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學平衡的標志有哪些
一、化學平衡的標志
化學平衡的標志是:①;②各組分的物質的量、質量、含量保持不變。
二、速度與平衡的關系
1、,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2、,平衡不移動。
3、,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三、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
逆:研究對象是可逆反應。
等:。
動:動態平衡。
定:達平衡後,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
變:條件改變,平衡發生移動。
同:在外界條件一定時,相當量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間,不論從正反應開始,還是從逆反應開始,達到的平衡狀態是相同的。
四、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方法
1、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本質標志
化學平衡狀態的本質標志是: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但不等於零,是對同一反應物或同一生成物而言。對某一反應物來說,正反應消耗掉反應物的速度等於逆反應生成該反應物的速度。
2、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等價標志
所謂「等價標志」是指可以間接衡量某一可逆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
(1)與等價的標志
①同一物質:該物質的生成速率等於它的消耗速率,如:。
②不同的物質:速率之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之比,但必須是不同方向的速率,如:。
③可逆反應的正、逆反應速率不再隨時間發生變化。
④化學鍵斷裂情況=化學鍵生成情況。對同一物質而言,斷裂化學鍵的物質的量與形成化學鍵的物質的量相等。對不同物質而言,與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和分子內的化學鍵多少有關。如:對反應,當有3mol H—H鍵斷裂,同時有鍵斷裂,則該反應達到了化學平衡。
(2)反應混合物中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變
①質量不再改變:各組成成分的質量不再改變,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總質量不再改變(不是指反應物的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各組分的質量分數不再改變。
②物質的量不再改變:各組分的物質的量不再改變,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不再改變,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總物質的量不再改變。[反應前後氣體的分子數不變的反應,如:除外]
③對氣體物質:若反應前後的物質都是氣體,且化學計量數不等,總物質的量、總壓強(恆溫、恆容)、平均摩爾質量、混合氣體的密度(恆溫、恆壓)保持不變。[但不適用於這一類反應前後化學計量數相等的反應]
④反應物的轉化率、產物的產率保持不變。
⑤有顏色變化的體系顏色不再發生變化。
⑥物質的量濃度不再改變。當各組分(不包括固體或純液體)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改變時,則達到了化學平衡狀態。
⑵ 化學反應平衡的標志:V正=V逆。V正=V逆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同一個化學中,同時存在兩種正、反兩種反應過程,其中正向反應過程的反應物與生成物分別對應反向反應過程的生成物與反應物,當兩種過程的速度相等時,稱化學反應平衡。
⑶ 化學平衡常數怎麼寫
1、化學平衡常數,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無論從正反應開始,還是從逆反應開始,也不管反應物起始濃度大小,最後都達到平衡,這時各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除以各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所得的比值是個常數,用K表示,這個常數叫化學平衡常數。比如對於可逆化學反應 mA+nB pC+qD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化學平衡時,其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在高中階段,化學平衡常數只受溫度影響,與濃度或壓強無關。
在書寫平衡常數表達式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① 在應用平衡常數表達式時,稀溶液中的水分子濃度可不寫。因為稀溶液的密度接近於1 g/mL。水的物質的量濃度為55.6 mol/L。在化學變化過程中,水量的改變對水的濃度變化影響極小,所以水的濃度是一個常數,此常數可歸並到平衡常數中去。
對於不以水為溶劑的溶液中的反應,溶劑的濃度同樣是常數。
② 當反應中有固體物質參加時,分子間的碰撞只能在固體表面進行,固體的物質的量濃度對反應速率和平衡沒有影響,因此,固體的「濃度」作為常數,在平衡常數表達式中,就不寫固體的濃度。
③ 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式有關。同一個化學反應,由於書寫的方式不同,各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不同,平衡常數就不同。但是這些平衡常數可以相互換算。
④ 不同的化學平衡體系,其平衡常數不一樣。平衡常數大,說明生成物的平衡濃度較大,反應物的平衡濃度相對較小,即表明反應進行得較完全。因此,平衡常數的大小可以表示反應進行的程度。
⑤一般認為K>10^5反應較完全(即不可逆反應),K<10^(-5)反應很難進行(即不反應)。
平衡常數的數值大小可以判斷反應進行的程度
2、高中的其他化學平衡常數(如水解平衡常數、電離平衡常數、難溶物溶度積常數等)都是和以上所述化學平衡書寫方法一樣。
