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土豆指的是什麼東西
土豆,學名是馬鈴薯,個別地區叫洋芋,是世界上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僅次於稻、麥和玉米。世界土豆主要生產國俄羅斯、波蘭、中國、美國、墨西哥。中國土豆的主產區是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在我國馬鈴薯的種植面積近年約4500萬畝,居世界第一位。馬鈴薯在全國各省(市)均有栽培,尤其在北方冷涼地區和西南山區種植更廣泛。
土豆去皮技巧
1、巧去土豆皮:當年出產的新土豆皮較薄且軟,用刀削或刮皮既費時,又會將土豆肉一起削去。較簡便的方法是:將土豆放入一個棉質布袋中扎緊口,像洗衣服一樣用手揉搓,就很簡單地將土豆皮去凈。
2、土豆去皮不宜厚,越薄越好,土豆去皮以後,如果一時不用,可以放入冷水中,再向水中滴幾滴醋,可以使土豆潔白。
⑵ 馬鈴薯又叫什麼
回答⑶ 洋芋是什麼東西
洋芋(馬鈴薯)一般指陽芋。
陽芋是茄科,茄屬草本植物,高可達80厘米,無毛或被疏柔毛。地下莖塊狀,扁圓形或長圓形,葉為奇數不相等的羽狀復葉,小葉常大小相間,卵形至長圓形,葉片最大可長6厘米。
傘房花序頂生,花白色或藍紫色;萼鍾形,裂片披針形,花冠輻狀,子房卵圓形。漿果圓球狀,花期夏季。
繁殖方法:
精選種薯:在選用良種的基礎上選擇薯形規整,具有本品種典型特徵,薯皮光滑、色澤鮮明,重量為1-2兩大小適中的健康種薯作種。選擇種薯時要嚴格去除表皮龜裂、畸形、尖頭、芽眼壞死、生有病斑或臍部黑腐的塊莖。
種薯切塊:種薯切塊種植能促進塊莖內外氧氣交換,破除休眠,提早發芽和出苗。但切塊時易通過切刀傳病,引起爛種、缺苗或增加田間發病率,加快品種退化。切塊過大,用種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克為宜。切塊時要縱切,使每一個切塊都帶有頂端優勢的芽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洋芋
⑷ 馬鈴薯是什麼植物
馬鈴薯
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potato)是茄科茄屬植物,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兩季栽培。地下塊莖呈圓、卵、橢圓等形,有芽眼,皮紅、黃、白或紫色,可食用。在中國各地,馬鈴薯的稱呼又有不同,東北稱土豆、華北稱山葯蛋、西北稱洋芋
⑸ 馬鈴薯這個名稱的由來是什麼
「馬鈴薯」因酷似馬鈴鐺而得名,此稱呼最早見於康熙年間的《松溪縣志食貨》。中國東北、河北稱土豆,華北稱山葯蛋,西北和兩湖地區稱洋芋,江浙一帶稱洋番芋或洋山芋,廣東稱之為土豆,粵東一帶稱荷蘭薯,閩東地區則稱之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帶被稱為「土豆」。
英語potato來自西班牙語patata。據西班牙皇家學院稱,此西班牙詞彙由泰依諾語batata(紅薯)和克丘亞語papa(馬鈴薯)混合而來的。在拉丁美洲,「馬鈴薯」的西班牙語用papa一詞。
⑹ 什麼是馬鈴薯
馬鈴薯又叫土豆,是茄科植物的塊莖。馬鈴薯的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地下莖為果實呈莖塊狀,扁圓形或球形,無毛或被疏柔毛。地上莖呈菱形,有毛。初生葉為單葉,全緣。隨著植株生長,逐漸形成奇數不相等的羽狀復葉。
⑺ 想問一下馬鈴薯是什麼
馬鈴薯又叫土豆,是茄科植物的塊莖。
馬鈴薯的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地下莖為果實呈莖塊狀,扁圓形或球形,無毛或被疏柔毛。地上莖呈菱形,有毛。初生葉為單葉,全緣。隨著植株生長,逐漸形成奇數不相等的羽狀復葉。
馬鈴薯的習性
馬鈴薯性喜冷涼,是喜歡低溫的作物。其地下薯塊形成和生長需要疏鬆透氣、涼爽濕潤的土壤環境。對溫度的要求:塊莖生長的適溫是16℃~18℃,當地溫高於25℃時,塊莖停止生長;莖葉生長的適溫是15℃~25℃,超過39℃停止生長。
馬鈴薯休眠期過長則影響播期、出苗及產量,播種時要求種薯必需渡過休眠。如已到播種季節而種薯尚處於休眠,則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打破休眠,而解除馬鈴薯塊莖休眠的方法有化學方法、也有物理方法。
⑻ 馬鈴薯是啥
馬鈴薯,土豆,傻傻分不清楚。有朋友問小編,馬鈴薯和土豆是不是同一種食物?那馬鈴薯為什麼叫土豆?馬鈴薯是什麼?親,不用著急,我們一起往下閱讀尋找答案吧~
馬鈴薯是什麼
馬鈴薯是什麼?
