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化學入門第一課怎麼講
初中化學人教版緒言《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入門課和啟蒙課,學生通過「化學入門第一課」將會獲得對化學學科、化學學習以及化學老師的第一印象。
而這種印象對學生後續學習化學的興趣以及學習效果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首因效應」。
簡介
要讓剛開始接觸化學知識的學生,初步了解化學課程的主要內容,認識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引起學習興趣和慾望並初步了解化學的學習方法並不太容易。
許多初中化學教師為此做了探索。我認為,上好化學第一課,不能只靠老師講知識、說道理、教學法,而要選用適當的情景素材、運用有趣而簡單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小魔術等幫助學生獲得認識和體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慾望,這才是非常好的設計思路。
⑵ 怎樣上好初中化學第一節課
在每節課前做好預習,這很重要。
認真聽課,這個為重!
課後積極練習,不懂就問,這很關鍵!
最後,學會總結,
之外,多背多記,要對化學產生很濃厚的興趣,這能使你事半功倍!
例:鉀鈣鈉鎂鋁 鋅鐵錫鉛氫 銅汞銀鉑金
背的時候可以自編:借給那美女 薪貼及千金 總共銀和金
這樣既有趣又好玩又記得深!
⑶ 初中化學第一節課應該怎麼講
先舉化學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告訴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引起同學們的興趣。
然後繼續深入,告訴同學們化學研究的對象和主要任務、人類對化學的認識過程。
同時需要幫助同學們學會如何區分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之間的差異。
再告訴同學們化學學習的特點,這樣有利於學生找到學習化學的正確的方法。
最後,教會同學們葯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稱量和如何洗滌儀器。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
化學(英語:Chemistry)是一門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用途、製法,以及物質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化學與工業、農業、日常生活、醫學、材料等均有十分緊密的聯系。
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燃燒後產生了二氧化碳等物質。化學研究的對象涉及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或物質和能量之間的關聯。
傳統的化學常常都是關於兩種物質接觸、變化,即化學反應,又或者是一種物質變成另一種物質的過程。這些變化有時會需要使用電磁波,當中電磁波負責激發化學作用。
不過有時化學都不一定要關於物質之間的反應。光譜學研究物質與光之間的關系,而這些關系並不涉及化學反應。
⑷ 淺談如何上好初中化學第一節課
淺談如何上好初中化學課
[導讀] 「設疑導入」是提出問題而導入新課的方式。教師根據授課的內容,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引起驚奇,激發興趣,引出新課。
趙緒珍
化學對於初中學生是起始學科,對它還充滿著神秘感,心裡對有著期望。而老師既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導航者、主導者。那我們如何才能上好化學課呢?下面就本人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來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好的引入能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每一節課的引入教師要掌握好的方法。新課導入得法,可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新課導入方式很多,但沒有固定的模式,它因人而異,因課而異。教師無論以什麼形式引入新課,只要能迅速創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氛圍,把學生帶進一個與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想境界,就都是好的導入方法。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幾種導入方法:
1.文學詩句、謎語式導入
在《生活中常見的鹽》用的就明朝於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讓學生猜這說的是什麼物質,從而引發石灰石。那麼,它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呢,繼而引出碳酸鈣。
2.溫故知新式導入
「溫故知新式」是教師通過復習已學的知識,進而開始新課題的導入方式。學生的學習實質是在舊知識形成理性基礎之上,使舊知識擴展和延「深」形成一個新理念,從而使新舊知識相互結合,構成新的知識結構。因此,新知識傳授開始時,通過復習再現學生原有知識內容中與新知識相聯系的有關內容,教師很容易提出新的課題,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新課的角色。這樣,有利於新舊知識的聯系,有利於促進知識的系統化,有利於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提供了極為方便的學習條件。
3.利用設疑導入
