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化學。知道反應物如何判斷生成物是什麼詳細點吧!
高中化學方程式
在不知道反應物反應後生成什麼時,如何判斷生成物?能說一下常考/必須記的么?說明清判斷過程~
2012-06-21
20:49
匿名
|
分類:化學
|
瀏覽202次
我有更好的答案
提問者採納
2012-06-21
20:54
這個……首先判斷反應類型,確定是不是氧化還原反應。關於這個的判斷可一觀察反應物中是否有強還原劑或者強氧化劑。若是氧化還原反應的話,就對反應物的價態進行變化,氧化劑降價,還原劑升價,找到對應的價態之後再配出所需要的物質,一般還要根據題里給的提示來判斷生成物。若不是氧化還原的話那多半就是復分解了,復分解很簡單的,只要能配出氣體、沉澱或弱電解質就好嘍追問那麼類似於
①鐵粉和過量稀硝酸的反應
②過量鐵粉和稀硝酸的反應
怎麼配平?
回答①鐵和過量的稀硝酸,先判斷生成物,分別是硝酸鐵、一氧化氮和水。然後這個反應是一個氧化還原反應,那麼用電子守恆來配平。第一步,找標准,尋找一個升價的基準和一個降價的基準,這里可以選一氧化氮為降價的基準,鐵為升價的基準,第二步,運用電子守恆,N從+5降到+2,降三價,即一份NO生成要接收3份的電子,Fe從0升到+3,升三價,即一份硝酸鐵的生成需要給出3份的電子。然後將電子配平,即升價給出的電子數等於降價接收的電子數。這裡面3=3,所以鐵和一氧化氮的系數為1.第三步,運用元素守恆,將未配平的物質配平,一份Fe反應所以硝酸鐵的系數為1,此時生成物的N為4份,所以前面硝酸配4,出現4個H,那麼後面的水配2,最後用元素守恆和電子守恆檢查方程式是否正確。②的話因為鐵粉過量,所以在反應只出生成的三價鐵又會被鐵還原成2價鐵,所以生成物為硝酸亞鐵,一氧化氮和水,配平如上一題步驟純手打,望採納
2. 化學方程式是怎樣根據反應物判斷生成物是什麼
依據電子轉移進行判斷。
電子轉移為均相體系中最基本的化學行為,在諸如氧化還原反應、自由基的親核取代反應、光合作用和呼吸等生命過程中普遍存在。電子轉移反應有外層和內層電子轉移兩種機理。
外層機理中金屬離子內配位層不動,沒有金屬-配體間化學鍵斷裂和形成,只發生簡單電子躍遷。內層機理中有一橋配位體(Cl,OH,OH2,NH3等)把兩金屬離子聯系起來,並為電子轉移提供連續覆蓋的軌道。有機化學中分別用非鍵和成鍵表示外層和內層電子轉移。
(2)化學反應生成物怎麼判斷擴展閱讀:
化學方程式要求規定:
1、反應單一條件時,條件一律寫上面;有兩個或更多條件的,上面寫不下的寫在下面;既有催化劑又有其它反應條件時,一律把催化劑寫在上面。
2、熱化學方程式寫反應條件,在等號上方標記Δ。配平系數大多不可以是可以是分數(相互之間可以約分除外)。
3、氣體符號「↑」和沉澱符號「↓」是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狀態符號。只有生成物才能使用「↑」或「↓」符號,使用時寫在相應化學式的右邊。
3. 化學反應給出反應物怎麼判斷出生成物
這個反應是OH負離子向CO2的羰基加成, 反應是: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不會生成NaHCO3, 更不會置換出Na或者H2。
4. 怎樣判斷化學反應的產物
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就應該根據氧化劑與還原劑的性質來判斷. 氧化劑化合價降低,還原劑化合價升高. 歧化反應,(同一種元素的氧化還原反應),歸中即可.比如硫化氫和硫酸的產物就是二氧化硫了. 其實更多的是靠平時的積累,你平常看多了,記多了,做多了,就會發現它們的共通之處.單單判斷是很難的.
