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解鋁和銅所需要的電量能耗
(1)單位粗銅綜合能耗:單位粗銅綜合能耗(千克標准煤/噸)=1000×粗銅綜合能源消耗量(噸標煤)/粗銅產量(噸)
子項:粗銅綜合能源消耗量是指處理銅精礦到產出粗銅所消耗的能源總量。
母項:粗銅產量為合格入庫產量。
(2)單位銅精煉綜合能耗:單位銅精煉綜合能耗(千克標煤/噸)=1000×銅精煉綜合能源消耗量(噸標煤)/陰極銅產量(噸)
子項:銅精煉綜合能源消耗量是指從處理粗銅到產出陰極銅所消耗的各種能源總量。
母項:陰極銅產量為合格入庫產量。
(3)單位銅冶煉綜合能耗:單位銅冶煉綜合能耗(千克標煤/噸)=1000×銅冶煉各工序綜合能源消耗總量(噸標煤)/陰極銅產量(噸)
子項:銅冶煉各工序綜合能源消耗量是指從處理銅精礦等物料到產出陰極銅的過程中所消耗的各類能源總量。
母項:陰極銅產量為合格入庫產量。
(4)銅電解直流電單耗:銅電解直流電單耗(千瓦.時/噸)=10000×陰極銅消耗的直流電量(萬千瓦時)/陰極銅產量(噸)
子項:陰極銅消耗的直流電量包括線路損失量和始極片耗電量。
母項:陰極銅產量為合格入庫產量。
2、鋁冶煉
(1)單位氧化鋁綜合能耗:單位氧化鋁綜合能耗(千克標煤/噸)=1000×氧化鋁生產綜合能源消耗量(噸標煤)/實產氧化鋁產量(噸)
子項:氧化鋁生產綜合能源消耗量包括氧化鋁工藝用能和間接能源消耗,氧化鋁工藝用能是指生產氧化鋁所直接消耗的各項能源,包括煤、油、焦、汽、電、煤氣、汽油、柴油等消耗;間接能源消耗是指企業為生產系統服務的輔助、附屬部門能耗分攤量,能源轉換損耗分攤量和企業內部能源正常損耗量。
母項:實產氧化鋁產量。
(2)單位鋁錠(電解鋁)綜合交流電耗:單位鋁錠綜合交流電耗(千瓦時/噸)=10000×鋁錠交流電消耗總量(萬千瓦時)/合格交庫的鋁錠產量(噸)
子項:報告期鋁錠交流電消耗總量為鋁錠生產全部用電量,含電解工序交流電用量;電解工序、鑄造工序的動力及照明用電;如電解的通風排煙和煙氣凈化設施,鑄造的混合爐、熔煉爐、扒渣機、堆垛機、天車等設備用電;分攤的輔助、附屬部門用電。如為電解服務的供電車間、機修車間、電維車間、計算機室、化驗室等分攤及線路損失等。
母項:報告期合格交庫的鋁錠產量是指報告期內生產合格交庫的鋁錠產量,包括商品產量和自用量之和。
(3)單位電解鋁綜合能耗:單位電解鋁綜合能耗(千克標煤/噸)=1000×全廠電解鋁生產綜合能源消耗量(噸標煤)/合格交庫的鋁錠產量(噸)
子項:報告期全廠綜合能源消耗量包括電解鋁工藝能耗總量(直接消耗)、輔助、附屬部門消耗的柴油、汽油、蒸汽等,說明同上。
母項:報告期合格交庫的鋁錠產量,說明同上。
⑵ 銅的電化當量是多少
銅的電化當量是0.658。
電化當量是科技名詞,指在電鍍過程中電極上通過單位電量時,電極反應形成產物之理論重量。
電化當量由法拉第第一定律的公式還可以得知,比例常數K實際上是單位電量所能析出的物質的質量:
由M=KQ,可得
因此,電化學中也將比例常數K稱作電化當量。
⑶ 誰教我計算電解銅的理論銅產量,硫酸銅溶液,開放式電解槽,一槽32塊陽極板,31塊陰極板,假如總電流
m=q•I•t
m—析出物質的質量,g;
q—析出物質的電化當量,1.186 g•A-1•h-1;
I—電流,A;
t—通電時間,h。
代入你提供的數據:
m=1.186*9000*24=256176g~=256kg
也就是每槽每天析出電銅256kg.
不過,事實上還有個電流效率的問題,一般電流效率在95%左右,因此實際產出量還得乘以電流效率百分數。
⑷ 電化當量的簡介
什麼是電化當量?
