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不負如來不負卿全詩解釋是
全詩如下: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譯文如下:曾經考慮過太多情會損壞我在佛教的修行,進山修行又怕離開了你的傾國傾城的容顏。時間哪裡有雙全的辦法,不辜負佛法修行,又不辜負你。
詩詞典故
不負如來不負卿,源於西藏一個古老的傳說。
傳說,觀音菩薩的弟子——獼猴禪師修行時,遇到一個雌猴羅剎女,對其心生愛慕,遂強勢求愛。
若不接受她的愛,她便自殺,永墜惡道。對獼猴禪師而言,若接受羅剎女的求愛,就是違背戒律,從此了斷佛緣,這讓他一時無從選擇。
這種矛盾復雜的心理,被倉央嘉措借用,寫成了這首名詩。其實,如來並未強迫倉央嘉措,而是清規戒律和權利,更是那些具有險惡用心的權貴。
他雖是西藏最大的王,修習佛經,卻又愛慕女色,才有「不負如來不負卿」無奈一嘆。
❷ 《不負如來不負卿》全詩解釋是什麼
《不負如來不負卿》全詩解釋是之前一直擔憂多情會有損個人的修行,一心想要躲避塵世去修行又唯恐與傾心的佳人離別,世界上哪裡能夠得到什麼兩全其美的法門,即可以不辜負佛陀的厚恩,又能夠不負自己的心上人。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句話的意思是:世間哪裡有讓你兩全其美的辦法,既不辜負如來,又不辜負她。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在所有人看來,這句話充滿了悲情色彩,看得出作者糾結萬分的痛苦。
其實,如果命運有選擇的話,倉央嘉措絕對不會選擇去當雪域之王,他所希望的,只是做一個尋常的牧人,而後和心愛的姑娘度過餘生。
倉央嘉措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有說法認為,在他入駐拉薩之前,曾經有過心愛的姑娘。而成為雪域之王,非但意味著一輩子不能娶妻生子,甚至連動情都不行。
❸ 不負如來不負卿什麼意思
「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是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後來這句詩詞被用在處在戀愛糾結期的男女中,會被詩句中這樣的情愫糾結著、痛苦著。明明有著心愛的姑娘,卻忽然被成為一個無欲無求無情無愛的活佛,整日青燈古佛,而心愛的姑娘遲遲為他守望著,自己卻無能為力,想來,這一份糾結之情足以叫人肝腸寸斷、欲罷不能。
不負如來不負卿全詩:
美人不是母胎生,應是桃花樹長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靜時修止動修觀,歷歷情人掛目前。
若將此心以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
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
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不觀生滅與無常,但逐輪迴向死亡。
絕頂聰明矜世智,嘆他於此總茫茫。
山頭野馬性難馴,機陷猶堪制彼身。
自嘆神通空具足,不能調伏枕邊人。
欲倚綠窗伴卿卿,頗悔今生誤道行。
有心持缽叢林去,又負美人一片情。
靜坐修觀法眼開,祈求三寶降靈台。
觀中諸聖何曾見?不請情人卻自來。
入山投謁得道僧,求教上師說因明。
爭奈相思無拘檢,意馬心猿到卿卿。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❹ 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什麼意思
直譯意思為: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
這句詩多傳源於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詩: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拓展資料:
倉央嘉措的藏語情歌重要譯者
曾緘(1892—1968)四川敘永人,字慎言,一作聖言,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文學系,古典文學造詣頗深,後到蒙藏委員會任職,工作期間搜集、整理、翻譯了倉央嘉措的藏語情歌。其翻譯版本在現行漢譯古本中公認成就最高。文革中,曾緘被迫害致死。
譯詩摘錄:
情到濃時起致辭,可能長作玉交枝。
除非死後當分散,不遣生前有別離。
❺ 男生對我說不負如來不負卿是什麼意思呢
「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是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出自倉央嘉措的《六世達賴》。
男生對女生說「不負如來不負卿」可能的幾種意思如下:
1、男生想出去打工掙錢,就不能守護在心愛的人身邊;想天天陪著心愛的入睡,又不能賺到更多的錢。現實的殘酷與矛盾,讓兩個相愛的人,陷入兩難的境地。
