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物農葯的類型,都有哪些
生物農葯是指對農作物具有良好殺蟲防病效果,且無任何對人體健康有害殘留的農葯。我只是個農民。我痴迷於綠色農業,所以我有一定的理解。必須確認這些殺蟲劑是從一些植物中提取的,例如苦參鹼制劑、松香混合制劑和各種野棉、蒼耳子、新鮮半夏、刺梨等草葯制劑在農村地區隨處可見。他們不需要花錢,但他們需要時間來集中精力。
從蘇雲金芽孢桿菌、阿維菌素、棉鈴蟲、斜紋夜蛾多角體病毒、核型多角體病毒等生物源中提取的殺蟲劑。真菌包括石硫混合物,波爾多液體和食用醋。許多植物源殺蟲劑在農業原料市場上很常見,如苦參鹼、魚藤酮、印楝素、利魯、除蟲菊酯、檸檬鹼、,植物精油等。主要原料已經存在於生物體內。它們對疾病和瘟疫沒有直接毒性。它們在調節培養物或疾病和瘟疫的生長和發展中發揮作用。如油菜素內酯、赤黴素,吸引昆蟲。
如細菌生物制劑、蘇雲金芽孢桿菌、真菌制劑、白僵菌、昆蟲病毒製成的生物制劑,如核多糖病毒,顆粒病毒和來自細胞質多角體的病毒。線蟲制劑是由微生物代謝產物製成的生物制劑,如阿維菌素、維生素a鹽、瀏陽黴素等。如昆蟲蛻皮激素、昆蟲信息誘餌、,昆蟲抑制劑中的昆蟲殺菌劑和昆蟲各向同性劑嘧啶等。
⑵ 生物農葯的特點,具體都有哪些
首先這樣的農葯選擇性比較強,而且對於人沒有特別的的傷害,然後也可以保護生態環境,也比較安全,同時兼容性也是比較好的,也不會產生特別嚴重的抗葯性。
三,微生物農葯
微生物農葯的污染最少,可是它對自然環境的需求十分高,溫度和溫度都能決策它的運用實際效果。微生物農葯必須一個繁育全過程,在殺掉害蟲的情況下,持續繁育,物種不斷發展,他的孢子還會繼續感染害蟲和有危害菌的類似,見效慢,可是持效時間長,有後效功效。
它是活的黴菌病菌,病蟲害對它造成的抗性難以,但是微生物農葯的有效期限尤其短,品質的可靠性較為差,再有就是它能應對的害蟲范疇窄小,一種葯對一種病蟲害。
⑶ 生物農葯有哪些
常用生物農葯種類有:微生物農葯、農業抗生素、植物源農葯、生化農葯、天敵昆蟲農葯、植物源農葯農葯。
生物農葯(Biological pesticide)是指利用生物活體(真菌,細菌,昆蟲病毒,轉基因生物,天敵等)或其代謝產物(信息素,生長素,萘乙酸,2,4-D等)針對農業有害生物進行殺滅或抑制的制劑。
基本介紹:
生物農葯是指利用生物活體(真菌,細菌,昆蟲病毒,轉基因生物,天敵等)或其代謝產物(信息素,生長素,萘乙酸鈉,2,4-D等)針對農業有害生物進行殺滅或抑制的制劑。又稱天然農葯,系指非化學合成,來自天然的化學物質或生命體,而具有殺菌農葯和殺蟲農葯的作用。
生物農葯包括蟲生病原性線蟲、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植物衍生物和昆蟲費洛蒙等。生物農葯在有機農業使用的整合害蟲管理系統(IPM)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專家研究認為生物農葯的發展有以下幾個原因:農葯造成的環境污染,其目標族群逐漸養成的抗葯性,以及農葯對於非目標族群的負面影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生物農葯
⑷ 植物源是指什麼,有哪些農葯採用的是植物源
植物源農葯是生物農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利用植物的某些部位(根、莖、葉、花或果實)所含的穩定的有效成分,按一定的方法對受體植物進行使用後,使其免遭或減輕病、蟲、雜草等有害生物為害的植物源制劑。植物源農葯所利用的植物資源為有毒植物。所以,植物源農葯又通俗為「中草葯農葯」。
包括從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植物本身和按活性結構合成的化合物及衍生物。類別有植物毒素、植物內源激素、植物源昆蟲激素、拒食劑、引誘劑、驅避劑、絕育劑、增效劑、植物防衛素、異株克生物質等。
主要植物源農葯品種及其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情況總結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苦參鹼:單劑有0.2%、0.26%、0.3%、0.36%、0.5%水劑,0.3%水乳劑,0.36%、0.38%、1%可溶性液劑,0.3%乳油,0.38%、1.1%粉劑;混配製劑有1%苦參鹼·印楝素乳油,0.2%苦參鹼水劑+1.8%魚藤酮乳油桶混劑,0.5%、0.6%、1.1%、1.2%苦參鹼·煙鹼水劑,0.6%苦參鹼·小檗鹼水劑。可分別用於防治菜地小地老虎,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小菜蛾、蚜蟲,韭菜韭蛆,黃瓜紅蜘蛛、蚜蟲,茶樹茶毛蟲、茶尺蠖,煙草煙青蟲、煙蚜,小麥、穀子黏蟲,棉花紅蜘蛛,梨樹黑星病,蘋果樹紅蜘蛛、黃蚜、輪紋病。
