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會使溴水褪色的的物質有哪些
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叄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類物質(取代)
(3)含醛基物質(氧化)
(4)鹼性物質(如NaOH、Na2CO3)(氧化還原――歧化反應)
(5)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機溶劑(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屬於萃取,使水層褪色而有機層呈橙紅色。)
溴水:
溴單質與水的混合物。溴單質可溶於水,80%以上的溴會與水反應生成氫溴酸與次溴酸,但仍然會有少量溴單質溶解在水中,所以溴水呈橙黃色。新制溴水可以看成是溴的水溶液,進行與溴單質有關的化學反應,但時間較長的溴水中溴分子也會分解,溴水逐漸褪色。久置的溴水中只含有氫溴酸。次溴酸會在光照下分解成氫溴酸和氧氣。
化學反應
①烯烴、炔烴、二烯烴等不飽和烴類反應(加成反應)
CH2=CH2+Br2--→CH2Br-CH2Br
CH≡CH+Br2--→CHBr=CHBr
(或CH≡CH+2Br2--→CHBr2-CHBr2
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或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
②與苯酚,苯胺反應生成白色沉澱(過量的濃溴水與苯酚得2,4,6即鄰對位的取代產物,高中常考苯環上的取代位置的遷移應用哦。)
③與醛類等有醛基的物質反應
與醛的反應比較復雜,涉及同時發生的兩類反應(一般是取代反應為主)
一是對於醛α-氫的溴代如CH3CHO+Br2=BrCH2CHO+HBr,反應最終可以生成三溴乙醛,鹼性條件可以生成溴仿(三溴甲烷);
二是溴單質對於醛基的氧化CH3CHO+Br2+H2O=CH3COOH+2HBr,並且實際上是取代反應為主的,因為這實際上是工業制備三溴乙醛的方法(溴與乙醇反應,生成醛之後進一步取代),這可以說明對醛基的氧化實際上是次要的
④與具有α-氫的酮的取代反應,如CH3COCH3+Br2=BrCH2COCH3+HBr,取代可以一直進行,甲基酮在鹼性條件可以生成溴仿,這與醛的反應類似。(比較:純凈的溴單質和烷烴在光照條件下可以發生取代反應。)
⑤對於伯仲醇的氧化反應,溴水可以比較慢的把伯仲醇氧化生成醛,酮並進一步發生上面提到的兩類反應
(注:伯醇: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上有2個氫為伯醇,結構簡式為R-CH2-OH。
仲醇是羥基(-OH)所在碳(即羥基碳)連有兩個碳(或取代基)的醇,即R1-CH(R2)-OH。叔醇:羥基所在位置有三個取代基的醇,即R1-C(R2)(R3)-OH,(沒有α-H的醇) 叔醇不能被溴水氧化。仲醇被氧化可生成酮,但不能生成醛。)[1]
⑥ 與環丙烷及其衍生物的開環加成:環丙烷及其衍生物可以與溴水發生開環加成反應,這與高錳酸鉀聯用可以檢驗三元碳環,因為環丙烷室溫下不能與高錳酸鉀反應
⑦與鹼性溶液(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反應
在0℃時:Br2+2NaOH=NaBr+NaBrO+H2O (常溫下: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
⑧與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H2S、SO2、KI和FeSO4等)發生反應
Br2+H2S=2HBr+S↓(淺黃色沉澱)
Br2+SO2+2H2O=2HBr+H2SO4
3Br2+6FeSO4=2Fe2(SO4)3+2FeBr3
Br2+2KI=2KBr+I2(溶液變為棕色)
B. 能使溴水褪色的化學反應有哪些順便寫上化學方程式,謝了
(1)能使溴水褪色的無機物。
如H2S Br2+H2S=2HBr+S↓
SO2 Br2+SO2+2H2O=H2SO4+2HBr
Na2SO3 Br2+Na2SO3+H2O=Na2SO4+2HBr
Mg粉(或Zn粉等)Br2+Mg=MgBr2
NaOH等強鹼Br2+2NaOH=NaBr+NaBrO+H2O
Na2CO3(或AgNO3等鹽)
Br2+H2OHBr+HBrO
2HBr+Na2CO3=2NaBr+CO2↑+H2O
HBrO+Na2CO3=NaBrO+NaHCO3
※(2)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機物:
不飽和烴如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等,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如烯醇、烯醛、烯酯、鹵代烯烴、油酸、油酸鹽、油酸某酯、油等;
石油產品,如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苯酚及其同系物(發生取代反應);
含醛基的化合物,如醛類、葡萄糖、甲酸、還原糖等水溶液。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值得強調的是①某些與溴不發生反應的有機物如鹵代烴、四氯化碳、氯仿、溴苯、直餾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液態環烷烴,低級酯、液態飽和烴、二硫化碳等能萃取溴,雖能使溴水層變無色,但油層變橙紅色,一般來說使溴水褪色並不包括這類物質。②溴水與碘化鉀溶液作用後生成的I2的水溶液為深黃色至褐色,顏色並未變淺。
高中階段的足夠了這些
C. 發生化學反應使溴水褪色的有哪些
1.NaOH溶液
Mg粉
苯
含碘離子的物質,鹼性物質,活潑金屬,以及乙烯乙炔等。因為溴有氧化性,能氧化二價鐵離子,碘離子,亞硫酸根離子,硫離子,乙烯,乙炔等
但他的氧化性比氯差,不能氧化氯離子等,