2、男生如果是有家庭的男人,他說「不負如來不負卿」,所謂的「如來」,應該是指原配夫人,「卿」指另一個女生,表露他既不想辜負他的夫人,又不想辜負女生,難兩全的心境。
3、「不負如來不負卿」,上一句為「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處在戀愛糾結期的男女,面對現實與理想的矛盾,既不想辜負理想,又不得不面對現實,在現實和理想的情愫糾結著、痛苦著。
(5)不負如來不負卿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就是說世界上有什麼好的辦法,既能夠不違背信仰又不辜負女生的愛意。因為作者是佛教徒,不能結婚,但是又互相愛慕對方,故雲「不負如來不負卿」。
明明有著心愛的姑娘,卻忽然被稱為一個無欲無求無情無愛的活佛,整日青燈古佛,而心愛的姑娘遲遲為他守望著,自己卻無能為力,想來,這一份糾結之情足以叫人肝腸寸斷、欲罷不能。這裡麵包含著濃濃的無奈之感,本身倉央嘉措的六世達賴喇嘛頭銜不是自己想要的。
「不負如來不負卿」,既有著對愛情深深的渴望與思念,還有著對自己處境的無奈與蒼涼。
❻ 不負如來不負卿是什麼意思
「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是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出自《六世達賴》。
原文:
美人不是母胎生,應是桃花樹長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靜時修止動修觀,歷歷情人掛目前,
若將此心以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
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
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不觀生滅與無常,但逐輪迴向死亡,
絕頂聰明矜世智,嘆他於此總茫茫。
山頭野馬性難馴,機陷猶堪制彼身,
自嘆神通空具足,不能調伏枕邊人。
欲倚綠窗伴卿卿,頗悔今生誤道行。
有心持缽叢林去,又負美人一片情。
靜坐修觀法眼開,祈求三寶降靈台,
觀中諸聖何曾見?不請情人卻自來。
入山投謁得道僧,求教上師說因明。
爭奈相思無拘檢,意馬心猿到卿卿。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註:原文為藏文,此詩為曾緘先生翻譯為漢語)
(6)不負如來不負卿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倉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所寫的詩歌馳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人民中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而且在世界詩壇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異葩。引起了不少學者的研究興趣。藏文原著有的以手抄本問世,有的以木刻版印出,有的以口頭形式流傳。
足見藏族人民喜愛之深。漢文譯本公開發表和出版者至少有十種,或用整齊的五言或七言,或用生動活潑的自由詩,受到國內各族人民的歡迎;英文譯本於1980年出版,於道泉教授於藏文原詩下注以漢意,又譯為漢文和英文。
漢譯文字斟句酌,精心推敲,忠實准確並保持原詩風姿,再加上趙元任博士的國際音標注音,樹立了科學地記錄整理和翻譯藏族文學作品的典範。倉央嘉措在藏族詩歌上的貢獻是巨大的,開創了新的詩風,永遠值得紀念和尊敬。
倉央嘉措14年的鄉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塵世生活經歷及他本人對自然的熱愛,激發他詩的靈感。他不僅沒有以教規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纏綿的「情歌」。
他的詩歌約66首,因其內容除幾首頌歌外,大多是描寫男女愛情的忠貞、歡樂,遭挫折時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譯成《情歌》。《情歌》的藏文原著廣泛流傳,有的以口頭形式流傳,有的以手抄本問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見藏族讀者喜愛之深。中文譯本海內外至少有10種,國外有英語、法語、日語、俄語、印地等文字譯本。
❼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世間哪裡有讓你兩全其美的辦法,既不辜負如來,又不辜負她。
如來」指的是佛法,「卿」指的是他愛的女孩。
拓展資料:
這句詩源於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詩,全詩如下:
美人不是母胎生, 應是桃花樹長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靜時修止動修觀, 歷歷情人掛目前,
若將此心以學道, 即生成佛有何難?
