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綜合知識 > 什麼是路由器

什麼是路由器

發布時間:2022-07-03 09:11:53

❶ 什麼叫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又稱路徑器)是一種計算機網路設備,它能將數據通過打包一個個網路傳送至目的地(選擇數據的傳輸路徑),這個過程稱為路由。路由器就是連接兩個以上各別網路的設備,路由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層——即網路層。
路由器(Router),是連接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號。 路由器是互聯網路的樞紐,"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成為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接、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互聯網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路由和交換機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機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路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機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❷ 什麼是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計算機名詞。
要解釋路由器的概念,首先要介紹什麼是路由。所謂「路由」,是指把數據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行為和動作,而路由器,正是執行這種行為動作的機器,它的英文名稱為Router。是使用一種或者更多度量因素的網路層設備,它決定網路通信能夠通過的最佳路徑。路由器依據網路層信息將數據包從一個網路前向轉發到另一個網路。偶爾也稱為網關(盡管網關的這個定義現在己經過時)。

路由器是互聯網路中必不可少的網路設備之一,路由器是一種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它能將不同網路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路。路由器有兩大典型功能,即數據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數據通道功能包括轉發決定、背板轉發以及輸出鏈路調度等,一般由特定的硬體來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軟體來實現,包括與相鄰路由器之間的信息交換、系統配置、系統管理等。
路由器的功能
簡單的講,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幾種功能:
第一,網路互連,路由器支持各種區域網和廣域網介面,主要用於互連區域網和廣域網,實現不同網路互相通信;
第二,數據處理,提供包括分組過濾、分組轉發、優先順序、復用、加密、壓縮和防火牆等功能;
第三,網路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錯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路由器(Router)是一種負責尋徑的網路設備,它在互連網路中從多條路徑中尋找通訊量最少的一條網路路徑提供給用戶通信。路由器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對用戶提供最佳的通信路徑,路由器利用路由表為數據傳輸選擇路徑,路由表包含網路地址以及各地址之間距離的清單,路由器利用路由表查找數據包從當前位置到目的地址的正確路徑。路由器使用最少時間演算法或最優路徑演算法來調整信息傳遞的路徑,如果某一網路路徑發生故障或堵塞,路由器可選擇另一條路徑,以保證信息的正常傳輸。路由器可進行數據格式的轉換,成為不同協議之間網路互連的必要設備。
路由器使用尋徑協議來獲得網路信息,採用基於「尋徑矩陣」的尋徑演算法和准則來選擇最優路徑。按照OSI參考模型,路由器是一個網路層系統。路由器分為單協議路由器和多協議路由器。

為了完成「路由」的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在路由器中涉及到兩個有關地址的名字概念,那就是:靜態路由表和動態路由表。由系統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稱之為靜態(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統安裝時就根據網路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的,它不會隨未來網路結構的改變而改變。動態(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據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據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路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

為了簡單地說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現在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簡單的網路。如圖所示,A、B、C、D四個網路通過路由器連接在一起。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在如圖所示網路環境下路由器又是如何發揮其路由、數據轉發作用的。現假設網路A中一個用戶A1要向C網路中的C3用戶發送一個請求信號時,信號傳遞的步驟如下:

第1步:用戶A1將目的用戶C3的地址C3,連同數據信息以數據幀的形式通過集線器或交換機以廣播的形式發送給同一網路中的所有節點,當路由器A5埠偵聽到這個地址後,分析得知所發目的節點不是本網段的,需要路由轉發,就把數據幀接收下來。

第2步:路由器A5埠接收到用戶A1的數據幀後,先從報頭中取出目的用戶C3的IP地址,並根據路由表計算出發往用戶C3的最佳路徑。因為從分析得知到 C3的網路ID號與路由器的C5網路ID號相同,所以由路由器的A5埠直接發向路由器的C5埠應是信號傳遞的最佳途經。

