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導致國民革命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
導致國民革命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竊取了國民領導權,背叛了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等革命政策,屠殺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
❷ 國民黨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第1,派系林立,內斗不已。
第2,四大家族,壟斷朝政。蔣介石政府的基礎是靠大地主和大資本家,尤其是四大家族搞經濟,不顧百姓死活,導致民不聊生。
第3,我行我素,不顧百姓。國民黨腐敗那自是不必談,軍爺和官爺更是欺壓老百姓。也仍然堅持地主土地所有制,不進行對封建制度的徹底革命,最終失去了廣大農民的支持。至此,國民黨把能得罪的基本都給得罪了,民心基本沒了,只剩下大地主和大資本家了,距離失去政權只是時間問題了。
第4,卑躬屈膝,光靠美帝。蔣介石政權寄希望於美國,不積極抗日。抗戰勝利後,又依靠美帝運兵給裝備,要完蛋的時候,希望美國出兵援救
第5,軍事戰略,一團亂麻。面對日本侵略者,損失這么多城池。到了解放戰爭時期,人數幾乎4倍於敵,裝備優勢很巨大,竟然打輸了,這軍事戰略頭腦真是醉了,一手好牌打成這樣。說了這么多,國民黨這樣,活該喪失政權,
❸ 國軍為什麼會敗
當時國民黨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內部腐敗嚴重。是他們不團結各個派系的人都有。每次想謀取自己的利益從而導致滅亡。
❹ 國民黨為何在國共內戰中失敗
1、貪污腐敗,民生凋敝、忽視民眾的利益,只顧自己。
2、沒有民眾的支持。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在抗戰之中是大發國難財,政府也是腐敗不堪,這讓全國民眾所不齒。
3、首先挑起內戰,失去了民心。抗戰之後全國都充滿了厭戰情緒,軍隊沒有戰心,舉國上下渴望能和平地建設家園。
4、內耗嚴重,黨內分歧巨大。各個派系的軍閥一向是面和心不合,無法配合作戰。
5、蔣的昏聵無能的指揮才能,錯誤地方戰略方針造成了軍事上的失敗。在軍事上,只信任自己的那些親密學生,對非嫡系的部隊小心防備。早決策上優柔寡斷,朝令夕改。以至於造成了指揮系統的混亂。
6、美國的支持力度減小。美國也對四大家族的貪腐行為非常的厭惡,在加上顧慮到當時強盛的蘇俄,有意識的放棄了支持。
國民黨是大官僚、資本家、地主階級的代表(最有代表性的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他們自然要站在那些人的立場說話辦事,也就自然要忽視廣大農民工人的利益,也就自然得不到他們的支持,一個得不到多數人支持的政權是不會長久的,而偏偏他們又有一個強大的能把土地分給農民的對手,註定在大陸要失敗。
蔣介石父子到台灣後記取了教訓,一方面積極鎮壓共產黨員,一方面搞土地改革,也給農民分地了,而且原來從大陸逃到台灣的那些大地主、資本家、軍閥們大都靠邊站了,因為他們原來的資本如土地、產業、軍隊都沒有了,也就沒有什麼本錢去要權利了,也許還很有錢但也只能規規距距養老了。
❺ 國民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大革命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是:
1、由於當時帝國主義勢力和中國的封建軍閥、買辦、豪紳階級相勾結,使反革命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力量。
2、由於當時革命陣營內的國民黨右派蔣介石,汪精衛集團在帝國主義和地主買辦階級支持下背叛了革命,使革命力量頓時遭到極大的損失,敵強我弱的局面更加嚴重。
3、由於中國共產黨處於幼年時期,對中國革命的規律懂得不多,特別是北伐後期,陳獨秀的右傾投降錯誤在中央領導機關佔了統治地位,放棄了對革命的領導權,在反革命勢力向革命勢力發動突然進攻的時候,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導致了國民革命的失敗。
