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中的常見酸性食品和鹼性食品都有哪些
鹼性食物: 蔬菜、茶葉、水果(高糖水果除外)、豆製品、牛奶等
酸性食物: 肉、蛋、魚、動物脂肪和植物油、米飯、麵食、糖類甜食等。
酸性食物是依據流行的酸性體質理論而來,而不是只食物直接測試ph值的分類。 強鹼性蔬菜
好吃的東西幾乎都是酸性的,如:魚、肉、米飯、酒、砂糖等,全都是酸性食物,相反,鹼性食物如海帶、蔬菜、白蘿卜、豆腐等多半是不易引起食慾但卻對身體有益的食物。外行人的想法,以為酸的東西就是酸性食物,諸如一看就會令人流口水的草莓、檸檬等,其實,這些東西正是典型的鹼性食物,麻煩也就在這個地方。
強酸性食品:蛋黃、乳酪、甜點、白糖、金槍魚、比目魚。
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雞肉、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
弱酸性食品:白米、花生、啤酒、海苔、章魚、巧克力、空心粉、蔥。
強鹼性食品: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柑橘類、柿子、黃瓜、胡蘿卜。
中鹼性食品:大豆、蕃茄、 香蕉、草莓、蛋白、梅干、檸檬、菠菜等。
弱鹼性食品:紅豆、蘋果、甘藍菜、豆腐、捲心菜、油菜、梨、馬鈴薯。
大部分人對食物酸鹼性的認識十分模糊,認為吃起來酸酸的檸檬就是酸性的。其實,食物的酸鹼性不是用簡單的味覺來判定的。所謂食物的酸鹼性,是指食物中的無機鹽屬於酸性還是屬於鹼性。食物的酸鹼性取決於食物中所含礦物質的種類和含量多少的比率而定:鉀、鈉、鈣、鎂、鐵進入人體之後呈現的是鹼性反應;磷、氯、硫進入人體之後則呈現酸性。
鹼性食物主要分類
一、蔬菜、水果類;
二、海藻類;
三、堅果類;
四、發過芽的谷類、豆類。
要避免或減少以下酸性食物的攝取
一、澱粉類; 二、動物性食物; 三、甜食; 四、精製加工食品(如白麵包等); 五、油炸食物或奶油類; 六、豆類(如花生等)
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1.強酸性食品:蛋黃、乳酪、白糖做的西點或柿子、烏魚子、柴魚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3.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泥鰍。 4.弱鹼性食品:紅豆、蘿卜、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5.中鹼性食品:蘿卜干、大豆、紅蘿卜、蕃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檸檬、菠菜等。 6.強鹼性食品: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芽、海帶等。尤其是天然綠藻富含業綠素,是不錯的鹼性健康食品,而茶類不宜過量,最佳飲用時間為早上九點至十一點。 在自然健康的狀態,我們身體應當呈現弱鹼性,也就是血液酸鹼度(ph值)在7.4左右。當身體處此弱鹼狀態時,體內極為復雜的各種生化作用可以發揮極至。所有廢物的排除,也能快速且徹底,不會累積在體內。相反地,如果攝取太多酸性食物,導致身體及血液轉成偏酸性,久而久之,會導致器官衰竭,而衍生各種疾病。 酸鹼食物的取捨我們自我檢查,如果平日有消化不良或健康狀況不佳的情況,應該減少或避免以下的酸性食物: 1 肉類、魚類、蛋類。 2 所有澱粉類和谷類,尤其是經過精製加工後的澱粉類(如白米、白麵包、白面條、餅干、沖泡式的精磨餐包等)。 3 所有甜食,尤其是白糖、精糖、精鹽所製成的果醬、果凍、糖漿、糖果、冰淇淋、飲料(飲料極度酸性,且很快侵蝕牙齒)、巧克力、罐頭水果等。 為什麼精緻加工食品,屬於酸性食物?因為在加工、精製過程中附屬在其上的鹼性礦物質、營養素都消失掉了。僅剩下單一糖分,進人消化系統造成反應快速燃燒,並形成酸性物質。 4 調味料,泡菜。 5 蔥、蒜、葷類。 6 部分豆類及堅果類,尤其是花生、豌豆、扁豆。 7 所有油類及奶油,油膩及油炸、油煎食物。 8 谷類可借適當的烹調及處理,減少它的酸性程度。譬如麵包,倘若經過烤箱,稍微烘烤,其中的澱粉會轉變成果糖。當它們轉成這種型態時,就好像水果中的糖分,成為極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許多全谷類(糙米、糙米粉、黑麵包、小麥胚芽等),與加工精製的谷類比較,酸度明顯降低,因此大家應盡可能改用全谷類。