我們由法拉第第一定律的公式還可以得知,比例常數K實際上是單位電量所能析出的物質的質量:
由M=KQ,可得
因此,電化學中也將比例常數K稱作電化當量。
而且,由於26.80 A·h的電量相當於1mol的電子。(計算過程為:6.02*10^23*1.602*10^(-19)/3600)
例如,鎳的原子量是58.6g,在電鍍過程中,鎳離子還原時每一個鎳離子得到電子數是2,則lmol的鎳就是58.6g。也就是說,在電沉積鎳時,每通過26.80A·h的電量(相當於1mol的電子),就能得到1化學當量(29.3g)的金屬鎳。由此我們可推算出鎳的電化當量是:
29.3g/(3600*26.8 C)=3.036*10^(-4) g/C
需要提醒的是,電化當量的值因所選用的單位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同樣是鎳,如果不以庫侖做單位,而改用安培小時做單位,則電化當量的值就不同了:
29.3g/26.8 A·h=1.095g/(A·h)
為了方便讀者查對,現將常用金屬元素的電化當量列於表1-3。
⑸ 一般pcb板的密度和比熱容是多少電鍍的銅呢
這個每個公司都有其固定的計算方法,有些是根據鍍層厚度還有不同電鍍線用不同的電鍍效率來計算的,像有個公式:鍍層厚度=電流密度X電鍍時間X電鍍常數X電鍍效率,一般二銅電流密度用1.0-3.0ASD之間,電錫用0.8-2.0ASD之間
⑹ 當量的化學當量
當量--- 泛指化學方面的當量數。諸如 當量、克當量、當量濃度、酸鹼鹽當量、電化當量 等。
物質的當量及當量濃度
根據定組成定律,我們知道物質的組成總是一定的,例如組成水的氫和氧的重量比是1.008 : 8。各種物質彼此進行反應時,它們的重量比也總是一定的。
1、元素的當量
任何純凈的化合物都有固定的分子式。我們從化合物的分子式,可以看出化合物都是由一定數量的元素所組成。例如水,分子式是H2O,其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重量比為2.016 : 16即1.008 : 8。事實上通過水的合成或分解都能得到這樣的重量比。
再從元素間反應生成化合物來看,同樣也得出各元素間存在著一定數量比的關系。例如氫與氧化合生成水,氫與氯化合生成氯化氫,碳與氧化合生成二氧化碳,鎂與氧化合生成氧化鎂,從這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看,每兩種元素之間都有一個數量比的關系。
2H2 + O2 = 燃燒 = 2H2O
1.008*2*2 =4.032
16*2=32
氫與氧的重量比為4.032 : 32即1.008 : 8
又如鋅與鹽酸發生置換反應時
Zn + 2HCl = ZnCl2 + H2↑
65.4 2
由反應方程式可看出,65.4份重的鋅能從鹽酸里置換出2份重的氫,即32.7份重的鋅能置換出1份重的氫來。
因此,我們把任何一種元素與1份重(1.008份重通常可略成1)的氫或8份重的氧相化合,或從化合物中置換出此量的氫或氧時所需該元素的量,叫做元素的當量。
下面我們再比較一下元素的當量和元素的原子量的關系。
元素 氧 氯 碳 鎂 鋅
當量 8 35.5 3 12.15 32.7
原子量 16 35.5 12 24.3 65.4
化合價 2 1 4 2 2
可以看出,元素的原子量是元素當量的整數倍數,這個整數倍數恰等於該元素的化合價。
故 元素的當量 = 元素的原子量 / 元素的化合價(絕對值)
即元素的當量也就是該元素對它的1價所相當的重量。
運用這個公式,我們可以從原子量和化合價直接計算出元素的當量。例如鋁的原子量為27,其化合價為3,則鋁的當量 = 27 / 3 = 9。
2、化合物的當量
當元素化合時彼此間總有一個相當的量,各元素即按這個相當的量彼此化合或置換。下面研究化合物在參加反應時重量間的關系。從任何化學反應方程式看,反應物之間的克分子數總是一定的,因而它們的重量比也應是一定的。
通氫氣入受熱的氧化銅上,生成紫紅色的銅和水。
CuO + H2=加熱=Cu+H2O
63.6+16 =79.6
1*2=2
氧化銅與氫的重量比為79.6 : 2即39.8 : 1,即和1份重氫反應的氧化銅重為39.8份重。39.8就是氧化銅的當量。
我們把某化合物和1當量的氫,或1當量的氧,或1當量的任何其他物質完全作用時所需要的量,叫做該化合物的當量。