(1)、電離平衡常數Ka、Kb表示,弱酸用Ka表示,弱鹼用Kb表示。
(2)、水解平衡常數用Kh表示,水解平衡常數除了原始的表達式計算之外,還可以用推導公式計算,Kh=Kw/Ka,Kh=Kw/Kb。
(3)、難溶物溶度積常數用Ksp表示。
⑷ 高中化學化學反應達到平衡判斷
高中化學知識點——化學平衡反應用可逆符號「」表示.說明 a.絕大多數化學反應都有一定程度的可逆性,但有的逆反應傾向較小,從整體看實際上是朝著同方向進行的,例如NaOH + HCl = NaCl + H2O. b.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只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時才可能是可逆反應.如CaCO3受熱分解時,若在敞口容器中進行,則反應不可逆,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應寫為:CaCO3 CaO + CO2↑;若在密閉容器進行時,則反應是可逆的,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應寫為:CaCO3CaO + CO2 ②可逆反應的特點:反應不能進行到底.可逆反應無論進行多長時間,反應物都不可能100%地全部轉化為生成物. (2)化學平衡狀態. ①定義:一定條件(恆溫、恆容或恆壓)下的可逆反應里,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相等,反應混合物(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或體積分數)保持不變的狀態. ②化學平衡狀態的形成過程:在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里,若開始時只有反應物而無生成物,根據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可知,此時ν正最大而ν逆為0.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濃度逐漸減小,生成物的濃度逐漸增大,則ν正越來越小而ν逆越來越大.當反應進行到某一時刻,ν正=ν逆,各物質的濃度不再發生改變,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或體積分數)也不再發生變化,這時就達到了化學平衡狀態. (3)化學平衡的特徵: ①「動」:化學平衡是動態平衡,正反應和逆反應仍在繼續進行,即ν正=ν逆≠0. ②「等」:達平衡狀態時,ν正=ν逆,這是一個可逆反應達平衡的本質.ν正=ν逆的具體含意包含兩個方面:a.用同一種物質來表示反應速率時,該物質的生成速率與消耗速率相等,即單位時間內消耗與生成某反應物或生成物的量相等;b.用不同物質來表示時,某一反應物的消耗速率與某一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之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③「定」:達平衡時,混合物各組分的濃度一定;質量比(或物質的量之比、體積比)一定;各組分的質量分數(或摩爾分數、體積分數)一定;對於有顏色的物質參加或生成的可逆反應,顏色不改變.同時,反應物的轉化率最大.對於反應前後氣體分子數不相等的可逆反應,達平衡時:氣體的總體積(或總壓強)一定;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一定;恆壓時氣體的密度一定(注意:反應前後氣體體積不變的可逆反應,不能用這個結論判斷是否達到平衡). ④「變」.一個可逆反應達平衡後,若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改變,使各組分的質量(體積、摩爾、壓強)分數也發生變化,平衡發生移動,直至在新的條件下達到新的平衡(注意:若只是濃度或壓強改變,而ν正仍等於ν逆,則平衡不移動).反之,平衡狀態不同的同一個可逆反應,也可通過改變外界條件使其達到同一平衡狀態. ⑤化學平衡的建立與建立化學平衡的途徑無關.對於一個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無論從正反應開始,還是從逆反應開始,或是正、逆反應同時開始,最終都能達到同一平衡狀態.具體包括: a.當了T、V一定時,按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化學式前系數的相應量加入,並保持容器內的總質量不變,則不同起始狀態最終可達到同一平衡狀態. b.當T、P一定(即V可變)時,只要保持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組成比不變(此時在各種情況下各組分的濃度仍然相等,但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和容器內的總質量不一定相等),則不同的起始狀態最終也可達到同一平衡狀態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條件 [化學平衡的移動] 已達平衡狀態的可逆反應,當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改變時.由於對正、逆反應速率的影響不同,致使ν正≠ν逆,則原有的化學平衡被破壞,各組分的質量(或體積)分數發生變化,直至在新條件一定的情況下ν正′=ν逆′,而建立新的平衡狀態.這種可逆反應中舊化學平衡的破壞、新化學平衡的建立,由原平衡狀態向新化學平衡狀態的轉化過程,稱為化學平衡的移動. 說明 (1)若條件的改變使ν正>ν逆,則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若條件的改變使ν正<ν逆,則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但若條件改變時,ν正仍然等於ν逆,則平衡沒有發生移動. (2)化學平衡能夠發生移動,充分說明了化學平衡是一定條件下的平衡狀態,是一種動態平衡. (3)化學平衡發生移動而達到新的平衡狀態時,新的平衡狀態與原平衡狀態主要的不同點是:①新的平衡狀態的ν正或ν逆與原平衡狀態的ν正或ν逆不同;②平衡混合物里各組分的質量(或體積)分數不同.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可逆反應的規律. ①可逆反應的概念:在同一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同時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叫做可逆反應.
