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南大學師范類化學系每年收分是多少
西南師范大學現已與原西南農業大學於2005年7月合並為西南大學。
化學系化學系現任主任是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成合。該系有教職工4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29人,教授23人, 副教授/副研究員15人,教職工中70%具有博士學位。
化學系有一個化學(師范類)本科專業,可在化學教學論碩士點和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各專業方向招收碩士研究生,分析化學和葯用資源化學博士點招收博士研究生,化學博士後流動站招收博士後。化學本科專業建立於1952年,以師范教育為特色,在全國有著重要影響,是學校的品牌專業之一。目前該系有在校化學本科專業學生約1000人,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學教學論等專業各類碩士和博士研究生200餘人。
化學系設置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學教育五個教研室,分別承擔本學院研究生、本科生、助教進修班、訪問學者、網路教育、函授本科等各類學生相關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學教育專業領域課程的教學。其中分析化學為重慶市重點學科和重點課程,有機化學為重慶市重點課程和精品課程。
化學系目前承擔有國家『973』、傑出青年基金、國家和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人事部、教育部等各級各類縱向基金項目和橫向課題100餘項,每年在國內外發表各類論文100餘篇。
錄取分數的話,要看你在哪個省份的。
⑵ 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彭雲貴的學術水平和修養怎麼樣的,非常急,求,21報考生,想要了解具體情況
這位同學不要著急,馬上給你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那麼根據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介紹:
彭雲貴
1987年考入西南師范大學化學系,1991年7月畢業留校於西南師范大學化工廠工作,1994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攻讀有機化學碩士研究生,1997年考取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2000年獲理學博士學位,並於同年去香港大學化學系作研究工作,於2001年12月29日到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從事有機化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5年破格評為教授,2006年聘為西南大學博士生導師;
2006年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2008年入選有機化學專業「重慶市第二屆學術技術帶頭人」。任「重慶市高校應用化學重點實驗室」負責人;應用化學碩士點和有機化學博士點負責人。
能在學校官網展示的老師,一般來說學術水平肯定是ok的,老師的修養也是不錯的,不用擔心太多。
⑶ 分析化學領域有哪些大牛未來的發展方向會是怎樣的
知乎用戶 分析化學搬磚民工
由於我本科做的電分析,碩博做的電致化學發光,所以這里的回答偏重光電一點。質譜色譜方向的,只能盡力而為了。
就我自己的方向而言,國際上最牛的無疑是Allen J Bard。這個人貌似也是電化學掃描顯微鏡的創始人。然後與他相關的,他的弟子博後現在很多做電致化學發光和電化學掃描顯微鏡的也做得很不錯的。比如加拿大的丁志峰,澳大利亞的Paul S. Francis,美國的Mark M. Richter和苗武建。然後相關做成像的還有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陶農建。另外,電化學的話其實聖地亞哥大學的Joeph Wang其實做的也很好。本身他也是Electroananlysis的主編。但是近幾年貌似轉行做了納米材料,最近的文獻我沒有追,具體的不太清楚。
另外一個我追的文章比較多的老師應該是芝加哥大學的林文斌老師了。林文斌老師在發光MOFs的合成以及其在生物感測,細胞感測,細胞成像中的應用做了一系列工作,真想哪天拜見一下真人!