下面再研究酸、鹼中和反應的基本數量關系。例如氫氧化鈉分別與鹽酸、硫酸反應。
NaOH + HCl = NaCl + H2O
1分子 1分子
23+16+1 =40
1+35.5=36.5
2NaOH + H2SO4=Na2SO4+2H2O
2分子 1分子
2(23+16+1) =2*40
1*2+32+16*4=98
即40 : 49
在上面兩個反應中,同樣是1個分子量(即40)氫氧化鈉,卻可以分別中和1個分子量(36.5)鹽酸,1/2個分子量(49)硫酸。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鹽酸是一價酸,硫酸是二價酸,所以1個分子量的氫氧化鈉分別要與1個分子量鹽酸、1/2個分子量硫酸發生完全的反應。
由此可見鹼和不同的酸發生中和反應時,總是以一定重量比來進行反應的。這里與40份重氫氧化鈉反應所需的鹽酸、硫酸分別為36.5份重、49份重,所以鹽酸、硫酸的當量分別為36.5和49。
我們再研究一下鹼與鹽的復分解反應。
2NaOH + MgCl2=2NaCl+Mg(OH)2↓
2分子 1分子
2*40 =80
24+71=95
即40 47.5
可以看出1個分子量(40)氫氧化鈉能與1/2個分子量(47.5)氯化鎂完全反應,所以氯化鎂的當量為47.5。
我們再比較一下化合物(酸、鹼、鹽)的分子量和當量,不難看出分子量是當量的整數倍這個倍數等於化合物分子中元素或根的正或負化合價總數的絕對值。
由此得出下列公式:
化合物的當量=化合物的分子量/正價或負價總數(絕對值)
可見化合物的當量也對一價(正價或負價的絕對值)所相當的重量。
運用這個公式,可以直接計算出化合物的當量來,例如求硫酸鋁的當量。
硫酸鋁Al2(S(O4)3 M=27*2+3(32+16*4)=342
故 硫酸鋁的當量為342/(3*2)=57。
因為許多元素彼此化合時,在不同條件下能生成幾種化合物。例如碳與氧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燒則生成一氧化碳,所以根據這些不同化合物的分子組成或化合反應來計算,就有不同的當量數值,在CO2中碳與氧重量比為3 : 8,但在CO中碳與氧重量比為6 : 8,可見碳的當量分別為3和6。但是,無論如何,同一元素的各個不同的當量之間,總是互成簡單整數比。例如在CO2和CO中碳的當量比為3 : 6即1 : 2。
又如氯化鈉與濃硫酸反應,因溫度不同而發生不同的反應:
H2SO4 + 2NaCl= 500℃以上 =Na2SO4 + 2HCl↑ (1)
H2SO4 + NaCl= 常溫 =NaHSO4 + HCl↑ (2)
在(1)反應中和NaCl一個分子量(即58.5)反應,需H2SO41/2個分子量(即49),而第(2)反應中和一個分子量NaCl=(即58.5)反應需硫酸1個分子量(98)。可見前者硫酸的當量為49,後者則為98。所以物質的當量必須從實際出發,對具體反應情況作具體分析,進行計算,不能硬套公式。
3、物質的克當量和克當量數
物質或元素的當量是一個比值,是一個不名數。為了使用方便,也和克分子量一樣,在生產或科研上常用克為單位表示當量。元素或化合物的當量,以克為單位來表示,則此一定的量,叫做元素或化合物的克當量。克當量一般以E來表示。
例如 硫酸鈉M(Na2SO4)=23*2+32+16*4=142,
故 E Na2(SO4)=142克/2=71克。
一克當量的硫酸鈉是71克重,10克當量的硫酸鈉為71*10=710克,0.1克當量硫酸鈉應為71*0.1=7.1克。可見物質的克當量可以是1個或10個或0.1個等等整數或小數倍。我們把元素或物質的克當量的多少或克當量的個數叫做克當量數。
根據上面計算,可見克當量與克當量數之間有以下關系:
克當量 * 克當量數 = 物質的重量克數
由於元素或化合物的克當量可以從元素的原子量和物質的分子量推算出來都是一個定數,因此根據以上公式,我們可以進行克當量數和物質重量克數的互算。
4、當量定律
上面已經學到,1當量的氫只能和1當量的氧或1當量的氯化合,1當量的氫氧化鈉只能和1當量的鹽酸、1當量的硫酸、1當量的磷酸發生中和反應,1克當量的元素只能與1克當量的其它元素化合,1克當量的鹼只能與1克當量的酸中和。可見當兩種元素或化合物發生完全反應時,它們的克當量數一定相同。這就叫做當量定律。