⑸ 化學平衡,這些符號代表什麼意思
郭敦榮回答:
最好的方法是在基本教材里找這些符號的意思。
(2)中計算的單位是(mol•L^-1),就是mol/L,
V——為容積,單位為ml;所以在mx中,m——國際單位制中的毫,m=1/1000;
x——在化學平衡中A(物質)的質量,單位是千克,所以mx的單位是克;
自然a的單位也是克。
⑹ 高二化學平衡 可逆符號我不會打,就用等號代替!
按照題目的理解,應該是向容器中加入了A物質,由於A為固體,所以A分解後達到平衡,體系中只有B、C兩種氣體,而且它們的物質的量之比一定為2:1,即等於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數值上等於平均摩爾質量,即用氣體的總質量除以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也等於各組分的相對分子質量乘以該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然後再相加(如本題即等於B的相對分子質量除以2/3再加上C的相對分子質量乘以1/3),這個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與是否達到平衡是無關的,因為無論是否達到平衡,BC的物質的量之比均為2:1。所以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不能說明得到平衡狀態。
同樣,無論是否平衡,B的體積百分含量均為2/3,B的體積百分含量不變也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⑺ 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是什麼
有很多種.看情況來定的,幫你找了資料,你看看吧..
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可概括為「一等五不變」,現以mA(g)+nB(g) pC(g)+qD(g)為例,化抽象為具體,提高學生對此標志的理解。
1.一等
「一等」即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其意義是針對反應體系中同一反應物(或生成物)而言的,而不是同一反應中的不同物質。若用同一反應中不同物質來表示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必須要求兩速率反向(切忌單向速率)且兩速率之比等於其對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在試題中可有以下幾種具體形式出現:
⑴同一物質的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如υA(消耗)=υA(生成)或υD(消耗)=υD(生成)。
⑵某反應物的正反應速率與另一反應物的逆反應速率之比等於化學計量數之比,如υA(消耗):υB(生成) =m:n,或υC(消耗):υD(生成) =p:q。
⑶某反應物的正反應速率與某生成物的逆反應速率之比等於化學計量數之比,如υA(消耗):υC(消耗) =m:p,或υB(生成):υD(生成) = n:q。
⑷對同一物質而言,斷裂化學鍵的物質的量與形成化學鍵的物質的量相等。
2.五不變
「五不變」即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其意義是指各組分的物質的量不變;各組分的濃度不變;各組分的百分含量不變;反應物的轉化率不變;對於全為氣體的可逆反應,當m+n╪p+q時,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不變。
在試題中可有以下幾種具體形式出現:
⑴各組分的物質的量不變,如一定溫度的密閉容器中,A、B、C、D的分子數不再改變。
⑵各組分的濃度不變,如外界條件不變時,對於有顏色的物質參加或生成的可逆反應,混合氣體的顏色不隨時間發生變化。
⑶各組分的百分含量不變,如各組分的體積分數、物質的量分數、質量分數保持不變。
⑷反應物的轉化率不變,如在一定條件下,A或B的轉化率不再改變。
以上各項既適用於反應前後氣體化學計量數之和不相等的可逆反應,又適用反應前後氣體化學計量數之和相等的可逆反應。
⑸對於全為氣體參加的前後化學計量數改變的可逆反應,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不變。如當m+n╪p+q時,恆溫恆容時,體系的總壓強不發生變化;當m+n╪p+q時,恆溫恆壓時,體系的總體積不發生變化;當m+n╪p+q時,恆容時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發生變化。
二化學平衡狀態的特殊標志
