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才能學好初三化學
第一、對於初三化學的學習要有一個很好的學習計劃,好的計劃是成功的一半,學習計劃包括單元學習計劃,學期學習計劃等等,只有設計好一個好的學習計劃才能在學習的時候有個目標和方向。
第二、每節化學課前,都要好好預習一下本節課化學教材中要學習的內容,比如方程式、反應原理、概念等等,對於不清楚的問題標記下來,一定要做到對於哪些內容不了解心知肚明,只有這樣才能對要學習的東西有個大體的了解。
第三、當然學好化學最關鍵的是要上課認真聽講,由於化學知識比較零碎,一定要做好課堂筆記,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按照老師的思路學習,並且要積極的思考問題。
第四、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科目,所以會專門有一些實驗課,對於要做的實驗首先要搞清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實驗步驟等等,然後在實驗課上認真做實驗,並且認真去觀察,而且要做好實驗的記錄,當然做實驗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也許做實驗的一些習慣都可能是考試要考的內容。
第五、加強課外閱讀,拓展知識層面,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書的框框,那麼無從說起他對知識有穩定的興趣。」為此學生除了精讀課本外,為了拓展知識視野、歸納知識內容、提高解題技巧和掌握解題方法,訂一份質量高、導向性准、實用性強的同步輔導材料很有必要。
⑵ 如何上好初中化學課
初中化學是學生剛接觸的課程,所以應該是強化基礎並為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多從實驗入手,及化學在生活中的存在,而讓學生感到化學與生活密不可分,這樣就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要注意基本術語及化學語言及儀器名稱等基礎知識的正確學習,為後面加一個良好的基礎,
⑶ 淺談怎樣上好初中化學課
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
沒有想到,初中三年馬上就過去了.回頭想想.還是很懷念.在家整理出了一些卷子和一些書本有很多.而且中考的時候沒有每個人想像的那麼可怕.它只是一場簡單考試,然後三年初中就結束了.在初三的時候,我們翻過多少的參考書,多少的卷子.就為了這一場考試.那麼,現在我就要告訴即將成為初三學生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方法.
學生們做實驗
第六就是要堅守實驗問題
實驗呢,第一點就是要多考慮過量的問題,第二是吸氣的時候需要考慮氣體,通過液體之後一定會帶出來微量的液體,比如說是水.第三呢,就是抓住反應現象等等.第四就是需要環保,效率要高,第五就是除雜要干凈,不能引入新的雜質進去.
上方就是關於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一些方法,一共六點,請同學們一定要記好,這些都是前輩為你們所准備的,希望你們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吧!
⑷ 如何上好一節化學課
九年級化學課是初中生在初中階段最後學的一門課程,我們作為九年級的化學老師有幸每年的九月份都要迎來一批新的學生,他們在經過兩年初中的知識再積累後,有些學生的學習成績比較優異,有些學生的各學科基礎知識還是比較薄弱,但他們都是第一次接觸到化學這門新課程,不管他們之前的成績如何,他們肯定對這門新課程充滿著期待,期待著新老師會給他們帶來哪些希望,期待著自己能把這門化學學好,所以這門化學對他們來說都是充滿著太多的新鮮感,狠不得開學的第一節化學課就能學到好多好多的化學知識,也希望今後能學好這門化學。我們九年級化學老師每年都會碰到這樣的挑戰和機遇——有些學生的其他學科基礎知識比較差,但他們當中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是能夠把初學的化學這門課程學好的,所以我們老師不必過多地去了解他們的歷史,他們在學習化學這門新課程上的起跑線是一樣,請我們給予他們同樣的愛心和耐心,這樣他們的希望就能實現,他們就會對學習化學產生極大的動力。那我們應該怎樣去幫助他們去實現他們的願望呢?根據個人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為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上好第一節化學課 作為化學老師,我們上的第一節課到底能夠給他們帶來哪些驚奇?這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顯然學生對新老師的興趣是大過對掌握新知識的興趣。學生都會看著這位新老師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今後能夠給他們帶來多少愉悅、多少知識、多少回憶!所以我們上好第一節課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我們也不應該只上好第一節課就可以了,相反我們今後應該上好每一節課,每一節課都能給學生帶來新的東西,只有這樣,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才能持久。