字。在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中正確使用有效數字。定量儀器(天平、量筒、移液
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測量數據的有效數字。運算結果的有效數字。
2. 氣體。理想氣體標准狀態。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氣體密度。分壓定律。氣體相對分子質量測定原理。氣體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溶液濃度。溶解度。溶液配製(按濃度的精確度選擇儀器)。重結晶及溶質/溶劑相對量的估算。過濾與洗滌(洗滌液選擇、洗滌方式選擇)。溶劑(包括混合溶劑)。膠體。
4. 容量分析。被測物、基準物質、標准溶液、指示劑、滴定反應等基本概念。酸鹼滴定的滴定曲線(酸鹼強度、濃度、溶劑極性對滴定突躍影響的定性關系)。酸鹼滴定指示劑的選擇。高錳酸鉀、重鉻酸鉀、硫代硫酸鈉、EDTA為標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應。分析結果的計算。分析結果的准確度和精密度。
5.原子結構。核外電子運動狀態: 用s、p、d等來表示基態構型(包括中性原子、正離子和負離子)核外電子排布。電離能、電子親合能、電負性。
6.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系。主族與副族。過渡元素。主、副族同族元素從上到下性質變化一般規律;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性質變化一般規律。原子半徑和離子半徑。s、p、d、ds、f-區元素的基本化學性質和原子的電子構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核外電子結構(電子層數、價電子層與價電子數)的關系。最高氧化態與族序數的關系。對角線規則。金屬性、非金屬性與周期表位置的關系。金屬與非金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屬。主、副族所有元素的名稱、符號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見氧化態及主要形態。鉑系元素的概念。
7. 分子結構。路易斯結構式(電子式)。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對簡單分子(包括離子)幾何構型的預測。雜化軌道理論對簡單分子(包括離子)幾何構型的解釋。共價鍵。鍵長、鍵角、鍵能。σ 鍵和π 鍵。離域π 鍵。共軛(離域)的一般概念。等電子體的一般概念。分子的極性。相似相溶規律。
8. 配合物。路易斯酸鹼的概念。配位鍵。重要而常見的配合物的中心離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見的配體(水、羥離子、鹵離子、擬鹵離子、氨分子、酸根離子、不飽和烴等)。螯合物及螯合效應。重要而常見的絡合劑及其重要而常見的配合反應。配合反應與酸鹼反應、沉澱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聯系(定性說明)。配合物幾何構型和異構現象基本概念。配合物的雜化軌道理論。八面體配合物的晶體場理論。Ti(H2O)63+的顏色。
9.分子間作用力。范德華力。氫鍵。其他分子間作用力的一般概念。
10.晶體結構。晶胞。原子坐標。晶格能。晶胞中原子數或分子數的計算及與化學式的關系。分子晶體、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和金屬晶體。配位數。晶體的堆積與填隙模型。常見的晶體結構類型,如NaCl、CsCl、閃鋅礦(ZnS)、螢石(CaF2)、金剛石、石墨、硒、冰、乾冰、尿素、金紅石、鈣鈦礦、鉀、鎂、銅等。
11.化學平衡。平衡常數與轉化率。弱酸、弱鹼的電離常數。溶度積。利用平衡常數的計算。熵的概念。
12.離子方程式的正確書寫。
13.電化學。氧化態。氧化還原的基本概念和反應的書寫與配平。原電池。電極符號、電極反應、原電池符號、原電池反應。標准電極電勢。用標准電極電勢判斷反應的方向及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強弱。電解池的電極符號與電極反應。電解與電鍍。電化學腐蝕。常見化學電源。pH、絡合劑、沉澱劑對氧化還原反應影響的定性說明。
