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三化學質量守恆計算
首先計算出HCl的質量(21.9克)再算出氫氣的質量(0.6g)根據質量守衡定律可知最後剩下(26.7g)
另一邊因為稀鹽酸質量已知所以算出二氧化碳的質量(4.4g)因為要使兩邊平衡所以設純鹼的質量為X
得X+21.9-4.4=26.7
解得9.2不懂對不對和你的答案有差別
自己再算一次吧
2. 初三化學!質量守恆定律!
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就叫做質量守恆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任何與周圍隔絕的體系中,不論發生何種變化或過程,其總質量始終保持不變。或者說,任何變化包括化學反應和核反應都不能消除物質,只是改變了物質的原有形態或結構,所以該定律又稱物質不滅定
質量守恆定律的定義
質量守恆定律簡解
驗證
質量守恆定律發現簡史
發展
檢驗質量守恆的實驗
編輯本段質量守恆定律的定義
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就叫做質量守恆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的過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
編輯本段質量守恆定律簡解
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任何與周圍隔絕的物質系統(孤立系統)中,不論發生何種變化或過程,其總質量保持不變。18世紀時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從實驗上推翻了燃素說之後,這一定律始得公認。20世紀初以來,發現高速運動物體的質量隨其運動速度而變化,又發現實物和場可以互相轉化,因而應按質能關系考慮場的質量。質量概念的發展使質量守恆原理也有了新的發展,質量守恆和能量守恆兩條定律通過質能關系合並為一條守恆定律,即質量和能量守恆定律。(簡稱質能守恆定律)
編輯本段驗證
質量守恆定律在19世紀末作了最後一次檢驗,那時候的精密測量技術已經高度發達。結果表明,在任何化學反應中質量都不會發生變化(哪怕是最微小的)。例如,把鐵釘放在硫酸銅溶液(藍色)里,當反應結束(會有明顯的反應現象)後,剩餘物質的質量將嚴格地等於鐵釘的質量和硫酸銅溶液的質量之和。實驗證明,物體的質量具有不變性。不論如何分割或溶解,質量始終不變。在任何化學反應中質量也保持不變。燃燒前碳的質量與燃燒時空氣中消耗的氧的質量之和准確地等於燃燒後所生成物質的質量。 質量守恆定律即,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總和。 微觀解釋:在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不變。 五個不變: 宏觀:1.反應前後物質總質量不變 2.元素的種類不變 微觀:3.原子的種類不變;4.原子的數目不變;5.原子的質量不變。 兩個一定改變: 宏觀:物質種類改變。 微觀:物質的粒子構成方式一定改變。 兩個可能改變: 宏觀: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 微觀:分子總數可能改變。
編輯本段質量守恆定律發現簡史
1756年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1]把錫放在密閉的容器里煅燒,錫發生變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錫,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質的總質量,在煅燒前後並沒有發生變化。經過反復的實驗,都得到同樣的結果,於是他認為在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質量是守恆的。但這一發現當時沒有引起科學家的注意,直到1777年法國的拉瓦錫做了同樣的實驗,也得到同樣的結論,這一定律才獲得公認。但要確切證明或否定這一結論,都需要極精確的實驗結果,而拉瓦錫時代的工具和技術(小於0.2%的質量變化就覺察不出來)不能滿足嚴格的要求。因為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所以不斷有人改進實驗技術以求解決。1908年德國化學家朗道耳特(Landolt)及1912年英國化學家 羅蒙諾索夫
曼萊(Manley)做了精確度極高的實驗,所用的容器和反應物質量為1 000 g左右,反應前後質量之差小於0.000 1 g,質量的變化小於一千萬分之一。這個差別在實驗誤差范圍之內,因此科學家一致承認了這一定律。
編輯本段發展
愛因斯坦
自從愛因斯坦(Einstein)提出狹義相對論和質能關系公式(E=mc2)以後,說明物質可以轉變為輻射能,輻射能可以轉變為物質。這個結論對質量守恆定律在化學中的應用有何影響呢?實驗結果證明1 000 g硝化甘油爆炸之後,放出的能量為8.0×10^6 J。根據質能關系公式計算,產生這些能量的質量是8.9×10^-8 g,與原來1 000 g相比,差別小到不能用現在實驗技術所能測定。從實用觀點來看,可以說在化學反應中,質量守恆定律是完全正確的。 20世紀以來,人們發現原子核裂變所產生的能量遠遠超過最劇烈的化學反應。1 000 g 鈾235裂變的結果,放出的能量為8.23×10^16 J,與產生這些輻射能相等的質量為0.914 g,和原來1 000 g相比,質量變化已達到千分之一。於是人們對質量守恆定律就有了新的認識。在20世紀以前,科學家承認兩個獨立的基本定律:質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現在科學家則將這兩個定律合而為一,稱它為質能守恆定律。 1756年俄國M.V.羅蒙諾索夫首先測定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關系,將錫放在密閉容器中燃燒,反應前後質量沒有變化,由此得出結論:「參加反應的全部物質的質量,常等於全部反應產物的質量。」1774年法國A.-L.拉瓦錫重復類似的實驗,並得出同樣的結論。 由於羅蒙諾索夫和拉瓦錫時代所用的天平不夠精密,所以後來又有不少科學家用更精確的方法證明這一定律。例如19世紀中葉,比利時分析化學家J.-S.斯塔用銀和碘制備碘化銀,所得碘化銀的質量與碘和銀的總質量只相差0.002%。19世紀末,H.H.蘭多爾特用很精密的天平再一次證明這一定律的正確性。 20世紀,愛因斯坦推導出了狹義相對論,他指出,物質的質量和它的能量成正比,可用以下公式表示:E=mc^2式中E為能量;m為質量;光速c=(299792.50±0.10)km/s (一般取300000km/s)。以上公式說明物質可以轉變為輻射能,輻射能也可以轉變為物質。這一現象並不意味著物質會被消滅,而是物質的靜質量轉變成另外一種運動形式。 狹義相對論