上好一節課要從教學的設計、方法、語言、板書、教態、效果等等各方面都要盡善盡美,同時要體現出鮮明的學科特點,讓學生學完這一節課後感覺到這化學課上得真好,值! 二、要有耐心地引他們進入化學實驗室 九年級化學(人教版)的第一單元的課題3的內容就是「走進化學實驗室」,編寫教材的專家們已經為我們老師指明了教學的程序——一定要讓學生們走進化學實驗室,他們雖然沒有掌握化學實驗操作基本技能,但請我們的老師放心地讓他們走進化學實驗室,不要怕他們出什麼事,因為他們絕大多數人除了帶著興趣走進實驗室以外還懷著一顆忐忑之心進入到實驗室,我們除了給他們作操作技能的指導外還要不斷地給他們壯膽,鼓勵他們敢於動手做實驗,實驗操作技能是要通過實踐才能掌握和提高的,只有通過不斷的歷練,他們在今後的實驗操作中才能得心應手,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耐心地帶好他們走好第一步,他們才會有信心走好今後學好化學的每一步。 三、帶領學生參觀化學儀器室 我們多花一些時間帶領學生走進化學儀器室,化學儀器室里的各種實驗用品對他們來說都是充滿著好奇和未知,他們每個人在參觀各種實驗儀器和葯品時都會問著很多的問題,有些問題我們可以直接講給他們聽,但很多的問題都是要在今後的學習中才能不斷的得到解決,讓他們帶著更多想要知道的問題去學好化學,我們要做好學生提問問題的筆記,更重要的是今後學到、用到這些實驗器材和葯品應該如何正確地使用,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還原出他們在參觀化學儀器室時所要了解的問題,並在課堂上得到解決。 四、引導學生自己准備好分組實驗 化學課除了演示實驗外,還有比較多的學生分組實驗。帶領學生參觀化學儀器室只是讓他們飽飽眼福而已,要想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也過過手癮那是最好不過了,所以只要有學生的分組實驗要准備,我都要將全班分成4個大組輪流到實驗室里准備實驗,每一個同學都要獨立完成准備幾個小組的實驗,這樣的做法起到一舉多得的效果:如能大膽地與老師、同學交流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能夠熟悉實驗儀器和葯品等等,我還要讓他們先做一遍,由他們指導和帶動下一節課要做實驗的同學能夠更好的做好實驗。 五、有針對性做一些化學小魔術活躍課堂氣氛 魔術是能夠產生特殊幻影的戲法,是最能吸引人的一種表演方式,是充滿著神秘感的,它能讓人們去觀看這種不可思議的表演效果。化學課上做一些有針對性的化學小魔術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更能讓學生在欣賞小魔術的同時用化學知識解釋其中的奧秘,從而不斷培養他們熱愛學習化學的興趣,讓他們對學習化學的興趣不斷地得到延續下去。小魔術所需要的器材和葯品最好是初中化學實驗室里能提供的或者是日常中生活就能找到的用品,讓他們也能親自動手做一下這些小魔術。初中生能做的小魔術也比較多,如:魔棒點燈、燒不壞的手帕、死灰復燃、白糖變「黑雪」等等。這些小魔術要緊扣教學目標進行教學,不能為了做魔術而做魔術,要讓學生在欣賞魔術的同時還能夠去了解其中的相關知識。 六、努力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學好化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努力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是初中化學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怎樣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第一: 激發興趣,引導學生樂學。在講到一些比較抽象難懂、枯燥乏味的元素符號、化學式等化學用語和基本概念時,我們可增加一些化學史或多開展一些化學小游戲等等。 第二:誘導探究激興趣。誘導探究,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力及創新精神,是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最終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實驗、操作、觀察、設計、討論等)尋找問題的答案,進一步探索新知識的興趣,整個環節應該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思維為主線,視聽並舉,激發探究化學知識的興趣。 第三:研討釋疑增興趣,學生通過學習一些疑問已經解決,但同時又會產生或提出一些新的問題。此時,教師只要給以恰當的誘導,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使探究更深入,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就會更加全面深刻,其科學的學習態度就會得到培養和提高。 新的學期,新的希望,作為九年級化學老師的我們引導學生學好這門化學是我們共同的心願,願我們的老師都能各顯其能,幫助更多的學生學好化學這門課程!