(5)國民黨為什麼會失敗擴展閱讀:
國民革命的主要內容:
1、通過工農運動蓬勃發展、軍閥內部的分化和革命,孫中山北上宣言和國民會議運動以廣東革命根據地的鞏固擴大,國民革命開始興起。
2、從1924年1月開始到1927年7月失敗,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中國人民同代表帝國主義封建地主利益的北洋軍閥的矛盾。
革命的主要對象就是北洋軍閥,革命的主要任務是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鑒於力量對比的懸殊,廣州國民政府北伐採取了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在工農運動的積極促進和配合下基本消滅孫、吳兩大軍閥,打敗了奉系軍閥。革命高潮由南向北,由珠江流域迅速席捲到長江流域。
4、由於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反動勢力的瓦解破壞和蔣汪叛變革命以及中共的右傾妥協,北伐雖然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
但又出現了充當中外反動勢力代理工具的蔣介石集團,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仍未改變,民主革命任務仍未完成,大革命最後失敗了。
❻ 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為什麼會失敗
一、戰略認識的差距。老蔣認為,只要掌握北平、天津、上海、武漢、廣州幾個城市就等於掌握全國,只注意拉攏軍閥、財團、黑幫、地主,嚴重忽略工農,需要知道當時工農佔中國人口80%以上,國軍在城裡的力量強,但在農村地區基本空白。老毛則認為,必須團結一切力量,以農村包圍城市,得到80%人口的支持,從長遠來看,就處於不敗之地。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是有道理的。
二、階級屬性的弱點。國民黨的資產階級帶有妥協性和軟弱性,貪財近利,貪圖享樂,而工農階級是激進的,不容易妥協的,長此以往,自然是國民黨失敗。
三、黨的建設。國民黨自成立之初,就殘留大量問題,官商一體,導致嚴重腐敗問題,封建殘余嚴重,導致思想落後,內部派系林立,導致經常互相扯後腿,調度不靈,互相爭功,陽奉陰違,導致指揮混亂,部署混亂,調度混亂等問題。吃空餉,虛報軍情,擅自販賣軍用物資,擾民嚴重等等,層出不窮。
四、組織性問題。很多人都習慣性忽略組織性的重要性。草原民族的游牧部落,長期忽視組織性的建設,只擅長游擊,來了就搶,搶了就跑,想盡辦法逃,更像強盜,但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之後,賦予了他們堅定的信念,嚴明了軍紀,號令分明,千夫長死,百夫長上,戰斗至一兵一卒,組織性大大提升,戰鬥力也大大提升。元末的朱元璋農民起義軍,原本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戰鬥力不強,紀律渙散,逃兵很多,但提升了組織性,確定了驅除靼虜,恢復中原的奮斗目標,民族大義大大刺激將士的戰斗意志,而且明確軍銜,職權分明,整頓軍紀,就變成了正規軍,戰鬥力大大提升。國民黨在掌權後,革命信念就逐漸崩潰了,喪失掉信仰,軍紀也逐漸渙散,加上本身派系繁多,山頭林立,經常為些雞毛蒜皮小事鬧矛盾,導致經常調度不靈,影響部署,怠誤戰機,但仗著關系,反而免責,職權不明,亂插手亂指揮的事常有,上級一投降,手下也跟著投降,死一個團長,這個團就亂了。國民黨長期忽視黨內建設和組織性建設,是導致敗亡的根本原因。而共軍最初也有山頭林立,紀律渙散的問題,逃兵很多,戰鬥力低下。後來大力整頓,確立堅定信仰,唯有共同並且堅定的信仰,才能讓將士們奮勇作戰。確定多首長領導制,上層平時團長打仗,政委負責思想政治和生活,團長死後,還有政委接替指揮,營長死,連長接著指揮,連長死接著排長指揮,戰至一兵一卒。把黨支部下到連級,黨員比例越大,逃兵越少,紀律也越好。