馬鈴薯,別名叫土豆,也叫洋芋。馬鈴薯是現今人類社會的四大糧食作物之一,僅次於水稻、玉米和小麥,它可是咱們餐桌上的常客,但要說起這馬鈴薯的身世,還有不少鮮為人知的故事呢。在咱們中國,大多數老百姓都管馬鈴薯叫土豆,但實際上,它可是地地道道的洋貨,是從國外傳來的,明朝引進。
馬鈴薯,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兩季栽培。地下塊莖呈圓、卵、橢圓等形,有芽眼,皮紅、黃、白或紫色。地上莖呈棱形,有毛,奇數羽狀復葉。聚傘花序頂生,花白、紅或紫色;漿果球形,綠或紫褐色;種子腎形,黃色。多用塊莖繁殖,可入葯。根據營養專家黎黍勻分析,馬鈴薯生命力指數為8.6,證明對生命力的提高有效;防病指數為126.67,屬於高指數范圍。
馬鈴薯
安第斯山脈3800米之上的「的的喀喀湖」,湖區可能是最早馬鈴薯被栽培出來的地方。在距今大約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東部遷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脈,在的的喀喀湖區附近安營紮寨,以狩獵和採集為生,是他們最早發現並食用了野生的馬鈴薯。
馬鈴薯是塊莖類作物,埋在地下的莖部彭大,含有大量的澱粉,可以為食用者提供豐富的營養能源。毫無疑問,這個新發現挽救了身處飢餓窘境的印第安人,為他們的生存出路點亮了一線生機。然而,野生馬鈴薯的塊莖中含有大量的龍葵鹼,對人和動物都有毒,早期食用馬鈴薯的許多印第安人,也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盡管如此,作為食物,馬鈴薯與印第安人的關系卻越來越緊密。
馬鈴薯
馬鈴薯的作用:
1、抗衰老:土豆具有抗衰老的功效。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族維生素及大量的優質纖維素,還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質、脂肪和優質澱粉等營養元素。
2、減肥:土豆還能減肥,吃土豆不必擔心脂肪過剩,因為它只含0.1{bf}的脂肪。每天多吃土豆,可以減少脂肪攝入,可以讓身體把多餘脂肪漸漸代謝掉。減肥者要注意的是,要將土豆做主食而不是做菜來吃。每次吃中等大小的土豆1個就可以。土豆是碳水化合物,但是其含量僅是同等重量大米的1/4左右。研究表明,土豆中的澱粉是一種抗性澱粉,具有縮小脂肪細胞的作用。同時,土豆不幾乎不含脂肪,100g土豆脂肪含量僅為0.2。
新鮮的馬鈴薯
3、護膚美容:土豆有呵護肌膚、保養容顏的功效。新鮮土豆汁液直接塗敷於面部,增白作用十分顯著。土豆對眼周皮膚也有顯著的美顏效果。將熟土豆切片,貼在眼睛上,能減輕下眼袋的浮腫。
土豆對眼周皮膚也有顯著的美顏效果。臉上出現小皺紋的女性,把馬鈴薯切成片敷在臉上,能美容護膚、減少皺紋。年輕人皮膚油脂分泌旺盛,常受青春痘、痤瘡困擾,用棉花沾新鮮馬鈴薯汁塗抹患處可以解決問題。
⑼ 馬鈴薯是什麼
馬鈴薯又稱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葯蛋、饃饃蛋、土豆等,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其塊莖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糧食、蔬菜兼用作物。根據馬鈴薯的來源、性味和形態,義大利人叫地豆,法國人叫地蘋果,德國人叫地梨,美國人叫愛爾蘭豆薯,俄國人叫荷蘭薯。鑒於名字的混亂,植物學家才給它取了個世界通用的學名——馬鈴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