氧化苦參鹼:單劑是0.1%水劑;混配製劑有0.5%、0.6%氧化苦參鹼·補骨內酯水劑。可分別用於防治花卉蚜蟲和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蚜蟲。
煙鹼:單劑是10%乳油;混配製劑有0.84%、1.3%馬錢子鹼·煙鹼水劑,2.7%莨菪鹼·煙鹼懸浮劑,27.5%煙鹼·油酸乳油,10%除蟲菊素·煙鹼乳油,9%辣椒鹼·煙鹼微乳劑,15%蓖麻油酸·煙鹼乳油。可分別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蚜蟲,小麥蚜蟲、黏蟲,蘋果樹黃蚜,黃瓜紅蜘蛛、蚜蟲,菜豆蚜蟲,棉花棉鈴蟲、蚜蟲,煙草煙青蟲,芥菜蚜蟲。
魚藤酮:單劑有2.5%、4%、7.5%乳油;混配製劑有5%除蟲菊素·魚藤酮乳油。可分別用於防治蔬菜菜青蟲、蚜蟲、小菜蛾、斜紋夜蛾,柑橘樹矢尖蚧,棉花棉鈴蟲。
鬧羊花素-Ⅲ:制劑為0.1%乳油,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
血根鹼:制劑為1%可濕性粉劑,可用於防治菜豆蚜蟲、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梨樹梨木虱和蘋果樹二斑葉蟎、蚜蟲。
桉葉素:制劑為5%可溶性液劑,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蟲。
大蒜素:制劑為0.05%濃乳劑,可用於防治黃瓜、枸杞白粉病。
苦皮藤素:制劑為1%乳油,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
蛇床子素:制劑為0.4%乳油,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和茶樹茶尺蠖。
丁子香酚:單劑為0.3%可溶性液劑,混配製劑為2.1%丁子香酚·香芹酚水劑,可用於防治番茄灰霉病。
香芹酚:制劑為5%丙烯酸·香芹酚水劑,可用於防治黃瓜灰霉病和水稻稻瘟病。
藜蘆鹼:制劑為0.5%可溶性液劑,可用於防治棉花棉鈴蟲、棉蚜和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
楝素:制劑為0.5%乳油,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蟲。
印楝素:制劑為0.3%、0.5%乳油,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
黃芩甙+黃酮:制劑為0.28%水劑,可用於防治蘋果樹腐爛病。
除蟲菊素:制劑為5%、6%乳油,可用於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蟲。
茴嵩素:制劑為0.65%水劑,可用於防治蘋果樹尺蠖、蚜蟲和葉菜類蔬菜菜青蟲、蚜蟲。
百部鹼:制劑為1.1%百部鹼·楝素·煙鹼乳油,可用於防治菜豆斑潛蠅、茶樹小綠葉蟬和十字花科蔬菜蚜蟲、菜青蟲、小菜蛾。
⑸ 植物源農葯主要有哪幾類
植物源農葯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植物毒素。如殺蟲劑:除蟲菊、魚藤酮、煙鹼、藜蘆;殺菌劑:大蒜素、乙蒜素;抗病毒劑:海藻酸鈉、板藍根(2)植物源昆蟲激素。如植物源昆蟲保幼激素等。(3)拒食劑。植物產生的能抑制昆蟲味覺感受器而阻止其攝食活動的活性物質,如印楝、苦楝是典型的昆蟲拒食劑;拒食物質,如糖苷、醌、酚、萜烯、香豆素和生物鹼。(4)引誘劑和驅避劑。由植物產生的對特定昆蟲有引誘或驅避的活性物質,如丁香油:東方果蠅和日本麗金龜;香茅油:驅避蚊蠅。(5)絕育劑。植物產生的對昆蟲有絕育作用的活性物質,如棉酚。(6)增效劑。植物產生的對殺蟲劑有增效作用的物質,如芝麻素。(7)植物防衛素。由感病植物自身誘導產生的抗菌活性物質,如豌豆素、異黃酮、異香豆素。(8)異株克生。植物產生的次生物質,釋放到環境中影響附近同種或異種植物的生長,如肉桂酸衍生物、香豆素。常見的植物源農葯有3%的天然除蟲菊素(除蟲菊科植物提取液),主要防治蚜蟲、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鈴蟲等,用清水稀釋800~1500倍液,進行葉面均勻噴霧;0.36%苦參鹼,主要防治蚜蟲、葉蟬、菜青蟲、甜菜夜蛾、小菜蛾、紅蜘蛛、茶黃蟎、潛葉蠅、梨木虱、桃小食心蟲、茶尺蠖、黏蟲、粉虱類等,用800~1500倍液進行葉面均勻噴霧。
