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怎麼利用熒光猝滅進行化學分析

怎麼利用熒光猝滅進行化學分析

發布時間:2022-06-16 04:36:31

⑴ 利用熒光猝滅法進行定量分析的操作步驟是什麼被測物質有什麼特徵

被測物本身或者被測物與配合劑結合後必須能夠在特定波長的光激發下發出熒光。
操作步驟依據不同的分析方法有不同的步驟,沒有統一的要求。但在激發波長和測定波長上要進行仔細的選擇。

⑵ 熒光物含量測定方法的定量測定

熒光分析法的定量測定方法較多,可分為直接測定法和間接測定法兩類。
a.直接測定法:
利用熒光分析法對被分析物質進行濃度測定,最簡單的便是直接測定法。某些物質只要本身能發熒光,只須將含這類物質的樣品作適當的前處理或分離除去干擾物質,即可通過測量它的熒光強度來測定其濃度。具體方法有兩種。
1. 直接比較法:配製標准溶液的熒光強度Fx,已知標准溶液的濃度Cs,便可求得樣品中待測熒光物質的含量。
如果空白溶液的熒光強度調不到零,則必須從Fs和Fx值中扣除空白溶液的熒光強度F0,然後進行計算。
2. 標准曲線法:將已知含量的標准品經過和樣品同樣處理後,配成一系列標准溶液,測定其熒光強度,以熒光強度對熒光物質含量繪制標准曲線。再測定樣品溶液的熒光強度,由標准曲線便可求出樣品中待測熒光物質的含量。
為了使各次所繪制的標准曲線能重合一致,每次應以同一標准溶液對儀器進行校正。如果該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不夠穩定,則必須改用另一種穩定而熒光峰相近的標准溶液來進行校正。例如,測定維生素B1時,可用硫酸奎寧溶液作為基準校正儀器。
b、間接測定法:
有許多物質,它們本身不能發熒光,或者熒光量子產率很低,僅能顯現非常微弱的熒光,無法直接測定,這時可採用間接測定方法。
間接測定方法有以下幾種:
1.化學轉化法:通過化學反應將非熒光物質變為適合於測定的熒光物質。例如金屬與螯合劑反應生成具有熒光的螯合物。有機化合物可通過光化學反應、氧化還原、偶聯、縮合反等應,使它們轉化為熒光物質。
2.熒光猝滅法:這種方法是利用本身不發熒光的被分析物質能使某種熒光化合物的熒光猝滅的性質,通過測量熒光化合物熒光強度的下降,間接地測定該物質的濃度。
3.敏化發光法:對於很低濃度的分析物質,如果採用一般的熒s光測定方法,其熒光信號太弱而無法檢測,可使用一種物質(敏化劑)以吸收激發光,然後將激發光能傳遞給發熒光的分析物質,從而提高被分析物質測定的靈敏度。

⑶ 熒光的猝滅現象在熒光分析法中的利弊

溶液熒光的猝滅熒光猝滅廣義地說包括了任何可使熒光強度降低的作用。
狹義的僅僅指那些由於熒光物質分子與溶劑或溶質分子之間所發 生的導致熒光強度下降的物理或化學作用過程。相互作用所引起。

⑷ 熒光分析的應用

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發生熒光的無機物很少,但許多元素與有機試劑所組成的絡合物,在紫外線照射下會發生熒光,由其熒光強度和標准曲線可以測定該元素的含量。現在藉助於有機試劑進行熒光分析的元素已達60餘種。至於非金屬元素(如氟、氯、溴、碘、硫等)或過渡金屬元素(如銅、鐵、鈷、鎳、汞等)則可用熒光猝滅法進行測定。
熒光分析法的靈敏度很高,一般為微克/升,較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高二、三個數量級,與原子吸收光譜法相近。如採用激光時間分辨熒光法,靈敏度還可大大提高。例如,測定海水中鈾的檢出限可達0.04微克/升,測定銪的檢出限可達2皮克/升。 光離解反應常生成自由基,但自由基存在的時間很短,難於鑒定。隨著激光熒光法的發展,建立起皮秒脈沖激光熒光法,可用於鹵素芳族化合物的光離解反應的研究並用以鑒別所生成的自由基。在某一波長的皮秒激光脈沖的激發誘導下,鹵素芳族化合物發生光離解反應,C-X鍵分裂而生成自由基,用較第一種激光脈沖延遲數十皮秒的另一波長的皮秒激光脈沖進行激發,並繪制熒光光譜,可以對這些自由基進行鑒定。