第3步:路由器的C5埠再次取出目的用戶C3的IP地址,找出C3的IP地址中的主機ID號,如果在網路中有交換機則可先發給交換機,由交換機根據 MAC地址表找出具體的網路節點位置;如果沒有交換機設備則根據其IP地址中的主機ID直接把數據幀發送給用戶C3,這樣一個完整的數據通信轉發過程也完成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不管網路有多麼復雜,路由器其實所做的工作就是這么幾步,所以整個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基本都差不多。當然在實際的網路中還遠比上圖所示的要復雜許多,實際的步驟也不會像上述那麼簡單,但總的過程是這樣的。

增加路由器涉及的基本協議
路由器英文名稱為Router,是一種用於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這些網路可以是幾個使用不同協議和體系結構的網路(比如互聯網與區域網),可以是幾個不同網段的網路(比如大型互聯網中不同部門的網路),當數據信息從一個部門網路傳輸到另外一個部門網路時,可以用路由器完成。現在,家庭區域網也越來越多地採用路由器寬頻共享的方式上網。

路由器在連接不同網路或網段時,可以對這些網路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然後「翻譯」成雙方都能「讀」懂的數據,這樣就可以實現不同網路或網段間的互聯互通。同時,它還具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路徑的功能以及過濾和分隔網路信息流的功能。目前,路由器已成為各種骨幹網路內部之間、骨幹網之間以及骨幹網和互聯網之間連接的樞紐。

NAT:全稱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路地址轉換),路由器通過NAT功能可以將區域網內部的IP地址轉換為合法的IP地址並進行Internet的訪問。比如,區域網內部有個IP地址為192.168.0.1的計算機,當然通過該IP地址可以和內網其他的計算機通信;但是如果該計算機要訪問外部Internet網路,那麼就需要通過NAT功能將192.168.0.1轉換為合法的廣域網IP地址,比如210.113.25.100。

DHCP:全稱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動態主機配置協議),通過DHCP功能,路由器可以為網路內的主機動態指定IP地址,而不需要每個用戶去設置靜態IP地址,並將TCP/IP配置參數分發給區域網內合法的網路客戶端。

DDNS: 全稱Dynamic Domain Name Server(動態域名解析系統),通常稱為「動態DNS」,因為對於普通的寬頻上網使用的都是ISP(網路服務商)提供的動態IP地址。如果在區域網內建立了某個伺服器需要Internet用戶進行訪問,那麼,可以通過路由器的DDNS功能將動態IP地址解析為一個固定的域名,比如www.cpcw.com,這樣Internet用戶就可以通過該固定域名對內網伺服器進行訪問。

PPPoE:全稱Point to Point Protocal over Ethernet(乙太網上的點對點協議),通過PPPoE技術,可以讓寬頻數據機(ADSL、Modem)用戶獲得寬頻網的個人身份驗證訪問,能為每個用戶創建虛擬撥號連接,這樣就可以高速連接到Internet。路由器具備該功能,可以實現PPPoE的自動撥號連接,這樣與路由器連接的用戶可以自動連接到Internet。

ICMP:全稱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協議),該協議是TCP/IP協議集中的一個子協議,主要用於在主機與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信息,包括報告錯誤、交換受限控制和狀態信息等。

與交換機的區別
總的來說,路由器與交換機的主要區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工作層次不同

最初的的交換機是工作在OSI/RM開放體系結構的數據鏈路層,也就是第二層,而路由器一開始就設計工作在OSI模型的網路層。由於交換機工作在OSI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比較簡單,而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層(網路層),可以得到更多的協議信息,路由器可以做出更加智能的轉發決策。

(2)數據轉發所依據的對象不同

交換機是利用物理地址或者說MAC地址來確定轉發數據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則是利用不同網路的ID號(即IP地址)來確定數據轉發的地址。IP地址是在軟體中實現的,描述的是設備所在的網路,有時這些第三層的地址也稱為協議地址或者網路地址。MAC地址通常是硬體自帶的,由網卡生產商來分配的,而且已經固化到了網卡中去,一般來說是不可更改的。而IP地址則通常由網路管理員或系統自動分配。

