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綜合知識 > 什麼是黨性

什麼是黨性

發布時間:2022-07-05 12:33:20

㈠ 1,什麼是黨性,黨性修養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一、黨性

1、黨性是一個政黨固有的本性,是階級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現。黨性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他是千百萬共產黨員為了完成黨在各個時期的任務,英勇奮斗,忘我犧牲,開拓進取實踐的升華。

2、黨性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

(2)堅持黨的最高綱領,願意為共產主義奮斗到底;

(3)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具有嚴格的組織性、紀律性,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

(5)密切聯系群眾,堅持群眾路線;

(6)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勇於承認和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二、黨性修養

1、黨性修養的定義

(1)黨性修養也稱黨性鍛煉,是黨員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對共產黨的本質屬性的內化;是黨員在改造客觀世界中自覺運用黨性原則規范自己的行為,克服和抵制各種錯誤思想,不斷改造主觀世界,不斷開創實踐和認識新境界的過程;是黨員自強和自律的統一。黨性修養包括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修養、政治修養、思想道德修養、業務修養等。

(2)實踐表明,共產黨員的黨性是不可能自發地產生,只有通過刻苦學習,認真改造世界觀,才能逐步樹立起來。我們黨是執政黨,共產黨員理應成為全社會的表率,這就要求共產黨員加強道德修養、提高黨性水平。黨員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最根本的是自覺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為人民服務內化為自己的靈魂,作為自己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2、黨性修養的主要內容:

(1)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

(2)加強黨員意識的培養。

(3)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

(4)強化共產黨員的宗旨意識。

(5)掌握和運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武器。

(6)強化艱苦奮斗觀念。

(7)加強科學文化修養。

(1)什麼是黨性擴展閱讀:

一、《中央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

1、中國共產黨經過二十年的革命鍛煉,已成為全國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的決定的因素,然而放在我們面前的仍然是偉大而艱難的革命事業。這樣就要求我們的黨更進一步的成為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塞維克的黨,要求全黨黨員和黨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和統一紀律下面,團結起來,成為有組織的整體。

2、沒有這樣堅強統一的、集中的黨,便不能應付革命過程中長期殘酷復雜的斗爭,便不能實現我們所擔負的偉大歷史任務。因此今天鞏固黨的主要工作是要求全黨黨員,尤其是幹部黨員更加增強自己黨性的鍛煉,把個人利益服從於全黨的利益,把個別黨的組成部分的利益服從於全黨的利益,使全黨能夠團結得象一個人一樣。

3、我們的黨,雖然已有二十年英勇奮斗的歷史,雖然已經是和廣大群眾密切聯系的布爾塞維克化的黨,但必須指出:我們的環境,是廣大農村的環境,是長期分散的獨立活動的游擊戰爭的環境,黨內小生產者及知識分子的成份占據很大的比重,因此容易產生某些黨員的「個人主義」、「英雄主義」、「無組織的狀態」、「獨立主義」與「反集中的分散主義」等等違反黨性的傾向。

4、幹部中、特別是高級幹部和軍隊幹部中的這些傾向,假如聽其發展,便會破壞黨的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和統一紀律,可能發展到小組織活動與派別斗爭,一直到公開反黨,使黨與革命受到極大損害。而有這些傾向的個人如不改正,亦會身敗名裂。叛徒張國燾的結局與項英反抗中央的機會主義所引起的皖南失敗,便是明顯的歷史教訓。

5、這些缺乏黨性的傾向,今天在黨內雖然還不是一個普遍的不可終日的危險,可在某些個別部分中,確實是存在著的嚴重危險。上述的這些傾向具體的表現在下列各方面:

(1)在政治上自由行動,不請示中央或上級意見,不尊重中央及上級的決定,隨便發言,標新立異,以感想代替政策,獨斷獨行,或借故推脫,兩面態度,陽奉陰違,對黨隱瞞。

(2)在組織上自成系統,自成局面,強調獨立活動,反對集中領導,本位主義,調不動人,目無組織,只有個人,實行家長統制,只要下面服從紀律,而自己可以不遵守,反抗中央,輕視上級,超越直接領導機關去解決問題,多數決議可以不服從,打擊別人,抬高自己,農幹部政策上毫無原則,隨便提拔,隨便打擊,感情拉攏,互相包庇,秘密勾搭,派別活動。