電化學掃描顯微鏡國內很少人做,電致化學發光倒是很多。而且電致化學發光和熒光又有很多交叉,這里就一並說了。長春應化所的汪爾康先生和董少俊先生以電化學起家,不過近年來在電致化學發光和熒光取得了輝煌的成果。汪先生主要在做新型熒光材料以及電致化學發光材料,比如銅簇,金簇,銀簇。董先生貌似對碳點情有獨鍾,有很多碳點相關的工作。然後他們的弟子也有很多做的不錯的。近年來勢頭很猛的是孫旭平研究員,14年發了6篇JACS(孫旭平老師已經全職加盟川大了)。長春應化所做ECL另一個牛人應該算徐國寶老師了。徐國寶老師早年從新的共反應試劑到現在新的發光材料,促進發光的材料做了一系列的工作。而另一個也已電化學起家,後來轉作發光的院士,南京大學的陳洪淵先生應該說帶徒弟很厲害的。幾個徒弟,基本做的都是電致化學發光,熒光,還有電化學。比較出名的弟子有臨沂大學張書聖教授(長江),南京大學徐靜娟教授(長江)(徐老師好像比較關心電化學發光的能量轉移,然後也有一部分光致電化學的工作),此外貌似有一些ecl成像的工作,主要是結合微流控做ecl可視化檢測,很有創意!朱俊傑教授(傑青)(朱老師手上應該還是電化學的工作最多,他手下博士鄭婷婷做了一系列電化學細胞感測器的工作。另外也見過一些阻抗成像之類的很有新意的工作。近年來也有了一些ECL和PEC的工作),初次之外朱老師近幾年有了一系列微生物燃料電池以及癌細胞治療的工作,手下Yang Penghui的工作很突出,鞠熀先教授(長江)(鞠老師做的就雜了,電化學,ECL,PEC,熒光,拉曼,質譜,細胞成像基本都在做。但基本中心還是基於各種信號放大手段去做),李根喜(傑青)(李老師近兩年好像肽段的工作比較多,基本是在做電化學)(這幾位老師基本都在用光電手段做生命分析。比如microRNA 和target DNA檢測,細胞檢測,細胞成像等)。一直在做電分析的兩個院士,湖南大學俞汝勤先生,姚守拙先生也算是老一輩大牛了。俞先生主要從事兩方面,化學計量學和化學感測。弟子裡面,西南大學袁若教授,湖南大學吳海龍教授,蔣建輝教授(傑青),四川大學肖丹教授都是業內很知名的專家。湖南大學的王柯敏教授,長沙理工的楊榮華教授也做的很棒!(基本在做熒光光譜)提到感測器,國際上的大牛必然是以色列的itamar willner。主要研究各種化學或者生物感測器。還忘了一個電化學牛人了,武漢大學的龐代文教授,以電化學起家。近年來主要轉作量子點的合成以及病毒標記這些高精尖方向。科研難度很高,但是成果很顯著,很有實力。另外福州大學的陳國南先生,也是光電方面成果豐厚的老前輩,而且桃李遍天下。不過這幾年好像沒有親自帶學生了?具體的不太清楚。福州大學那一波老師裡面,個人比較喜歡追池毓務老師的論文。池老師應該是很有創意,很有想法的老師。各種儀器連用以及各種新發光材料的合成都做得和出色。最早的碳點石墨烯量子點好像是董永強博士在做。後來董永強還有一些C3N4的工作。但是按照年限應該畢業了吧?難道是在池老師那裡做博後?另外就是楊黃皓老師做的也相當棒!安利一下福州大學的唐點評老師,絕對算是年輕有為的老師。而且他的奮斗經歷很傳奇,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很勵志的!!!國內化學發光的鼻祖,章竹君老先生也是引領了國內化學發光研究的潮流。陝師大諸如張成孝老師、漆紅蘭老師等也是傳承了章老先生的衣缽,做得很不錯的。
然後其實現在很多做無機的 特別是做稀土發光的課題組現在都在往分析上 往細胞成像上面靠。就比如北京化學所的姚建年院士,還有復旦的趙東元院士。以前他們的工作貌似都集中在熒光材料的合成。現在也有很多細胞成像的工作了。
從小方向看的話,有些方向牛人國內其實就只有幾個。比如做雙光子熒光的山東師范的唐波教授,化學所的馬會民教授(均是傑青)。做DNA構型的,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的樊春海老師。前處理的,中山大學的李攻科教授。以及做質譜的清華大學張新榮先生,張四純教授,北大的劉虎威教授。做原子熒光的四川大學侯賢燈老師(謝謝評論里指正)。北京化學所做活體電分析的毛蘭群教授更是全國少有,另一個活體電分析有一定成果的可能要算華東師范的田陽老師了。國際上做活體的也少,比如瑞典的andrew ewing。做儀器的更少了。做得好的,黃岩誼(今年剛評傑青),清華大學林金明,長春應化所牛利,沒幾個。在比如國家納米中心的蔣興宇老師。另外有些方向設備要求高,科研難度較大,國內也鮮有突出成果,這里就不介紹了(比如spr,spri,拉曼光譜等)。
明日之星的話,國內看看萬人,青千就知道了。比如華中科技大學的夏帆,武漢大學袁荃,湖南大學楚霞,南京大學王偉,四川大學吳鵬等等。
至於分析化學發展方向?本鏟屎官還是博士在讀,這么大的命題作文可不敢隨便寫。只能說一點看到的。兩個極端,要麼走極簡路線,讓普通人自己在家就能做檢測。比如ph試紙,早早孕,血糖儀等商品化小型檢測。要麼走高精尖,沒有大型儀器設備的單位做不了,追求高靈敏!比如更靈敏的質譜,檢測限要求極低的部分血檢尿檢農殘等檢測。
另外就科學研究而言,貌似現在想發好點的論文,很多是要自己改造儀器,做出別人做不出來的數據。有些儀器甚至是做定製!完全依靠儀器廠家已經很落伍了。就比如電化學工作站與紫外分光光度計聯用,與spr聯用,甚至於與拉曼聯用。
⑷ 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校友風采