5. 兩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啥咋判斷
一般看反應物質的外部游離的電子數,比如氫 外部缺1個電子,氧外部多2個電子 所以h20
另外反應物質的化學活躍程度,除了惰性物質 ,都可以區分為金屬物質(多餘電子)和非金屬物質(缺電子)以及過渡物質,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生成中性物質
另外,
一般符合下面幾種條件即可發生反應:
①金屬 + 氧氣金屬氧化物
除Ag、Pt、Au外的金屬,一般都可與氧氣發生化合反應,金屬越活潑與氧化合就越容易,反應就越劇烈.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鹼性氧化物.
②鹼性氧化物 + 水可溶性鹼
可溶性鹼對應的鹼性氧化物能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鹼,K2O、Na2O、BaO都能跟水反應.Ca(OH)2微溶於水,它對應的CaO也能與水反應.其餘的鹼性氧化物一般與水不反應或不易反應.
③鹼鹽
由鹼轉化成鹽的途徑有三個:
鹼 + 酸性氧化物鹽 + 水
鹼 + 酸鹽 + 水
鹼 + 某些鹽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④鹼鹼性氧化物 + 水
不溶性的鹼在加熱的條件下,一般可分解為對應的鹼性氧化物和水.鹼中的金屬越不活潑,則該鹼越容易分解.
⑤非金屬 + 氧氣非金屬氧化物
除F2、Cl2、Br2、I2外的非金屬,一般都可直接與O2反應生成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鹼性氧化物.
⑥酸性氧化物 + 水含氧酸
除不溶性的SiO¬2外,常見的酸性氧化物都可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含氧酸.
⑦酸鹽
由酸轉化成鹽的途徑有四個:
某些金屬 + 某些酸鹽 + 氫氣
酸 + 鹼性氧化物鹽 + 水
酸 + 鹼鹽 + 水
酸 + 某些鹽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⑧酸酸性氧化物 + 水
在一定條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屬 + 非金屬無氧酸鹽
此處的非金屬H2、O2除外.當金屬越活潑,非金屬也越活潑時,反應就越容易進行.
⑩酸性氧化物 + 鹼性氧化物含氧酸鹽
強酸(H2SO4、HNO3)的酸酐與活潑金屬的氧化物在常溫下即可反應,其餘的需在加熱或高溫條件下才能發生反應.
11 鹼性氧化物 + 酸鹽 + 水
強酸(H2SO4、HNO3、HCl)可與所有鹼性氧化物反應,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潑金屬的氧化物反應.
12 酸性氧化物 + 鹼鹽 + 水
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條件下都可與強鹼溶液反應,但SiO2與NaOH固體(或KOH固體)需在強熱條件下才發反應.
13 酸 + 鹼鹽 + 水
參加反應的酸和鹼至少有一種是易溶於水的.
14 鹼 + 鹽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參加反應的鹼和鹽必須都能溶於水,同時生成物中必須有難溶物或容易揮發的鹼(NH3•H2O).
15 酸 + 鹽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酸和鹽反應的前提條件比較復雜,在現階段應掌握以下幾點:
這里所說的酸和鹽的反應是在水溶液中發生的復分解反應,必須符合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酸與鹽才能發生反應.
如果反應物中的鹽是難溶物,那麼生成物必須都是可溶的,否則反應將不能繼續進行.在實驗室用石灰石製取CO2時,只能選用鹽酸而不能用硫酸,就是這個道理.
必須掌握弱酸鹽(如Na2CO3、CaCO3)跟強酸HCl、H2SO4、HNO3的反應,和生成BaSO4、AgCl的反應.
16 鹽 + 鹽另兩種鹽
參加反應的兩種鹽必須都能溶於水,若生成物中有一種是難溶性的鹽時,則反應可以進行.
