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臭氧能殺死冠狀病毒嗎
臭氧理論上可以殺滅冠狀病毒,臭氧是一種優秀的消毒劑,它可以殺滅細菌、病毒以及真菌等。臭氧對人體最安全、最有效,使用非常廣泛,醫學上可以用臭氧治療許多疾病,比如陰道炎、盆腔炎、附件炎等反復發作、久治不愈的疾病。此外臭氧也可以用於日常生活中飲用水的消毒,同時在一些空氣凈化器中也可以使用臭氧,對空氣進行過濾和消毒,減少使用化學用品的消毒劑對空氣以及對人體造成的損害。
新型冠狀病毒用什麼消毒劑可以殺死
1、75% 濃度的醫用酒精
新型冠狀病毒,結構上具有一層包膜,恰好可以被醫用酒精破壞,所以醫用酒精對這種病毒的消滅是非常有效的,75%濃度的酒精效果最佳。
注意:酒精屬於易燃易炸物,大家消毒時最好採取擦拭的方式,並避開明火、高溫。使用酒精時,一定要保持室內通風,取用後必須立即將容器上蓋封閉,嚴禁敞開放置。使用過的毛巾等布料清潔工具,在使用完後應用大量清水清洗後密閉存放,或放通風處晾乾。
2、含氯消毒劑
84 消毒液,以及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騰片等含氯消毒劑在使用過程中,會釋放出非常活潑的氯原子,而氯原子具有強氧化性,能迅速破壞病毒或細菌的結構,殺死它們,包括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
注意:含氯消毒劑的使用,要根據其中有效氯含量、消毒對象來決定配置和使用方法,配置後再選擇浸泡或擦拭的方式消毒。一定要按說明稀釋,控制濃度,且使用時要戴好手套、口罩,避免直接接觸皮膚。另外,含氯消毒劑不能和潔廁靈、醋同時使用,容易產生有毒氣體,對人體產生危害。
3、過氧化物類消毒劑
過氧化氫(也就是雙氧水)和過氧乙酸都是常見的過氧化物類消毒劑,它們在使用時,釋放高度活潑的氧原子,和氯原子一樣具有強氧化性,可以破壞細菌或病毒的結構,從而殺死細菌病毒。
注意:過氧化氫消毒劑(雙氧水),先按照產品說明書配置,再根據具體對象選擇噴灑、擦拭或浸泡的方式。過氧乙酸消毒劑常用於工業、農業上的消毒,並不適合居家使用。使用時要注意避免接觸到眼睛和呼吸黏膜,以免造成損傷。
Ⅱ 什麼可以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
84消毒液。84消毒液是一種以次氯酸鈉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劑,主要用於各種物體表面和環境等的消毒。次氯酸鈉在水溶液中產生的次氯酸可分解出新生態氧,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可以使病毒的核酸物質發生氧化作用,從而殺滅病毒。
84消毒液是能夠殺滅新型冠狀病毒的。需要注意的是,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與腐蝕性,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來使用。
75%酒精。純酒精或水都不足以使細菌內的蛋白質變性,只有酒精和水共同存在,同時使保持蛋白質幾何形狀的各種吸引力鬆弛,蛋白質才會失去生理活性。因此,只有一定濃度的酒精溶液,才能達到良好的消毒殺菌目的。 醫學實踐證明,75%醫用酒精消毒效果最好,能夠殺滅多種細菌和病毒,也能夠有效殺滅新型冠狀病毒。
漂白粉。漂白粉屬於含氯消毒劑,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是一種有較強氯臭的白色粉末。主要用於游泳池、工業循環水、飲用水、殺菌衛生防疫、紙漿紗布等的消毒,針對此次冠狀病毒,漂白粉也有很高的消毒效力。
滴露是最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消毒水,其有效成分是對氯間二甲苯酚(PCMX),但它對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無效。
氯己定。氯己定又名洗必泰,具有相當強的廣譜抑菌、殺菌作用,是一種較好的殺菌消毒葯。但衛健委已明確指出,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應避免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手消毒劑。
二氧化氯泡騰片。二氧化氯消毒劑可以殺滅絕大多數微生物,是國際上公認的高效滅毒劑。二氧化氯對微生物的細胞壁有很強的穿透能力,能有效地氧化細胞內的酶,抑制微生物蛋白質合成,達到滅活的目的。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十分安全,沒有殘留毒性,其安全性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AI級
三氯異氰尿酸鈉消毒劑。這是一種廣譜、高效的殺毒劑,對細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殺滅作用。三氯異氰尿酸納的殺毒作用與氯酸鹽和氯一樣,都是氧化型的殺毒劑。但是氯異氰尿酸鈉有微毒,對金屬也有一定的腐蝕性,還會使有色棉織品褪色。所以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盡量使用更加安全的二氧化氯消毒劑進行消毒。