(3)傳統的交換機只能分割沖突域,不能分割廣播域;而路由器可以分割廣播域

由交換機連接的網段仍屬於同一個廣播域,廣播數據包會在交換機連接的所有網段上傳播,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通信擁擠和安全漏洞。連接到路由器上的網段會被分配成不同的廣播域,廣播數據不會穿過路由器。雖然第三層以上交換機具有VLAN功能,也可以分割廣播域,但是各子廣播域之間是不能通信交流的,它們之間的交流仍然需要路由器。

(4)路由器提供了防火牆的服務

路由器僅僅轉發特定地址的數據包,不傳送不支持路由協議的數據包傳送和未知目標網路數據包的傳送,從而可以防止廣播風暴。

交換機一般用於LAN-WAN的連接,交換機歸於網橋,是數據鏈路層的設備,有些交換機也可實現第三層的交換。路由器用於WAN-WAN之間的連接,可以解決異性網路之間轉發分組,作用於網路層。他們只是從一條線路上接受輸入分組,然後向另一條線路轉發。這兩條線路可能分屬於不同的網路,並採用不同協議。相比較而言,路由器的功能較交換機要強大,但速度相對也慢,價格昂貴,第三層交換機既有交換機線速轉發報文能力,又有路由器良好的控制功能,因此得以廣泛應用。

目前個人比較多寬頻接入方式就是ADSL,因此筆者就ADSL的接入來簡單的說明一下。現在購買的ADSL貓大多具有路由功能(很多的時候廠家在出廠時將路由功能屏蔽了,因為電信安裝時大多是不啟用路由功能的,啟用DHCP。打開ADSL的路由功能),如果個人上網或少數幾台通過ADSL本身就可以了,如果電腦比較多你只需要再購買一個或多個集線器或者交換機。考慮到如今集線器與交換機的價格相差十分小,不是特殊的原因,請購買一個交換機。不必去追求高價,因為如今產品同質化十分嚴重,我最便宜的交換機現在沒有任何問題。給你一個參考報價,建議你購買一個8口的,以滿足擴充需求,一般的價格100元左右。接上交換機,所有電腦再接到交換機上就行了。餘下所要做的事情就只有把各個機器的網線插入交換機的介面,將貓的網線插入uplink介面。然後設置路由功能,DHCP等, 就可以共享上網了。

看完以上的解說讀者應該對交換機、集線器、路由器有了一些了解,目前的使用主要還是以交換機、路由器的組合使用為主,具體的組合方式可根據具體的網路情況和需求來確定。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路由器接收來自它連接的某個網站的數據。
2、路由器將數據向上傳遞,並且(必要時)重新組合IP數據報。
3、路由器檢查IP頭部中的目的地址,如果目的地址位於發出數據的那個網路,那麼路由器就放下被認為已經達到目的地的數據,因為數據是在目的計算機所在網路上傳輸。
4、如果數據要送往另一個網路,那麼路由器就查詢路由表,以確定數據要轉發到的目的地。
5、路由器確定哪個適配器負責接收數據後,就通過相應的軟體傳遞數據,以便通過網路來傳送數據。

❸ 什麼是移動路由器啊

路由器(Router),是連接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號。 路由器是互聯網路的樞紐,"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成為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接、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互聯網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路由和交換機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機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路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機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說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❹ 路由器是什麼

路由器(Router,又稱路徑器)是一種計算機網路設備,它能將數據包通過一個個網路傳送至目的地(選擇數據的傳輸路徑),這個過程稱為路由。路由器就是連接兩個以上各別網路的設備,路由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層——即網路層,例如網際協議(Internet
Protocol,IP)層。