14.元素化學。鹵素、氧、硫、氮、磷、碳、硅、錫、鉛、硼、鋁、銻、砷。鹼土金屬、鹼金屬、稀有氣體。鈦、釩、鉻、錳、鐵、鈷、鎳、銅、銀、金、鋅、汞、鉬、鎢。過渡元素的所有氧化態。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酸鹼性和兩性。常見難溶鹽。氫化物的基本分類和主要性質。常見無機酸鹼的形態和基本性質。水溶液中的常見離子的顏色、化學性質、定性檢出以及特殊試劑的使用和分離。制備單質的一般方法。
15. 有機化學。有機化合物基本類型——烷、烯、炔、環烴、芳香烴、鹵代烴、醇、酚、醚、醛、酮、酸、酯、胺、醯胺、硝基化合物、磺酸的系統命名、基本性質及相互轉化。異構現象。C=C加成。馬爾科夫尼科夫規則(簡稱「馬氏規則」)。C=O加成。取代反應。芳香烴取代反應及定位規則。芳香烴側鏈的取代反應和氧化反應。碳鏈增長與縮短的基本反應。分子的手性及不對稱碳原子的R、S構型判斷。糖、脂肪、蛋白質。所有有機反應的機理。
16. 天然高分子與合成高分子化學初步知識。
決賽基本要求
本基本要求在初賽要求基礎上增加下列內容,不涉及微積分。
1. 原子結構。四個量子數的物理意義及取值。單電子原子軌道能量的計算。s、p、d、f原子軌道圖像。
2.分子結構,分子軌道基本概念。定域及多中心鍵鍵級。分子軌道理論對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等少於六原子的常見分子的結構和性質的解釋。一、二、三維勢箱中粒子能級及對共軛體系吸收光譜的解釋。超分子基本概念與超分子結構化學、氫鍵、疏水作用等常見的次級鍵。分子點群的基本概念。
3. 晶體結構。點陣的基本概念。晶系。宏觀對稱元素。十四種空間點陣類型。晶體學點群的判定。空間群的基本概念。
4. 化學熱力學基礎。熱力學能(內能)、焓、熱容、自由能和熵的概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標准熵及有關計算。自由能變化與反應的方向性。吉布斯-亥姆霍茲方程及其應用。范特霍夫等溫方程及其應用。標准自由能與標准平衡常數。平衡常數與溫度的關系。熱化學循環。熱力學分解溫度(標態與非標態)。相、相律和相圖。克拉貝龍方程及其應用(不要求微積分)。
5. 稀溶液通性,電解質溶液理論。
6.化學動力學基礎。反應速率基本概念。反應級數。用實驗數據推求反應級數。一、二、三級反應積分式及有關計算(速率常數、半衰期、碳-14法推斷年代等等)。阿累尼烏斯方程及計算(活化能的概念與計算;速率常數的計算;溫度對速率常數影響的計算等)。活化能與反應熱的關系。反應機理一般概念。推求速率方程。催化劑對反應影響的本質。
7.酸鹼質子理論。緩沖溶液。利用酸鹼平衡常數的計算。溶度積原理及有關計算。
8. Nernst方程及有關計算。原電池電動勢的計算。pH對原電池的電動勢、電極電勢、氧化還原反應方向的影響。沉澱劑、絡合劑對氧化還原反應方向的影響。
9. 配合物的配位場理論的初步認識。配合物的磁性。分裂能與穩定化能。利用配合物的平衡常數的計算。絡合滴定。軟硬酸鹼及化學硬度。
10.元素化學描述性知識達到國際競賽大綱三級水平。
11. 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環。環境污染及治理、生態平衡、綠色化學的一般概念。
12. 有機化學描述性知識達到國際競賽大綱三級水平(不要求不對稱合成,不要求外消旋體拆分)。
13.氨基酸、多肽與蛋白質的基本概念。DNA與RNA。
14. 糖的基本概念。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糖苷。纖維素與澱粉。
15. 簡單有機化合物的系統命名。
16.有機立體化學基本概念。構型與構象。順反異構(trans-、cis-和Z-、E-構型)。手性異構。endo-和exo-。D,L構型。
17. 利用無機和有機的基本反應對簡單化合物的鑒定和結構推斷。
18. 有機制備與有機合成的基本操作。電子天平。配製溶液、加熱、冷卻、沉澱、結晶、重結晶、過濾(包括抽濾)、洗滌、蒸發濃縮、常壓蒸餾與迴流、傾析、分液、攪拌、乾燥。通過中間過程檢測(如pH、溫度、顏色等)對實驗條件進行控制。產率和轉化率的計算。實驗室安全與事故緊急處置的知識與操作。廢棄物處置。儀器洗滌和乾燥。實驗工作面的安排和整理。原始數據的記錄。
19. 常見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應及分析結果的計算。容量分析的誤差分析。
20.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