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α」「β」「γ」「δ」等一系列數學符號怎麼讀
以下是每個符號的大小寫和音標。
Α α alpha /'alfa/
Β β beta /'beitə/
Γ γ gamma /'gæmə/
Δ δ delta /'deltə/
Ε ε epsilon /ep'silon/
Ζ ζ zeta /'zi:tə/
Η η eta /'i:tə/
Θ θ theta /'θi:tə/
Ι ι ℩ iota /ai'oute/
Κ κ kappa /kæpə/
∧ λ lambda /'læmdə/
Μ μ mu /mju:/
Ν ν nu /nju:/
Ξ ξ xi /ksi/
Ο ο omicron /oumaik'rən/
∏ π pi /pai/
Ρ ρ rho /rou/
∑ σ ς sigma /'sigmə/
Τ τ tau /tau/
Υ υ upsilon /ju:p'silən/
Φ φ phi /fai/
Χ χ chi /kai/
Ψ ψ psi /psai/
Ω ω omega /'oumigə/
這些字母的含義
Α α 角度、系數、角加速度、第一個、電離度、轉化率
Β β 磁通系數、角度、系數
Γ γ 電導系數、角度、比熱容比
Δ δ 變化量、焓變、熵變、屈光度、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判別式、化學位移
Ε ε 對數之基數、介電常數、電容率、應變
Ζ ζ 系數、方位角、阻抗、相對黏度
Η η 遲滯系數、機械效率
Θ θ 溫度、角度
Ι ι 約(yāo)塔 微小、一點
Κ κ 介質常數、絕熱指數
∧ λ 波長、體積、導熱系數 普朗克常數
Μ μ 磁導率、微、動摩擦系(因)數、流體動力黏度、貨幣單位,莫比烏斯函數
Ν ν 磁阻系數、流體運動粘度、光波頻率、化學計量數
Ξ ξ 隨機變數、(小)區間內的一個未知特定值
Ο ο 高階無窮小函數
∏ π 圓周率、π(n)表示不大於n的質數個數、連乘
Ρ ρ 電阻率、柱坐標和極坐標中的極徑、密度、曲率半徑
∑ σ,ς 總和、表面密度、跨導、應力、電導率
Τ τ 時間常數、切應力、2π(兩倍圓周率)
Υ υ 位移
Φ φ /faɪ/ 磁通量、電通量、角、透鏡焦度、熱流量、電勢、直徑、歐拉函數
Χ χ 統計學中有卡方(χ^2)分布
Ψ 角速、介質電通量、ψ函數、磁鏈
Ω ω 歐姆、角速度、角頻率、交流電的電角度、化學中的質量分數、不飽和度
㈡ 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和微粒數分別是什麼意思
化學計量數,實際上在這里就是方程式的配平,如果把方程式用待定系數法配平以後,得到的數字就是它的系數,也就是計量數。
微粒數,要先弄清它,你就必須弄清什麼是微粒,如分子,原子,離子等都屬於微粒。顧名思義,微粒數也就是微粒的個數,如分子個數,原子個數等。
㈢ 化學計量數符號是什麼伽馬(γ)還是紐(ν)
化學的計量數,實際上在這里就是方程式的配平,如果把方程式用待定系數法配平以後,得到的數字就是它的系數,也就是計量數
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7個基本的物理量分別為:長度、質量、時間、電流強度、發光強度、溫度、物質的量),它和「長度」,「質量」,「時間」等概念一樣,是一個物理量的整體名詞。其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mol),簡稱摩。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N)(如:分子,原子等)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觀粒子與宏觀可稱量物質聯系起來的一種物理量。
㈣ 化學計量數n(n>1)-元素符號
化學計量數之比等於物質的量之比。
㈤ 化學計算中的符號
中學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單位的名稱和符號
物理量名稱 物理量符號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 備注
相對原子質量 Ar 一 1
相對分子質量 Mr 一 1
分子或其他基本單元數 N 一 1
物質的量 n 摩〔爾〕 mol
阿伏加德羅常數 NA 每摩〔爾〕 mol-1
摩爾質量 M 千克每摩〔爾〕 kg/mol 中學化學一般用g/mol
摩爾體積 Vm 立方米每摩〔爾〕 m3/mol 中學化學一般用L/mol
B的物質的量濃度或B的濃度 cB 摩〔爾〕每立方米或摩〔爾〕每升 mol/m3 mol/L 中學化學一般用mol/L
B的化學計量數 B 一 1