❺ 什麼是路由器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幾種功能;1.網路互聯,主要用於互聯區域網和廣域網,實現不同網路互聯通信。2.數據處理,提供包括分組過濾、分組轉發、優先順序、復用、加密、壓縮和防火牆等功能。3.網路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錯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路由器根據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由表。自動學習和記憶網路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

❻ 什麼是路由器

路由器
解釋路由器的概念,首先得知道什麼是路由。所謂「路由」,是指把數據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行為和動作,而路由器,正是執行這種行為動作的機器,它的英文名稱為Router,是一種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它能將不同網路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路。

簡單的講,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幾種功能:

第一,網路互連,路由器支持各種區域網和廣域網介面,主要用於互連區域網和廣域網,實現不同網路互相通信;

第二,數據處理,提供包括分組過濾、分組轉發、優先順序、復用、加密、壓縮和防火牆等功能;

第三,網路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錯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為了完成「路由」的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在路由器中涉及到兩個有關地址的名字概念,那就是:靜態路由表和動態路由表。由系統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稱之為靜態(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統安裝時就根據網路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的,它不會隨未來網路結構的改變而改變。動態(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據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據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路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

為了簡單地說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現在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簡單的網路。如圖所示,A、B、C、D四個網路通過路由器連接在一起。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在如圖所示網路環境下路由器又是如何發揮其路由、數據轉發作用的。現假設網路A中一個用戶A1要向C網路中的C3用戶發送一個請求信號時,信號傳遞的步驟如下:

第1步:用戶A1將目的用戶C3的地址C3,連同數據信息以數據幀的形式通過集線器或交換機以廣播的形式發送給同一網路中的所有節點,當路由器A5埠偵聽到這個地址後,分析得知所發目的節點不是本網段的,需要路由轉發,就把數據幀接收下來。

第2步:路由器A5埠接收到用戶A1的數據幀後,先從報頭中取出目的用戶C3的IP地址,並根據路由表計算出發往用戶C3的最佳路徑。因為從分析得知到C3的網路ID號與路由器的C5網路ID號相同,所以由路由器的A5埠直接發向路由器的C5埠應是信號傳遞的最佳途經。

第3步:路由器的C5埠再次取出目的用戶C3的IP地址,找出C3的IP地址中的主機ID號,如果在網路中有交換機則可先發給交換機,由交換機根據MAC地址表找出具體的網路節點位置;如果沒有交換機設備則根據其IP地址中的主機ID直接把數據幀發送給用戶C3,這樣一個完整的數據通信轉發過程也完成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不管網路有多麼復雜,路由器其實所作的工作就是這么幾步,所以整個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基本都差不多。當然在實際的網路中還遠比上圖所示的要復雜許多,實際的步驟也不會像上述那麼簡單,但總的過程是這樣的。

增加路由器涉及的基本協議

路由器英文名稱為Router,是一種用於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這些網路可以是幾個使用不同協議和體系結構的網路(比如互聯網與區域網),可以是幾個不同網段的網路(比如大型互聯網中不同部門的網路),當數據信息從一個部門網路傳輸到另外一個部門網路時,可以用路由器完成。現在,家庭區域網也越來越多地採用路由器寬頻共享的方式上網。

路由器在連接不同網路或網段時,可以對這些網路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然後「翻譯」成雙方都能「讀」懂的數據,這樣就可以實現不同網路或網段間的互聯互通。同時,它還具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路徑的功能以及過濾和分隔網路信息流的功能。目前,路由器已成為各種骨幹網路內部之間、骨幹網之間以及骨幹網和互聯網之間連接的樞紐。

NAT:全稱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路地址轉換),路由器通過NAT功能可以將區域網內部的IP地址轉換為合法的IP地址並進行Internet的訪問。比如,區域網內部有個IP地址為192.168.0.1的計算機,當然通過該IP地址可以和內網其他的計算機通信;但是如果該計算機要訪問外部Internet網路,那麼就需要通過NAT功能將192.168.0.1轉換為合法的廣域網IP地址,比如210.113.25.100。

