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B2H6分子中的化學鍵有什麼特性能畫出圖分析嗎謝謝!
B2H6中的化學鍵
B2H6分子內存在橋鍵,是一個離域鍵。
❷ 有機分子結構中, 常見的化學鍵有哪些舉例說明
有機分子中化學鍵常見的有分子鍵、離子鍵及氫鍵
分子鍵就不說了,都有;離子鍵也很常見,比如氨基酸,一些有機物鹽,比如胺類和無機酸形成的鹽,羧酸鹽等;氫鍵一般在含氧、氟的化合物比較常見,比如丙三醇等
❸ B2的分子軌道排布式 親們,
B2 [ K K (σ2s)2 (σ*2s)2 (π2py)1 (π2pz)1 ]
B2 分子中,σ2s 的成鍵作用被 σ*2s 抵消,因此 B2 是沒有有效 σ 鍵的分子,其有效的分子軌道是π2py 和π2pz,分子中有 2 個成單電子,所以 B2 具有順磁性.
❹ 【化學】B2的分子軌道的電子排布式
B2
(1σg)2(1σu)2(1πu)2
O2 -,O2 2-與O2 的區別在於反鍵軌道上
❺ B2和C2的分子立體結構,我已經得知分子軌道理論 B和C應該進入最低能量軌道π鍵的軌道,沒有σ鍵
樓上對這兩個分子的分子軌道闡述的很正確。再做一些補充,正面回答樓主的疑問。N以及N前面的B、C元素中,2p(z)和2s軌道間能級差較小,它們在形成分子軌道的時候發生相互作用(需要考慮二者間的線性組合),最終結果是(σ2s)【注】和 (σ2s*)軌道的能量降低而σ2p(z)和σ2p(z)*的能量上升,從而導致能級交錯現象(σ2p(z)的能量比π2px π2py 高)。顯然B2和C2分子中電子首先填充π2px π2py ,從而σ2p(z)上沒有電子填充,即沒有形成σ鍵。
結構式是個粗略的東西,有些分子可以用結構式比較准確的反映分子中真實的成鍵情況,有些情況下難以准確反映,B2就是難以准確反映的一個例子。比較准確的寫法是對●B=B●做些修正,這里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雙鍵,而是兩個單電子鍵,應寫成橫線上方和下方各加一個點,表示單電子鍵,兩個單電子鍵對能量的降低作用相當於一個雙電子鍵(鍵級為1)。不過這樣的寫法仍然不能真正反映實際情況(只是比你原來的好些),因為其中的孤對電子並非是真正的孤對電子。其中(σ2s和 (σ2s*)的能量的總和(因前面說過的2s和2pz相互作用)較原先的原子軌道的能量低一些,它們對成鍵也有一定的貢獻,不能完全看做孤對電子(不過無法體現在鍵級之中)。
【注】這里(σ2s)等等軌道的寫法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其中包含了2pz的成分。正因如此,准確的寫法是按能級的高低寫成1σg,1σu,2σg,2σu,(1πu,1πu),3σg,。。。。
B2和C2的分子立體結構?雙原子分子就是線形分子,有什麼疑問嗎?
仍有不明,歡迎進一步討論。
❻ 化學鍵包括哪些鍵要全!