(3)在思想意識上,是發展小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來反對無產階級的集體主義,一切從個人出發,一切都表現個人,個人利益高於一切,自高自大,自命不凡,個人突出,提高自己,喜人奉承,吹牛誇大,風頭主義,不實事求是的了解具體情況,不嚴肅慎重的對待問題,鋪張求表面,不肯埋頭苦幹,不與群眾真正密切聯系。

3、為了糾正上述違反黨性的傾向,必須採取以下辦法:

(1)應當在黨內更加強調全黨的統一性、集中性和服從中央領導的重要性。不允許任何黨員與任何地方黨部,有標新立異,自成系統,及對全國性問題任意對外發表主張的現象。要求各個獨立工作區域領導人員,特別注意在今天比任何時候更需要相信與服從中央的領導。

(2)應當在黨內開展反對「分散主義」、「獨立主義」、「個人主義」的斗爭。更嚴格的檢查一切決議決定之執行,堅決肅清陽奉陰違的兩面性的現象。

(3)即時發現,即時糾正,不縱容錯誤繼續發展,才更能挽救幹部,和不使工作受到損失。反對當面客氣,背後指斥,一切批評應當是正面坦白誠懇的提出,目的是為了挽救,而不是為了打擊。應當強調黨內外團結互助,愛護幹部,幫助幹部在政治上的進步,對於屢說不改者,必須及時預防,加以紀律制裁。

(4)要在全黨加強紀律的教育,因為統一紀律,是革命勝利的必要條件。要嚴格遵守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基本原則。無論是普通黨員和幹部黨員,都必須如此。

(5)要用自我批評的武器和加強學習的方法,來改造自己使適合於黨與革命的需要。要求每個黨員特別是每個負責領導的幹部,都深刻反省自己的弱點,把黨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任何人都不應有自滿自足,自私自利的觀念。要提倡大公無私,忠實樸素,埋頭苦幹,眼睛向下,實事求是,力戒驕傲,力成膚淺的作風。要改造那些把理論與實踐、學習與工作完全脫節的現象,這樣來更加堅定自己的階級立場、黨的立場與黨性。

(6)最後,決定從中央委員以至每個黨部的負責領導者,都必須參加支部組織,過一定的黨的組織生活,虛心聽取黨員群眾對於自己的批評,增強自己黨性的鍛煉。

二、共產黨員為什麼要加強黨性修養

共產黨員為什麼要加強黨性修養呢?這是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修養》一書中首先提出來的一個問題。他從社會發展的歷史、共產黨員所擔負的歷史使命、人們的認識規律及革命斗爭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幾個方面進行了科學的論證。重溫劉少奇同志這些論述、結合我們今天的實際情況,加強黨性修養的必要性、迫切性是否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加強共產黨員的黨性修養,是黨風建設和推動社會發展的需要。劉少奇同志在《論修養》中指出:「我們提出在社會斗爭中改造自己的任務,這不是侮辱自己,而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的要求。如果不這樣做,我們就不能進步,就不能實現改造社會的任務。」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告訴我們: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於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築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

2、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裡,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其基本方面是相適應的,但也存在著不相適應的一面。黨風的現狀不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一個問題,現實的情況來看,「懶、散、浮、拖、軟」等作風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阻礙事業發展,影響機關效率,損害行業形象。而要解決這些不正之風,實現黨風的根本好轉,共產黨員就必須加強黨性修養。

3、加強共產黨員的黨性修養,是我們失業保險人完成社會保障任務的需要。以提高黨員素質和能力為重點的黨性修養,是適應時代發展的自身需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對水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需要造就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本領硬、善於於創新的失業保險幹部隊伍。

4、目前,失業保險工作更加廣闊、對象更加復雜、內容更加豐富、方式更加多樣,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素質、業務水平、知識結構、工作方法、應變能力都要有新的提高,否則,就很難應對水利建設中方方面面的挑戰和競爭。