2. 我們常吃的食物中哪些是加工食品,哪些是天然食品
過程,添加化學物質及防腐劑,奪去了食物的天然本質。其中最為常見的有方便麵、果凍、奶茶。還有例如:罐頭食物(包括肉類、濃湯、飲料等)、熱狗、薯片;即食穀物、白糖果醬、果凍;含代糖低脂優酪乳、腌制肉類、熏制粗香腸、面團(用以製造義大利面條等)、貝果麵包、椒鹽脆餅、松餅、可頌麵包、比薩餅、英式烤餅(司康餅)餅干、曲奇餅、玉米粉薄烙餅(墨西哥)等。
天然食品有苦瓜、茶葉、蓮子、綠豆、薏米、西瓜等。
1、苦瓜:俗話說得好「天熱食苦,勝似進補」。苦味蔬菜中,首選苦瓜。苦瓜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有消暑清熱,明目解毒的作用。
2、茶葉:綠茶中含有大量的鉀元素,能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鉀。提高耐熱能力。夏季的難耐,在於盛夏來臨,燥熱難擋。
3、蓮子:夏季當養心,養心當選蓮子。蓮子具有生津止渴、清涼解暑的作用,是老少咸宜的滋補佳品,最宜夏天食用。
4、綠豆:綠豆中所含的蛋白質、磷脂,均有興奮神經增進食慾的功能,非常適合夏季食用。
5、薏米:薏米可以去除體內的濕氣,加上紅豆煮粥效果會更好。
6、西瓜:西瓜堪稱「盛夏之王」,清爽解渴,味道甘味多汁,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膽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蘋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豐富的維生素C等物質,是一種富有很高的營養、純凈、食用安全食品。西瓜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能夠迅速補充在夏季容易隨汗水流失的鉀,避免由此引發的肌肉無力和疲勞感,驅走倦怠情緒。
天然食品,常是指那些生長在自然界中,未經加工或僅經過少量加工的食品,由於這些食物僅靠有機肥料,不施化學肥,也不含加工過程中人為添加的各種防腐劑、乳化劑、人工色素等化學添加劑,雖然有些能致癌 ,還是有人認為天然食品是富有營養、利於健康的食品。
3. 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化學現象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污染食品。屬於微生物食品污染的細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雞蛋變臭,蔬菜爛掉,主要是細菌、真菌在起作用。細菌有許多種類,有些細菌如變形桿菌、黃色桿菌、腸桿菌可以直接污染動物性食品,也能通過工具、容器、洗滌水等途徑污染動物性食品,使食品腐敗變質。真菌的種類很多,有5萬多種。最早為人類服務的黴菌,就是真菌的一種。現在,人們吃的腐乳、醬製品都離不開黴菌。但其中百餘種菌株會產生毒素,毒性最強的是黃麴黴毒素。食品被這種毒素污染以後,會引起動物原發性肝癌。據調查,食物中黃麴黴素較高的地區,肝癌發病率比其他地區高幾十倍。英國科學家認為,乳腺癌可能與黃麴黴毒素有關。我國華東、中南地區氣候溫濕,黃麴黴毒素的污染比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絛蟲、旋毛蟲等,這些寄生蟲一般都是通過病人、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後再使魚類、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後會引起寄生蟲病。