化學鍵(chemical bond)是指分子或晶體內相鄰原子(或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化學鍵可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離子鍵,就是一個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圍著另一個原子轉,比如NaCl,就是Na的最外層電子電離,圍著Cl原子轉,這樣Na的電子層結構由2-8-1變為2-8,Cl的電子層結構由2-8-7變為2-8-8,都達到最外層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Na失去電子顯正價,Cl得到電子顯負價;
另一種是共價鍵,比如CO2,C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為2-4,O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為2-6,C原子拿出最外層兩個電子與其中一個O原子結合成兩個共用電子對,又拿出最外層兩個電子與另一個O原子結合成兩個共用電子對,共用電子對同時圍著兩個原子轉,這樣C和O都達到最外層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電子對更多的是圍著O轉,所以可以視為C顯正價,O顯負價;
Cl2等單質的化學鍵也是共價鍵,兩個Cl原子形成一個共用電子對,都達到最外層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電子對不更多圍著哪個原子轉,所以兩個Cl都顯0價;
有的化合物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比如NaOH,O與H之間有一個共價鍵,「OH」形成一個原子團,與Na之間有一個離子鍵;
對於H原子來說,最外層2個電子是穩定結構,8個不是;
有的化合物中原子不都達到最外層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比如BF3中的B;
只有共價鍵的(比如CO2)是共價化合物,只有離子鍵的(比如NaCl)是離子化合物,都有的(比如NaOH也是)離子化合物。
1、共價鍵的形成是成鍵電子的原子軌道發生重疊,並且要使共價鍵穩定,必須重疊部分最大。由於除了s軌道之外,其他軌道都有一定伸展方向,因此成鍵時除了s-s的σ鍵(如H2)在任何方向都能最大重疊外,其他軌道所成的鍵都只有沿著一定方向才能達到最大重疊。
2、舊理論:共價鍵形成的條件是原子中必須有成單電子,自旋方向必須相反,由於一個原子的一個成單電子只能與另一個成單電子配對,因此共價鍵有飽和性。如原子與Cl原子形成HCl分子後,不能再與另外一個Cl形成HCl2了。
3、新理論:共價鍵形成時,成鍵電子所在的原子軌道發生重疊並分裂,成鍵電子填入能量較低的軌道即成鍵軌道。如果還有其他的原子參與成鍵的話,其所提供的電子將會填入能量較高的反鍵軌道,形成的分子也將不穩定。像HCL這樣的共用電子對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價化合物
❼ 現有ABCD四種短周期元素,A元素半徑是除稀有氣體外半徑最大的,B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比次外層多3個電子,
ABCD四種短周期元素,A元素半徑是除稀有氣體外半徑最大的,周期表中除稀有氣體原子外越往左越往下,原子半徑越大,所以是Na。B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比次外層多3個電子,只能是N。C元素是人體中質量分數最大的,所以是O。D元素的一種原子的質量數與質子數相等,也就是中子數為0,只能是H。
答:(1)A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見圖);B2分子的電子式(見圖)。
(2)C元素最常見的化學式為O2、O3.。
(3)C和D可形成電子數相同的兩種微粒,該兩種微粒反應後,生成一種中性分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2O++OH-=2H2O。
(4)A與B形成的一種化合物中,A元素的質量分數是35.4%,該化合物的摩爾質量不超過70g/mol,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是NaN3,其中有可能有的化學鍵為離子鍵、非極性鍵。
❽ 化學方面的 B2的分子軌道排布式
B2
[
K
K
(σ2s)2
(σ*2s)2
(π2py)1
(π2pz)1
]
B2
分子中,σ2s
的成鍵作用被
σ*2s
抵消,因此
B2
是沒有有效
σ
鍵的分子,其有效的分子軌道是π2py
和π2pz,分子中有
2
個成單電子,所以
B2
具有順磁性。
❾ b2分子軌道解釋,該分子中幾條鍵
想B、C、N等元素,因為2s軌道和2p軌道的能量相差不是很大,所以當兩個原子靠近時,還會發生2s-2p重疊,所以其分子軌道能量由低到高是σ(2s)、σ*(2s),π(2pz)π(2py)(這兩個是相同的),π(2px),π*(2pz)π*(2py),π*(2px).
B有三個電子,所以依次排進σ(2s)2、σ*(2s)2、π(2pz)1π(2py)1,
所以分子中有4個鍵,一個是占據成鍵軌道,一個占據反鍵軌道,剩下的兩個是兩中心一電子的π鍵,所以分子中有兩個單電子,即分子是順磁性.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❿ 化學鍵有哪些
化學鍵(chemical bond)是指分子內或晶體內相鄰兩個或多個原子(或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統稱.高中定義:使離子相結合或原子相結合的作用力通稱為化學鍵.
包括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極性鍵、非極性鍵、配位鍵等.
化學鍵(chemical bond)是純凈物分子內或晶體內相鄰兩個或多個原子(或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統稱。使離子相結合或原子相結合的作用力通稱為化學鍵。
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各自有不同的成因,離子鍵是通過原子間電子轉移,形成正負離子,由靜電作用形成的。共價鍵的成因較為復雜,路易斯理論認為,共價鍵是通過原子間共用一對或多對電子形成的,其他的解釋還有價鍵理論,價層電子互斥理論,分子軌道理論和雜化軌道理論等。金屬鍵是一種改性的共價鍵,它是由多個原子共用一些自由流動的電子形成的。
在一個水分子中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就是通過化學鍵結合成水分子。由於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所以我們可以說,所有的化學鍵都是由兩個或多個原子核對電子同時吸引的結果所形成。化學鍵有3種類型 ,即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氫鍵不是化學鍵,它是分子間力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