五、後勤問題。雖說國民黨依託城市和工廠,還有美國供應物資,後勤方面比較強大,但是忽視了中國的實際國情。美式裝備是很先進,但彈葯消耗太快,國民黨自己無法生產配套的彈葯,彈葯只能依賴美國空運,而且維護麻煩,需要很高的保障水平,才能維持正常使用。當時的中國戰場,非常遼闊,但基建非常落後,基本都是土路,卻沒有加油站,沒有油料,那些飛機、坦克、卡車都沒法動,後來由於老蔣站錯對,得罪了新總統杜魯門,杜魯門暫停援助國民黨,沒有美軍飛機空運,國軍的補給效率自然下降一大截。國軍後勤體系很混亂,各部隊裝備和服裝也不統一,武器就有美械、英械、法械、德械、蘇械、日械的,武器彈葯口徑不一,因為規格不統一,無法有效的組織運輸和及時的送上前線,而且因為彈葯不通用,造成巨大混亂,嚴重影響戰鬥力發揮,這問題在抗戰時期就暴露相當嚴重了。還有軍官穿皮鞋,士兵只有一小部分穿布鞋,大部分士兵還是穿草鞋,草鞋硌腳不耐穿,也不保暖防寒,很多國軍士兵的腳經常割出血,凍傷,走路都走不了,導致戰鬥力嚴重下滑。而共黨有群眾基礎,以前基本靠自己製作草鞋,後來發動群眾給縫制布鞋,基本都換了布鞋,雖說比不上皮鞋,但比起草鞋已經好太多了。很多農民推著小推車給共軍送糧食,打仗靠繳獲的武器彈葯,還有自己的地下兵工廠,土製手雷、地雷、大炮,雖然落後,威力不足,但好歹能用,共軍習慣走山路,而且經常是快步跑,所謂的運動戰,也基本靠兩條腿跑出來的,反而比國軍還快一些。
六、指揮問題。戰略認識的差距,也導致軍事認識的不同,指揮水平也不同。國軍太執著於一城一地的得失,每佔一城,都必分兵把守,反而導致可用於一線的兵力越來越少,逐漸陷於被動挨打,而共軍的戰略則相反,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而是盡量保留有生力量,搞運動戰,搞局部兵力優勢,慢慢蠶食鯨吞國軍,掌握戰略主動權。而且由於國軍內部派系林立,軍閥都要保存實力,之間矛盾又多,互不支援,反而經常扯後腿,有指揮不暢,調度不靈的問題,在抗日戰爭時期,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在解放戰爭中,更是暴露無遺,屢屢錯失戰機。一盤散沙,對抗一塊鐵板,最後自然是鐵板獲勝。國軍指揮體系似乎更為僵硬,很多事情都要層層上報,等上級批准,來回非常費時間,老蔣又非常喜歡亂插手前線指揮,經常強令前線必須按他的命令部署,卻不顧是否符合實際,而下面的人又不敢說啥,誰也不想當出頭鳥,負責任,導致一錯再錯,積重難返,最後必然失敗。
七、情報戰。自從戴笠死後,老蔣就等同斷了右臂,在情報戰就逐漸處於下風,而共黨有號稱紅色特工之王的李克農主持情報工作,對國民黨的情報,幾乎是了如指掌,共諜早把國民黨滲透得像個篩子了。不得不說,老蔣身邊很少有既可靠,又有能力,還非常忠心的人才,聽話的變成庸才,不聽話有本事的又不能用,最終結果往往就是無人可用。
八、人心向背是關鍵。本來抗戰結束後,老蔣的威望達到極致,國軍實力也是大增。但給蘇聯強迫簽訂了《雅爾塔協議》,承認外矇事實獨立,把日本占據晚清的庫頁島和鄰近島嶼都白送給蘇聯,大連港給強迫國際化,蘇聯擁有優先權,蘇聯無償使用旅順軍港,中東和南滿鐵路白送蘇聯一半經營權,還要保證蘇聯在滿洲的優越權,凡此種種不平等條約,跟晚清時期的屈辱無異,國民黨大失人心。老蔣任人唯親的毛病很成問題,任由宋子文把經濟搞得亂七八糟,小蔣上海打老虎失敗,導致人民徹底失望,國民黨受江浙財團控制太嚴重。而共產黨,自創立以來,反而是比較得人民同情的,有大量的知識分子傾向共黨,共黨靠土改得人心,人人都能分到土地,就擁護這個黨,而且當時共軍還沒有正規化,還沒有建立稅收制度,把國軍趕跑了,他們不用交稅,還推翻地主土豪,分得土地,農民自然擁護共黨。自從國民黨掌權以後,就基本沒有過像樣的經濟改革和土地改革,反而地方官僚極其腐敗,官商黑勾結,各種巧立名目,大力搜刮民脂民膏,苛捐雜稅超多,人民負擔很重。國民黨專政太久了,很不願意放權,而對民主黨派人士大肆打壓,有異見者不是逮捕,就是暗殺,經過媒體曝光,自然更是大失人心。尤其是上海打老虎失敗後,民主黨派人士,包括國民黨左派,都對國民黨是徹底絕望,認為國民黨已經沒有希望,就全面倒向共產黨。地方軍向來受中央軍排擠,而且老蔣想盡辦法削弱他們實力,騙他們當炮灰,然後就接收他們地盤,早就引起很多地方軍閥不滿了,解放戰爭後期,在國民黨形勢不利的情況,大量的國軍是大批大批地倒戈。即使在中央軍內部,也有相當多人對國民黨不滿,本身老蔣喜歡玩弄權術,喜歡到處安插特務,即使對嫡系都不是很信任,猜疑心很重,喜歡亂插手前線指揮,逼走很多人。國軍第一名將孫立人,論軍事才幹,毫無疑問是非常厲害的,但老蔣很猜忌他,將他投閑置散,重用聽話但庸才的杜聿明,諷刺的是,孫立人始終忠心於他,而杜聿明卻投共了。