17 金屬 + 鹽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屬(K、Ca、Na除外)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
17金屬 + 酸鹽 + 氫氣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排在氫前的金屬能從酸溶液中把氫置換出來.這里的酸主要是指鹽酸和稀硫酸.濃硫酸和硝酸因有強氧化性,跟金屬反應時不會生成氫氣,而是生成鹽、水和其它氣體.
6. 化學反應怎麼確定生成物是什麼
這個真心是看你的平時積累。通常情況下,在常溫時,化學反應生成物都是性質比較穩定的化合物。同學你需要用心記得,是那些特殊的現象及反應方程式。考試做題,突破口往往是特殊的化學反應。
7. 高中化學如何知道生成物
化學反應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另一種或幾種物質的過程。相同的物質在不同的條件下反應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生成物。所以,反應條件以及反應物自身的性質是控制反應走向的關鍵因素。
比如:反應物的量,反應溫度,光照等條件,相關物質活潑性,溶解度等性質。
對這些需要長期的積累,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掌握之後,就可以輕易的判斷出反應的生成物了。學習的時候注意各種物質的性質。因為有怎樣的性質,就會對怎樣的條件敏感。而反應的發生或者反應過程遵從某一方程而非另一個也是其性質決定的。
8. 化學中怎麼確定生成物
如果有化合價變化,需要根據化合價判斷
如
Zn+H2SO4=ZnSO4+H2
Cu+H2SO4稀=不反應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Cu(NO3)2+2NO↑+4H2O
HNO3 Mg反應
2FeCl3+Cu=2FeCl2+CuCl2
等
主要是根據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金屬活動性順序,氧化性順序,一些物質不同濃度的形狀不同
化合價不變化,這個主要是看反應物是否過量,高中較為典型的就是Al3+與OH-的反應,CO32-與H+的反應
AlCl3+3NaOH=Al(OH)3+3NaCl
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Na2CO3+HCl
主要是參考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有過量問題時需要考慮反應物質的量比。
有機
這個主要看條件,不同反應條件說明不同的反應類型,或者加成,或氧化,或酯化或水解。不同的催化劑反應,反應位置也會不同
以上是比較常用的一些方法,最根本的還是你見得多不多,用的方程式是否能夠背熟,並且是否能夠加以靈活掌握
想要學好化學,死記硬背是不成的,光看不背也是不成的
要善用記憶套路,加以總結規律,最終細心些高考化學拿滿分很容易的
9. 如何區分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狀態
化學這門學科看似復雜,其實沒什麼。
一定要掌握好化學反應方程式,這是最基礎的。
如果按反應物質的狀態分類,無非就是固體、液體、氣體之間的反應。
若反應發生在溶液中,氣體生成物則會有逸出的箭頭,固體生成物會有沉澱的箭頭。
除了氣體和氣體反應這種情況,一般情況下,所有反應生成氣體都會有逸出的箭頭。
固體之間的反應,如果生成物里有液體,基本都是水,如果生成物有氣體,會有逸出箭頭標出。
對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記憶,要死記硬背、也要理解。很多細節,比如可逆號、氣體箭頭、沉澱箭頭都是要牢記的。至於反應生成什麼物質,是要靠理解的,因為反應的發生都有它的內在和外在的原因。
當你反應方程式背的多了,之後的方程式自己都可以猜測生成物了。
10. 化學反應生成物的判斷
無機:
鹵族單質(氟除外)+鹼===氫鹵酸+次鹵酸
2F2+2H2O===4HF+O2
酸性氧化物+鹼===鹽+水
鹼性氧化物+酸===+水
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鹽
活潑金屬+酸===H2↑+鹽
活潑金屬+不活潑金屬鹽===不活潑金屬+活潑金屬鹽
活潑非金屬+不活潑非金屬鹽===不活潑非金屬+活潑非金屬鹽
鹽+水<===>酸+鹼
強酸+鹽===弱酸+鹽
強鹼+鹽===弱鹼+鹽
強氧化劑+強還原劑===弱氧化劑+弱還原劑
有機如果需要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