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什麼意思
01『貳』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是什麼意思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翻譯
孔子說:「君子的心地開闊寬廣,小人卻總是心地局促,帶著煩惱。」
解讀
真君子都有著曠達的心胸,他們不拘泥於物,既不以物喜,也不以己悲。因此,無論在什麼情況之下,都能夠無愧於心,始終坦坦盪盪。但小人則多以私利為重,經常患得患失,心胸狹隘,故時常憂愁煩惱。這便是「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擁有曠達胸懷,這不僅是人們永遠保持樂觀向上的一種心態,還是人生修養的一種境界。憂傷愁苦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人們只有保持著樂觀的態度,通過艱苦的奮斗,才能獲得最終的幸福。但是,人與人之間畢竟還存在著差異,即便是在同樣的環境下生活的人們也不盡相同,有人終日樂觀愉快地生活著,而有的人則整日里愁苦不堪。
『叄』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是什麼意思
小人長戚戚君子坦盪盪的意思是:小人總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而君子無論什麼時候總是光明磊落、心胸寬廣。這句我們都熟知的名言出自《論語·述而》。
『肆』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是什麼意思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的意思是,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則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君子坦盪盪 ,小人長戚戚」出自《論語·述而》,是被大眾熟知的名言,常被用來作為座右銘懸掛,以激勵自己。《論語》是儒家學派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弟子編撰,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理論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孔子說:「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盪,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重,就常憂慮、多思,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坦盪之人,不為事擾,面無懼色依度而行,戚戚之人踱於事,瞻於事,形容枯槁於事,變壞於事。
「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君子按照天地規律要求自己,可以看出君子是修自身的,通過自然的規律去約束要求自己,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舒適安寧。小人則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憂慮算計。小人因不修自己而是外向求名逐利的,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以滿足自己的私慾。
『伍』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什麼意思
譯文:君子和小人有著完全不同的內心世界。君子的胸懷坦坦盪盪,光明磊落,無怨無悔;如春風吹拂,象秋月揮灑,看山河大地陽光明媚。而小人卻愁腸百結,怨天尤人,心胸狹窄,猜疑嫉妒,視人生如墳場地獄。
出處:摘自《論語·述而篇》
對「君子」一詞的具體說明,始於孔子。在孔子之前,君子一語主要是從政治角度立論的,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君」,從尹,從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發布命令。合起來的意思是:發號施令,治理國家。
《論語·述而》的創作背景:
《論語·述而》出自《論語》,共包括38章,也是學者們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時引述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疇的進一步闡釋,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張。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對話,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論語》成書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
『陸』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是什麼意思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摘自《論語·述而篇》
解釋: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則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君子心胸開朗,神定氣安,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則是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擴展內容:
對「君子」一詞的具體說明,始於孔子。
在孔子之前,君子一語主要是從政治角度立論的,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
「君」,從尹,從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發布命令。合起來的意思是:發號施令,治理國家。
《詩經·谷風之什·大東》:「君子所履,小人所視。」意思是王公貴族們可以漫步其上,草民百姓只能兩眼空望。講的是人與人的等級差別。
此言君子、小人,在位與民庶相對。君子則引其道,小人則供其役。
《春秋左傳·襄公九年》:「君子勞心,小人勞力」意思是君子從事腦力勞動,小人從事體力勞動。
此處君子、小人,仍著眼於地位而非道德品質。
到孔子時代,君子一詞開始具有道德品質的屬性。
君子一詞有多重意思:
一、稱有才德的人。「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禮記、曲禮)
二、稱在位的人。
三、竹、蓮花、菊花的別名。四、梅、蘭、竹,菊稱四君子。
五、妻稱夫。「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詩經、召南)
六、對先人的尊稱。
七、指男子。「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
八、在上位者。「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詩經、伐檀)「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孟子、滕文公)
九、好學者。「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矣。」(論語、學而)大致而言,君子一詞非只一義。有多種解釋,亦頗容易含混。
『柒』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是什麼意思
君子胸襟開闊、心地純潔,因而坦坦盪盪;小人蠅營狗苟、患得患失,因而悲悲戚戚。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這是孔子關於君子形象的一個著名的描述。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胸懷坦盪、心底寬廣,而小人卻經常憂心忡忡。即「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這里作為君子對比的是「小人」,這里說的小人並不是指壞人,而是有些缺陷的普通人。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司馬牛請教如何去做一個君子,孔子回答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不大明白,接著又問:「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稱作君子了嗎?」孔子的回答是:「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也就是說,如果自己問心無愧,那有什麼可以憂愁和恐懼的呢?當然,君子坦盪盪,不僅是一個行為端正的問題,同時也來自於人的內在品德。古人認為,君子有三種基本品德——仁愛、智慧和勇敢。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也就是說人如果有著一顆博愛之心,有著高遠的人生智慧,有著勇敢堅強的意志,那麽他就必然會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從而心底寬廣、胸懷坦盪。
『捌』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什麼意思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意思是: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盪,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論語·述而篇》。
這是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修養時,經常引用的一句話。然而越是熟悉的東西,越不見得真正的理解,或者說是對其含義的解讀都是似是而非的。
君子「坦」的含義就是,心胸坦盪,君子胸懷寬廣,所以對得失不怎麼計較,就是「坦盪盪」。「坦盪盪」的價值觀念,內涵人生修為上的人格情趣和精神底蘊,意味著做一個堂堂正正之人有著什麼樣的價值堅守和心靈體驗。
人生義利、公私和得失上的一念之擇、一念之差,決定了我們活著的意義和價值,影響著生活的樂趣和生命的體驗。相反小人因為心胸狹隘甚至陰暗,所以不僅斤斤計較,甚至還常想著算計別人,所以經常是患得患失,牢騷滿腹,只能終日「長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