B的質量分數 wB 一 1
B的摩爾分數 xB 一 1
長度 l或L 米 m 中學化學還常用cm、nm等
質量 m 千克(公斤) kg 中學化學還常用g、 t
體積 V 立方米 m3 中學化學還常用mL、L、cm3
時間 t 秒 s 中學化學還常用min、h、d
密度 ρ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中學化學一般用g/cm3或g/L
壓力、壓強 P 帕〔斯卡〕 Pa 中學化學還常用kPa
熱力學溫度 T 開〔爾文〕 K
反應熱 △H 焦〔耳〕每摩〔爾〕 J/mol 中學化學還常用kJ/mol
㈥ 化學中常用的符號「mol」是什麼意思具體計算應用如何
化學中常用的符號「mol」是物質的量的單位。
含有阿伏伽德羅常數個微粒,則微粒的物質的量為1mol。
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主要是:
n=N/NA
n=m/M
n=V/Vm
n=cB*V
㈦ 化學中的計量數用什麼符號表示啊
化學中方程式的計量數,即方程式中物質前面的系數用η表示.η希臘字母,念紐.
化學中構成物質的微粒的計量數,即物質的量用mol(摩爾)來表示
㈧ 平均摩爾質量符號怎麼打
應該是「mol」吧!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稱為摩爾質量(molar mass),用符號M表示。當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摩爾質量的單位為g/mol,在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對於某一純凈物來說,它的摩爾質量是固定不變的,而物質的質量則隨著物質的物質的量不同而發生變化。例如, 1 mol O2的質量是32 g,2 mol O2的質量是64 g,但O2的摩爾質量並不會發生任何變化,還是32 g/mo1。根據科學實驗的精確測定,知道12g相對原子質量為12的碳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約6.02×10的23次方個(阿伏加德羅常數)。
科學上把含有6.02×10的23次方個微粒的集體作為一個單位,叫摩。摩爾是表示物質的量(符號是n)的單位,簡稱為摩,單位符號是mol。
國際單位制中計量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簡稱摩,國際符號mol。1971年第十四屆國際計量大會關於摩爾的定義有如下兩段規定:「摩爾是一系統的物質的量,該系統中所包含的基本單元數與0.012kg碳—12的原子數目相等。」「在使用摩爾時應予以指明基本單元,它可以是原子、分子、離子、電子及其他粒子,或是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上兩段話應該看做是一個整體。0.012kg碳—12核素所包含的碳原子數目就是阿伏加德羅常數(NA),目前實驗測得的近似數值為NA=6.02×10的23次方。摩爾跟一般的單位不同,它有兩個特點:①它計量的對象是微觀基本單元,如分子、離子等,而不能用於計量宏觀物質。②它以阿伏加德羅數為計量單位,是個批量,不是以個數來計量分子、原子等微粒的數量。也可以用於計量微觀粒子的特定組合,例如,用摩爾計量硫酸的物質的量,即1mol硫酸含有6.02×10的23次方個硫酸分子。摩爾是化學上應用最廣的計量單位,如用於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溶液中的計算,溶液的配製及其稀釋,有關化學平衡的計算,氣體摩爾體積及熱化學中都離不開這個基本單位。
㈨ 化學方程式中什麼時候要打氣體符號(↑)和沉澱符號﹝↓﹞
氣體符號「↑」和沉澱符號「↓」是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狀態符號。只有生成物才能使用「↑」或「↓」符號,使用時寫在相應化學式的右邊。當生成物在反應條件是氣態的,才用「↑」號。
1、若反應物中有一種或幾種氣態物質,則生成的氣態物質不再用「↑」號。
2、不論反應物狀態如何,只要產物只有一種物質,且是氣體時也不用「↑」。
3、在溶液中進行的化學反應,有難溶物質或不溶物質生成時,用「↓」號表示。
4、若反應不是在溶液中進行的,就不存在沉澱析出現象,不能用「↓」號。
5、對於金屬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生成的金屬單質,由於覆蓋在金屬的表面,沒有沉澱析出,不應使用「↓」號。
6、在復分解反應中,若生成物是微溶物時,應把它視為「沉澱」,標上「↓」。