5、以提高黨員素質和能力為重點建立長效機制,可以使廣大黨員不斷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以可持續發展水利的思路來研究問題,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增長工作才幹,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整體素質,如果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能夠運用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科學發展觀,正確地處理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矛盾,把廣大群眾緊緊地團結在黨的周圍,保證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本部門、本崗位上得到落實。

6、加強共產黨員的黨性修養,是保證我們黨的先進性的需要。黨章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先進從何而來呢?要保證我們黨的先進性,就必須加強共產黨員的黨性修養,增強抵制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提高應用科學技術的本領。

7、正像劉少奇同志所說:為了保持我們無產階級先鋒戰士的純潔,提高我們的革命品質和工作能力,每個黨員都必須從各個方面加強自己的鍛煉和修養。我們黨員幹部也必須加強鍛煉和修養,才能適應事業工作的需要。

8、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是革命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決定的。我們應該看到,共產主義的實現,不是靠一兩代人能夠完成的,需要經過若干代人的共同努力。共產主義事業的長期性,決定了共產黨員加強革命鍛煉的修養的長期性。劉少奇同志指出:「無論是參加革命不久的共產黨員,或是參加革命很久的共產黨員,要變成很好的政治上成熟的革命家,都必須經過長期革命斗爭的鍛煉......加緊自己的修養。」

9、可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黨性修養一刻也放鬆不得,必須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共產主義事業不僅是一項長期的事業,而且還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業。今天,我們黨成了執政黨,黨的地位的變化,容易使一些同志放鬆思想改造,出現腐化墮落、官僚主義、自由主義、以權謀私等現象,因此尤其要注意加強黨員自身的黨性修養。總之,社會發展的規律、完成偉大歷史使命的責任、保持黨的先進性的任務和革命斗爭長期性、復雜性的實際,都要求共產黨員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黨性觀念。

㈡ 什麼叫黨性

黨性
①階級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現。不同的階級或政黨有不同的黨性。
②特指共產黨員的黨性,就是無產階級的階級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現,是衡量黨員階級覺悟的高低和立場是否堅定的准繩。

㈢ 中國共產黨的黨性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的黨性是其作為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而明顯區別於其他政黨的特性。

馬克思主義認為,不同階級的政黨代表著各個階級的階級利益、意志和要求,因而有著不同的黨性。無產階級政黨的黨性,是無產階級特性的自覺表現,是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和最高利益的集中體現。

(3)什麼是黨性擴展閱讀:

黨性和黨的性質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他們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

(1)內容不同。黨的性質的內容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而黨性的內容則主要是指黨員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獨特個性。

(2)適用對象不同。黨的性質反映的是關於黨的整體概念,反映的是黨的整體特質,不適用於黨員局部或個體;黨性則主要反映在黨員個體。

㈣ 什麼是黨性啊

黨性是一個政黨固有的本性,是階級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現。黨性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他是千百萬共產黨員為了完成黨在各個時期的任務,英勇奮斗,忘我犧牲,開拓進取實踐的升華。
黨性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l)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
(2)堅持黨的最高綱領,願意為共產主義奮斗到底;
(3)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具有嚴格的組織性,紀律性、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
(5)密切聯系群眾,堅持群眾路線;
(6)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勇於承認和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㈤ 什麼是「黨性」

黨性修養是指通過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改造而達到共產黨員黨性的某種程度,或者可以理解為用共產黨員的黨性改變自我的過程。黨性修養的內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論修養、組織紀律修養、思想作風修養、文化知識修養、領導藝術修養和管理能力修養等。中國共產黨是肩負實現共產主義偉大使命的黨,作為共產黨員,只有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才能成為合格的共產黨員。

㈥ 什麼是黨性

黨性,指一個政黨固有的本性,是一個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所具有的特性。
中國共產黨的黨性,是無產階級的階級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現。
黨性分析,是指每個黨員、幹部對照黨章中關於共產黨員和幹部的基本標准,深刻進行自我剖析的黨性教育活動。黨性分析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和基本環節,同時,也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基本做法和成功經驗。