DHCP:全稱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動態主機配置協議),通過DHCP功能,路由器可以為網路內的主機動態指定IP地址,而不需要每個用戶去設置靜態IP地址,並將TCP/IP配置參數分發給區域網內合法的網路客戶端。

DDNS:全稱Dynamic Domain Name Server(動態域名解析系統),通常稱為「動態DNS」,因為對於普通的寬頻上網使用的都是ISP(網路服務商)提供的動態IP地址。如果在區域網內建立了某個伺服器需要Internet用戶進行訪問,那麼,可以通過路由器的DDNS功能將動態IP地址解析為一個固定的域名,比如www.cpcw.com,這樣Internet用戶就可以通過該固定域名對內網伺服器進行訪問。

PPPoE:全稱PPP over Ethernet(乙太網上的點對點協議),通過PPPoE技術,可以讓寬頻數據機(比如ADSL Modem)用戶獲得寬頻網的個人身份驗證訪問,能為每個用戶創建虛擬撥號連接,這樣就可以高速連接到Internet。路由器具備該功能,可以實現PPPoE的自動撥號連接,這樣與路由器連接的用戶可以自動連接到Internet。

ICMP:全稱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協議),該協議是TCP/IP協議集中的一個子協議,主要用於在主機與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信息,包括報告錯誤、交換受限控制和狀態信息等。

❼ 路由器是什麼東西

路由器是一種連接多個網路的網路設備,它能將不同網路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路。什麼是路由器,路由器(Router)在OSI/RM中完成網路層中繼或第三層中繼的任務,從事不同網路之間的數據包的存儲和分組(Packet)轉發,是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所謂邏輯網路是代表一個單獨的網路或者一個子網)的網路設備。它具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路徑的功能,能在多個網路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數據分組和介質訪問方法連接各種子網;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屬網路層的一種互聯設備。它不關心各子網使用的硬體設備,但要求運行與網路層協議相一致的軟體。一般說來,異種網路互聯與多個子網互聯都應採用路由器來完成。由於它在兩個區域網的網路層之間按幀傳輸數據時,需要改變兩個區域網幀中的地址,亦即決定在網路之間數據傳輸時的路由去向,所以叫「路由器」。
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遠程路由器兩類。本地路由器用來連接網路傳輸介質,如光纖、同軸電纜;遠程路由器則用來連接遠程傳輸介質,並要求具有相應的設備,如電話線要配數據機,DDN需要配DTU,無線連接則要求有無線接收機和發射機。

路由器有兩大典型功能,即數據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數據通道功能包括轉發決定、轉發以及輸出數據鏈路調度等,一般由硬體來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軟體來實現,包括與相鄰路由器之間的信息交換、系統配置、系統管理等。

路由器基本功能介紹

傳統上,路由器工作於所謂網路7層協議模型中的第3層,其主要任務是接收來自一個網路介面的數據包,根據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決定轉發到哪個目的地,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就是最終目的點,並決定從哪個網路介面轉發出去。這是路由器的最基本功能——數據包轉發功能。

根據TCP/IP協議,路由器的數據包具體轉發過程是:

1.網路介面接收數據包的不同的物理網路介質,決定了不同的網路介面,如對應於10Base-T乙太網,路由器有10Base-T乙太網介面;對應於DDN,路由器有V.35介面。

2.根據網路物理介面,路由器調用相應的鏈路層以解釋處理數據中的鏈路層協議。這一步處理主要是對數據完整性的驗證。

3.在鏈路層完成對數據幀的完整性驗證後,路由器開始處理此數據幀的IP層。根據數據幀中的目的IP地址,路由器在路由表中查找下一IP地址,並計算新的校驗和。如果接收數據幀的網路介面類型與轉發數據幀的網路介面類型不同,則IP數據包還可能因為最大幀長度的限制而對其進行分段或重組。

