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陶瓷的釉彩哪些是無毒的,哪些是有毒的,如何區分
簡單來說瓷器的安全性主要看兩點:瓷器的原料,瓷器的燒成。
陶瓷的原料包括泥料(坯體原料),釉料(釉面原料)和繪料(裝飾原料)。
好茶,豈止於茶
茶好器不對,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我是佳逸茶具茶小逸
只做好茶具,讓喝茶更快樂
B. 如何鑒別建盞是否添加過化學原料
沒有哪一個陶瓷不是依靠化學變化燒制而成的。就大家常常擔心建盞化學釉或者有毒之類的重點就落在建盞是否含有重金屬上。建盞的釉彩裡面有三個成分:
一、釉基,就是它的基礎,就是玻璃質感的成分,大多就是石英(氧化硅)一類的;
二、發色劑,這當然也是礦物,例如氧化鈷發藍色,氧化銅發綠色等等,而建盞主要就是氧化鐵。
三、助熔劑,例如長石、或草木灰或鋇,助熔劑可以幫助石英降低熔點,建盞高溫1300多°燒制而成,釉色需要1100多度高溫才能起變化。所以只要確定是正宗鐵胎建盞,用的礦物釉燒制,就完全不必擔心安全性,是否有毒的問題了!
C. 原礦釉和化學釉的區別在哪
化學釉普遍安全,除非是故意添加有害物質,原礦釉反而有可能有潛在不安全因素。
化學釉的優點是成分穩定,成本可控,工藝可控,從安全性、成品穩定性和經濟性上都有優勢。所以普遍用於大批量製作的日用品工藝品上。
原礦釉從特點來說與化學釉正相反。因為使用原礦作為原料,有很多不確定性。首先是礦物成分不穩定。未經工業提煉的原礦可能每一塊礦石都會有微妙的成分差別,換個坑成分就差很多,不同產地的礦石更是千差萬別。
這些差別提現到陶瓷製作上可能就會出現不同批次的產品會有微小差異,甚至出現很大不同。
如果是用來批量製作日用器,這會給產品生產帶來極大的麻煩。所以早先使用原礦釉的窯口如果想做出一致的產品,可能就得每批原料做一次試燒調整,這就對燒制師傅及製作工藝的技術要求很高,甚至達到玄學的程度,需要根據情況不停微調。
各地傳統窯口受原材料和工藝的限制,形成不同特色的瓷種,很難異地復制。特別是屬於顏色釉或者窯變釉類型的瓷器,更是很難完全一致。
優點是每種瓷種都會有特定的工藝和不同產品特色,甚至每一窯都會出現不同效果,每次出窯都值得期待。不完全可控對於批量生產不是好事,但對藝術作品和一些觀賞陳設品反而可能是好事。每一次的製作生產都可能帶來不同的驚喜,當然也有可能是驚嚇 。
D. 瓷器釉料什麼是礦物釉、什麼是化學釉
化學釉水,是用「工業色素」將「釉水」染色後,需要用「氧化焰」低溫燒造的方式來燒造瓷器。礦質釉水,是以礦質中的高純度「鐵元素」為著色條件,需要通過「還原焰」高溫燒造的方式來燒造瓷器。礦質釉水是一種不同於二元配方的灰釉,也不同於一元配方的土釉,是採用多種天然材料或簡單人工合成材料配製的釉料。
化學釉水燒造出來的汝窯具有:「簡單工藝」、「高成品率」和「超低成本」的特點,使得「化學釉水」燒造的瓷器,具有暴利的條件。
礦質釉水燒造出來的瓷器具有:「工藝復雜」、「低成品率」和「成本很高」的特點,使得「礦質釉水」燒造的瓷器,具有很高的燒造難度和燒造風險。
(4)陶瓷化學釉怎麼分辨擴展閱讀:
釉的種類繁多,按組成可分為石灰釉、長石釉、鉛釉、鋯釉、硼釉、鉛硼釉、鹽釉、土釉等;按外觀可分為透明釉、乳濁釉、顏色釉、結晶釉、金砂釉、無光釉、碎紋釉等;顏色釉的顏色是多種多樣的,有紅、黃、藍、白、黑、青花等。
釉料中部分原料為熔塊細磨成釉漿時稱為熔塊釉。不用熔塊者為生釉或生料釉。按照釉的熔制溫度的高低還可分為高溫釉(>1250℃)、中溫釉(1100~1250℃)和低溫釉(<1100℃)等。