7、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即使是同一個化學反應,也必須要看具體情況。如硫化氫與二氧化硫氣體混合反應生成硫,不用沉澱符號,即:
(9)化學計量數符號怎麼打擴展閱讀
1、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
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不能憑空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恆定律,使等號兩邊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必須相等。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書寫化學方程式要按一定步驟進行,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錯誤,如漏掉反應條件和「↑」「↓」等。書寫化學方程式的一般步驟可概括為:「一寫,二配,三注」(以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為例)
2、書寫化學方程式時的注意事項
化學反應的常見條件有「點燃」、「加熱」(常用「△」表示)「高溫」,「催化劑」等,寫在等號上方;如果反應物沒有氣體而生成物中有氣體,在氣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注「↑」;溶液中的反應如果反應物不是固體而生成物是固體,在固體物質化學式右邊注「↓」。
4、配平化學方程式的常用方法
配平化學方程式就是在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式子左、右兩邊的每一種元素的原子數目相等。初中階段常用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數法、觀察法、奇數配偶法及待定系數法。
㈩ 化學中有沒有這個符號(不是元素)
Zn + H2SO4 == ZnSO4 + H2↑
是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
H2SO4是硫酸,H後面的2表示一個硫酸分子中有兩個氫原子,O後面的4表示一個硫酸分子中有四個氧原子。後面對化學反應中數字的含義有更詳細的解釋。
==表示反應方程,需要把兩邊的物質總量配平了才能加上,規范的寫法是一個長的等號,兩個或更多的等號的寫法是不太規范的(有些書上這么印,可能是因為排版時打不出那個很長的等號)。但只在無機化學中使用這個符號,有機化學使用的是→,它反應了等號兩邊物質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有些化學反應是可逆的,可逆反應的表達式是上面一個向右箭頭,下面一個向左箭頭,象等號那樣上下排列(這個符號我打不出來,只好用文字描述)。
化學反應式是以分子為單位來表達的,每種分子都必須單獨表示,分子和分子之間用 + 隔開,不同的分子不能寫在一起。
在一種分子的前面可以用數字來表示此反應式中需要該種分子的數量(特別提示,這個數字只能寫在每一分子的最前面,該數字字體的大小與原子符號的字體大小相同)。
每個分子中某種原子的數量要寫在該原子的後面(規范的寫法,原子後面表示分子中該原子數量的數字要寫成下標的形式,即要寫得比原子符號字體小一些並從底部對齊)。
在化學反應表達式中,某種原子的個數為含有該種原子的分子個數×每個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例:
2H2 + O2 == 2H2O
兩個氫分子與一個氧分子反應,生成一個水分子。
式中,== 號左邊一共有2×2=4個氫原子,1×2=2個氧原子;== 號右邊也有2×2=4個氫原子,2×1=2個氧原子,左右兩邊各種原子數量精確相等,既沒有哪種原子增加,也沒有哪種減少,更沒有產生原來沒有的原子,也絕對不會有哪種原有的原子消失,化學反應中左右兩邊的原子是永恆不變的,改變的只是分子,左邊的分子消失了,生成了右邊的新分子。這就是化學反應式的配平。
一切沒有經過配平的化學反應式都是錯誤的,因為它違背了物質守恆原理(特別提示,以原子種類和數量守恆為特徵的物質守恆原理僅在化學中適用,對於核反應等並不適用)。
在全部由液體或固體參與的化學反應中,如果產生了氣體,氣體會逃逸,脫離化學反應的環境而不再參與後面的反應,則在氣體後面用↑表示;在全部由液體或氣體參與的化學反應中,如果產生了難溶性固體,則固體會沉澱,脫離化學反應的環境而不再參與後面的反應,則在固體沉澱物後面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