用克當量來研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的重量關系,甚為簡便,因任何物質間只要克當量數相等就可以完全進行反應。但是物質間反應時它們的克分子數卻沒有這種關系,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其克分子數是1 : 1關系,但氫氧化鈉與硫酸、磷酸反應,其克分子數則分別為2 : 1和3 : 1,所以生產和科研上常用克當量來表示反應物之間的重量關系。
根據當量定律,可以計算元素或化合物的克當量。
5、當量濃度
以克作單位,在數值上等於化合物的當量,這一定重量叫做化合物的一個克當量(克當量)。
例如,HCl的當量為36.5/1=36.5,則36.5克為HCl的一個克當量。
又如,H2SO4的當量為98/2=49,則49克為H2SO4的一個克當量。
再如,H3PO4的當量為98/3=32.7,則32.7克為H3PO4的一個克當量。
用1升溶液中含有溶質的克當量數來表示的濃度叫做當量濃度(用N表示)。
例如,1升溶液中含有硫酸49克(即1個克當量)則其當量濃度為1N。
又如,1升溶液中含有硫酸98克(即2個克當量)則其當量濃度為2N。
再如,1升溶液中含有硫酸24.5克(即0.5個克當量)則其當量濃度為0.5N。
前以敘述,當兩種物質完全作用時,它們的克當量數相等。這就是當量定律。
如果反應在溶液中進行,當兩種溶液恰好完全作用時,那麼這兩種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克當量數也必然相等。
設 N1為第一種溶液的當量濃度
N2為第二種溶液的當量濃度
當兩種溶液中的溶質完全作用時,用去第一種溶液為V1升,第二種溶液為V2升。
那麼V1N1為第一種溶液V1升中所含溶質的克當量數,V2N2為第二種溶液V2升中所含溶質的克當量數。
即有 V1N1=V2N2
這個公式在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中常用來進行計算溶液之間反應時所需溶液的體積,溶液的當量濃度,以及溶質的重量。
⑺ 請問通的電化學當量,有同事告訴我是1.186,不知道對不對,其單位是什麼
嚴格的說不太准確,1.186是二價銅的電化學當量,一價銅的的電化學當量是2.371,單位都是:克/安培·小時(g/A·h)
⑻ 銅的物理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銅呈紫紅色光澤的金屬,密度8.92克/立方厘米。熔點1083.4±0.2℃,沸點2567℃。有很好的延展性。導熱和導電性能較好。
化學性質:原子大小與結構:電子層:K-L-M-N;電子層分布:2-8-18-1;原子半徑:186pm
范德華半徑:140pm
銅是不太活潑的重金屬,在常溫下不與乾燥空氣中的氧氣化合,加熱時能產生黑色的氧化銅。
(8)銅的電化學當量是多少擴展閱讀
銅是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屬,被廣泛地應用於電氣、輕工、機械製造、建築工業、國防工業等領域,在中國有色金屬材料的消費中僅次於鋁。
銅是一種紅色金屬,同時也是一種綠色金屬。
說它是綠色金屬,主要是因為它熔點較低,容易再熔化、再冶煉,因而回收利用相當地便宜。古代主要用於器皿、藝術品及武器鑄造,比較有名的器皿及藝術品如後母戊鼎、四羊方尊。
⑼ 什麼是銅當量
當量指與特定或俗成的數值相當的量;化學專業用語,用作物質相互作用時的質量比值的稱謂。
⑽ 什麼電化學當量
電化學當量;electro-chemical
equivalent
性質:當量表示某一化學反應中參與物質的相對含量,是化學中的重要概念。若一個物質在不同化學反應的相對參與量不同,該物質將有不同的當量,使用不便。
電化學當量是指在一個電極反應中,相當於1摩爾電子的參與反應物的質量。
如在銅離子的電積過程中:Cu2++2e-→Cu,Cu2+的當量即其(1/2)摩爾質量,63.5/2克。對於溶液中的離子,其當量即該離子的摩爾質量與其電荷數的比值,如1當量的Ag+=118克;1當量的Al3+=27/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