㈦ 什麼是黨性,或者說黨性指什麼

黨性是一個政黨固有的本性,是階級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現。黨性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他是千百萬共產黨員為了完成黨在各個時期的任務,英勇奮斗,忘我犧牲,開拓進取實踐的升華。

中國共產黨在《黨章》中,對黨的性質作了權威表述, 黨章的總綱規定: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黨性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

2、堅持黨的最高綱領,願意為共產主義奮斗到底;

3、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具有嚴格的組織性、紀律性,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

5、密切聯系群眾,堅持群眾路線;

6、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勇於承認和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7)什麼是黨性擴展閱讀:


共產黨員的黨性修養

黨性修養也稱黨性鍛煉,是黨員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對共產黨的本質屬性的內化;是黨員在改造客觀世界中自覺運用黨性原則規范自己的行為,克服和抵制各種錯誤思想,不斷改造主觀世界,不斷開創實踐和認識新境界的過程;是黨員自強和自律的統一。

黨性修養包括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修養、政治修養、思想道德修養、業務修養等。實踐表明,共產黨員的黨性是不可能自發地產生,只有通過刻苦學習,認真改造世界觀,才能逐步樹立起來。

我們黨是執政黨,共產黨員理應成為全社會的表率,這就要求共產黨員加強道德修養、提高黨性水平。黨員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最根本的是自覺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為人民服務內化為自己的靈魂,作為自己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在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的今天加強黨性鍛煉和修養的內容,概括起來主要應該有以下幾點:

1、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理論工作,目的就是要通過強有力的理論指導,使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指出「沒有科學的態度,既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統一的態度,就叫沒有黨性,或叫黨性不完全」因此,共產黨員要加強黨性鍛煉,就必須提高馬列主義理論修養。

2、加強黨員意識的培養。

黨員意識是對一個共產黨人最起碼的要求,也是提高和加強黨員的素質和能力的不竭動力和源泉。增強黨員意識主要是從培植黨員身份上的榮譽感、黨員事業上的成就感和黨員組織上的歸屬感來展開。

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對於提高黨員素質、發揮黨員作用,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重溫入黨誓詞、重學《黨章》、過政治生日、黨的紀念日和主題教育等活動,不斷強化黨員的身份意識、組織意識、責任意識和表率意識,增強黨員參與活動、履行義務、發揮作用的自覺性。

3、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

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是黨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是共產黨員永葆先進型的力量源泉;是共產黨員保持革命氣節的思想基礎。黨的奮斗歷史表明,共產黨員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黨的事業不斷成功並興旺發達的強大動力和根本保證。


4、強化共產黨員的宗旨意識。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稱作無產階級政黨,是因為他代表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利益。他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宗旨。也正是因為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才使我們黨從根本上獲得了思想上的先進性、組織基礎上的先進性和奮斗目標上的先進性。

共產黨員只有努力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從根本上保持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的先進性。作為生物學上的人,共產黨員與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的;作為社會的人,共產黨員則在思想境界和精神世界方面體現出與普通群眾的明顯區別。

構成共產黨員特有的思想境界和精神世界的,就是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自身的修養,就是促進思想的進一步升華。思想升華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每一個共產黨員加強修養,強化宗旨意識是一項長期任務,必須不間斷地做出努力。


5、掌握和運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武器。

「切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勇於揭露和改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這是黨章規定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之一。批評與自我批評就是黨內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思想斗爭」這個詞已經多年不提了,現實中一團和氣多了些,一些庸俗腐朽的東西也有了一定的市場,開展積極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顯得很難。

這都是黨性弱化的表現,與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也是不相符的。共產黨員要加強自身修養,就必須勇於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真正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6、強化艱苦奮斗觀念。

艱苦奮斗、崇尚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歷史上王朝的更迭興衰,無不驗證了「成由勤儉破由奢」、「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這些「驕」亡「奢」敗的名言。中國共產黨人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把艱苦奮斗發展成為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7、加強科學文化修養。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們面臨著「知識爆炸」,面臨知識經濟,面臨著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新的東西層出不窮,新的知識不斷涌現,科學技術突發猛進,如果我們的黨員不注意科學文化的修養,不能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我們就不能很好地履行黨員的義務,更不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㈧ 什麼是黨性