4.根據在路由表中所查到的下一IP地址,IP數據包送往相應的輸出鏈路層,最後經網路物理輸出介面發送出去。

❽ 路由器是什麼

路由器(Router),是連接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號。 路由器是互聯網路的樞紐,"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成為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接、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互聯網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路由和交換機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機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路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機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說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路由器(Router)又稱網關設備(Gateway)是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所謂邏輯網路是代表一個單獨的網路或者一個子網。當數據從一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可通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來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IP路徑的功能,它能在多網路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數據分組和介質訪問方法連接各種子網,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屬網路層的一種互聯設備。

技術原理
傳輸介質
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遠程路由器,本地路由器是用來連接網路傳輸介質的,如光纖、同軸電纜、雙絞線;遠程路由器是用來連接遠程傳輸介質,並要求相應的設模擬器中的路由器,如電話線要配數據機,無線要通過無線接收機、發射機。路由器是互聯網的主要結點設備。路由器通過路由決定數據的轉發。轉發策略稱為路由選擇(routing),這也是路由器名稱的由來。作為不同網路之間互相連接的樞紐,路由器系統構成了基於TCP/IP 的國際互聯網路Internet 的主體脈絡,也可以說,路由器構成了Internet的骨架。它的處理速度是網路通信的主要瓶頸之一,它的可靠性則直接影響著網路互連的質量。因此,在園區網、地區網、乃至整個Internet研究領域中,路由器技術始終處於核心地位,其發展歷程和方向,成為整個Internet研究的一個縮影。
交換路由器產品的出現是為了提高通信能力,把交換機的原理組合到路由器中,使數據傳輸能力更快、更好。

❾ 什麼是路由器,應該怎麼使用呢

據查,路由器指的是連接兩個或多個網路的硬體設備,在網路間起網關的作用,是讀取每一個數據包中的地址然後決定如何傳送的專用智能性的網路設備。

最後提醒一下,路由器的擺放位置要盡可能地處於通風、散熱良好的地方,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現路由過度發熱的現象,以影響正常的運用。