按導電性能分為普通釉和半導體釉。釉漿通常採用天然礦物原料(如長石、方解石、石英、滑石、高嶺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料,經細磨製成。
網路-瓷釉
網路-多元釉
E. 怎樣鑒定瓷器上彩釉是礦物質釉還是現在的化學秞
主要區別還是看顏色,礦物染料裡面含有其他的成份,所以表現的就是一種「復合」的顏色,不是那麼「純正」,但是化學染料顏色很「純正」表現藍色就是純粹的藍色,但是我國人們對瓷器的顏色長期已經適應礦物染料的「不純正」的顏色,對於「純正」的化學染料反而不欣賞,另外礦物染料都是老瓷器或新瓷器,但是化學染料一定是新瓷器或近代瓷器。謝謝
F. 古陶瓷釉面鑒定方法
釉是陶瓷器表面的一種玻璃質層。釉層的作用是使陶瓷表面光潔美麗,吸水性小,易於洗滌和保持潔凈。由於釉的化學性質穩定,釉面硬度大,又使瓷器具有經久耐用和耐酸、鹼、鹽侵蝕的能力。此外,顏色釉還能起到裝飾作用,使瓷器美觀。
我國古代陶瓷釉的種類很多,按照不同的標准,有著不同的分類方法。按照釉的成分,可以分為石灰釉、長石釉等;按照燒成溫度,可以分為高溫釉和低溫釉;按照燒成後的外表特徵,可以分為透明釉、乳濁釉、顏色釉、有光釉、無光釉、結晶釉、玻璃釉、開片釉、窯變釉等。此外,施釉方法也有多種,如浸釉、蘸釉、澆釉、噴釉、盪釉、滾釉、刷釉等。
釉與器物窯口鑒定
古代陶瓷生產,釉的材料來源,同胎土一樣,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由於釉的成分不同,以及燒成溫度、窯內氣氛、施釉方法、工藝技術等方面的差異,各個地區、各個窯口的陶瓷產品在釉方面往往會形成一定的特色,具有比較鮮明的特徵。如唐代壽州窯瓷器以生產黃釉為主,另外還有黑釉、茶葉末釉和窯變釉等。黃釉色調深淺不一,釉色呈現出黃、蠟黃、鱔魚黃、黃綠、黃褐等色,器物積釉較厚處常呈現翠青色窯變釉。採用蘸釉法施釉,一般施釉不及底,多數器物的底和圈足無釉,常有流釉現象,在器物下腹部出現蠟類痕。釉層厚薄不均,釉色濃淡不一,玻璃質感強。胎釉結合有時不緊密,出現剝釉和自然開片現象。
古代瓷窯,有的雖然同時生產多種釉色的產品,但一般都以一種或幾種釉色的產品而聞名。如邢窯、定窯的白釉,壽州窯的黃釉,汝窯、南宋官窯、耀州窯、越窯、龍泉窯的青釉,建窯的黑釉,鈞窯的天青釉、月白釉、玫瑰紫釉等。一些窯口釉的特徵,有時甚至比胎的特徵更明顯。有經驗的古陶瓷鑒定者,有時只需要看一看器物的釉,即能大致斷定其窯口。如鈞窯的蚯蚓走泥紋、定窯的蠟淚痕與竹絲刷痕、宋代耀州窯瓷器底足處的姜黃色釉等特徵,這些都是鑒定瓷器窯口、乃至真偽的要點之一。
G. 如何通過對釉面的判斷來區分新老瓷器
H. 如何區分瓷器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
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都是指對瓷器表面進行裝飾的一種手段。區分的方法主要是憑眼看和手感 :
一、彩的位置不同
釉上彩瓷器,彩在釉上,摸上去有凸起之感。
釉中彩,彩夾在兩層釉中,是名副其實的釉中彩瓷器。
釉下彩瓷器,彩在釉下,永不褪脫,光滑平整。
二、工藝不同
釉上彩瓷器,在已燒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繪畫進行裝飾的品種。