組織入黨一生一次,思想入黨一生一世。陸琴 供圖

加強黨性教育,提升黨性修養,從認識方面來說,一個基礎性工作在於搞清楚什麼是「黨性」。如果沒有把握黨性的內涵,也就不可能正確地開展黨性教育,也就不可能捕捉到提升黨員領導幹部黨性修養的著力點。翻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以及黨的領導人的文獻,可以看到黨性的豐富內涵。從哲學理論的黨性、政黨組織的黨性、黨員個體的黨性三個維度著手,有助於正確考量黨性的涵義。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黨性」的界定

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那裡,黨性最初涉及的是哲學、理論層面的問題,表現為「哲學的黨性」、「理論的黨性」等形式。恩格斯在1845年批判德國思想家用「抽象的人性」和「普遍的愛」來宣揚「絕對的社會主義」時最早使用了「黨性」一詞。他認為這種社會主義理論「由於自己在理論領域中沒有黨性,由於自己的『思想絕對平靜』而喪失了最後一滴血、最後一點精神和力量。可是人們卻想用這些空話使德國革命,去推動無產階級並促使群眾去思考和行動」。盡管沒有直接說明何謂黨性,我們還是能夠相對清晰地讀懂「黨性」的意蘊。

無黨性的社會主義理論,總是打著人性的口號進行理論的空談,總是無力地悲嘆現實社會的不公平,而不去設想具體的階級行動方案。這種沒有「黨性」的社會主義理論只能是「空話」,註定只能停留在理論的抽象性、所謂的普世性上,顯現不出任何現實的力量。反過來說,理論要有黨性,就是要去除掉這種抽象性、這種所謂的普世性,就是要堅持現實性,敢於承認它具有服務於和依靠於特定社會群體力量的意識形態性。有黨性的理論,要對現實的社會狀況進行現實的分析,要服務於革命的階級,並依靠先進階級力量來使理論轉化為現實的力量。

列寧進一步發揮了這一理論,他認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個基本哲學流派的對立,暗含的實質是不同黨派的斗爭。他提醒的是要看清楚哲學、理論背後的目的或意圖,不要被其表面所迷惑,要去謹防一些哲學、理論在冠冕堂皇的名義下販賣不可告人的秘密。

哲學或理論的黨性問題在當代中國依然有價值。這不是說要用哲學的黨性原則給不同的思想、理論扣帽子,而是說要看透國外思潮、新興理論的「玄機」,不能在追求純粹哲學、科學真理的過程中忽視哲學、理論的意識形態性,忽視這些哲學、理論所暗藏的特定政治力量的利益和意志。當代中國的思想宣傳工作絕不能輕視黨性,反而要敢於宣稱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黨性,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話語權、領導權,讓思想理論更好地服務於黨的事業。

政黨的「黨性」包含四個層面的意蘊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實際上發展出了另一條理解黨性的邏輯思路,那就是政黨組織的黨性問題。政黨的黨性,即是該政黨的本質屬性,是該黨之所以是該黨而不是其他政黨的根本特徵,它通過政黨的綱領、章程、宗旨、組織、階級基礎、思想基礎、奮斗目標、根本制度等表現出來。政黨的黨性有幾個層面的意蘊:

其一,建立在黨員個性基礎上的共性。政黨是由獨立的、有特殊性的個體所構成的,而它作為政治集團又必然要求這些個體成員有共同性、統一性的方面。就此而言,政黨組織的黨性就是指與個體成員的特殊性或個性相對應的普遍性或共性,體現了該政治集團對全體黨員個體的共同要求。當然,講黨性,講共性、一致性,不是要抹殺個性,黨性與個性恰恰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不能抹殺個性的差別,不尊重個性也就沒有黨性之說。

其二,鮮明的階級性和人民性。政黨要始終立足於其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和意志。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黨性就在於「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它自覺地、主動地、有力地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它服務於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如果政黨成員只是謀取個人或自己小集體的利益,沒有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那就是沒有黨性。