❿ 路由器是什麼

路由器是什麼 是什麼把網路相互連接起來?是路由器。路由器是互聯網路的樞紐、"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經成為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接、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互聯網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 所謂路由就是指通過相互連接的網路把信息從源地點移動到目標地點的活動。一般來說,在路由過程中,信息至少會經過一個或多個中間節點。通常,人們會把路由和交換進行對比,這主要是因為在普通用戶看來兩者所實現的功能是完全一樣的。其實,路由和交換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路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早在40多年之間就已經出現了對路由技術的討論,但是直到80年代路由技術才逐漸進入商業化的應用。路由技術之所以在問世之初沒有被廣泛使用主要是因為80年代之前的網路結構都非常簡單,路由技術沒有用武之地。直到最近十幾年,大規模的互聯網路才逐漸流行起來,為路由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平台。 路由器是互聯網的主要節點設備。路由器通過路由決定數據的轉發。轉發策略稱為路由選擇(routing),這也是路由器名稱的由來(router,轉發者)。作為不同網路之間互相連接的樞紐,路由器系統構成了基於 TCP/IP 的國際互連網路 Internet 的主體脈絡,也可以說,路由器構成了 Internet 的骨架。它的處理速度是網路通信的主要瓶頸之一,它的可靠性則直接影響著網路互連的質量。因此,在園區網、地區網、乃至整個 Internet 研究領域中,路由器技術始終處於核心地位,其發展歷程和方向,成為整個 Internet 研究的一個縮影。在當前我國網路基礎建設和信息建設方興未艾之際,探討路由器在互連網路中的作用、地位及其發展方向,對於國內的網路技術研究、網路建設,以及明確網路市場上對於路由器和網路互連的各種似是而非的概念,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路由器是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第三層——網路層的數據包轉發設備。路由器通過轉發數據包來實現網路互連。雖然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種協議(例如TCP/IP、IPX/SPX、AppleTalk等協議),但是在我國絕大多數路由器運行TCP/IP協議。 路由器通常連接兩個或多個由IP子網或點到點協議標識的邏輯埠,至少擁有1個物理埠。路由器根據收到數據包中的網路層地址以及路由器內部維護的路由表決定輸出埠以及下一跳地址,並且重寫鏈路層數據包頭實現轉發數據包。 路由器通常動態維護路由表來反映當前的網路拓撲。路由器通過與網路上其他路由器交換路由和鏈路信息來維護路由表。 路由器是連接IP網的核心設備。 路由器的分類 當前路由器分類方法各異。各種分類方法有一定的關聯,但是並不完全一致。 從能力上分,路由器可分高端路由器和中低端路由器。各廠家劃分並不完全一致。通常將背板交換能力大於40G的路由器稱為高端路由器,背板交換能力40G以下的路由器稱為中低端路由器。以市場佔有率最大的Cisco公司為例,12000系列為高端路由器,7500以下系列路由器為中低端路由器。 從結構上分,路由器可分為模塊化結構與非模塊化結構。通常中高端路由器為模塊化結構,低端路由器為非模塊化結構。 從網路位置劃分,路由器可分為核心路由器與接入路由器。核心路由器位於網路中心,通常是使用高端路由器。要求快速的包交換能力與高速的網路介面,通常是模塊化結構。接入路由器位於網路邊緣,通常使用中低端路由器。要求相對低速的埠以及較強的接入控制能力。 從功能分,路由器可分為通用路由器與專用路由器。一般所說的路由器為通用路由器。專用路由器通常為實現某種特定功能對路由器介面、硬體等作專門優化。例如接入伺服器用作接入撥號用戶,增強PSTN介面以及信令能力;VPN路由器增強隧道處理能力以及硬體加密;寬頻接入路由器強調寬頻介面數量及種類。 從性能上分,路由器可分為線速路由器以及非線速路由器。通常線速路由器是高端路由器,能以媒體速率轉發數據包;中低端路由器是非線速路由器。但是一些新的寬頻接入路由器也有線速轉發能力。 路由器分類方法還有很多,並且隨著路由器技術的發展,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分類方法。 路由器功能 路由器通常實現下列基本功能: 實現IP、TCP、UDP、ICMP等互聯網協議。 連接到兩個或多個數據包交換的網路。