化學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種農葯是造成食品化學性污染的一大來源,還有含鉛、鎘、鉻、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廢氣及廢渣;食用色素、防腐劑、發色劑、甜味劑、固化劑、抗氧化劑食品添加劑;作食品包裝用的塑料、紙張、金屬容器等。如用廢報紙、舊雜志包裝食品,這些紙張中含有的多氯聯苯就會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從而引起病症。多氯聯苯是200多種氯代芳香烴的總稱,當今世界生產和使用這種東西的數量相當大。有資料證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氣、野生動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極的企鵝、北冰洋的鯨體內,都發現了多氯聯苯的蹤跡。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鮮艷色澤。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4. 觀察生活中哪些事物與化學有關
食鹽味咸,常用來調味,或腌制魚肉、蛋和蔬菜等,是一種用量最多、最廣的調味品,素稱「百味之王」.人們每天都要吃一定量的鹽(一般成年人每天吃6g到15g食鹽就足夠了),其原因一是增加口味,二則是人體機能的需要.Na+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是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和容量的重要成分.動物血液中鹽濃度是恆定的,鹽分的過多流失或補充不夠就會增大興奮性,於是發生無力和顫抖,最後導致動物後腿麻痹,直至死亡.美國科學家泰勒親身體會了吃無鹽食物的過程,起初是出汗增加,食慾消失,5天後感到十分疲憊,到第8~9天則感到肌肉疼痛和僵硬,繼而發生失眠和肌肉抽搐,後因情況更為嚴重而被迫終止實驗.當然,攝取過多的食鹽,就會把水分從細胞中吸收回體液中,使機體因缺水而發燒.
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可被植物吸收的氮的化合物的過程,稱為氮的固定.自然界中氮的固定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閃電時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化合物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進一步與氧氣化合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變成硝酸在下雨時降落到地面.另一種固氮的方式是利用植物的根瘤菌,根瘤菌是一種細菌,能使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在自然條件下,它能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含氮的化合物,供植物利用.「種豆子不上肥,連種幾年地更肥」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松花皮蛋是我國人民的傳統食品.由於它風味獨特、口感極好、保質期長,很受人們喜愛.同學們知道嗎?其實,將鮮蛋加工成松花皮蛋的過程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化學過程.灰料中的強鹼(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從蛋殼外滲透到蛋黃和蛋清中,與其中的蛋白質作用,致使蛋白質分解、凝固並放出少量的硫化氫氣體.同時,滲入的鹼進一步與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的鹽的晶體以漂亮的外形凝結在蛋清中,像一朵一朵的「松花」.而硫化氫氣體則與蛋黃和蛋清中的礦物質作用生成各種硫化物,於是蛋黃、蛋清的顏色發生變化,蛋黃呈墨綠色,蛋清呈特殊的茶綠色.食鹽可使皮蛋收縮離殼,增加口感和防腐等.加入的鉛丹可催熟皮蛋,促使皮蛋收縮離殼.而茶葉中的單寧和芳香油,可使蛋白質凝固著色和增加皮蛋的風味.