雙氧水。雙氧水是較為常見的醫用消毒液,又稱過氧化氫,是一種強氧化劑,作用於傷口消毒和食品消毒,可以消除物體表面的細菌。作為環境消毒時,適用於化工生產和除去異味。雙氧水對病毒的殺滅作用主要來自於它的強氧化性,在雙氧水與病毒接觸時,可以迅速分解出新生態氧,這些新生態氧進入病毒內破壞其核酸結構,達到病毒滅活的效果。
雙氧水有多種濃度,最常見的是3%濃度的醫用雙氧水,對於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來說,這個濃度已經足夠了。需要注意的是,雙氧水活性很強,受熱或光照下都很容易出現分解。所以在放置雙氧水時應選擇陰涼和遮光處,以免影響其殺滅病毒的效果。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消毒劑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化學品,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選用。例如,醫用酒精並非濃度越高越好,75%酒精的消毒效果是最好的。又比如,84消毒液不可與酒精以及酸性物質(例如醋,潔廁靈等)混用,混用後可能產生氯氣,氯氣是劇毒氣體,人體吸入後易感染呼吸道和肺部,導致支氣管炎和肺水腫,吸入量過大會導致心臟驟停。
Ⅲ 八四消毒液不能與什麼混合使用
八四消毒液不能與其它任何化學劑混合,宜單獨使用。
84消毒液是一種以次氯酸鈉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劑,主要用於物體表面和環境等的消毒。次氯酸鈉具有強氧化性,可水解生成具有強氧化性的次氯酸,能夠將具有還原性的物質氧化,使微生物最終喪失機能,無法繁殖或感染。
84消毒液為無色或淡黃色液體,且具有刺激性氣味,有效氯含量5.5%~6.5%,現被廣泛用於賓館、旅遊、醫院、食品加工行業、家庭等的衛生消毒。
(3)哪些化學劑不能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八四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次氯酸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腐蝕性以及致敏性,過量或長期接觸可能會致人體灼傷,甚至有可能引起中毒。
2、八四消毒液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如果長時間直接和人體接觸,對人的皮膚和粘膜有較大的刺激,會有輕微的疼痛感。
3、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與腐蝕性較強,最好不要用於衣物的消毒,必須使用時濃度要低,浸泡的時間不要太長。
4、八四消毒液使用後會殘留在空氣中不揮發,污染水源或餐具,增加了致癌、致畸、致基因突變的危險,對人體造成相當大的危害。
Ⅳ 酒精能消滅新冠病毒嗎
只有濃度75%的酒精能夠有效的滅活新型冠狀病毒,如果是<75%的酒精濃度過低,並不能殺死新型冠狀病毒,高於75%的酒精由於濃度過高,在滅活新型冠狀病毒時會在病毒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也能阻止病毒的殺死,所以只有75%酒精能夠滅活新型冠狀病毒。用酒精殺死新型冠狀病毒可以用擦拭的方法,盡量避免用噴灑在空氣中的方法進行消毒,因酒精的燃點較低且有揮發性,極有可能會出現火災的形成。除了酒精之外,還有過氧乙酸、乙醚、氯仿,含氯消毒劑以及56℃的水30分鍾、紫外線也可以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
Ⅳ 洗潔精和洗衣液能殺滅新型冠狀病毒嗎
洗潔精和洗衣液不能夠殺滅新型冠狀病毒,在面對嚴峻的疫情我們想出了很多防禦的辦法,其中就有很多小夥伴想到了每天必須要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去洗頭,也不知道用什麼東西進行洗手,其實勤洗手就是為老避免我們手上去觸碰門把手,鈔票或者這是一些帶有冠狀病毒的物體時手上會攜帶一些病毒,用流水可以將這些病毒給沖洗掉,或者是盡量減小手上攜帶病毒的概率,這就是勤洗手的作用,其實我們生活當中用洗碗的洗潔精或者是洗衣服的洗衣液是不能夠殺滅新型冠狀病毒的,他們只能夠洗干凈油污而已,接下來就給大家好好的講解一下,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防禦新型冠狀病毒。對於這件事情你要是有什麼好的想法,歡迎寫在評論下方,我們一起討論吧。
Ⅵ 銀離子抗菌液殺滅新冠病毒
有網傳消息稱:銀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還可以用來噴口罩。
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嚴謹。
針對這一傳言,我們應當考慮兩點問題:1、銀離子抗菌液殺毒機理是什麼?2、銀離子抗菌液適用於殺滅哪些細菌或病毒?