「設疑導入」是提出問題而導入新課的方式。教師根據授課的內容,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引起驚奇,激發興趣,引出新課。這樣可以使學生發覺問題所在,提高注意力,開動腦筋。例如,「常見的鹽」一節的導入可做如下的設計:「大家知道,純鹼的化學成分為碳酸鈉,它屬於鹽類,可為什麼它的名字中有一個「鹼」字?它的溶液是顯鹼性的嗎?如果其溶液顯鹼性,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這節課,我們就要搞清這些問題。」接下去,教師通過實驗和講解,展開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增。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4.故事導入
如在講《幾種常見的鹽》一節的開始,介紹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的故事:他在美國攻讀化學博士學位後,看到我國制鹼工業被一家美國公司壟斷,非常氣憤,毅然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回到祖國,在塘沽建起永利鹼廠。通過改進生產工藝,產品質量優異,1925年在美國舉辦的博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章。此後,他精心實驗,刻苦鑽研,提出了先進的「侯氏制鹼法」,名震中外,為祖國爭得了榮譽,從而導入新課。
二、備好每一節課是成功的基礎
教學是一門藝術,備好課是搞好藝術的基本條件。不經武裝的戰士上戰場,只能束手就擒;沒有充分准備的教師上講台,充其量是「信口開河」,決談不上駕馭課堂的能力。所以,我們在備課中一定要把握教學的基礎和重難點,考慮好如何突破重難點,讓學生易於掌握。而不失去信心,聽不懂,從而產生厭學的心理。
三、教師做好演示實驗,指導學生做好分組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視實驗教學。教師的演示實驗一定要直觀、明顯、省時、准確、安全。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一定要注意操作的規范化,才能給學生打好基礎。學生做分組實驗時,教學要指導好學生做好每一步,正確使用化學儀器,實驗操作規范化,記錄好實驗數據,觀察好實驗現象,並根據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分析整理能力,使學生能得到全面發展。
四、創造一個民主和詣的課堂氛圍
新課程下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這應該說是教師與學生的真正平等階段。在這個階段里,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改變一言堂,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創設自學的「氣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主動學習和實踐能力。如我在講《金屬的化學性質》時,讓學生做好分組探究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自己去探究鐵,銅,鎂,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學生自己上講台做小老師去講解,下面的同學可以進行質疑,這樣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讓化學與多媒體充分結合
化學中有的抽象的知識可以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可以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例如在講《原子的構成》一課時,對於原子的構成學生很難理解,這時我就用多媒體課件演
⑸ 如何上好九年級化學的第一課
先試驗,激發興趣
比如,1.吹氣生火:用棉花包裹過氧化鈉,用玻璃管對著過氧化鈉吹氣,不一會,棉花會燃燒:2Na2O2+2CO2===2Na2CO3+O2
2.噴泉實驗:乾燥的集氣瓶中集滿氨氣,引發反應,下面滴有酚酞的水反應在集氣瓶中變紅.
3.鋁熱反應:潤濕的濾紙包裹氧化鐵和鋁的混合物,上面蓋一層氯酸鉀,用鎂條點燃,現象壯觀.
3Al+Fe2O3==3Fe+Al2O3
4.顏色反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紅色,加鹽酸變無色,小心設計機關(藏好過氧化鈉),振盪又變紅,隨後變無色的.
⑹ 對於新教師,如何上好初中第一節化學課
初中在初三才有化學課
此時的學生已有了中考的壓力,對新加的課程不會有太大好感(個別除外)
所以,初中第一節化學課就要讓學生提起興趣
1)化學實驗是很多學生對化學有興趣的原因,所以,第一節化學課一定要安排一些(注意是些)實驗,這些試驗不需要復雜的原理,只要有奇妙的現象即可。可以穿插一些需要一定知識才能明白的實驗,然後對學生說這些實驗的原理並不難,只要通過如何如何的學習就可明白。
2)實驗可以吸引學生,但不可一直使用,化學課的關鍵在於講課,有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十分重要,這一點可以通過幽默生動的語言、與學生的互動(如叫學生做實驗助手)、豐富的多媒體資料完成,這就要求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
3)初中化學學習時間短,但中考時分數是和物理生物等學科一個分值,這就給了教師不小的壓力,但是,要切記,就不可在第一堂課發諸如「我好好教一年,你好好學一年,到時你們考個好分數大家都高興」之類的牢騷。可以對學生明確化學學習的重要性,但一定要注意言語委婉。可以的話,這些話等日後與學生熟悉之後再說
4)要請教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畢竟他們與學生相處時間更長。但是不可照搬,要以情況而定,現在的90後學生不是老思想老經驗可以適用的,相比之下,你雖然年輕,但有年齡差距小、思想接近的優勢,要揚長避短,教出自己風格
⑺ 如何上好初中化學第一課
在每節課前做好預習,這很重要。認真聽課,這個為重!課後積極練習,不懂就問,這很關鍵!最後,學會總結,之外,多背多記,要對化學產生很濃厚的興趣,這能使你事半功倍!例:鉀鈣鈉鎂鋁 鋅鐵錫鉛氫 銅汞銀鉑金背的時候可以自編:借給那美女 薪貼及千金 總共銀和金這樣既有趣又好玩又記得深!