5. 生活中的化學現象,並用化學知識解釋一下
1、松花皮蛋是我國人民的傳統食品。由於它風味獨特、口感極好、保質期長,很受人們喜愛。
鮮蛋加工成松花皮蛋的過程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化學過程。灰料中的強鹼(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從蛋殼外滲透到蛋黃和蛋清中,與其中的蛋白質作用,致使蛋白質分解、凝固並放出少量的硫化氫氣體。同時,滲入的鹼進一步與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的鹽的晶體以漂亮的外形凝結在蛋清中,像一朵一朵的「松花」。
而硫化氫氣體則與蛋黃和蛋清中的礦物質作用生成各種硫化物,於是蛋黃、蛋清的顏色發生變化,蛋黃呈墨綠色,蛋清呈特殊的茶綠色。食鹽可使皮蛋收縮離殼,增加口感和防腐等。加入的鉛丹可催熟皮蛋,促使皮蛋收縮離殼。而茶葉中的單寧和芳香油,可使蛋白質凝固著色和增加皮蛋的風味。
2、不粘鍋之所以不粘食物,是因為鍋底塗上了一層特殊物質:「特富隆」,其化學名叫聚四氟乙烯,俗名叫塑料王。
3、劇烈運動後,感覺全身酸痛,這是因為肌肉中增加了乳酸。
4、在霜降以後,青菜、蘿卜等吃起來味道甜美,這是因為青菜里的澱粉在植物內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5、我國古代書法家的真跡能保存至今的原因:使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使字跡久不褪色,這是因為碳的化學性質穩定。
(5)生活中哪些食品是經過化學加工擴展閱讀:
生活中的化學知識要點
一、關於物質燃燒
1、點燃兩支高度不同的蠟燭,用一個燒杯罩住,高的蠟燭先熄滅,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溫度較高,上升,然後由上至下充滿整個瓶內,因此當室內發生火災時應用濕毛巾堵住口鼻彎腰逃離火災區,在森林火災逃生的辦法是:用濕毛巾堵往口鼻逆風而逃
2、為了保證安全問題,在慶典活動中可以用氦氣充灌氣球,不能用氫氣.
3、煤氣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防止煤氣中毒的有效方法是注意通風,為防止煤氣泄漏,我們常在煤氣中加入具有特殊氣味的硫醇(C2H5SH)以便於知道煤氣發生泄漏,發現有煤氣泄漏時要及時打開門窗,關閉煤氣閥門,(不能開燈,打電話,用電風扇等因這些行為會產生火花從而發生煤氣爆炸),發現有人煤氣中毒後要注意把病人移到通風處,進行人工呼吸,必要時送醫院救治.
4、蠟燭一吹即滅是因為冷空氣使蠟燭溫度下降至其著火點以下,用扇扇爐火越來越旺是因為提供了足夠的氧氣,增加的煤與氧氣接觸的面積.
5、西氣東輸的氣體是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煤礦「瓦斯」爆炸的主要氣體也是甲烷,其原因是礦井中通風不良,使甲烷與空氣混合而達到爆炸極限經點燃發生爆炸,所以為防止煤礦爆炸要常常保持通風,嚴禁煙火.
6、燈泡內往往會有少量的紅磷,主要是脫去燈內的氧氣
7、發生火災時要用濕毛巾堵往口鼻是為了防止吸入有毒氣體.如遇到毒氣(含氯氣、鹽酸,硫化氫、氨氣)泄漏時,我們也要用濕毛巾堵往口鼻,然後逃往地勢較高的地方.
二、關於食品
1、把新鮮雞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鮮,是因為雞蛋呼出的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生成了碳酸鈣堵往了雞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變質.
2、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變質或變形,常在食品袋內充的氣體的二氧化碳或氮氣;或在袋內放乾燥劑:生石灰、氯化鈣主要是吸水,鐵主在是吸收氧氣和水;或採取真空包裝.
3、魚鰾內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氣
4、做饅頭時加些純鹼主要為了中和麵粉發酵時產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麵包疏鬆多孔.
5、蔬菜中殘留的農葯可以用鹼性物質泡,可降低農葯的葯性
6、皮蛋的澀味可以加點食醋去除
7、冰箱的異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8、鋁壺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可用鹽酸或食醋除去
三、環境問題
1、酸雨是由於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如SO2、NO2)的大量排放引起,酸雨的危害有:腐蝕建築物,影響作物生長,污染河流,影響人體健康,造成土地酸化.減少酸雨的措施:開成新能源,少用煤作燃料,煤進行脫硫技術.