⑸ 熒光猝滅的方法

熒光分子本身濃度增大使其熒光猝滅的現象稱為濃度猝滅或自猝滅。由於熒光的再吸收、熒光物質發生化學變化而觀察不到熒光的現象一般不稱為熒光猝滅。在利用熒光進行定量、液體閃擊計數等包含熒光過程的測定方法中,一定要注意溶劑、共存雜質、氧氣等猝滅劑的影響。
利用某種物質對某一種熒光物質的熒光猝滅作用而建立的對該猝滅劑的熒光測定方法,即為熒光猝滅法。一般而言,熒光猝滅法比直接熒光測定法更為靈敏,具有更高的選擇性。

⑹ 原子熒光光譜分析的基本原理

原子熒光光譜法是通過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輻射能激發下產生的熒光發射強度,來確定待測元素含量的方法。
氣態自由原子吸收特徵波長輻射後,原子的外層電子從基態或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經過約10-8s,又躍遷至基態或低能級,同時發射出與原激發波長相同或不同的輻射,稱為原子熒光。原子熒光分為共振熒光、直躍熒光、階躍熒光等。
發射的熒光強度和原子化器中單位體積該元素基態原子數成正比,式中:I f為熒光強度;φ為熒光量子效率,表示單位時間內發射熒光光子數與吸收激發光光子數的比值,一般小於1;Io為激發光強度;A為熒光照射在檢測器上的有效面積;L為吸收光程長度;ε為峰值摩爾吸光系數;N為單位體積內的基態原子數。
原子熒光發射中,由於部分能量轉變成熱能或其他形式能量,使熒光強度減少甚至消失,該現象稱為熒光猝滅。

⑺ 關於熒光分析的問題,急!!!!!!!!!

一般來說,化學分析法比熒光分析法更為准確。 但是熒光分析以其不需要復雜的制樣過程,分析時間短,可實現多種元素同時無損檢測等特點得到越來越廣泛地應用。
提高熒光分析法准確度的方法如下:
(1)溶劑:溶劑能影響熒光效率,改變熒光強度,因此,在測定時必須用同一溶劑。

(2)濃度:在較濃的溶液中,熒光強度並不隨溶液濃度呈正比增長。因此,必須找出與熒光強度呈線性的濃度范圍。

(3)酸度:熒光光譜和熒光效率常與溶液的酸度有關,因此,須通過條件試驗,確定最適宜的pH值范圍。

(4)溫度:熒光強度一般隨溫度降低而提高,因此,有些熒光儀的液槽配有低溫裝置,使熒光強度增大,以提高測定的靈敏度。在高級的熒光儀中,液槽四周有冷凝水並附有恆溫裝置,以便使溶液的溫度在測定過程中盡可能保持恆定。

(5)時間:有些熒光化合物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形成;有些熒光物質在激發光較長時間照射下會發生光分解。因此,過早或過晚測定熒光強度均會帶來誤差。必須通過條件試驗確定最適宜的測定時間,使熒光強度達到量大且穩定。為了避免光分解所引起的誤差,應在熒光測定的短時間內才打開光閘其餘時間均應關閉。

(6)共存干擾物質 有些干擾物質能與熒光分子作用使熒光強度顯著下降,這種現象稱為熒光的猝滅(quenching);有些共存物質能產生熒光或產生散射光,也會影響熒光的正確測量。故應設法除去干擾物,並使用純度較高的溶劑和試劑。

⑻ 熒光淬滅是什麼什麼原理

熒光猝滅是熒光物質分子與溶劑分子之間發生猝滅,熒光猝滅分為靜態猝滅和動態猝滅。利用某種物質對某一種熒光物質的熒光猝滅作用而建立的對該猝滅劑的熒光測定方法,即為熒光猝滅法。

