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學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哪些
已被確認與人體健康和生命有關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種,即有鐵、銅、鋅、鈷、錳、鉻、硒、碘、鎳、氟、鉬、釩、錫、硅、鍶、硼、銣、砷等。這每種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所謂微量元素,在環境地球化學中,是指僅佔地球組成部分的0.01%的60餘種元素,它們的含量一般在1×10-8~1×10-88之間。在醫學領域,從人體的結構來看,占人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下者即為微量元素。
B. 人體的微量元素及常量元素,初中化學
常量:C、H、O、N、P、S、K、Ca、Mg等
微量:Fe、Cl、Mn、B、Zn、Mo、Cu、Ni等
就是按占人體中元素質量的百分比分的(是質量而不是物質的量)謝謝採納~
C. 生物體化學元素中,屬於微量元素的有什麼
已被確認與人體健康和生命有關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種,即有鐵、銅、鋅、鈷、錳、鉻、硒、碘、鎳、氟、鉬、釩、錫、硅、鍶、硼、銣、砷
D. 人體中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有哪些
人體內總共含有60多種常量元素,其中有20多種是必需元素,對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義。人體內含量較多的有碳、氫、氧、氮、磷、氯、鈉、鎂、鉀、鈣等,其中碳、氫、氧、氮是組成人體有機質的主要元素,占人體總重的96%以上。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共8種,包括碘、鋅、硒、銅、鉬、鉻、鈷及鐵。人體中的微量元素溶融在人體的血液里。如果缺少了這樣那樣的微量元素,人就會得病,甚至導致死亡。正常人每天都要攝取各種有益於身體的微量元素。即:鐵、鋅、銅、錳、碘、鈷、鍶、鉻、硒等微量元素。
(4)化學上的微量元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標准健康成年人的元素組成為氧65%、碳18%、氫10%、氮3%、鈣1.5%、磷1%、鉀0.35%、硫0.25%、鈉0.15%、氯0.15%、鎂0.05%等,此11種含量均大於0.01%,為人體常量元素。
人體和地球一樣,都是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的,存在於地殼表層的90多種元素均可在人體組織中找到。根據元素在機體內的含量,可劃分為宏量與微量兩種:含量占人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稱宏量元素。
E. 化學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哪些
所謂微量元素,在環境地球化學中,是指僅佔地球組成部分的0.01%的60餘種元素,它們的含量一般在1×10-8~1×10-88之間。在醫學領域,從人體的結構來看,占人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下者即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甚微,總量不足體重的萬分之五。如鐵、鋅、銅、錳、鉻、硒、釩、碘等。隨著科學的進展,人們的認識不斷擴大,這些微量元素的數目還會增加。 人體需要的元素都要通過食物與飲水來供應,但是,無論是宏量無素或微量元素,決非韓信帶兵那樣「多多益善」。也就是說,必須嚴格地控制在某一水平,多了或少了都會有不良後果,甚至會引起疾病。 對每一種必需元素人體都有對應的酶來「管制」它,使元素按人體需要控制在一定濃度。如果人體某一元素少了,酶就對攝人某元素化合物進行加工,合成人體所需的某元素化會物;反之,如果攝入某元素過量,酶就會把它「驅逐出境」,以保證它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酶的這一工作保證元素的代謝和平衡。 由於酶在體內含量極微,所以人體調節元素代謝和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這就要求人們應科學地攝人必需元素量,既不可太多,又不可太少,就是對宏量元素也是如此。例如人體攝入糖、脂肪等碳、氫、氧組成的化合物過量,也會得肥胖症、心血管病等;對微量元素同樣如此,例如鐵是微量元素,是紅血球主要成分,缺少它,人體血紅蛋白不易合成,導致貧血,但一旦多了,也會得多鐵症,嚴重者會「鐵中毒」死亡。 這里必須指出的是,有人對有毒無素和微量元素作用混淆不清,誤稱有毒無素為微量元素這是錯誤!同時,不可把微量元素稱為有毒或有害元素。下面舉二例來說明: 硒是微量元素,人體非它不可,它在人體內有抗細胞老化、抗癌等重要功能,如果缺硒就會導致心肌病變、貧血等疾病。但是,人體含硒量不可過高,過高也會引起惡心腹瀉和神經中毒。如每天硒攝人量超過0.0001克,人會中毒,直至死亡。又如砷也有類似情況。盡管硒和砷的化合物劇毒,人體需要量極少,但決不可稱它們為有毒元素 另外一例是,鎘是有害元素,常混入銅礦.鋅礦等礦物中,在冶煉過程中、進入廢渣,再被雨水沖刷進入河( 湖)水,被動植物吸收,造成鎘污染,當隔進入人體,會跟人體蛋白質結合成有毒的鎘硫蛋白,危害造骨功能,從而造成骨質疏鬆、骨萎縮變形、全身酸痛等。日本神通河兩岸常見的骨痛病,鎬是罪魁禍首。1972年世界衛生組織宣稱,人體缺乏排鎘功能,每日攝入量應為零,即不可攝入鎘,因此,不要因為在人體查到殘留的微量鎘而誤稱它為微量元素。一句話,鎘不可稱微量元素。 對微量元素,雖然人體需要很少,但不可忽視攝取,主要是要提倡科學的飲食結構,攝取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我國獨生子女多,家庭常對他們過分寵愛,以致偏食,造成某些元素的缺乏,這是必須注意的。