⑸ 怎樣講好初中化學課
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
沒有想到,初中三年馬上就過去了.回頭想想.還是很懷念.在家整理出了一些卷子和一些書本有很多.而且中考的時候沒有每個人想像的那麼可怕.它只是一場簡單考試,然後三年初中就結束了.在初三的時候,我們翻過多少的參考書,多少的卷子.就為了這一場考試.那麼,現在我就要告訴即將成為初三學生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方法.
學生們做實驗
第六就是要堅守實驗問題
實驗呢,第一點就是要多考慮過量的問題,第二是吸氣的時候需要考慮氣體,通過液體之後一定會帶出來微量的液體,比如說是水.第三呢,就是抓住反應現象等等.第四就是需要環保,效率要高,第五就是除雜要干凈,不能引入新的雜質進去.
上方就是關於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一些方法,一共六點,請同學們一定要記好,這些都是前輩為你們所准備的,希望你們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吧!
⑹ 如何上好一堂高效的化學課
上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天職,也是我們教師生命的一部分,它融入了我們教師的心血和情感。我們常常會因上好了課,感到生命的價值和灑脫;也會因上不好課,而感到惆悵和落寞。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0分鍾,為什麼課堂教學效果卻不同呢?經過多年的化學教學實踐,下面我對如何上好一節化學課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備好課是搞好化學教學的基本條件。
沒有充分准備的教師上講台,充其量是「信口開河」,決談不上駕馭課堂的能力,那麼,真正做到哪些才算是備好了一節課?
1 、備起點。起點要合適,采有利於促進知識遷移,學生才能學,才肯學。起點過低,學生沒興趣,不願學;起點過高,學生又聽不懂,不想學。
2 、備重點。要突出重點。一節課內,首先要在時間上保證重點內容重點講,要緊緊圍繞重點,以它為中心,輔以知識講練,引導啟發學生加強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點,講中出重點,才能使整個一堂課有個靈魂。
3 、備難點。要根據教材內容的廣度、深度和學生的基礎來確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認真研究,抓住關鍵,突破難點
4、 備疑點。要結合學生的基礎及實際能力,找准疑點,充分准備。
二、備學生是搞好化學教學的必要條件。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全面面向學生,備學生是教學的必要條件。
1、了解學生,分析學生
教師要分析學生的生活習慣,家庭自然狀況,學習態度、學習能力,性格、朋友關系和愛好,身體狀況等,這樣才能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認識學生。並通過觀察和了解,認真的加以分析、比較,歸納出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特點、行為習慣的特點。這是創造適合學生最優發展教育的出發點。
2、發現問題,掌握興奮點
教師通過對學生的了解和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掌握學生階段性的和暫時性的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從而能夠把握學生某一階段和某一時期、甚至某一時刻的興奮點。經常與學生交流,從學生中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勤學、勤問、勤走、勤看、勤想,這樣才能設計出最佳的合適的教育方法。6 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化學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三、創設激情課堂搞好化學教學的重要環節。
1、魅力。不是指教師的外表有多少魅力能夠吸引學生,而是作為教師,我們要使自己課堂和人格有一種魅力,一種吸引學生的魅力。課堂就像是一部電視劇,每堂課都是電視劇的一個故事情節,我們老師就是一個導演,導演的魅力就是能把演員深深地吸引到故事劇情中來,同樣的教師的魅力就是使得你的課堂有一種吸引學生心靈和興趣的力量。每次上課,學生都會被你的課堂魅力所吸引,一到下課就想著下一堂課早點開始,開始新的故事情節,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就已 經懷念你的課了。
2、感染力。教師能以自己的個性去影響、感化學生的一種情緒力量。我們知道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如何在課堂上用自己的個性語言和設計去感染學生,使得在座的每一位學生都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來,這就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感染力。那我們到底該如何培養自己的感染力呢?有些老師是使用自己的課堂語言幽默的風格去感染學生,讓學生請願投入到學習的快樂中來,有老師用獨特的抑揚頓挫的課堂語言,讓學生在起伏的課堂氛圍中得到學習;也有一些教師利用自己的個性的肢體語言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來;還有老師利用自己教學環節的精彩設計去吸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這些都需要教師不斷的去發現,去培養。
3、魄力。要有把課堂還給學生的魄力,不要一味的把課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是讓自己投入到課堂的教學,最終使得整堂課成為只是你一個人的課堂,我們要明確,教師在課堂上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我們老師應該具備把課堂還給學生的魄力,要有放棄的魄力,不要讓課堂成為自己一個人的舞台。讓學生自己真正的投入到學習中來!