熒光分子本身濃度增大使其熒光猝滅的現象稱為濃度猝滅或自猝滅。由於熒光的再吸收、熒光物質發生化學變化而觀察不到熒光的現象一般不稱為熒光猝滅。在利用熒光進行定量、液體閃擊計數等包含熒光過程的測定方法中,一定要注意溶劑、共存雜質、氧氣等猝滅劑的影響。

熒光淬滅注意事項

標記樣品的熒光淬滅是在熒光顯微鏡和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時遇到的主要問題。由於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具有更強的功率和聚焦更准確的光束,與普通熒光顯微鏡相比,標本的光漂白作用更為明顯,熒光素的熒光可在連續觀察過程中逐漸減弱或消失。

因此,應考慮使用抗熒光淬滅劑(抗熒光衰減劑)。常用抗熒光淬滅劑有P-苯二胺(Para-phenylene diamine,PPD)、n-丙基沒食子酸鹽(propyl gallate,NPG)、1,4-二偶氮雙環[2,2,2)-辛烷(1,4-diazobicyelo(2,2,2)-octane,DABCO)等。

⑼ 簡述熒光猝滅法與直接熒光法所得工作曲線的異同

淬滅是激發態通過非輻射復合的途徑達到弛豫,光穩定的一種。Quench本意為用水澆滅,淬滅為外來詞彙,並沒有「突然熄滅」中「突然」之意,故「猝滅」應為誤傳。

熒光淬滅是指熒光物質分子與溶劑分子之間發生淬滅,熒光猝滅分為靜態淬滅和動態淬滅。利用某種物質對某一種熒光物質的熒光淬滅作用而建立的對該淬滅劑的熒光測定方法,即為熒光猝滅法。

中文名

熒光淬滅

外文名

fluorescence quenching

釋義

淬滅劑的熒光測定方法

性質

化學術語

定義

熒光淬滅(fluorescence quenching)是指熒光物質分子與溶劑分子之間所發生的導致:



EB-DNA體系發射光譜圖

①熒光強度變化



②相關的激發峰位變化



③熒光峰位變化

物理或化學作用過程。與熒光物質分子發生相互作用而引起熒光強度變化和相關的激發峰位和熒光峰位變化的物質被稱為熒光淬滅劑(quencher)。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應中,電子受體即為熒光淬滅劑。[1]

分類

熒光淬滅分為靜態淬滅和動態淬滅。

基態熒光分子與淬滅劑之間通過弱的結合生成復合物,且該復合物使熒光完全淬滅的現象稱為靜態淬滅。

激發態熒光分子與淬滅劑發生能量轉移或物理碰撞使其熒光淬滅則稱為動態淬滅。

方法

熒光分子本身濃度增大使其熒光猝滅的現象稱為濃度猝滅或自猝滅。由於熒光的再吸收、熒光物質發生化學變化而觀察不到熒光的現象一般不稱為熒光猝滅。在利用熒光進行定量、液體閃擊計數等包含熒光過程的測定方法中,一定要注意溶劑、共存雜質、氧氣等猝滅劑的影響。

利用某種物質對某一種熒光物質的熒光猝滅作用而建立的對該猝滅劑的熒光測定方法,即為熒光猝滅法。一般而言,熒光猝滅法比直接熒光測定法更為靈敏,具有更高的選擇性。

影響因素

分子結構和化學環境是影響物質發射熒光和熒光強度的重要因素. 至少具有一個芳環或具有多個共軛雙鍵的有機化合物容易產生熒光,稠環化合物也會產生熒光.飽和的或只有一個雙鍵的化合物,不呈現顯著的熒光.最簡單的雜環化合物,如吡啶,呋喃,噻吩和吡咯等,不產生熒光。

取代基的性質對熒光體的熒光特性和強度均有強烈影響.苯環上的取代基會引起最大吸收波長的位移及相應熒光峰的改變.通常給電子基團,如-NH2-,-OH,-OCH3,-NHCH3和-N(CH3)2等,使熒光增強;吸電子基團,如-CL,-Br,-

閱讀全文

與怎麼利用熒光猝滅進行化學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