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簡單解釋格物。通俗一點
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是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對於「格物」的含義,朱熹對此做出了兩種解釋一是「格物」是落實到事物上;二是「格物」是追求事物的深刻道理。
朱熹在《大學章句》中對格物致知進行了具體的闡釋,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也就是說要想獲得知識,首先要接觸事物並深入研究它的原理。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而天下萬物也總有一定的原理,只不過因為這些原理還沒有被充分認識,致使知識存在某些局限性。
格物和致知關系:
在朱熹的觀點中,「致知」和「格物」是彼此統一的關系,它們既不是兩個過程,也不是兩件事物。探索事物真理的過程就是人固有知識不斷豐富的過程,因此,也可以說,「格物」與「致知」是同一件事的兩個角度不同論述方式。
「格物致知」的終極目標是探究事物真理到盡處,將所有的事物了解透徹,讓自身的認知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沒有任何障礙。
2. 格物致知的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從而從中獲得智慧(或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出處:西漢戴勝《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思是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
格物與致知的關系:
1、格物以致知為目的,致知也離不開格物。首先格物以致知為目的,格物是直接接觸感知事物的一種認識方法,是經驗的、零碎的,而致知是在格物獲得的知識足夠多以後進行的歸納和升華,格物是量變,致知是質變,量變以質變為目的,格物以致知為目的。
2、致知也離不開格物,朱熹認為理雖然含於人心中,但人心並不能直接感知到理,仍然需要通過接觸具體的一事一物才能夠呈現事物的分殊之理,窮理走到極致,才能做到物我之理貫通,真正地理解並獲得理。格物是量變,致知是質變,質變的發生離不開量變的積累,所以致知也離不開格物。
3、致知是格物過程後自然而然的結果。格物是指考察事物來窮盡事物之理,而當人們窮盡事物之理後,人的知識也就徹底的完備了,所以致知是格物過程後自然而然的結果。因此,格物和致知是一體的,是同一件事物的兩面,格物是具體的、歸納的,而格物是抽象的、實踐的。
所以說,格物與致知的關系實際上是相互統一的,二者缺一不可、互補互成。格物和致知是同一件事的兩個角度不同論述方式,而非兩種不同的功夫。
3.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現代漢語詞典》2012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解釋】
(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
(2)使知道事物風格的能力,然後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態。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格物致知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
(3)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格物致知」之所以難於解釋,而使儒學界爭論達千餘年。首先難處是因為「格物致知」乃是《大學》八目的基礎功夫,更是「誠意正心」的修持基礎,也就涉及了心性修為的根本基礎,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於先秦道家之學。
宋儒理學興起後,儒家學者往往貶斥道家與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難以理解其原始意涵。在儒學歷史上宋儒為排佛道兩家,程頤自創「理」以取代「道」(孔子論道而未論理),而朱熹更是無視《史記》記載而硬要認為「孔子訪周所拜見的老子,並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
其次難處是因為「格物致知」的字義訓詁難以適當,以致於不能適切解釋字義;這也是因為缺乏相關《大學》作者意旨的文獻,可供證明「格物致知」的正確意義。遂使以後諸儒各家解釋,往往各自隨意發明而強行解釋,遂造成至今儒學思想上的千古疑案。
4.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即推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思。
其中把詞語核心字拆分可理解為,格,推究的意思。致,是求得的意思。其結構為連動式,在句中作謂語。
出自西漢戴聖《禮記大學》中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後人由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引申出成語格物致知。
5.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麼
格物致知 ,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從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出自《禮記·大學》。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格物致知」之所以難於解釋,而使儒學界爭論達千餘年。首先難處是因為「格物致知」乃是《大學》八目的基礎功夫,更是「誠意正心」的修持基礎,也就涉及了心性修為的根本基礎,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於先秦道家之學。
宋儒理學興起後,儒家學者往往貶斥道家與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難以理解其原始意涵。
在儒學歷史上宋儒為排佛道兩家,程頤自創「理」以取代「道」。
6. 什麼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gé wù zhì zhī,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1、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3、《現代漢語詞典》2012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偽學
雖然朱熹乃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但他對於「格物致知」的觀點之所以在後世成為主流,並非是因為獲得後世儒家學者的普遍贊同。事實上,朱熹學說在南宋當時還因政治黨爭而被斥為「偽學」,而後世的許多儒家學者也更加大力批判朱熹對於「格物致知」的學說觀點。但
因為朱熹的《四書集注》在元朝中葉就被官方採用為科舉取士的應試准則,而自從明太祖開始獨尊朱熹學說為《四書》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權威以後,朱熹學說更是成為明清兩代歷時五百餘年在科舉應試上的官方教條觀點。