擁有了這些,如何上好高中化學課就有答案了。讓和諧的課堂在我們這滲透、紮根、生長。
三、精心設計,創造愉快和諧的課堂環境
課堂教學活動是在知識、情感這兩條主線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下完成的。教師應該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是上好一節化學課基礎。怎樣創設愉快和諧的課堂環境呢?我們不仿在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好以下幾點:
1、把微笑帶進課堂。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微笑教學」。用自己的眼神、表情、語調,表達我們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和期望,讓學生在輕忪愉快的心境中學習。
2、把趣味帶進課堂。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挖掘教材的趣味性,注意應用各種生動的化學實驗及現代教育技術,使學生在學習中充滿樂趣。例如:在上化學課之前,為了使學生對化學感興趣,我們可以在課前將手帕泡在濃度為70%的酒精中,取出後表演「燒不壞的手帕」,或將金屬鈉放在香煙里表演「冰棒能點燃香煙」等化學魔術,使學生覺得學化學很有趣味,總盼著上化學課。這樣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把歌聲帶進課堂。化學記憶性的知識較多,在教學時,我們可以編些便於吟詠的口訣,就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記憶。例如:在學習「化合價」這一節時,需要學生學生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我們可以編成以下的順口溜:「鉀、鈉、銀、氫正一價;鈣、鎂、鋇、鋅正二價;氟、氯、溴、碘負一價;一、二汞銅、二、三鐵;三鋁、四硅、五氮磷;二、四、六硫變價分。」又如在學習常見酸、鹼、鹽的溶解性時,可編成的順口溜為:「鉀、鈉、銨、硝酸鹽溶;硫酸除鉛鋇;氯除汞和銀。」這樣,不僅琅琅上口,妙趣橫生,而且通過視覺器官、聽覺器官、發音器官等共同活動,在大腦皮層中建立暫時的聯系,既有趣味性,又能幫助記憶。通過呤涌口訣,學生對化學課產生了興趣。他們會感到學習化學很有意思。
四、堅持做好化學實驗,讓真理來說服學生
化學是一門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學科,化學教學同樣富有科學性,作為化學教師,我們要善於應用化學教學中的實驗科學性、真理性說服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口服、心服。例如:我們在講解分子這一節時,對分子的的概念感到很深奧,對分子在不停地運動難以理解,甚至產生懷凝。但是,如果我們按實驗的要求取一條長10厘米、寬1厘米左右的濾紙條,在濾紙上每隔1.5—2厘米處滴一小滴酚酞試液。滴好後,把濾紙條放到試管里,在試管口塞一小團脫脂棉。塞好後放在實驗台上,然後用滴管吸取少量濃氨水,在試管口的脫棉紙上滴10—15滴。讓學生仔細觀察試管一會兒,發現濾紙上的酚酞試液由無色變為紅色,並且由試管口的點逐漸向里變紅。這就說明了氨分子在不停地運動。這個實驗由看不見的運動變為看得見的運動,學生通過進行這樣的實驗,書本上的知識在實踐中得到證實,能使學生信服,更能使學生在心目中留下較深的印象。但是,有不少的教師,特別是農村學校的教師,怕實驗忱務時間,甚至怕實驗不成功,學生取笑,影響教師的形象,不但不讓學生做實驗,連課堂上的演示實驗都不做,照本宣科,直接給學生下結論,要求學生記結果、背現象,不但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反而,使學生產生對科學的懷凝,這樣的教學不僅違反了教學規律,同時教學工作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教育教學難以持續進行。因此,作為化學教師,必須堅持做好化學實驗,讓真理來說服學生。
總之,化學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它充滿著創造。要想上好一節化學課。我認為教化學的人首先被化學的魅力深深地打動,學化學的人才會被化學所吸引。
⑺ 如何教好初中化學教師教學經驗
首頁 化學資訊 化學教學 正文
淺談如何教好初中化學
lxj5858 2014-10-17 04:30:00 136
在學校中,學生得到系統知識的主陣地是課堂,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其自身的存在的一些不足越來越凸現出來,轉變教育理念,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成為時代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強調,基礎教育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改變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研究性、參與性、體驗性和實踐性學習,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促使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因此,新課標理念下的化學教學活動不應同於傳統的課堂教學,改變教學活動模式是體現最新教學理念的關鍵。
一、利用化學特點,從開始培養學生興趣
當學生對一門學科有了興趣,那就有了巨大的求知動力。興趣的培養在於誘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因勢利導,引導他們及時排除不利於發展學生認識興趣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掃除學習中的障礙,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自覺地學習。初三學生剛接觸化學,開始會對化學頗有些興趣,尤其對化學實驗更感到有意思。但當學到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和基本概念時,常會感到抽象難懂、枯燥乏味,往往會把化學視為「第二外語」或認為化學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有可能會使原有的興趣消失。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知識的分化,使原有的、暫時的興趣轉變為穩定的、持久的興趣?為此,及時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教育,講化學的發展和形成,結合書本及相關資料介紹科學家探索化學奧秘的軼事等等。