對每個連接到的網路,實現該網路所要求的功能。這些功能包括: IP數據包封裝到鏈路層幀或從鏈路層幀中取出IP數據包。 按照該網路所支持的最大數據包大小發送或接收IP數據報。該大小是網路最大傳輸單元(MTU)。 將IP地址與相應網路的鏈路層地址相互轉換。例如將IP地址轉換成乙太網硬體地址。 實現網路支持的流量控制和差錯指示。 接收及轉發數據包,在收發過程中實現緩沖區管理、擁塞控制以及公平性處理。 出現差錯時辨認差錯並產生ICMP差錯及必要的差錯消息。 丟棄生存時間(TTL)域為0的數據包。 必要時將數據包分段。 按照路由表信息,為每個IP數據包選擇下一跳目的地。 支持至少一種內部網關協議(IGP)與其他同一自治域中路由器交換路由信息及可達性信息。支持外部網關協議(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EGP)與其他自治域交換拓撲信息。 提供網路管理和系統支持機制,包括存儲/上載配置、診斷、升級、狀態報告、異常情況報告及控制等。 路由器介面 路由器介面用作將路由器連接到網路,可以分為區域網介面及廣域網介面兩種。區域網介面主要包括乙太網(10M、100M和1000M乙太網)、令牌環、令牌匯流排、FDDI等網路介面。廣域網主要包括E1/T1、E3/T3、DS3、通用串列口(可轉換成X.21 DTE/DCE、V.35 DTE/DCE、RS?232 DTE/DCE、RS?449 DTE/DCE、EIA530 DTE)ATM介面、POS介面等網路介面。 當前路由器介面技術較成熟,難點在於高密度介面板的設計與製作和高速介面(大於/等於2.5Gbps)的實現。 路由協議 路由器路由協議的實現是路由器軟體中重要組成部分。路由協議用作建立以及維護路由表。路由表用於為每個IP包選擇輸出埠或下一跳地址。開放的路由協議主要包含RIP/RIPv2、OSPF、IS-IS和BGP4。 RIP/RIPv2、OSPF和IS-IS作為域內路由協議,一般用在AS(自治系統)內部,用於在AS內部計算以及交換網路可達性消息。RIP/RIPv2是距離向量路由協議,一般用於企業內部小規模網路。OSPF和IS-IS協議原理和實現都類似,是鏈路狀態協議,一般用於大規模企業網或運營商網路。 BGP4協議基於距離向量,是當前AS間路由協議的唯一選擇。通常BGP交換大量網路可達性消息,是IP網上重要協議。 路由協議的實現與路由器軟體要求相似,需要實現高可靠、高穩定、魯棒性以及安全性。路由器性能 路由器性能通常主要包含如下內容: 背板能力:通常指路由器背板容量或者匯流排能力。 吞吐量:指路由器包轉發能力。 丟包率:指路由器在穩定的持續負荷下由於資源缺少在應該轉發的數據包中不能轉發的數據包所佔比例。 轉發時延:指需轉發的數據包最後一比特進入路由器埠到該數據包第一比特出現在埠鏈路上的時間間隔。 路由表容量:指路由器運行中可以容納的路由數量。 可靠性:指路由器可用性、無故障工作時間和故障恢復時間等指標。 路由器上的QoS 路由器上的QoS可以通過下面幾種手段獲得: 通過大帶寬得到。在路由器上除增加介面帶寬以外不作任何額外工作來保障QoS。 由於數據通信沒有相應公認的數學模型作保障,該方法只能粗略地使用經驗值作估計。通常認為當帶寬利用率到達50%以後就應當擴容,保證介面帶寬利用率小於50%。 通過端到端帶寬預留實現。該方法通過使用RSVP或者類似協議在全網范圍內通信的節點間端到端預留帶寬。該方法能保證QoS,但是代價太高,通常只在企業網或者私網上運行,在大網公網上無法實現。 通過接入控制、擁塞控制和區分服務(Diff?Serv)等方式得到。該方式無法完全保證QoS。這能與增加介面帶寬等方式結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相對的CoS。 通過MPLS流量工程得到。 路由器安全性 路由器的安全性分兩方面,一方面是路由器本身的安全,另一方面是數據的安全。 由於路由器是互聯網的核心,是網路互連的關鍵設備。所以路由器的安全要求比其他設備的安全性要求更高。主機的安全漏洞最多導致該主機無法訪問,路由器的安全漏洞可能導致整個網路不可訪問。 路由器的安全漏洞可能存在管理上原因和技術上原因。在管理上,對路由器口令糟糕的選擇、路由協議授權機制的不恰當使用、錯誤的路由配置都可能導致路由器工作出現問題。技術上路由器的安全漏洞可能有如下方面: 惡意攻擊。如竊聽、流量分析、假冒、重發、拒絕服務、資源非授權訪問、干擾、病毒等攻擊。 軟體漏洞。後門、操作系統漏洞、資料庫漏洞、TCP/IP協議漏洞、網路服務等都可能會存在漏洞。 路由器所傳遞數據的安全可以由網路提供或者用戶提供。如果由網路提供則只與接入路由器相關。通常可以由接入路由器提供IPSec安全通道來保證安全。參考資料:http://www.windowscn.org/club/archiver/?tid-428.html]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路由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