很多人都知道銀離子能夠抗菌,那麼銀離子是怎麼實現抗菌的呢?
其實銀離子抗菌消毒的機理主要有兩種:一是接觸殺菌,二是催化殺菌。接觸殺菌是指銀離子與細胞接觸發生反應,造成細菌固有成分被破壞或產生功能障礙,導致細菌死亡,無法生長繁殖。這主要是因為微生物的細胞膜大多數帶有負電荷,銀離子帶正電荷,能夠依靠靜電吸引力牢固吸附在細胞膜上,並且能夠進一步穿透細胞壁進入細菌細胞膜內,並與細菌中的巰基反應,導致細菌的蛋白質凝固,破壞細菌的細胞和成酶的活性,使細胞喪失分裂繁殖能力而死亡。當細菌菌體失去活性後,銀離子又會從菌體中游離出來,重復進行殺菌活動,做到持久抗菌的效果。催化殺菌則是指在光的作用下,銀離子能起到催化活性中心的作用,催化水分子和空氣中的氧發生反應,形成活性氧自由基,這些具有強氧化性的自由基可以在短時間內破壞細菌的增殖能力,致使細胞死亡,從而達到抗菌的目的。研究顯示,銀離子抗菌效果主要通過第一種機理實現。
那具體來說,銀離子抗菌液又適用於殺滅哪些細菌或病毒呢?
銀離子抗菌劑廣譜抗菌,據研究表明銀離子對我們生活環境中普通存在的細菌,如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都有很好的殺滅效果。由上可知,銀離子抗菌液主要針對細菌類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殺菌消毒效果。而對於病毒類,滅殺效果有待商榷。此外,銀離子屬於重金屬,即使含量很低,攝入後也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尤其是對胎兒。為確保胎兒的健康成長,孕婦不宜使用銀離子抗菌液。
另外,我們需要考慮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性,是否可使用銀離子抗菌液滅殺?
冠狀病毒屬於有包膜的親脂類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對新型冠狀病毒毒理和防控方案已做出說明:「56°C 30分鍾、乙醚、75%乙醇(消毒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乙醚、乙醇、氯仿等脂溶劑通過使病毒表面的蛋白質變性,並破壞病毒的脂包膜結構來殺滅新冠病毒。而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則是通過深度氧化病毒達到消毒目的。
從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意見來看,並未提及銀離子抗菌液能夠滅殺新型冠狀病毒,也沒有對銀離子抗菌液進行推薦。到目前為止,尚無權威機構證實銀離子或其抗菌液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滅殺作用。因此,銀離子或者其抗菌液是否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滅殺效果,需要進一步驗證。
綜上,利用銀離子抗菌液殺滅新型冠狀病毒這一說法缺乏科學依據。若將銀離子抗菌液噴在口罩上,更難保證能殺滅新冠病毒。
由此可知,消毒劑由於消毒原理和適用條件不同,並非都能高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日常使用消毒劑預防和殺滅新型冠狀病毒,應關注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
辟謠專家:袁智勤 北京化工大學副教授
復核專家:曹鼎 北京化工大學副教授
Ⅶ 快速滅活新冠病毒的消毒液獲批上市,此消毒液還有哪些亮點
病毒本身是脆弱的,在空氣中容易滅活,或者附著在非生物表面,所以“所有消毒劑都可以殺死新冠肺炎”的理論沒有錯。然而,並非所有消毒劑都能在短時間內滅活新型冠狀病毒。因此,應綜合考慮日常消毒劑的消毒原理、適用條件和消毒效率,選擇合適的消毒劑高效殺滅新型冠狀病毒。根據不同的消毒場景,可以選擇不同的消毒劑。
這種病毒對紫外線和高溫很敏感。56℃30分鍾、乙醚、75%乙醇(消毒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氯仿等脂類溶劑能有效滅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空氣消毒在呼吸道傳染病控制中作用有限,但在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轉移後的最後消毒中有意義。建議專業衛生人員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使用過氧乙酸或過氧化氫或移動紫外線消毒處理。雖然上述消毒劑對新型冠狀病毒都有較好的滅活效果,但作用原理並不完全相同。冠狀病毒屬於包膜親脂性病毒。乙醚、乙醇、氯仿等脂質體可使病毒表面的蛋白質變性,破壞病毒的脂質包膜結構,從而殺死新冠肺炎。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通過深度氧化病毒達到消毒的目的。
Ⅷ 含氯的消毒劑可以有效的滅活新型冠狀病毒
可以。