二、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教學手段
1、合理運用合作學習形式。合作學習是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新課程的實施中更注重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取進步,在互動合作中獲取知識應成為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同學之間相互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提高。所以在教學中要教會把學生置於集體之中,處理好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學會合作學習。
2、合理運用探究式學習方式。科學探究活動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自然科學,在教學中,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探究性學習,要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動手參與實驗操作,努力發揮化學實驗在探究性學習中的作用,激勵學生改進實驗方案,參與設計。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這節教學中,講述二氧化碳與水反應這一性質時,先把鹽酸滴到紫色石蕊試液中,然後又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讓學生去分析二氧化碳使石蕊試液變紅的原因。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後,學生通過猜想與假設,收集資料,設計實驗,交流討論等環節,最終得出了科學結論。這樣就成功地把書上的演示實驗轉變成了探究性實驗,從而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發現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由被動接受式向互動探究式的轉變。
三、轉變評價試,激勵學生學習動機
1、變被動評價為學生主動評價。目前世界各國的教育評價逐步成為由教師、學生、家長、管理者,甚至包括專業研究人員共同參與的交互過程,這也是教育民主化、人性化發展進程的體現。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讓學生及家長共同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來,一方面可以發展學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的進步。
2、加強對評價過程的重視,實現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中心的轉移。從過分關注結果逐步轉向對過程的關注。傳統的學習評價主要是終結性評價,它是面向過去的評價,往往表現為「一考定終身」;同時,這種評價往往只要求學生提供問題的答案,而對學生獲得答案的過程卻漠不關心,導致學生只重結論,忽視過程。而關注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則是面向未來、重在發展的評價。
3、加強師生、生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初中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與維持,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於內在的學習需求,而是更多地藉助他人肯定、課堂氛圍等外在因素,因此,學習過程往往伴隨著濃厚的個人情緒,覺得有意義、有趣、得到了肯定、贊揚或鼓勵,他們就學得積極主動,反之,就消極、被動。這樣,課堂評價就成為調控學生,促進其發展的有效手段。而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下的評價方式,將由單一走向多元,教學中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既注重過程性評價,也重視結果性評價。
四、充分利用教材,拓展化學課程資源
新課程要求教師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留給教師的空間很大,要求我們不僅能使用教材還要能駕馭教材、補充教材,開發一切可以開發的資源。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化學與人們生活越來越密切,日常生活就可以成為化學學習資源;只有將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和經驗設計成富有情趣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從熟悉的周圍事物中學習,理解知識,感受課堂知識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這樣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我們的教學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是什麼」、「為什麼」上,還要更多地在「如何做」上下功夫,貼近學生的個體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是解放人,重視個體獨特的體驗,個性發展的需求。課堂教學是學生與教師共同構建的一種互動過程,它是開放的、動態的,有利於促進人的全面而又自由的發展的。作為新課程的實踐者,只有如此,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專業型社會實用人才。
作者:張振武
來源:233網校
相關推薦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老師的角色轉變應該如何做?任重而道遠
10-29
高中化學老師,只要做好一件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就不難進行
07-30
談2020年高考化學學科4種關鍵能力 在高考中的作用
04-15
初三化學教學心得
11-30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探析
11-26
更多
⑻ 如何上好一節化學課心得體會