⑻ 如何上好初中第一堂化學課
摘要: 初中化學教學的第一節課,在學生化學學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師只有熟知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設計教學環節;利用化學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中,進行交流合作;以此,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方法 ;通過課堂小結,深化知識,提高興趣,最終,使化學課成為學生喜愛的課堂。 關鍵詞: 興趣 第一堂課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化學是九年級才開設的一門課程,對於剛上中學九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一門全新的課程。新一輪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對於化學這門學科在內容與知識安排上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如何貫徹新課改的基本理念,靠近課標,通過教與學,使得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學會運用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
⑼ 如何上好一節化學課心得體會
化學是一門實用性的學科,怎樣上好一堂化學課呢?下面收集整理的上好化學課的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1、激發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就等於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節化學課,對培養今後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尤為重要。初中學生第一次上化學課,總是存在好奇的心。所以,我們想要上好第一節課,首先要精心設計,認真准備,要設置許多問題「催化」他們去思考,去探索,「加速」他們主動地學習。例如,緒言課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問:「什麼是化學?」學生面面相覷,不能回答。老師再問:「氫氣球為什麼能飛?」「如果改用口吹的氣球,它能不能飛呢?」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用口吹的氣球不能飛。」對於這些疑問,老師可不作答,既而還可以再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熱天時食物為什麼會腐爛?」「鐵為什麼會生銹?」「煤氣為什麼會致人死亡?」「人胃裡的胃酸過多可以用什麼葯治療?」等等。恰當的設置「問題」,在學生面前不斷地提出他們暫時還解決不了的問題,讓學生在無盡的問題中產生求知的濃厚興趣,從而在學習過程中使其永不滿足。
2、利用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生動有趣的實驗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對初三學生來說,化學是一門新開設的學科,本身對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加上他們早已枯燥了書本的理論知識,迫切想把所學的知識在實踐應運時,利用化學實驗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在認真做好課本上的第一個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同時,要多安排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實驗。例如:在第一節課是可以先避開書本,做幾個趣味性很強的實驗「燒不壞的手帕」、「空杯生牛奶」、「魔棒點燈」等等,讓學生睜大好奇的雙眼,然後再引入新課,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飽滿,對化學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另外,課後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就更加有趣味性和挑戰性,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思考,去鑽研,有利於提拔化學拔尖人才。
3、展現化學實用性
我們生活日常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與人人有關,衣食住用樣樣離不開化學,化學教師就充分利用這個有利條件,讓學生所學的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相結合,時時給化學提供實用的機會。例如,在緒言部分講到銅綠時,可以讓學生回去找找看家裡有沒有這種東西,讓他們自己去思考,銅為什麼會生成銅綠?什麼條件下容易生成銅綠?它與銅是同一種物質嗎?加熱它看看有什麼現象?等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有,講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氫氣的有關知識時可以和地球的「溫室效應」、「酸雨」和剛剛發射成功的「神舟五號」飛船結合起來,引導他們用學過的化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讓他們體會化學知識的無所不在和化學知識的實用性。
4、開展興趣活動
豐富多彩的化學興趣活動,對於學習緊張的初三學生來講,是極具誘惑力的,這樣既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輕松一下,又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和鞏固許多化學知識。化學興趣活動的內容及方式很多,如:「化學魔術」可以做「手帕包火」、「魔棒點燈」等等;「化學知識講座」可以講講「酸雨的形成」、「溫室效應的原因」、「日常生活化學」、「化學故事」等等;「化學課外活動」可以帶學生到附近的工廠或生活小區讓他們去發現生活中的化學;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一個「化學晚會」設計一些與化學有關的相聲、魔術、小品、謎語和笑話等等。
5、強化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的難點及知識分化點一般有:化學用語、溶液的計算等。一個學生即使興趣較高,一旦幾次被難倒,興趣也會大減,從而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知識分化點很重要,例如化學用語中元素符號、化學式,不要求學生一天就把它記完,可採取分批分段記憶,日積月累,量變到質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給他們「四步走」:一寫,正確寫出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二配,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三注,註明反應條件及符號;四查,最後檢查化學反應方程式書寫正確不正確。將常見元素的化合價、酸鹼鹽熔解性編成口訣幫他們識記。對於溶液的計算,重點授以方法,讓他們多練,盡可能地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公式、規律,對於零碎的化學知識,教師幫助總結。這樣有助於學生記憶及掌握,不至於使學生感到為難,從而使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減。
來源:學科網
⑽ 初中第一節化學課怎麼上
最好是拓展性的,帶學生們認識身邊的化學,激起學生的興趣,然後引入化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