2、汽車尾氣中含有CO,NO,SO2等,治理的方法是:改變發動機結構,使燃料充分燃燒;在排氣管上裝上一個催化轉化裝置,使CO、NO轉化為無毒的N2和二氧化碳.控制城市汽車尾氣對空氣污染的方法有:開發新能源;使用電動車
3、防止水污染的方法:
(1)加強對水質的監測
(2)工業三廢要經過處理後排放
(3) 合理使用農葯和化肥
(4)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5)加強水土保護,植樹造林
節約用水的方法:水的二次利用(洗米水去澆花),隨手關水龍頭,低灌技術,工業水的二次利用.
4、溫室效應
由於煤、石油燃料的使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不利影響是:全球氣候變熱,土地沙漠化,兩極冰川熔化;可採取的措施是: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地能、核能、水能等
6. 合成食品主要有哪些類( 生活化學)
合成食品是利用遺傳變異微生物或固定酶製造出來的食物,與天然食品沒有兩樣。還可以利用變異的真菌和酵母菌,把人們不愛吃的食物變成美食家所樂道的食品,如牛腿、牛裡脊、牛肝、牛筋等。英國已把合成的牛肉食品推廣到市場,供應合成牛肉漢堡包和凍「牛肉」餡。
7. 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化學現象
一、引起食品安全問題的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污染食品。屬於微生物食品污染的細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雞蛋變臭,蔬菜爛掉,主要是細菌、真菌在起作用。細菌有許多種類,有些細菌如變形桿菌、黃色桿菌、腸桿菌可以直接污染動物性食品,也能通過工具、容器、洗滌水等途徑污染動物性食品,使食品腐敗變質。真菌的種類很多,有5萬多種。最早為人類服務的黴菌,就是真菌的一種。現在,人們吃的腐乳、醬製品都離不開黴菌。但其中百餘種菌株會產生毒素,毒性最強的是黃麴黴毒素。食品被這種毒素污染以後,會引起動物原發性肝癌。據調查,食物中黃麴黴素較高的地區,肝癌發病率比其他地區高幾十倍。英國科學家認為,乳腺癌可能與黃麴黴毒素有關。我國華東、中南地區氣候溫濕,黃麴黴毒素的污染比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絛蟲、旋毛蟲等,這些寄生蟲一般都是通過病人、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後再使魚類、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後會引起寄生蟲病。
二、引起食品安全問題的化學性污染:
化學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種農葯是造成食品化學性污染的一大來源,還有含鉛、鎘、鉻、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廢氣及廢渣;食用色素、防腐劑、發色劑、甜味劑、固化劑、抗氧化劑食品添加劑;作食品包裝用的塑料、紙張、金屬容器等。如用廢報紙、舊雜志包裝食品,這些紙張中含有的多氯聯苯就會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從而引起病症。多氯聯苯是200多種氯代芳香烴的總稱,當今世界生產和使用這種東西的數量相當大。有資料證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氣、野生動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極的企鵝、北冰洋的鯨體內,都發現了多氯聯苯的蹤跡。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鮮艷色澤。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8. 生活中用到哪些化學
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知識