❼ 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失敗的原因和教訓是什麼
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失敗的原因:
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2、經濟崩潰,物價暴漲。
3、軍隊厭戰,士氣低落。
4、貪官橫行,統治腐敗。
5、美援斷絕,蔣桂分裂。
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失敗的教訓:
1,民心重於一切。
2,一個軍隊必須內部團結,象國民黨那樣彼此不配合,甚至見死不救是絕對不行的。有多少國民黨的精銳部隊,都因得不到友軍支援,而被配合密切的解放軍一數量優勢圍殲。
(7)國民黨為什麼會失敗擴展閱讀
1947年7月,解放軍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接著連續進行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主力。
1949年4月,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國民黨統治的覆滅 。1949年10月1日,在解放軍向全國進軍途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宣告成立。
1950年6月,殘存在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戰場上的國民黨軍被全部殲滅,僅有少量逃往台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軍完成了解放全國大陸和近海島嶼的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第二次國共內戰勝利,統一了中國大陸 。
解放戰爭勝利的意義
解放戰爭的勝利,在中國大陸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獲得解放,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對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革命斗爭的發展具有偉大而深遠的影響。
❽ 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的原因是:
1、官員腐敗,不得民心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正面戰場上出現了一系列大潰敗,給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難。而國民黨的官僚資本主義,卻乘機大發國難財,國民黨統治腐敗不堪。
2、派系斗爭,內部分散
國民黨從建黨開始,力量就比較渙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中就混進了不少地主和舊官僚。二次革命的失敗,其中組織渙散是其失敗的一項重要原因。
3、經濟崩潰,眾叛親離
經濟總崩潰起因於浩大的內戰軍費開支。軍費支出過大,財政赤字靠增發紙幣來彌補,導致惡性通貨膨脹和財政金融的崩潰,這是促發國統區經濟危機的直接原因。
4、發動內戰,背離民心
日本帝國對中國長達十四年的侵略,給剛剛統一的中華民國帶來了無窮外患,八年抗戰的勝利是中國近代一百多年來反抗外國侵略者的第一次完全勝利,大大提高了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5、外交失敗,美援斷絕
蔣介石是親美派,一直推行追隨美國,依賴美國的政策。美國是民主制比較健全的國家,但在處理國際事務時美國卻是一個積極對外侵略擴張,插手別國事務的列強。
(8)國民黨為什麼會失敗擴展閱讀:
全面清除李登輝分裂路線影響,回歸「一個中國」路線。強調國民黨對於「一個中國」的立場始終如一,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追求兩岸和平穩定關系,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建構台海和平區,在台灣優先的前提上,逐步邁向民主、自由、均富的統一。