溴水顯酸性,可以與鹼及活潑金屬反應
另外,苯可與液溴反應,不與溴水反應。但苯不溶於水,且溴在苯的溶解度遠遠大於水中,則苯會將溴從水中萃取出來,使水褪色。且苯的密度比水小,則呈現上面液體為橙紅色,下面液體略帶橙黃色的現象(萃取不可能絕對完全0
D. 有機化學都有什麼類有機物能使溴水褪色
烯烴、炔烴、醛類、苯酚、苯等。
1、烯烴
烯烴結構中含有不飽和C=C雙鍵,Br2在極性溶劑中極化為帶正電的溴正離子和帶負電的溴負離子
帶正電的溴正離子可以進攻乙烯的碳碳雙鍵,生成環狀的溴鎓離子,再帶負電的溴負離子或帶負電的氫氧根離子從反面進攻溴鎓離子,生成1,2—二溴乙烷或 CH2--CH2。
這兩種物質都是無色的,所以溴水的顏色褪去了。
2、炔烴
炔烴結構中含有不飽和碳碳三鍵,Br2在極性溶劑中極化為帶正電的溴正離子和帶負電的溴負離子
帶正電的溴正離子可以進攻乙烯的碳碳三鍵,發生加成反應,使溴水褪色。
其C≡C的C是sp雜化,使得Csp-H的σ鍵的電子雲更靠近碳原子,增強了C-H鍵極性使氫原子容易解離,顯示"酸性"。
3、醛類
醛基可以將溴水退色的原因是醛基可以在水存在時,被氧化成羧基。
反應的實質為CH3CHO+Br2+H2O=CH3COOH+2HBr 。
4、苯酚
酚使溴水褪色是由於苯酚可與溴水發生取代反應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澱,從而使溴水褪色。
5、苯
苯能夠使得溴水褪色,利用的是萃取的原理。由於Br2在苯中的溶解度遠遠大於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大部分Br2轉移到了苯中。最後由於苯和水不互溶分層,上層是有機層,橙紅色。下層是水層,幾乎無色。
E. 能使溴水褪色的化學反應有哪些
能使溴水褪色的化學反應有哪些
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一類是具有還原性的物質,另一類是不飽和或能與溴發生取代反應的有機物.
(1)能使溴水褪色的無機物.
如H2S :Br2+H2S=2HBr+S↓
SO2 :Br2+SO2+2H2O=H2SO4+2HBr
Na2SO3 :Br2+Na2SO3+H2O=Na2SO4+2HBr
Mg粉(或Zn粉等);Br2+Mg=MgBr2
NaOH等強鹼:Br2+2NaOH=NaBr+NaBrO+H2O
Na2CO3(或AgNO3等鹽):
Br2+H2O=HBr+HBrO
2HBr+Na2CO3=2NaBr+CO2↑+H2O
HBrO+Na2CO3=NaBrO+NaHCO3
(2)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機物:
不飽和烴如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等,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如烯醇、烯醛、烯酯、鹵代烯烴、油酸、油酸鹽、油酸某酯、油等;石油產品,如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苯酚及其同系物(發生取代反應);
含醛基的化合物,如醛類、葡萄糖、甲酸、還原糖等水溶液.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F. 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機物有哪些
能使溴水反應褪色的有機物有:烯烴.炔烴.苯酚.醛.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CCl4.氯仿.液態烷烴等。
溴水反應化學方程式:Br2+H2O=HBr+HBrO,屬於可逆反應。溴是一種有揮發性的紅黑色液體,屬於鹵族元素,可溶於水,擁有較強的氧化性,溴蒸氣具有毒性和腐蝕性。
溴是一種化學元素,元素符號為Br,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4周期、第VIIA族,是鹵族元素之一。
溴分子在標准溫度和壓力下是有揮發性的紅黑色液體,活性介於氯與碘之間。純溴也稱溴素。溴蒸氣具有腐蝕性,並且有毒。
溴水的作用
1、取代反應:生成三溴苯酚這個反應。(生成HBr,故實際取代的Br為參與反應的一半)
2、加成反應:雙鍵、叄鍵的加成(Br原子全部參與反應),苯是不可以和溴水發生加成反應的。
3、氧化反應:溴溶於水生成的物質為HBrO、HBr,其中HBrO可以氧化醛基,故醛類物質可以使溴水褪色。
4、萃取、分層:與苯、四氯化碳不反應,但能夠發生萃取,且分層。
5、褪色、分層:這個點一般較隱蔽!如己烯(6個碳為油狀液體)、苯乙烯與溴水混合,能夠發生加成反應,且生成物不溶於水,產生分層。
6、不褪色、不分層:如與乙醇混合。
G. 有機物中哪些能使溴水退色,哪些能使高錳酸鉀退色
能使溴水反應褪色的有機物有:烯烴、炔烴、苯酚、醛、含不飽和碳碳鍵(碳碳雙鍵、碳碳叄鍵)的有機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態烷烴等。
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醇類、醛類、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酚類(苯酚)。
高錳酸鉀(Potassium permanganate)為黑紫色、細長的棱形結晶或顆粒,帶藍色的金屬光澤;無臭;與某些有機物或易氧化物接觸,易發生爆炸,溶於水、鹼液,微溶於甲醇、丙酮、硫酸,分子式為KMnO4,分子量為158.03400。熔點為240°C,穩定,但接觸易燃材料可能引起火災。要避免的物質包括還原劑、強酸、有機材料、易燃材料、過氧化物、醇類和化學活性金屬。
在化學品生產中,廣泛用作為氧化劑,例如用作製糖精,維生素C、異煙肼及安息香酸的氧化劑;在醫葯上用作防腐劑、消毒劑、除臭劑及解毒劑;在水質凈化及廢水處理中,作水處理劑,以氧化硫化氫、酚、鐵、錳和有機、無機等多種污染物,控制臭味和脫色;在氣體凈化中,可除去痕量硫、砷、磷、硅烷、硼烷及硫化物;在采礦冶金方面,用於從銅中分離鉬,從鋅和鎘中除雜,以及化合物浮選的氧化劑。