化學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從日常生活中可以積累很多的化學知識。這樣,就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食鹽味咸,常用來調味,或腌制魚肉、蛋和蔬菜等,是一種用量最多、最廣的調味品,素稱「百味之王」。人們每天都要吃一定量的鹽(一般成年人每天吃6g到15g食鹽就足夠了),其原因一是增加口味,二則是人體機能的需要。Na+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是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和容量的重要成分。動物血液中鹽濃度是恆定的,鹽分的過多流失或補充不夠就會增大興奮性,於是發生無力和顫抖,最後導致動物後腿麻痹,直至死亡。美國科學家泰勒親身體會了吃無鹽食物的過程,起初是出汗增加,食慾消失,5天後感到十分疲憊,到第8~9天則感到肌肉疼痛和僵硬,繼而發生失眠和肌肉抽搐,後因情況更為嚴重而被迫終止實驗。當然,攝取過多的食鹽,就會把水分從細胞中吸收回體液中,使機體因缺水而發燒。
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可被植物吸收的氮的化合物的過程,稱為氮的固定。自然界中氮的固定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閃電時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化合物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進一步與氧氣化合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變成硝酸在下雨時降落到地面。另一種固氮的方式是利用植物的根瘤菌,根瘤菌是一種細菌,能使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在自然條件下,它能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含氮的化合物,供植物利用。「種豆子不上肥,連種幾年地更肥」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松花皮蛋是我國人民的傳統食品。由於它風味獨特、口感極好、保質期長,很受人們喜愛。同學們知道嗎?其實,將鮮蛋加工成松花皮蛋的過程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化學過程。灰料中的強鹼(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從蛋殼外滲透到蛋黃和蛋清中,與其中的蛋白質作用,致使蛋白質分解、凝固並放出少量的硫化氫氣體。同時,滲入的鹼進一步與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的鹽的晶體以漂亮的外形凝結在蛋清中,像一朵一朵的「松花」。而硫化氫氣體則與蛋黃和蛋清中的礦物質作用生成各種硫化物,於是蛋黃、蛋清的顏色發生變化,蛋黃呈墨綠色,蛋清呈特殊的茶綠色。食鹽可使皮蛋收縮離殼,增加口感和防腐等。加入的鉛丹可催熟皮蛋,促使皮蛋收縮離殼。而茶葉中的單寧和芳香油,可使蛋白質凝固著色和增加皮蛋的風味。
附:生活中的化學知識要點
一、關於物質燃燒
1.點燃兩支高度不同的蠟燭,用一個燒杯罩住,高的蠟燭先熄滅,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溫度較高,上升,然後由上至下充滿整個瓶內,因此當室內發生火災時應用濕毛巾堵住口鼻彎腰逃離火災區,在森林火災逃生的辦法是:用濕毛巾堵往口鼻逆風而逃
2.為了保證安全問題,在慶典活動中可以用氦氣充灌氣球,不能用氫氣。
3.煤氣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防止煤氣中毒的有效方法是注意通風,為防止煤氣泄漏,我們常在煤氣中加入具有特殊氣味的硫醇(C2H5SH)以便於知道煤氣發生泄漏,發現有煤氣泄漏時要及時打開門窗,關閉煤氣閥門,(不能開燈,打電話,用電風扇等因這些行為會產生火花從而發生煤氣爆炸),發現有人煤氣中毒後要注意把病人移到通風處,進行人工呼吸,必要時送醫院救治。
4.蠟燭一吹即滅是因為冷空氣使蠟燭溫度下降至其著火點以下,用扇扇爐火越來越旺是因為提供了足夠的氧氣,增加的煤與氧氣接觸的面積。
5.西氣東輸的氣體是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煤礦「瓦斯」爆炸的主要氣體也是甲烷,其原因是礦井中通風不良,使甲烷與空氣混合而達到爆炸極限經點燃發生爆炸,所以為防止煤礦爆炸要常常保持通風,嚴禁煙火。
6.燈泡內往往會有少量的紅磷,主要是脫去燈內的氧氣
7.發生火災時要用濕毛巾堵往口鼻是為了防止吸入有毒氣體。如遇到毒氣(含氯氣、鹽酸,硫化氫、氨氣)泄漏時,我們也要用濕毛巾堵往口鼻,然後逃往地勢較高的地方。
二、關於食品
1.把新鮮雞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鮮,是因為雞蛋呼出的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生成了碳酸鈣堵往了雞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變質。