在恆容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密度能否作為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呢?這主要看可逆反應中有無非氣態物質參加或生成。因為該條件下的氣體密度只和氣體的質量有關,若是全氣態物質參加的可逆反應,在恆容條件下,不論是否達到平衡,混合氣體的總質量都不發生變化,混合氣體的密度不發生變化,此時不能作為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標志。若有非氣態物質參與的可逆反應,在恆容條件下,只有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的總質量才不會發生變化,混合氣體的密度不會發生變化,此時密度才能作為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標志。
⑻ 化學反應平衡的標志
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1、V正=V逆2、物質的量、質量、物質的量濃度、成分的百分含量(體積分數、質量分數)、成分的轉化率恆定均可作為達平衡的標志。3、總壓強恆定必須針對恆容、恆溫條件下氣體體積有改變的反應,如N2+3H2 ≒2NH3 ,因為氣體物質的量越大則壓強p就越大,則無論各成份是否均為氣體,只需考慮氣體物質的量是否發生改變,只要氣體物質的量有改變,當總壓強恆定時可逆反應達平衡。但對氣體體積反應前後不變的可逆反應,由於平衡與否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因此在恆容、恆溫下P不會變。故總壓恆定不能作為確定達平衡的標志。如:H2+I2≒2HI。4、混合氣體的密度恆定①當反應前後各成分均為氣體時恆容:ρ總為恆值,不能做平衡標志;恆壓:等物質的量反應,ρ總為恆值,不能作平衡標志,如:H2+I2≒2HI。非等物質的量反應,ρ為一定值時,可做為平衡標志5、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M)恆定①若各物質均為氣體對於非等物質的量反應,如2SO2+O2≒2SO3,M一定可做為平衡標志。對於等物質的量反應,如H2+ Br2≒2HBr,M一定不能做為平衡標志。②若有非氣體參與,無論等物質的量還是非等物質的量反應,如C(s)+O2(g) ≒CO2(g),CO2(g)+C(s)≒2CO(g),M一定可標志達到平衡。6、混合氣體的顏色一定對於有有色氣體參與的可逆反應,當混合氣體的顏色不變時,可以作為達平衡的標志。如H2+I2 ≒ 2HI和2NO2+O2≒N2O47、當溫度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對於隔熱體系,當體系內溫度一定時,則標志達到平衡。
⑼ 化學平衡常數(Kc、Kp、Ksp、Ka、Kb 、Kw)及其表達式
Kc是平衡濃度;Kp是平衡壓強。這兩個化學平衡常數是沒有表達式的;
Ksp是沉澱溶解平衡常數,表達式即為等於離子濃度冪的乘積。例如Ksp(AgCl)=[Ag+][Cl-] ;
Ka是酸的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Ka(HAc)=[H+][Ac-]/[HAc] ;
Kb是鹼的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Kb(OHAc)=[OH-]/[OHAc];
Kw是水的離子積常數,表達式:Kw=[H+][OH-] 。
(9)化學平衡符號怎麼寫擴展閱讀:
在書寫平衡常數表達式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1、在應用平衡常數表達式時,稀溶液中的水分子濃度可不寫。
2、在反應中,固體的物質的量濃度對反應速率和平衡沒有影響,所以就不用寫固體的濃度。
3、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有關。同一個化學反響,因為書寫的方法不同,各反響物、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不同,平衡常數就不同。可是這些平衡常數可以彼此換算。
4、平衡常數大,說明生成物的平衡濃度較大,反應物的平衡濃度相對較小,即表明反應進行得較完全。
5、一般認為K>10^5反應較完全(即不可逆反應),K<10^(-5)反應很難進行(即不反應)。
⑽ 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怎麼寫
對於化學反應mA+nB⇋pC+qD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化學平衡時,其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Kc=[c(C)^p*c(D)^q]/[c(A)^m*c(B)^n],
或K=K正/K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