84消毒液、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等含氯消毒劑都屬於高效消毒劑,正確使用可以有效殺滅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各種病原微生物。
Ⅸ 甲醇和乙醚可以消滅新型冠狀病毒嗎
基於以往對冠狀病毒的了解,冠狀病毒對化學消毒劑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紫外線均可滅活病毒。
Ⅹ 只要是消毒劑都能有效殺滅新型冠狀病毒嗎
有很多網友認為:只要是消毒劑,日常生活中都能有效殺滅新型冠狀病毒。
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正確。
病毒本身很脆弱,在空氣中或者附著在非生物表面也容易失活,那麼「所有的消毒劑都可以殺滅新冠病毒」這一說法理論上沒有錯。但是,並非所有消毒劑都可以在短時間內使新型冠狀病毒滅活。因此,我們應該從日常消毒劑消毒原理、適用條件和消毒效率等角度考慮,選擇合適的消毒劑實現高效殺滅新型冠狀病毒。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0年3月4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對新型冠狀病毒毒理和防控方案已做出明確說明,該方案指出:「對冠狀病毒理化特性的認識多來自對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C 30分鍾、乙醚、75%乙醇(消毒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盡管以上消毒劑都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較好的滅活效果,但作用原理並不完全一樣。冠狀病毒屬於有包膜的親脂類病毒,乙醚、乙醇、氯仿等脂溶劑通過使病毒表面的蛋白質變性,並破壞病毒的脂包膜結構來殺滅新冠病毒。而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則是通過深度氧化病毒達到消毒目的。
由上可知,日常生活使用消毒劑如:消毒酒精、過氧乙酸和含氯消毒劑都可以用於有效滅活病毒。而乙醚、氯仿等脂溶劑由於具有強易燃性和對人體有較大的危害,不適用家庭日常消毒。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氯己定和含氯消毒劑名字裡面都帶「氯」,但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卻說氯己定沒有病毒滅活效果,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里需要跟大家補充說明一下,並非名字里含「氯」的消毒劑都是含氯消毒劑。含氯消毒劑是指溶於水中能產生次氯酸(次氯酸鈉)的消毒劑。因此,含氯消毒劑的主要殺菌成分應為次氯酸(次氯酸鈉)。如市售的84消毒液和漂白粉,其主要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鈉和次氯酸鈣,水溶液有效殺菌成分為次氯酸(次氯酸鈉),屬於典型的含氯消毒劑。因此,這些日常用消毒劑可用於高效滅火新型冠狀病毒。雖然含氯消毒劑的殺滅病毒能力強,但刺激性也強,不能直接對人體進行消毒。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避開皮膚和口鼻,且應在通風良好的區域配置和使用。
市場上常見的幾類名字含「氯」消毒劑:氯間二甲苯酚(又名:對氯間二甲苯酚、氯二甲酚)和對苯扎氯銨,其實都不是含氯消毒劑。氯間二甲苯酚則是一種酚類化合物,通過使蛋白質變性達到殺菌效果。苯扎氯銨化學名稱為氯化二甲基苄基烴銨,是一種季銨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也是廣譜殺菌劑,它主要是通過改變細菌胞漿膜通透性,使菌體胞漿物質外滲,阻礙其代謝而起殺滅作用。這兩種名字帶「氯」的消毒劑都不是含氯消毒劑。
氯己定化學名為雙氯苯雙胍己烷,與苯扎氯銨一樣也屬於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並非含氯消毒劑,且在高濃度時才呈現殺菌作用。因而,氯己定並不適用於高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
綜上,日常生活使用的消毒劑由於消毒原理和適用條件的差別,並非都能高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選用日常生活消毒劑殺滅新型冠狀病毒,應充分了解消毒劑消毒原理和適用條件。歸根結底,是否能有效滅殺新型冠狀病毒需要實驗室驗證或者在實際應用中驗證。普通家庭日常消毒可使用消毒酒精、過氧乙酸和含氯消毒劑等滅活病毒。苯扎氯銨、氯己定等消毒劑並不能高效滅活病毒。消毒酒精使用方便,價格低廉,建議作為日常殺滅新型冠狀病毒首選,但應注意勿將酒精大量噴灑在嬰幼兒和成人身體上,防止酒精過敏,且注意明火,防止火災。
辟謠專家:袁智勤 北京化工大學副教授
復核專家:曹鼎 北京化工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