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實驗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化學實驗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發布時間:2022-06-11 02:34:45

㈠ 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哪些策略或措施

素養1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能從不同層次認識物質的多樣性,並對物質進行分類;能從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形成「結構決定性質」 的觀念。能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素養2 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能認識物質是運動和變化的,知道化學變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並遵循一定規律;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有新物質生成,並伴有能量的轉化

㈡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有哪些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5個維度,其內涵分述如下。

素養1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能從不同層次認識物質的多樣性,並對物質進行分類;能從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形成「結構決定性質」 的觀念。能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

素養2 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能認識物質是運動和變化的,知道化學變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並遵循一定規律;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有新物質生成,並伴有能量的轉化;認識化學變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調控的。能多角度、動態地分析化學反應,運用化學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

素養3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具有證據意識,能基於證據對物質組成、結構及其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通過分析推理加以證實或證偽;建立觀點、結論和證據之間的邏輯關系;知道可以通過分析、推理等方法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徵、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建立模型。能運用模型解釋化學現象,揭示現象的本質和規律。

素養4 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認識科學探究是進行科學解釋和發現、創造和應用的科學實踐活動;能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能從問題和假設出發,確定探究目的,設計探究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在探究中學會合作,面對「異常」現象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

素養5 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識;贊賞化學對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能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2)化學實驗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擴展閱讀:

所謂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化學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關鍵能力」屬於智力因素,「必備品格」主要屬於非智力因素,「正確價值觀念」屬於價值取向。

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參與,重在強調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養成現代公民所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個人價值實現,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發展成為有理想信念、敢於擔當的人。

責任擔當。主要是學生在處理與社會、國家、國際等關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具體包括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等基本要點。

實踐創新。主要是學生在日常活動、問題解決、適應挑戰等方面所形成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應用等基本要點。

㈢ 初中化學核心素養解讀

我認為培養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有以下幾點:

挖掘教學內容,構建化學學科的核心觀念。基於深度教學的化學教學,應從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構成體系的視角,挖掘初中化學教材蘊含的 學科核心素養,確定每一章節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應將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分解、落實在化學知識的教學中。

抓住學科特徵,突出化學學科的思維方式。化學思維方式是解決化學問題能力的核心。啟蒙的化學思維要建立起「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 征以及模型思維、實證推理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化學思維方式的另一個核心特徵是模型思維。模型能將化學物質的結構通過最簡單的方式呈現。在 初中化學中用得最多的是微觀模擬圖。

注重教學過程,強化化學實驗探究。基於深度教學的化學教學,其本質就是要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對教學中獲 得的信息真正理解,能重新解釋,重新建構,才能真正成為意義建構。化學學科的特色就是化學實驗。我 們不僅要憑著化學實驗本身的特點,去激發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更要強調實驗的過程,使學生獲得探索 新知的經歷,體驗認知加工的過程。使學生在實驗的設計、操作、觀察中不停地思考:該做什麼?怎麼做? 為什麼這么做?這樣,在過程中鍛煉思維,形成對化學知識的真正理解,優化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

強化學科應用,體現化學學科價值與社會責任。有人說,體現學科本質的教學內容有三層,內層是價值和精神、中層是方法和思想、外層是問題與 概念。學科的價值和精神是學科的內核,也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動力系統。要將外層問題深入到內 層,就要調動學生的情意要素,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科價值與化學對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社會責任。通 過聯系生活和社會實際,強化學科應用,開展深度教學。

㈣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1、給他們講病毒就是甲基苯丙胺,下面這位仁兄,只要有原料,很容易製成的。

主要是讓他們明白,化學很牛逼,無所不能。用好了很強大。

㈤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在現代高中教育體系中,化學課程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起到提高學生化學能力以及學生化學知識水平。就現階段我國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來說,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素養,需要積極以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作為核心指導,注重全面將學科素養作為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入手點,結合化學學科的實際教學內容並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化學綜合素養,確保學生學習能力以及高中化學教學水平都能實現良好的發展。
一、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內涵與重要性
(一)核心素養培養的內涵分析
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含了平衡思想及變化觀念、創新意識及科學探究、模型認知能力及證據推理這三個方面,除此之外還包含了社會責任及科學精神、宏觀辨識及微觀探析兩個方面,利用這五個方面展開化學教學,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及化學素養,另一方面還能夠實現學生綜合能力及綜合素養的提高,對學生今後實現長足發展產生現實意義。
(二)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高中化學教學的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通過學習高中化學知識,綜合體現出學生的態度情感、知識及技能、價值觀世界觀以及過程與方法等多方面的發展,其中包含了