化學是一門實用性的學科,怎樣上好一堂化學課呢?下面收集整理的上好化學課的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1、激發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就等於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節化學課,對培養今後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尤為重要。初中學生第一次上化學課,總是存在好奇的心。所以,我們想要上好第一節課,首先要精心設計,認真准備,要設置許多問題「催化」他們去思考,去探索,「加速」他們主動地學習。例如,緒言課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問:「什麼是化學?」學生面面相覷,不能回答。老師再問:「氫氣球為什麼能飛?」「如果改用口吹的氣球,它能不能飛呢?」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用口吹的氣球不能飛。」對於這些疑問,老師可不作答,既而還可以再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熱天時食物為什麼會腐爛?」「鐵為什麼會生銹?」「煤氣為什麼會致人死亡?」「人胃裡的胃酸過多可以用什麼葯治療?」等等。恰當的設置「問題」,在學生面前不斷地提出他們暫時還解決不了的問題,讓學生在無盡的問題中產生求知的濃厚興趣,從而在學習過程中使其永不滿足。
2、利用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生動有趣的實驗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對初三學生來說,化學是一門新開設的學科,本身對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加上他們早已枯燥了書本的理論知識,迫切想把所學的知識在實踐應運時,利用化學實驗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在認真做好課本上的第一個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同時,要多安排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實驗。例如:在第一節課是可以先避開書本,做幾個趣味性很強的實驗「燒不壞的手帕」、「空杯生牛奶」、「魔棒點燈」等等,讓學生睜大好奇的雙眼,然後再引入新課,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飽滿,對化學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另外,課後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就更加有趣味性和挑戰性,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思考,去鑽研,有利於提拔化學拔尖人才。
3、展現化學實用性
我們生活日常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與人人有關,衣食住用樣樣離不開化學,化學教師就充分利用這個有利條件,讓學生所學的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相結合,時時給化學提供實用的機會。例如,在緒言部分講到銅綠時,可以讓學生回去找找看家裡有沒有這種東西,讓他們自己去思考,銅為什麼會生成銅綠?什麼條件下容易生成銅綠?它與銅是同一種物質嗎?加熱它看看有什麼現象?等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有,講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氫氣的有關知識時可以和地球的「溫室效應」、「酸雨」和剛剛發射成功的「神舟五號」飛船結合起來,引導他們用學過的化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讓他們體會化學知識的無所不在和化學知識的實用性。
4、開展興趣活動
豐富多彩的化學興趣活動,對於學習緊張的初三學生來講,是極具誘惑力的,這樣既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輕松一下,又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和鞏固許多化學知識。化學興趣活動的內容及方式很多,如:「化學魔術」可以做「手帕包火」、「魔棒點燈」等等;「化學知識講座」可以講講「酸雨的形成」、「溫室效應的原因」、「日常生活化學」、「化學故事」等等;「化學課外活動」可以帶學生到附近的工廠或生活小區讓他們去發現生活中的化學;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一個「化學晚會」設計一些與化學有關的相聲、魔術、小品、謎語和笑話等等。
5、強化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的難點及知識分化點一般有:化學用語、溶液的計算等。一個學生即使興趣較高,一旦幾次被難倒,興趣也會大減,從而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知識分化點很重要,例如化學用語中元素符號、化學式,不要求學生一天就把它記完,可採取分批分段記憶,日積月累,量變到質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給他們「四步走」:一寫,正確寫出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二配,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三注,註明反應條件及符號;四查,最後檢查化學反應方程式書寫正確不正確。將常見元素的化合價、酸鹼鹽熔解性編成口訣幫他們識記。對於溶液的計算,重點授以方法,讓他們多練,盡可能地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公式、規律,對於零碎的化學知識,教師幫助總結。這樣有助於學生記憶及掌握,不至於使學生感到為難,從而使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減。
來源:學科網
⑼ 如何上好初中化學
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
沒有想到,初中三年馬上就過去了.回頭想想.還是很懷念.在家整理出了一些卷子和一些書本有很多.而且中考的時候沒有每個人想像的那麼可怕.它只是一場簡單考試,然後三年初中就結束了.在初三的時候,我們翻過多少的參考書,多少的卷子.就為了這一場考試.那麼,現在我就要告訴即將成為初三學生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方法.