H. 化學反應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有哪些
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叄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類物質(取代)
(3)含醛基物質(氧化)
(4)鹼性物質(如NaOH、Na2CO3)(氧化還原――歧化反應)
(5)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機溶劑(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屬於萃取,使水層褪色而有機層呈橙紅色。)
I. 有哪些有機物可以使溴水褪色,原理是
(1)能使溴水褪色或變色的物質及有關化學反應原理分別為:
①烯烴、炔烴、二烯烴等不飽和烴類反應,使溴水褪色
ch2=ch2+br2——→ch2br-ch2br
ch≡ch+br2——→chbr=chbr
(或ch≡ch+2br2——→chbr2-chbr2
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或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
②與苯酚反應生成白色沉澱
③與醛類等有醛基的物質反應,使溴水褪色
ch3cho+br2+h2o=ch3cooh+2hbr
④與苯、甲苯、四氯化碳等有機溶液混合振盪,因萃取作用使溴水褪色,有機溶劑溶解溴呈橙色(或棕紅色)。
⑤與鹼性溶液(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反應,使溴水褪色。
br2+2naoh=nabr+nabro+h2o
(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br2+na2co3=nabr+nabro+co2
⑥與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h2s、so2、ki和feso4等)發生反應,使溴水褪色。
br2+h2s=2hbr+s↓(淺黃色沉澱)
br2+so2+2h2o=2hbr+h2so4
3br2+6feso4=2fe2(so4)3+2febr3
br2+2ki=2kbr+i2(溶液變為棕色)
(2)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物質及有關化學反應原理分別為:
①與烯烴、炔烴、二烯烴等不飽和烴類反應,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與苯的同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等)反應,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②與苯酚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③與醛類等有醛基的有機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④與具有還原性的無機還原劑(如h2s、so2、feso4、ki、hcl等)反應,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3)歸納「既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又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包括:
既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包括分子結構中有c=c雙鍵、c≡叄鍵、醛基(—cho)的有機物;苯酚和無機還原劑。苯的同系物只能使其中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有機萃取劑只能使其中的溴水褪色。
J. 高中化學中有哪些化學物質能使溴水褪色哪些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1)能使溴水褪色或變色的物質及有關化學反應原理分別為:
①烯烴、炔烴、二烯烴等不飽和烴類反應,使溴水褪色
CH2=CH2+Br2——→CH2Br-CH2Br
CH≡CH+Br2——→CHBr=CHBr
(或CH≡CH+2Br2——→CHBr2-CHBr2
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或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
②與苯酚反應生成白色沉澱
③與醛類等有醛基的物質反應,使溴水褪色
CH3CHO+Br2+H2O=CH3COOH+2HBr
④與苯、甲苯、四氯化碳等有機溶液混合振盪,因萃取作用使溴水褪色,有機溶劑溶解溴呈橙色(或棕紅色)。
⑤與鹼性溶液(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反應,使溴水褪色。
Br2+2NaOH=NaBr+NaBrO+H2O
(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Br2+Na2CO3=NaBr+NaBrO+CO2
⑥與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H2S、SO2、KI和FeSO4等)發生反應,使溴水褪色。
Br2+H2S=2HBr+S↓(淺黃色沉澱)
Br2+SO2+2H2O=2HBr+H2SO4
3Br2+6FeSO4=2Fe2(SO4)3+2FeBr3
Br2+2KI=2KBr+I2(溶液變為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