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叫彈劾
彈劾:主要是指立法機關對政府高級官員違法失職進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種制度。此制度於14世紀起源於英國,後來為許多西方國家所效仿。
彈劾 tánhé
(1)君主時代擔任監察職務的官員檢舉官吏的罪狀。
示例:彈劾不避權貴。——《金史·雷淵傳》
(2)由國家專門機關(如國會)對違法失職或職務上犯罪的官吏,採取揭發和追究法律責任的行為
彈劾總統。
示例:官吏受賄,議院得彈劾而去之;議院受賄,誰彈劾而去之?——章炳麟《五無篇》。
(1)彈劾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由國家的專門機關對違法失職或職務上犯罪的官吏採取揭發和追究法律責任的行為。
【出處】:
《晉書·阮孚傳》:「嘗以金貂換酒,復為所司彈劾。」
【示例】:
《宣和遺事》前集:「那時有呂誨亦上疏彈劾安石 。」
章炳麟《五無篇》:「官吏受賄,議院得彈劾而去之,議院受賄,誰彈劾而去之?」
茅盾《動搖》十:「我們應該先行檢舉,提出彈劾。」
網路——彈劾
❷ 「彈劾」的意思和讀音是什麼
「彈劾」的意思是指由法律或憲法設定的,當享有特別權利(或豁免權)的政府高級官員或者法官等有特定的違法行為(如叛國,腐敗或與其職業道德不相符的行為等)時,對其進行刑事追訴的一種法律程序。
「彈劾」的讀音為【tán hé】
❸ .彈劾是什麼意思
彈劾 [tán hé] 生詞本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1.君主時代擔任監察職務的官員檢舉官吏的罪狀
2.由國家專門機關(如國會)對違法失職或職務上犯罪的官吏,採取揭發和追究法律責任的行為
近反義詞反義詞嘉獎 贊揚
網路釋義彈劾,是指由法律或憲法設定的,當享有特別權利(或豁免權)的政府高級官員或者法官等有特定的違法行為(如叛國,腐敗或與其職業道德不相符的行為等)時,對其進行刑事追訴的一種程序。
❹ 彈劾什麼意思怎麼讀i
彈劾的意思是:
1、君主時代擔任監察的官員檢舉官吏的罪狀。
2、某些國家對政府官吏的違法失職行為進行檢舉並追究其法律責任。劾(hé):揭發罪狀。
拼音:tán hé
引證:茅盾《動搖》十:「我們應該先行檢舉,提出彈劾。」
彈劾的近義詞:毀謗
彈劾的反義詞:贊揚、嘉獎
近義詞釋義:
毀謗[ huǐ bàng ]
釋義:不懷好意地說別人壞話。
引證:柔石《二月》二四:「我常以人們底無理的毀謗與妒忌為榮。」
❺ "彈劾"是什麼意思
彈劾[tán hé]
由國家的專門機關對違法失職或職務上犯罪的官吏採取揭發和追究法律責任的行為。
❻ 彈劾是什麼意思啊
在一些國家裡,人們將立法機關為了反對某位政府官員而提起的一種法律訴訟程序統稱為彈劾。 彈劾始於14世紀的英國,當時是作為根據「群眾呼聲或輿論」提起刑事訴訟的一種方式。1376年,英國的議會樹立了第一批公認的彈劾案例,其中最重要的是與愛德華三世政府有密切聯系的威廉·拉蒂默男爵第四提起的彈劾案。此後,彈劾的對象通常為王室大臣之類的政治人物。拉蒂默一案標志著彈劾不僅是一種提起刑事訴訟的手段,而且也是審判的一種方式。 15世紀中葉以後,彈劾作為一種提起刑事訴訟的手段,曾一度被置棄不用。到了17世紀,議會又重新把它作為解除不得人心、往往又是受到國王保護的宮廷寵臣職務的一種手段。 到18世紀末,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彈劾作為一種政治手段未免過於草率,而對於王室大臣也無需採取一種國王無權阻止的刑事訴訟程序。因此自1806年起,英國就不再使用彈劾訴訟。 在美國,彈劾程序用得很少,根據美國憲法第二條第四項的規定:「總統、副總統及合眾國政府之文官,受叛國罪、賄賂罪或其他重罪輕罪之彈劾與定讞時,應受免職處分」。其彈劾的對象是法庭無權審訊的高級官員,如總統、副總統、聯邦法官和內閣部長等,軍職人員和國會議員不適用彈劾的規定。
❼ 彈劾是什麼意思
彈劾的意思是:l、我國封建王朝擔任監察職務的官員檢舉官吏的罪狀; 2、西方國家的議會揭發政府官員的不法行為,對其進行審查。
❽ 彈劾是什麼意思
彈劾,是指由法律或憲法設定的,當享有特別權利(或豁免權)的高級官員或者法官等有特定的違法行為時,對其進行刑事追訴的一種法律程序。
彈劾不是一種刑事審判。彈劾判決的效力,一般僅限於免職以及褫奪當事人擔任有榮譽、有責任、有薪酬公職的資格。因此,彈劾案的處理不影響依據法律所必須的刑事審判。但是,刑事審判應在彈劾之後進行。並且,彈劾審判認定無罪的,不能交付刑事審判。
❾ 彈劾是什麼意思
彈劾,主要是指立法機關對政府高級官員違法失職進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種制度。此制度於14世紀起源於英國,後來為許多西方國家所效仿。
1376年,英國的議會樹立了第一批公認的彈劾案例,其中最重要的是與愛德華三世政府有密切聯系的威廉·拉蒂默男爵第四提起的彈劾案。此後,彈劾的對象通常為王室大臣之類的政治人物。拉蒂默一案標志著彈劾不僅是一種提起刑事訴訟的手段,而且也是審判的一種方式。
韓國總統深陷彈劾危機
韓國三大在野黨和無黨派等171名國會議員2016年12月12月3日共同發起關於彈劾總統朴槿惠的議案。彈劾案將於8日正式被列入國會全體會議議程,會議9日就彈劾案進行投票表決。
朴槿惠6日通過執政黨高層表態稱,如果彈劾議案在國會通過,她將靜觀接下來憲法法院的裁決過程。憲法法院最遲需在180天內作出裁決。韓國媒體稱,若彈劾案通過,朴槿惠將暫停行使總統職權。
6日和7日連續兩天舉行的「親信干政」事件的聽證會,也被輿論評價為「隔靴搔癢」,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12月7日,韓國總統府青瓦台相關負責人會見記者時,再次確認了總統朴槿惠6日表態,稱青瓦台將根據法律規定遵循彈劾流程。若彈劾案獲得國會通過,青瓦台將等待憲法法院在6個月內做出的裁決。朴槿惠表示接受執政黨確定的「總統明年4月卸任、6月提前舉行大選」的方針。
由於國會中的反對黨議席沒有滿足至少2/3國會議員,即200票的門檻,投票能否通過關鍵在於執政黨內部是否支持彈劾案。
6日,執政的新國家黨議員大會確定了議員自由投票的方針,朴槿惠對此也表示同意。執政黨內「非朴派」議員組織表示,已為推動彈劾案在國會通過做好准備。考慮到這一部分議員人數,彈劾案通過的幾率大大增加。
韓聯社評論稱,朴槿惠最近的講話意在表明,即便彈劾案通過,直至憲法法院審理完成前,她不會主動辭職。目前的問題是,彈劾總統議案究竟能否在國會獲得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