(由於當時科學的局限,這條定律只在微觀世界得到驗證,後來又在核試驗中得到驗證)所以20世紀以後,這一定律已經發展成為質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合稱質能守恆定律。
編輯本段檢驗質量守恆的實驗
方案一在底部鋪有細沙的錐形瓶口,放入一粒火柴大的白磷。在錐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裝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個小氣球,並使玻璃管下端能與白磷接觸。將錐形瓶與玻璃管放在托盤天平上用砝碼平衡。然後,取下錐形瓶。將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至紅熱後,迅速用橡皮塞將錐形瓶塞緊,白磷引燃。待錐形瓶冷卻後,重新放到托盤天平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磷 + 氧氣點燃 五氧化二磷 配平:4P+5O2=2P2O5 實驗現象白磷燃燒發黃光,產並且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使天平平衡。 注意事項 1.白磷的取用及其注意事項:白磷是一種易燃而又有劇毒的物質,通常把它貯存在水裡,切割白磷也在水中進行。取白磷,要用鑷子,不可用手接觸,表面的水分可用濾紙吸干,接觸過的東西上往往有磷的碎粒,不能隨便亂放,白磷的碎粒和吸過白磷表面水分的濾紙,一定要燒掉以保證安全。 2.氣球的作用:系氣球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由於白磷燃燒,放出大量熱量,氣體膨脹造成瓶塞被沖開。瓶內氣體膨脹時,氣球被吹大,冷卻時氣球縮進瓶內,起保護作用。 3.誤差分析:由於點燃白磷時需將橡皮塞上的玻璃管取出,放到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至紅熱後,再用橡皮塞將錐形瓶塞緊,這一操作會因為錐形瓶內空氣受熱膨脹和白磷燃燒產生的白煙外逸而造成實驗時托盤天平不平衡。 方案二在100mL燒杯中加入30mL的稀硫酸銅溶液,將幾根鐵釘用砂紙打磨干凈,將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和鐵釘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記錄所稱的質量m1。 將鐵釘浸到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實驗現象。待反應一段時間後溶液顏色改變時,將盛有硫酸銅溶液和鐵釘的燒杯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記錄所稱的質量m2。比較反應前後的質量。
3. 關於初三化學質量守恆定律的問題(急!!!)
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相當於雜質,不反應),反應前後質量不變
所以C克應該是氯化鉀的質量,
所以氧氣的質量是a-c克
4. 初三化學題 急急 質量守恆定律
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個規律就叫做質量守恆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任何與周圍隔絕的體系中,不論發生何種變化或過程,其總質量始終保持不變。或者說,任何變化包括化學反應和核反應都不能消除物質,只是改變了物質的原有形態或結構,所以該定律又稱物質不滅定律。
5. 初三化學題(質量守恆定律)
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40/100*100%=40%
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 10g*40%=4g
反應後剩餘固體質量為 4g/50%=8g
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實際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10g-8g=2g
6. 初三化學上冊質量守恆定律的計算,解答過程也要,最好不是網上的,希望各高手獻題,加分。供我復習,謝啦
題目呢?沒題目我咋說額- -
7. 質量守恆定律..初三化學
一定不變:原子的種類,原子的數目,原子的質量,元素的種類,元素的質量,物質的總質量
一定改變:物質的種類,分子的種類
呵呵,我也正在學這里,一起努力吧!!!
8. 九年級上冊化學關於質量守恆定律的問題。
(1)正確,因為反應物空氧氣參與,反應後不僅有原來物質的質量,還有空氣的質量哦!這也是質量守恆定律的體現;
(2)不對,因為燃燒後CO2和H2O跑到空氣中去了,所以質量減輕,但是算上二氧化碳和水後,總質量仍舊守恆。
(3)不對,一個是鋼絲,一個是鐵絲,不具備可比性。質量守恆定律是建立在反應前後都是同一種物質的基礎上來講的,不然就不能談守恆。
希望能幫到你。
9. 初三化學質量守恆定律計算(要過程)
2KClO3=2KCl+3O2
24.5克氯酸鉀與一克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至質量不在減輕時止,收集到氧氣9.6克,則殘余固體氯化鉀的質量是24.5-9.6=14.9克
10. 初三化學 質量守恆定律啊
因為AB完全反應,A+B=6+8=14
所以CD的質量和=14
所以C=14-9=5
你不理解的話應該是你覺得比例不對,是因為這個質量沒有考慮ABCD的分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