㈥ 在化學教學中如何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現今教育界最關注的一個名詞就是「關於中學生的核心素養",怎樣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教育界和各大教育學者相互熱議和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從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入手,加強探究力度,精心創設活動與探究相關情境,以及進行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㈦ 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

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充分發揮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核心作用,高中化學課程標准修訂組根據「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徵求意見稿)」和高中化學課程特點,提出包含「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等五個要素的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簡稱「化學核心素養」)[1]。為使化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工作落實到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的首要工作是准確理解化學核心素養的內涵,並進一步把握化學核心素養的內容屬性、內涵特點及內在聯系等。下面就化學核心素養的前述三個方面進行論述,以期促進化學老師對化學核心素養的認識。
一、化學核心素養的內容屬性
化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化學認知活動中發展起來並在解決與化學相關問題中表現出來的關鍵素養,反映了學生從化學視角認識客觀事物的方式與結果的水平。這一素養不僅體現了學生從化學視角對觀事物能動反映方式,而且反映了學生對客觀事物能動反映的結果。因此,化學核心素養同時具有指向認知結果的「結果屬性」和指向認知過程的「過程屬性」。
1.化學核心素養的「結果屬性」
化學核心素養的「結果屬性」,體現為化學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化學課程學習所建立起來的、具有化學學科特質的結構化知識、思維方式與品質。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五個方面看,強調高中學生通過高中化學學習,掌握物質性質及其變化的分類標准與內容體系,獲得物質及其變化的特徵與規律,並能夠運用化學符號、化學模型加以描述(表徵);理解物質組成、結構和性質的聯系,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觀念,建立從變化守恆、動態平衡、模型表徵等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解決化學問題的思維框架;形成嚴謹務實的態度、與人合作的習慣,樹立科學物質觀、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綠色化學的觀念,深刻理解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關系,建立社會責任觀、參與意識與決策能力。
2.化學核心素養的「過程屬性」
化學核心素養的「過程屬性」,體現為個體在面對復雜情境時綜合運用化學思維、化學知識與探究技能解決化學相關問題的品質與關鍵能力。這一屬性強調高中學生在面對具體情境及與化學相關事實時,能夠通過觀察與辨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開展探究並得出結論;能夠根據物質的結構預測物質的性質及其可能的變化,應用對立統一、聯系發展和動態平衡的思想觀點考察、分析化學反應,正確運用化學模型描述或預測物質及其變化、分析與解釋化學現象,運用依據多種方法對物質及其變化進行分類並揭示其本質屬性;能夠結合具體情境,調用已有知識與方法分析解決問題,在化學原理、化學技術應用時自覺考慮化學過程對自然帶來的可能影響,貫徹可持續發展思想、堅持「綠色化」的觀念。
二、化學核心素養的內涵特點
學科核心素養是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指導,基於學科特質與學科任務[2],為培育全面發展、社會需要的人而提出的關鍵素養。因此,學科核心素養是具有學科特色的素養。認真分析化學核心素養五個要素的內涵,可以發現具有如下特點:
1.凸顯化學本質特徵
化學區別於其他學科的本質特徵體現為:化學在原子、分子的微觀水平上研究物質及其變化[4],從微觀層次上揭示物質及其變化的基本規律,以化學符號或模型表徵物質及其變化。化學核心素養中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等要素,強調從微觀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視角認識物質世界,根據物質微觀結構預測物質性質及其反應,運用多種模型描述和解釋化學現象,使用「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徵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等,很好地凸顯化學學科的特徵。
2.反映化學基本問題
物質及其變化是化學研究的基本問題[5]。這一問題的解決,強調運用實驗、假說、模型、分類等方法,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開展物質及其變化的研究,並從元素的宏觀視角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從粒子的微觀層面揭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因此,化學學科的基本問題、問題解決的方法途徑及其應建立的基本認識,在「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的化學核心素養上得到很好的體現。
3.揭示化學學科思維
化學是從宏觀、微觀和符號三種水平上認識物質及其變化並建立起它們間聯系的。因此化學學習過程,常常需要以實驗為手段獲取宏觀現象並從微觀視角探討其本質,或對基於微觀或模型分析推理的結果通過實驗手段進行證實或證偽,從而得出物質及其變化的基本規律或相關理論。因此,化學學習需要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建立「宏觀—微觀—符號」的三重表徵的學習思維[5]。「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識」「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等化學核心素養,很好地揭示化學學科思維。
4.體現課程育人價值
作為科學課程的高中化學,由於注重在人類文化背景下建構課程體系[6],內隱著豐富的 人文內涵。因此,它對培

閱讀全文

與化學實驗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