兩岸擱置政治爭議,從事制度競賽,走向全面政經建設,形朔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的現代化國家。積極恢復兩岸制度化協商,加強全方位交流,推動城市交流、政黨交流、高層互訪。推動兩岸經貿松綁,促進兩岸資金、人員及資訊移動透明化,創造國際企業策略聯盟的環境。
❾ 國民黨為何在三大戰役中敗北(詳細點 )
第一、國民黨內部不團結,各個派系明爭暗鬥爾虞詐無止無休。具體過程你可以看一下整個過程。因為國民黨內部不團結,所以各個將領和領導之間考慮問題的方式和方向都有所不同,因而意見不一導致很難一並統籌,最後結果是國民黨高層舉棋不定多次貽誤戰機。
第二、將內部戰略方針多次失誤。例子太多不多贅述,其中,有蔣本人用人不當也有派系斗爭導致方針變化或者方針執行出現延遲,更有甚者上級三令五申但下屬概不執行和共產黨全部圍繞在朱毛領導下的中共中央相比差的太多。
第三、遼沈戰役。
遼沈戰役解放軍勝利和敵軍失敗都是有原因的,國共雙方最高統帥蔣介石和毛澤東幾乎同時都看到了錦州這步關鍵之棋,但蔣與他的東北將領們意見不一,從而舉棋不定,貽誤戰機在先。
蔣介石後來更犯下一個致命的戰略錯誤,那就是不顧當時東北人民解放軍力量增長的實際情況,固執地與解放軍展開決戰,終使幾十萬精銳之師在東北大地上灰飛煙滅。解放軍兵力包括地方部隊幾乎在其2倍,而東北野戰軍的裝備在四大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算是最強的。
國民黨軍隊如果迅速撤到關內,或許還能推遲被解放軍全殲的命運。
相比之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略戰術則是比較成功的。毛澤東認為,先打錦州,封閉國民黨部隊逃出關外的道路,「關門打狗」是上上之策,林彪則認為攻打錦州是有困難的,應該先打長春,但是在其試攻長春後就知道攻打長春也比較困難,於是同意先打錦州。
錦州破後,國民黨軍隊就被封閉在東北,陷入了孤立境地,陸上無法逃脫。
攻打長春時,東北野戰軍指揮員又加強了政治攻勢,使國民黨軍隊主動起義和投降,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長春,避免了傷亡。
在黑山,解放軍第10縱隊又成功阻擊了敵第9兵團,在敵軍敗退後,又迅速出動數倍於敵兵力包圍敵人,展開遼西大會戰。具體作戰時,解放軍又採用邊合圍,邊分割、邊殲滅的戰術,大膽滲透穿插,將敵軍10萬人馬全殲,國民黨反動派部隊「五大主力」中的新一軍和新六軍亦在此戰中被全殲。
後來東北野戰軍雖打亂建制向沈陽進軍,但是由於解放軍有明確攻擊目標,最終解放了沈陽,東北的國民黨主力部隊有47萬人於遼沈戰役被解放軍全殲或主動起義、被迫投降,解放軍傷亡僅有不到7萬人。
遼沈戰役的勝利,空前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和毛澤東軍事思想,也為東北解放軍入關組織平津戰役提供了良好契機。
這一戰後,國軍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解放軍總兵力上升至300萬人。國共雙方的正負位置,已經顛倒過來了。毛澤東信心十足地說:「這樣,解放軍原來預計的戰爭進程,大為縮短。」「現在看來,只要從現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
(9)國民黨為什麼會失敗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三大戰役中取得勝利的原因。
從軍事角度具體來說:
1、解放軍實強 解放軍後防穩固,機動部隊遠多於國民黨軍。在局部上往往形成優勢。
2、國民黨軍精銳消耗嚴重 經過2年多內戰,國民黨軍中的有經驗的老兵損失嚴重,抓的新兵作戰能力低下。
3、蔣介石戰略失誤 有了以上兩條,根本就不能和中共決戰。例如東北戰場,應迅速撤退至關內,保全實力。
4、解放軍後勤保障充足 淮海戰役支前民工有543萬,平均每8個人保障一名解放軍戰士。
5、解放軍兵種,編制合理 解放軍縱隊編制適合大兵團作戰,較之國民黨的軍更強,較之其兵團更靈活。 從政治角度說: 國民黨外交不獨立,國家民族尊嚴喪失殆盡。中國沒人喜歡國民政府。共產黨血氣方剛,而且又是勞苦大眾的子弟兵,自然有無數的理由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