劉曉晨,女,漢族,1967年11月出生,遼寧省鐵嶺市人,研究生,198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7月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在宜賓衛校任化學教師,歷任宜賓衛校團委副書記,校長助理,副校長,黨委書記。曾任南溪縣委副書記,宜賓市婦女聯合會主席、黨組書記,現任宜賓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負責教育、文化、民政、體育、民族宗教、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分管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民政局、市體育局、市民宗局、市廣電局、市老齡委辦、市殘聯、市新聞出版局、市政府新聞辦、市文明辦、市招生辦等單位。聯系群團組織(不含市科協)。
汪嚴渝,男,漢族,與1939年7月19日出生,中共黨員,1961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同年分配到南開中學任教。
熱愛教育事業,為基礎教育做出顯著貢獻,先後被評為重慶市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從1990年至1999年連續是年被評為中學級研究員,擔任四川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兼職教授。從1987年至1999年一直擔任重慶市中學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1992年、1993年、1995年、1996年連續四年擔任重慶市城區部分普通高中統一招生化學試題命題人,2000年擔任審題組組長,1998年、1999年連續兩年擔任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統考評卷指導委員。他長期從事高中化學教學(任教研組長),具有很強的教學科研能力,發表文章600餘篇,出版書籍55種,並在全國、四川省、重慶市多次獲獎。他除上好必修課外,還能兼上《化學與環境》、《科普創作》等多門選修課。在中小學教材建設上,他也做出巨大貢獻。1990年8月被四川省教委聘請參加了四川省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擔任化學科委員;他撰寫、出版的選修課教材《化學與環境》已在全國發行使用。他在市內外講學近百場,受到極好的評價,培養了一大批中、青年中學化學教師。
邱宗蔭,男,1941年出生,中共黨員,原中共重慶醫科大學黨委常委。1963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西南大學前身之一)化學系本科。1982.4 – 1984.4赴日本京都大學理學院留學。1991年起任教授,1993年起任博士生導師。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被評為重慶市首屆學術技術帶頭人(葯學)。社會兼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葯學會理事,中國色譜學會理事,全國高校實驗室研究會常務理事,重慶葯學會理事長,重慶色譜學會理事長,重慶市執業葯師培訓中心副主任,重慶生物技術協會副理事長,日本政府貸款<<重慶市高等教育項目>>專家組長等。
陳韞瑜,女,漢族,廣東省番禺市人,中共黨員,1963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化學系,為響應黨的號召,志願來到西昌地區工作,同年分配到會東中學工作,1987年12 月調西昌師范工作。1988年評聘為化學高級講師,1990年獲四川省特級教師稱號。
1979年陳韞瑜被會東縣委、縣政府命名為模範教師,1980年被評為涼山州先進婦女,同年被評為四川省勞動模範。1983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並榮獲金質獎章。1984年被評為涼山州先進教師,同年會東中學化學組被評為四川省先進集體。1987年10月被評聘為化學高級教師。從1981年至1987年連續三次當選為會東縣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及會東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⑸ 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師資力量
教授(博導)
郭其祥、黎安勇、向雲、羅紅群等,共15人。
教授
黃梅、郭其祥、黎安勇、向雲、何榮幸等,共33人。
副教授
曾建兵、申偉、甘利華等,共43人。
講師
蔡桂鑫、隆異娟、鍾霞等,共17人。
助教
範例
高級實驗師
盧一卉、劉靜、艾平、鄧傳躍、黃新華。
工程師
亢為、張亮、古啟蓉、羅玲、趙華、王寧。
客座兼職教授
鍾振樓、鍾成華、周百興等,共19人。
⑹ 你在西南大學遇到哪些值得推薦的研究生導師