其三,嚴格的紀律性。無紀律不能成政治集團,政黨的黨性因此也是政黨組織所體現出來的嚴格的紀律性。沒有組織紀律性,就沒有黨性。如果政黨內部充滿小組織習氣、派系斗爭,沒有克服內部的分裂,沒有形成統一的組織紀律,那這個政黨就還處在沒有黨性的階段。黨性與無紀律性是不相容的,我們提出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本位主義,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這正是對黨性、對紀律性的重申。

其四,理論上和實踐上的先進性。馬克思、恩格斯首先表達了這一觀點:「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餘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於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黨性在此與先進性是同義語,評價政黨是否有黨性或先進性,就看它是否由先進分子構成,是否有科學理論來指導,是否依據社會發展規律推動了社會實踐。

個體成員的「黨性」之評價標准

政黨組織的黨性歸根結底要在黨員個體的黨性中表現出來。個體成員的黨性,即個體成員在社會實踐中所體現出來的特性,在此意義上黨性可以與黨性修養關聯起來使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系統闡述了黨性修養的問題,把黨性鍛煉與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個人修養聯系起來,在不同的場合強調了黨性與黨員的立場、方法、作風、道德、廉潔、修養等方面的密切關系。

總體來看,黨員個體的黨性,應該包含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事業觀的正確性,還有政治立場的堅定性、思想理論的科學性、理想信念的崇高性、工作態度的客觀性、為政用權的廉潔性、道德情操的高尚性、自身修養的全面性等。其中,世界觀是最為根本性的。看一個黨員是否有黨性,最根本的是要看他是否有正確的世界觀,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事業觀。如果連最基本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都有問題,就根本談不上黨性的問題。

評價黨員個體是否有黨性還應包括其他的標准:其一,政治立場是否堅定?黨性說到底是立場問題,體現為黨員個體在想問題、搞研究、做決策、辦事情的過程中,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其二,思想理論是否科學?即是否認同黨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理論,是否崇尚馬克思主義理論,理解它、信奉它並自願接受它的指導,有能力把握它的精髓,按照其原則行事。其三,理想信念是否崇高?即是否對黨的歷史充滿自豪感,對黨的宗旨、章程、綱領的精神充分領會並踐行,對黨的建設以及未來發展充滿希望,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奮斗目標深信不疑。其四,工作態度是否客觀?即是否有理論和實踐統一的態度,是否有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態度。其五,為政用權是否廉潔?即是否能夠堅持廉潔從政,保持作風端正,具備法治思維等等。其六,道德情操是否高尚?即是否不僅遵守基本的倫理規范,還有高尚的道德情懷,具有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這些方面最終落腳於自身修養的全面性,即理論修養、政治修養、道德修養、紀律修養、作風修養。黨員個體的黨性修養不會隨著黨齡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反而有可能會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有所削弱,它因此需要持之以恆地進行錘煉。

黨性教育的本意應該是通過切實的途徑持續提升黨員的個體修養,使整個政黨的黨性或先進性在實踐中彰顯出來。而致力於實現黨性的理想形態和現實形態、應然形態和實然形態的統一,理應是一個政黨永恆的課題。(陳培永 作者為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主任)

主題鏈接

「黨性」一詞的由來

恩格斯在1845年批判德國思想家時指出:「稍微談談現在大家都樂於掛在嘴上的『人性』,稍微談談這種人性或者寧可說是獸性的『實現』……稍微談一下財產,稍微為無產階級悲嘆幾聲,稍微談一下勞動組織;多少組織幾個改善下層階級人民狀況的可憐團體,而實際上對於政治經濟學和現實的社會狀況卻茫然無知,這種『社會主義』整個就歸結為這幾點。」在他看來,這種社會主義理論「真是可憐得怕人」,「由於自己在理論領域中沒有黨性,由於自己的『思想絕對平靜』而喪失了最後一滴血、最後一點精神和力量。可是人們卻想用這些空話使德國革命,去推動無產階級並促使群眾去思考和行動。」列寧在1913年的《糊塗的無黨性分子》一文中指出:「我國輿論界最普遍、最不正常的現象之一,就是輕視(如果不是公開否認的話)黨性。」(陳文)

文章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黨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