由於飲食結構不合理,美國兒童普遍缺鐵,而中國兒童不同程度的缺鋅。據上海有關部門統計,有75%兒童不同程度的缺鋅,這是發人深省的數字啊!因此,我們要提倡「樣祥吃,身體好」,同時還應多吃些粗糧、雜糧等。此外,要告誡孩子們不可偏食,更不可造成某些營養物過剩,保持營養平衡。 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主要功能是: 1運載常量元素,把大量元素帶到各組織中去。 2充當生物體內各種酶的活性中心,促進新陳代謝。酶在生物體內是許多化學反應必不可少的催化劑,而許多微量元素卻是酶的組成部分或激活劑。例如鋅與200多種酶的活性或結構有關。 3參與體內各種激素的作用。如鋅可以促進性激素的功能,鉻可促進胰島的作用等。 鐵。鐵在人體中含量約為4—5克。鐵在人體中的功能主要是參與血紅蛋白的形成而促進造血。在血紅蛋白中的含量約為72%。鐵元素在菠菜、瘦肉、蛋黃、動物肝臟中含量較高。 銅。正常成人體內含銅100—200毫克。其主要功能是參與造血過程;增強抗病能力;參與色素的形成。銅在動物肝臟、腎、魚、蝦、蛤蜊中含量較高;果汁、紅糖中也有一定含量。 鋅。對人體多種生理功能起著重要作用。參與多種酶的合成;加速生長發育;增強創傷組織再生能力;增強抵抗力;促進性機能。鋅在魚類、肉類、動物肝腎中含量較高。 氟。是骨骼和牙齒的正常成分。可預防齲齒,防止老年人的骨質疏鬆。含氟量較多的食物有糧食(小麥、黑麥粉)、水果、茶葉、肉、青菜、西紅柿、土豆、鯉魚、牛肉等。 硒。成年人每天約需0.4毫克。硒具有抗氧化,保護紅細胞的功用,並發現有預防癌症的作用。硒在小麥、玉米、大白菜、南瓜、大蒜和海產品中含量較豐富。 碘。通過甲狀腺素發揮生理作用,如促進蛋白質合成;活化100多種酶;調節能量轉換;加速生長發育;維持中樞神經系統結構。碘海帶、紫菜、海魚、海鹽等中含量豐富。 微量元素與人類健康有密切關系。它們的攝入過量、不足、或缺乏都會不同程度地引起人體生理的異常或發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與生命活力密切相關,僅僅像火柴頭那樣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發揮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微量元素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土壤供給。根據科學研究,到目前為止,已被確認與人體健康和生命有關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種,即有鐵、銅、鋅、鈷、錳、鉻、硒、碘、鎳、氟、鉬、釩、錫、硅、鍶、硼、銣、砷等。這每種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盡管它們在人體內含量極小,但它們對維持人體中的一些決定性的新陳代謝卻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就會出現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國外曾有報道:機體內含鐵、銅、鋅總量減少,均可減弱免疫機制(抵抗疾病力量),降低抗病能力,助長細菌感染,而且感染後的死亡率亦較高。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壽等方面都還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F. 初三化學 人體所需微量元素是什麼
必需微量元素有18種,即有鐵、銅、鋅、鈷、錳、鉻、硒、碘、鎳、氟、鉬、釩、錫、硅、鍶、硼、銣、砷等。
G. 化學微量元素代表的符號
如圖:
微量元素約有70種,指的是在人體中含量低於人體質0.01%~0.005%的元素包括鐵、碘、鋅、硒、氟、銅、鈷、鎘、汞、鉛、鋁、鎢、鋇、鈦、鈮、鋯、銣、鍺和稀土元素等。
微量元素指人體內含量少於體重萬分之一的元素,其中必需微量元素是生物體不可缺少的元素,如鐵銅、鋅鈷、鉻、錳硒等,以上諸元素在體內不能產生與合成,需由食物來提供。如果膳食調配不當、偏食或患某些疾病時,就容易造成缺乏。
從實用營養學的觀點出發,比較容易缺乏的元素是鈣和鐵,在特殊地理環境或其他特殊條件下也可能造成碘、鋅、硒的缺乏。一些元素也可因攝人過量而發生中毒。
隨著科學的進展,人們的認識不斷擴大,微量元素的數目還會增加。1973 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包括鐵、銅、錳、鋅、 鈷、鉬、鉻、鎳、釩、氟、硒、碘、硅、錫等。
H. 化學中 微量元素 是指什麼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相對主量元素(大量元素)來劃分的,根據寄存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多種類型,目前較受關注的主要是兩類,一種是生物體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種是非生物體中(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
人體中的微量元素
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鐵、鋅、銅、錳、鉻、硒、鉬、鈷、氟等,稱為微量元素(鐵又稱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鋅只佔人體總重量的百萬分之三十三。鐵也只有百萬分之六十。
植物體中是微量元素
植物體除需要鉀、磷、氮等元素作為養料外,還需要吸收極少量的鐵、硼、砷、錳、銅、鈷、鉬等元素作為養料,這些需要量極少的,但是又是生命活動所必須的元素,叫做微量元素。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