⑹ 生物源農葯有哪一些
根據國家對綠色食品生產的有關規定,生產綠色食品允許使用生物源農葯、礦物源農葯及限量使用部分有機合成農葯。故可將此作為中葯無公害GAP生產中的使用准則。1.生物源農葯指直接利用生物活體或生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或從生物體中提取出的物質作為防治病、蟲、草害的農葯。那麼,允許使用的農葯各類有以下品種:1.植物源農葯包含有殺蟲劑,魚藤酮、除蟲菊素、茴蒿素、煙鹼、植物油乳劑。
殺菌劑大蒜素,驅避劑苦楝、印楝素、川楝素。增效劑芝麻素。2.動物源農葯:昆蟲信息素含有(或昆蟲外激素)如性信息素。活體制劑寄生性、捕食性的天敵動物。3.微生物源農葯包含農用抗生素,可防治真菌病害的有滅瘟素、春雷黴素、多抗黴素(多氧黴素)、井岡黴素、農抗120等;防治蟎類的有瀏陽黴素、華光黴素。活體微生物農葯的真菌劑有綠僵菌、魯保1號;細菌劑如蘇雲金桿菌、乳狀芽孢桿菌;拮抗菌劑如「5406」、菜豐寧B1;線蟲如昆蟲病原線蟲;原蟲如微孢子原蟲;病毒有核多角體病毒、顆粒體病毒。
⑺ 無公害農葯包括哪些
無公害農葯包括:(1)微生物源農葯:這類農葯包括微生物活體及其代謝產物,如白僵菌、蘇雲金桿菌、核型多角體病毒、線蟲、微孢子蟲,以及各種抗生素等。
(2)植物源農葯:這類農葯包括植物體及其代謝產物,如大蒜素、苦皮素、煙鹼、魚藤酮、除蟲菊酯、芸薹素內酯、基因激活劑等。
(3)動物源農葯:這類農葯包括動物及其代謝產物,如赤眼蜂、草蛉、昆蟲激素、動物油、動物毒素等。
(4)礦物源農葯:如礦物油乳劑、硫合劑、松脂合劑等。
(5)生物化學農葯:這類農葯是指人工模擬合成的生物擬似物,如溴氰菊酯、信優靈、殺蟲雙、伏氟蟲脲等。
(6)其他無公害農葯:這類農葯主要包括化學農葯中的中低毒、低殘毒的農葯,如辛硫磷、毒死蜱、丙硫磷、抗蚜威等。
⑻ 生物農葯的特點,都有哪些
生物農葯是具有殺菌或者殺蟲作用的一類農葯製品。生物農葯一般分為植物源農葯、生物化學農葯和微生物農葯。下面,就讓我們看下他們各自都有什麼特點。
一、植物源農葯
植物源農葯是從植物裡面直接提取的,它的農葯成分在自然中能夠降解,不會濃縮富集,沒有農殘,就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它是活的真菌細菌,病蟲害對它產生的抗性很難,不過微生物農葯的有效期特別短,質量的穩定性比較差,再就是它能對付的害蟲范圍很窄,一種葯對一種病蟲害。
⑼ 植物源農葯有哪些應用
植物源農葯應用歷史悠久,艾蒿、魚藤根、狼毒等早就被用於驅蟲、治蟲。但我國真正大規模研究生產則是在20世紀80年代對楝科、衛茅科、杜鵑花科、茄科和菊科的葯源植物上取得了突破,某些產品的研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植物原殺蟲劑以觸殺、胃毒作用使昆蟲神經麻痹或腸胃受損,或抑制昆蟲生長發育、麻醉昆蟲,或以忌避和拒食作用使昆蟲飢餓而死,而對人毒性一般都很低。
目前已研製成功並批量生產應用的植物源農葯有油酸煙鹼乳油(防治蚜蟲、葉蟬、粉虱、薊馬等)、楝素殺蟲劑(防治菜青蟲)、苦參鹼水劑(防治菜青蟲、菜蚜)、藜蘆鹼醇溶液(即「蟲敵」,防治棉蚜、棉鈴蟲、菜青蟲)、雙素鹼水劑(防治菜蚜)、魚藤酮乳油(防治菜蚜)、腐必清乳劑和神農液(防治蘋果樹腐爛病)等多種產品。
⑽ 在農葯中,生物源農葯是什麼
生物源農葯,指利用生物資源開發設計的農葯。利用生物資源開發設計的農葯。
小范圍指立即利用生物本身造成的活性化學物質或生物活物。理論則包含人造的純天然活性構造以及類似物。
它包含綠色植物源農葯和動物源農葯及微生物源農葯。
動物源農葯:1、昆蟲內源性生長激素。
2、昆蟲忌避劑。
3、節肢動物內毒素。指由節肢動物造成的,用以護衛本身、抵擋對手、進攻獵食的天然葯物化學。如從異足索蠶中分離出來的沙蠶內毒素,做為先導化合物,開發設計出殺螟丹殺蟲雙除蟲環等一系列沙蠶內毒素類商業化滅蟲劑。斑茅素(芫菁科昆蟲),火蟻的毒液特工中帶有黃酮類毒素,蠍毒,蜜蜂的蜂毒中含多種多樣活性多肽(蜂毒肽和蜂毒明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