2.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變質或變形,常在食品袋內充的氣體的二氧化碳或氮氣;或在袋內放乾燥劑:生石灰、氯化鈣主要是吸水,鐵主在是吸收氧氣和水;或採取真空包裝。
3.魚鰾內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氣
4.做鏝頭時加些純鹼主要為了中和麵粉發酵時產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麵包疏鬆多孔。
5.蔬菜中殘留的農葯可以用鹼性物質泡,可降低農葯的葯性
6.皮蛋的澀味可以加點食醋去除
7.冰箱的異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8.鋁壺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可用鹽酸或食醋除去
三、環境問題
1.酸雨是由於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如SO2、NO2)的大量排放引起,酸雨的危害有:腐蝕建築物,影響作物生長,污染河流,影響人體健康,造成土地酸化。減少酸雨的措施:開成新能源,少用煤作燃料,煤進行脫硫技術。
2.汽車尾氣中含有CO,NO,SO2等,治理的方法是:改變發動機結構,使燃料充分燃燒;在排氣管上裝上一個催化轉化裝置,使CO、NO轉化為無毒的N2和二氧化碳。控制城市汽車尾氣對空氣污染的方法有:(1)開發新能源,(2)使用電動車
3.防止水污染的方法:
(1)加強對水質的監測
(2)工業三廢要經過處理後排放
(3) 合理使用農葯和化肥
(4)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5)加強水土保護,植樹造林
節約用水的方法:水的二次利用(洗米水去澆花),隨手關水龍頭,低灌技術,工業水的二次利用。
4.溫室效應
由於煤、石油燃料的使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不利影響是:全球氣候變熱,土地沙漠化,兩極冰川熔化;可採取的措施是: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地能,核能,水能等(我們可以節約用紙,節約能源,多栽樹,隨手關燈)
9.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化學品
化學品,是指各種天然的或是人造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和混合物。有報道指出,全世界的化學品有700萬種,作為商品上市的化學品已有10萬多種,而人類經常使用的化學品有7萬多種。
化學品種類如此之多。那麼,日常生活中與我們打交道的化學品都有哪些呢?我們可以分幾個方面來了解一下:
1、吃方面:食品添加劑、膨鬆劑-小蘇打(碳酸鈉);防腐劑-氯化鈣、苯甲酸鈉;酸味劑-檸檬酸、甜味劑-木糖醇;加工助劑-氫氧化鈉等等;
2、穿方面:除了純棉麻紗毛之外,都是化學品做成,如滌綸、氨綸、腈綸等;
3、日用方面:由氫氧化鈉等化學品製成的肥皂以及各種洗滌劑、漂白水、消毒液、化妝品、除臭劑等;
4、醫用行業:我們使用各種化學品作為治療葯物或用化學品生產各類葯物。如使用氯化鈣來治療血鈣降低而引起的手足搐搦症;再如使用氫氧化鉀生產安體舒通、丙酸睾丸素等。
由此可見,生活中的化學品無處不在。化學品性質多樣,在生活中既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危險。如84消毒液,它是一種以次氯酸鈉為主的消毒劑,無色液體,有刺激性和腐蝕性,故不可直接接觸到皮膚上。我們在使用化學品產品時,因需認真了解其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傷害。
10. 天然食品有哪些加工食品又有哪些
天然食品有:茄子、蘋果、西紅柿、黃瓜、大米等,加工食品有餅干、雪糕、豆腐、糖果、乳酪等。
天然食品,通常是指那些生長在自然界中,未經加工或僅經過少量加工的食品,而加工食品是指運用工業製造的流程和化學配方來製造的食品。
隨著營養科學研究的不斷進步,人類對食品的認識逐步提高,食品不僅含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也含有一些有毒物質,所以在選擇食品時,首先要注意食品的安全性。如今社會生存環境嚴重惡化,就是純天然的水果、蔬菜也都可能殘留各種農葯、重金屬等有毒成分,這些有毒成分不除掉,會危害健康。因此,從維護人體健康考慮,提出了綠色食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