結盡同心締盡緣, 此生雖短意纏綿,
與卿再世相逢日, 玉樹臨風一少年。
不觀生滅與無常, 但逐輪迴向死亡,
絕頂聰明矜世智, 嘆他於此總茫茫。
山頭野馬性難馴, 機陷猶堪制彼身,
自嘆神通空具足, 不能調伏枕邊人。
欲倚綠窗伴卿卿, 頗悔今生誤道行。
有心持缽叢林去, 又負美人一片情。
靜坐修觀法眼開, 祈求三寶降靈台,
觀中諸聖何曾見? 不請情人卻自來。
入山投謁得道僧, 求教上師說因明。
爭奈相思無拘檢, 意馬心猿到卿卿。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也有人說原詩是:
自慚多情污梵行,入山又恐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簡介
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是西藏歷史上頗受爭議的著名人物
他最大的特點是:身份尊貴,貴為西藏之王,卻有一顆不避世俗的心
嚮往自由、愛情、人世之樂。在佛的世界裡,他是一個「異類」,敢於突破世俗
在人的世界裡,他被稱為「世間最美的情郎」,敢於追求真愛
在藝術的世界裡,他是一朵奇葩,那一首首流傳至今的詩句和情歌就是最好的證明
❽ 不負如來,不負卿。是什麼意思
「不負如來不負卿」,意思是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出自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詩《六世達賴》。
全文如下:
六世達賴
倉央嘉措
美人不是母胎生,應是桃花樹長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靜時修止動修觀,歷歷情人掛目前,
若將此心以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
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
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不觀生滅與無常,但逐輪迴向死亡,
絕頂聰明矜世智,嘆他於此總茫茫。
山頭野馬性難馴,機陷猶堪制彼身,
自嘆神通空具足,不能調伏枕邊人。
欲倚綠窗伴卿卿,頗悔今生誤道行。
有心持缽叢林去,又負美人一片情。
靜坐修觀法眼開,祈求三寶降靈台,
觀中諸聖何曾見?不請情人卻自來。
入山投謁得道僧,求教上師說因明。
爭奈相思無拘檢,意馬心猿到卿卿。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註:原文為藏文,此詩為曾緘先生翻譯為漢語)
(8)不負如來不負卿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倉央嘉措(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結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廢,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圓寂。
倉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詩歌,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
網路-不負如來不負卿
網路-倉央嘉措
❾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是什麼意思
意思: 如果動情了,就負了如來(佛法);如果不動情,就辜負了「她」(愛情)。
網上多傳源於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詩:「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也作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西藏著名的詩人,可他也是個情種。他十五歲才從民間接到布達拉宮中,在此之前一直接受著可以婚嫁的習俗教育。活佛的身份使他無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於世俗禮。
(9)不負如來不負卿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全詩如下:
美人不是母胎生, 應是桃花樹長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靜時修止動修觀,歷歷情人掛目前,
若將此心以學道, 即生成佛有何難?
結盡同心締盡緣, 此生雖短意纏綿,
與卿再世相逢日, 玉樹臨風一少年。
不觀生滅與無常, 但逐輪迴向死亡,
絕頂聰明矜世智, 嘆他於此總茫茫。
山頭野馬性難馴, 機陷猶堪制彼身,
自嘆神通空具足, 不能調伏枕邊人。
欲倚綠窗伴卿卿, 頗悔今生誤道行。
有心持缽叢林去, 又負美人一片情。
靜坐修觀法眼開, 祈求三寶降靈台,
觀中諸聖何曾見? 不請情人卻自來。
入山投謁得道僧, 求教上師說因明。
爭奈相思無拘檢, 意馬心猿到卿卿。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註:原文為藏文,此詩為曾緘先生翻譯為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