文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劉宇清老師,會計的話,比較推薦杜勇教授和劉向強副教授。
西大經管學院好老師很多,如果是學會計的話,男老師裡面比較推薦杜勇教授和劉向強副教授,其中杜勇教授是工商管理學科的帶頭人,他的優勢有三點,一是學術水平高,有在研的國家級項目。
二是帶弟子水平一流,他學生發中國工業經濟、審計研究這類高水平期刊的不少,三是平易近人好接觸,屬於只要你想學,必然有收獲的那種。劉向強副教授是MPAcc中心的主任,也有國家級項目在研,非常年輕但功底不淺,學術團隊還在培育中,所以新加入的弟子分到的資源也會更多。
西南大學簡介:
西南大學(SouthwestUniversity),位於重慶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教育部、農業農村部、重慶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雙一流」農科聯盟成員高校。
入選「111計劃」、「2011計劃」、「百校工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⑺ 韓毅的介紹
韓毅,1996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環境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西南大學情報學專業,獲管理學碩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情報學專業(培養單位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07年擔任副教授,2008年遴選為情報學碩士導師。長期從事信息檢索、科學(信息)計量、系統工程、情報學理論與技術方法等領域的教學研究工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各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及其它省部級項目多項,獲重慶市高等院校優秀教育科學成果獎1項,參編專著1部,發表論文60餘篇。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檢索,科學(信息)計量學與科技評價1。
⑻ 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介紹
化學化工學院是由1952年成立的化學系發展而來,創建於1994年。學院下設化學、應用化學、公共化學3個系和分析科學、應用化學、環境化學3個研究所。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13人,專任教師94人,教授28人,副教授40人, 高級實驗師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2人,碩士學位37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22人,引進海外留學人員11人。教師中有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劃獲得者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學院現有化學博士後流動站、分析化學博士點,化學一級碩士學位點,分析化學、應用化學、物理化學、環境科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葯物分析、化學教學論8個碩士點;發光與實時分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分析化學和應用化學2個重慶市重點學科,重慶市現代分析化學、應用化學、物理化學三個市級重點實驗室;重慶市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院教學科研條件好,設備先進,有核磁共振儀、傅立葉變換拉曼光譜儀、原子力顯微鏡、掃描電鏡、表面等離子共振儀等大型儀器,固定資產總價值叄千叄佰萬元。構建了結構合理、教學水平高的教學科研團隊,形成了包括光散射分析、發光與環境分析、生物電分析化學、有機催化及有機功能材料、手性葯物合成、生物有機葯物化學、計算化學、理論化學、無機合成與表徵和本科實驗教學等有特色的教學研究領域。
⑼ 西南大學考研
西南大學計算機919專碩資料(新)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https://pan..com/s/18e7Hzm8MsmD9OS0l7tOktw
西南大學計算機919專碩資料(新)|工程制圖|計算機基礎試題.pdf|筆記.pdf|919工程綜合.pdf|18真題回憶版.jpg|14-17年919真題.pdf|10-12年真題.pdf|習題2
(2)(1).ppt|習題2(1)(1).ppt|工程制圖資料.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