實驗裝置
好了,不說這些沒有用的話了.其實呢,我的化學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希望即將升入初三的學生學習化學的時候也能有一些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第一要做到審題清楚
這句話呢,看上去是句廢話,但是呢,很多人都知道這一點,但是卻做不到這一點.實際上這就是做題的基礎,你要明確題目當中給出的條件,然後做出答案.在中考當中,往往就是因為基礎的那一分沒有得上而感到悲哀.
第二就是要死死地背住守恆定律
在化學當中的定律往往都是一個樣子的,看上去好像什麼用都沒有,但是就是告訴你這是一種概念,你必須要記住,而且在計算題的時候你是可以用到的.並且寫化學方程式的時候一定要守恆,否則你這道題就錯了.所以請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守恆定律,要死死的背住.
第三就是要找到原因
在考試當中,一般題目都會給你一個新的化學式,是你沒有學過的,而且這道題就是要你把這個方程式弄懂.其次,你還能收獲到一種新的知識,對於你以後的學習也是很有幫助的.如果你有了這個積累的話,成績也會慢慢提高的.
第四就是要多多翻閱課外補習化學書
初三一般的情況都是一直在復習,可能沒有時間翻閱課外的化學書,所以你在家復習的時候可以查查電腦網路,順便記一下,豐富自己的知識.
第五就是要打好基礎,基礎是所有知識的根基
基礎是從初一開始學的,基礎是所有知識的根基,對於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基礎,後邊你想要提升自己的成績都是沒辦法往上提升的,所以基礎是非常重要的.也沒什麼好說的了,就是一定要記好基礎.
學生們做實驗
第六就是要堅守實驗問題
實驗呢,第一點就是要多考慮過量的問題,第二是吸氣的時候需要考慮氣體,通過液體之後一定會帶出來微量的液體,比如說是水.第三呢,就是抓住反應現象等等.第四就是需要環保,效率要高,第五就是除雜要干凈,不能引入新的雜質進去.
上方就是關於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一些方法,一共六點,請同學們一定要記好,這些都是前輩為你們所准備的,希望你們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吧!
⑽ 如何上好一節初中化學課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認為一節好課應該是全面落實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有序合理,即首先僅僅圍繞核心內容展開,以人為本;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重在學生的認識過程、體驗、感悟;另外方法滲透與外顯;知識與能力的提升與應用;生活與化學,生活與社會;明線與暗線呼應,暗線在結尾時應外顯,由暗轉明。教學內容詳略得當;全體學生充分參與;學生個性得到發展;課堂氣氛民主和諧。 比如在上單質碳的化學性質時,我採用問題導入:展示視頻,提問精典廣告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體現出碳單質有什麼樣的化學性質呢?這樣的提問,逐步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取知識儲備。 傳授新知的第一階段:首先,引導學生得出碳在常溫下性質穩定後,提出問題:金剛石的化學性質在任何溫度條件下都是穩定的嗎?其次,播放金剛石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碳在加熱時可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並放出熱量。另外,接著講述木炭的用途,展示新聞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條件差異進而得出結論—氧氣不足,碳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最後引導學生比較上述兩種情況,分析得出結論—碳與氧氣反應時,根據條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產物。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在使用碳單質作為燃料時應注意什麼問題。 通過這樣設計,培養學生將社會生活與化學知識聯系的能力以及通過比較等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並將所學應用於社會生活。 第二階段:首先是問題切換—碳與氧氣的反應實際上就是碳單質獲得氧的一個過程。它既然可以從氧氣中獲得氧元素,那能不能從其他含有氧的物質中獲取氧元素呢?創設問題情境,將學生注意轉移到新問題上。其次,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以驗證猜想。在實驗中,指導學生觀察、記錄現象,分析現象。讓學生體驗探究,培養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處理數據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最後,請學生小結歸納得出結論。教師接著講述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指導學生對知識的遷移。 第三階段: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較系統的歸納總結,這樣讓學生了解知識結構,便於記憶,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 最後一個階段是課堂反饋,指導學生完成相應的課堂練習,這樣及時鞏固知識,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