釉中彩瓷器,有兩種生產方法:一是將色料加點或彩繪於釉面上,然後經高溫一次燒成。二是將施過釉的坯胎先經800℃低溫素燒,然後彩繪,接著又在表面噴一層薄釉,再經高溫燒成。
釉下彩,是在成型的胎體上用色料繪畫,上釉後以高溫一次燒成的瓷器品種。
(8)陶瓷化學釉怎麼分辨擴展閱讀
釉下彩瓷和釉中彩瓷器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即釉下彩瓷器的施彩紋飾部分不凸出釉面,有的甚至下凹。這是因為彩料繪於胎面被吸附,並且罩釉時釉水消耗氣壓下自然勻平所致。而釉中彩繪器是在平勻的釉面加繪一層彩料,增加了紋飾部分的總厚度。
這樣就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燒成效果:
1、若在高溫粘度較低、流動性較大的釉面施彩,則在高溫熔融作用和大氣壓力作用下,彩料沉入釉中後彩器釉面均勻平整,無凸起現象。
2、若在濃度相對較高、瓷釉釉汁高溫粘試較大,從而熔融後流動性小的乳濁釉面施彩,則燒成時窯溫雖能達到胎體瓷化和釉層玻化要求,但釉面不易流動勻平,因而彩料及其周圍的釉面多多少少都有凸起現象。
I. 在瓷器上怎樣分辨化工顏料與古代顏料
從胎體的光潔度、白度和透明度上鑒別。「7501
瓷」是特選江西撫州的一種
非常珍稀的優質高嶺土做原料,這種高嶺土今天已經非常稀少了,用此原料製成的
瓷器,呈半薄胎狀,通體晶瑩剔透,溫潤如玉,潔白無瑕;逆光視之,器壁非常均
勻,成半透明狀;以手指輕擊,其聲音清脆悅耳。而近幾年的仿品無法找到這樣高
質量的原料,所以胎釉顯得粗糙,而且表面常常呈現深淺不均,或帶有疵點,敲擊
出來的聲音有些發悶,逆光看時更可發現器壁薄厚不勻的現象。
四、從繪畫技巧上鑒別。當年參加「7501
瓷」繪制的都是名傳四海的繪瓷大師,
如王錫良、章鑒、張松茂、汪桂英、劉平等人,而且在繪制時各位大師又都只繪制
自己最純熟的部位,如花卉的枝幹由王錫良、戴榮華繪制,點花朵的洋紅由劉平、
徐亞鳳、舒惠娟承擔,其餘部分由章鑒、汪桂英等人繪制。所以整個瓷器的畫麵粉
潤嬌美,生動自然,枝乾花朵渾然一體,認真欣賞找不出一點敗筆。而仿製的「毛瓷」
顏色既不鮮亮,枝幹配合也缺乏渾然一體的意境,有時還會出現畫面的中斷、顏色
的變態等現象。雖然有些仿品也不惜使用好的呈色劑,但由於「7501
瓷」中花朵的紅
色使用的是以黃金作呈色劑的特殊顏料,難以尋找,且價格昂貴,制假者為牟利絕
不肯做如此大的投入,所以不管是梅花還是桃花,都顯得暗淡無神,只要對照真品
的圖錄比較,真品就十分鮮明了。
五、從燒制工藝上來鑒別。「7501
瓷」入窯時,是裝在特製的匣缽中隔火燒制的,
瓷胎的燒制溫度要達到
1400°C。在高溫下隔火燒制的瓷胎瓷化徹底,無論光潔度、
硬度、潔白度都能達到很高水平。而現代仿品都是用氣窯無匣燒制,溫度無法達到
1400°C。而且在升溫速度、水氣蒸發、有機物溢出等幾個環節上,都與真「毛瓷」有
較大差距,所以不可能有真「毛瓷」那樣的胎質,繪畫、顏色也不可能有相得益彰的效
果。尤其明顯的是,釉上彩的水點梅花器物,是在胎體燒成後在瓷胎上再繪制花卉,
然後二次入窯燒成的。在選擇成品瓷胎時,凡胎上有薄厚不勻或其他瑕疵的,不可
能再將其繪上花卉圖案,製成成品。因此,凡發現瓷胎有毛病的釉上彩瓷器,可以
一律定為偽品
J. 如何鑒別「化學釉」和「礦物釉」的區別
化學釉也是從礦料中提純出來的;所以純度高,無色階感;色度飽滿,微觀觀察應無晶體顆粒礦物未分解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